泉州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泉州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泉州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泉州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泉州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州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 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 D.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2.“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4.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A.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5.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发展历程简表。据此可知,此时英国A.工人阶级主导政治变革 B.政治民主化潮流不可阻遏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 D.劳资双方反封建联盟巩固6.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7.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战略”,主要措施有:一、加强大企业,更新企业技术设备;二、抓劳动纪律;三、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可知,“加速战略”主要旨在A.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概性 B.解决经济发展停滞难题C.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8.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共和国签订了“美巴条约”。条约规定,巴拿马划出运河区的一条地带给美国永久使用和控制,美国在这一地区行使主权;同时美国保证并维持巴拿马独立。材料反映了A.美国积极谋夺世界殖民霸权 B.西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C.美国开始干预美洲国家事务 D.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掠夺性9.从公元前400年起,雅典公民大会每年对法律进行一次审核,对提案人提出的有异议的法律条款进行讨论,并由选举产生的陪审员组成的专业立法委员会裁决。若裁决通过,公民大会也不能任意更改;如若提议失败,则提案人有可能受到严厉制裁。这一措施旨在A.分割公民大会的立法权 B.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C.维护法律执行的稳定性 D.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10.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一品确察各自发展的历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B.文明史观与全球史观都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C.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D.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更科学合理11.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一项是①“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不同……民国是以四万万人为主”②“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④“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12.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学校名称朝代入学资格国子学唐朝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唐朝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四门学唐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宋朝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 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 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13.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这学者旨在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B.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C.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 D.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14.史载,商鞅在变法失败后的逃亡中投宿旅店遭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最后商鞅被抓捕并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折射出A.秦国民众对变法内容的遵守 B.商鞅变法最终人亡政息C.秦国社会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D.商鞅自身富有牺牲精神15.《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16.公元前5—前4世纪中叶,希腊盛行对城邦守护神的崇拜,每个城市都在中心地区或最高的地方修建神庙祭神,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古希腊人的海滩、山岭、城墙、路旁埋葬的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A.成为甄别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 B.反映了理性主义发展受到压制C.促进了抽象化神灵形象的出现 D.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17.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年-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这反映了A.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 B.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C.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竞事业 D.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18.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19.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中国”、“南朝”等词都用于对明朝的称呼。顺治时期,“中国”一词在朝廷政治文书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统治区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 B.“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C.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 D.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异2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没有“一战”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B.俄国所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C.“一战”激化俄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D.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21.明太祖曾规定:皇室后妃“必须选择良家女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专制皇权 B.确立理学官方地位C.实行仁政怀柔天下 D.防止腐败滋生22.1989年,美国《商业周刊》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9%的受访者支持美国限定对日本的出口,69%的受访者赞成限制来自日本的进口,61%的受访者倾向于提高日本产品进口关税,而59%的受访者则赞成限制技术外流到日本。该调查结果反映出当时A.美国对外政策忠于民意 B.日本冲击美国霸主地位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23.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24.1861年,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很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尽管还有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据此可知A.广大民众已普遍认可“人猿同祖说” B.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C.生物进化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生物进化论已被实验证明是科学理论25.下图为中国近代某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下图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C.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D.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26.荀子言性恶”,认为“天道自然”,主张治国需“王霸兼用”,被宋代理学家普遍视为有悖于圣人,是“儒门异端”而加以抨击和贬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宋代理学家否定荀子是儒学家B.荀子实际属诸子百家中的法家C.荀子思想因不利于地主阶级统治而被否定D.荀子思想体现了当时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27.“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28.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人们欢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的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事实上,刚开始的是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韩战29.1978年下半年,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主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A.“两个凡是” B.“真理标准问题”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党的基本路线”30.彼特拉克说:“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体现了他()A.提倡人性,关注人生 B.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C.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D.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传统主义的代表,他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09年,甘地出版《印度自治》,对现代工业文明提出一系列控诉,而认为印度的自治应该是印度文化的胜利,也就是说,印度应该重新发现和确立自己的道德伦理。甘地的这些社会理想的背景亦即对立面,乃是现代性的无限制发展。他的社会理想也不全是独创的。在伦敦,甘地读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爱德华.卡彭特的著作。——来生坚《另一个甘地》材料二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众说纷纭。有学者主张,甘地是一个要复兴宗教和旧文化的人,那么在社会发展方面就必然是反动派,不管他在政治方面看起来是多么革命。”也有人认为,“甘地已不再是帝国主义昀帮凶,而是一位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能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由人民群众推向前进——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社会理想的思想来源。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作用。32.中世纪之光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地区所没有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1)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支离破碎的欧洲”?(2)结合史实说明,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33.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位次)从必尊……以世(世系)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据材料一,分析荀子反对它的原因。(2)归纳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不得摘抄原文)。(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圣经》《九十五条论纲》的大量印刷,使得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可见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A正确;德国是活字印刷机发明地,但是不能由此证明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B正确;民众接触的文本媒介是《圣经》和《九十五条论纲》,这依然是以宗教信仰为主题,不能迅速推动德国世俗化,C排除;题干背景是宗教改革,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排除D。2、B【解析】

根据“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可得出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而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故B项正确;盐铁收益主要归国家,且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CD项。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市是受到政府监管的,因为在《南齐书》中提到“草市尉”一职,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ACD关于草市的描述是正确的,排除。4、A【解析】

依据材料“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来看,这种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因此其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城邦秩序。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未体现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排除;C项“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表述夸大其词,排除;D项“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5、B【解析】

资产阶级激进派与工人阶级加强合作,致力于推动英国议会制度变革,促使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强劲,故选B项;工人阶级的参与推动了议会改革进程,但改革的主导力量还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题干中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扩大”,排除C项;议会改革主要体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已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排除D项。6、D【解析】

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排除D。7、B【解析】

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关注点是大企业技术更新、劳动纪律和产品质量,其目的在于解决斯大林模式下经济发展停滞问题,B正确;题干中未提及对劳动者待遇方面问题,说明加速战略目的不在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题干提供的加速战略内容中并没有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C排除;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故加速战略中涉及的企业产品并不参与市场竞争,排除D。8、B【解析】

材料表明美国在巴拿马获取利益的同时,还要对其承担一定的义务,体现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B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野心,并未反映美国谋取世界殖民霸权,A排除;1823年“门罗宣言”的发表,表明美国就已经开始干预美洲事务了,‘开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材料只说明了美国,不能扩展到整个西方现代化,D排除。故选B。9、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雅典对法律的审核较为严格,一旦通过,则公民大会也不能更改。对提案人的惩处使得提出异议的提案人在提议时有一定的顾虑,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法律的稳定性,C正确;对法律的审核是题干主旨,而审核法律并不代表分权,排除A;题干未涉及司法程序问题,排除B;措施针对的是法律的严谨性,而非公民权利的滥用,排除D。10、C【解析】

依据题干“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等信息可见,材料突出的是方法论的发展对西方近代史发展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中未说明研究史学必须精通自然科学理论这一信息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的信息点,排除;D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全球史观比文明史观更科学合理,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1、B【解析】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此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君民共治是主张君主立宪制,是维新派的观点,发生在19世纪末;宣传科学与人权的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根据材料信息“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新文明之曙光”可知是指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发生在1917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真确的是②①③④,故选B。12、B【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对比唐朝,宋朝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均有所放宽,即面向社会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科举制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入学资格的放宽,与知识分子参政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入学权的垄断,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等级秩序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未涉及理学地位确立的问题,排除D。13、C【解析】

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总体是清政府战前判断失误、战争中指挥失误,即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故答案为C。该学者主要是总结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没有体现要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和主张进行改革,排除AB项;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失误并不意味这当时中国的军备远远落后于日本,排除D项。故选C。14、A【解析】

商鞅最后的遭遇说明其变法深入人心,秦国民众对变法内容遵守,选项A正确;商鞅虽死,秦法未败,选项B排除;秦国不是法制社会,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商鞅的牺牲精神,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5、A【解析】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不平等条约体系代替了“朝贡”体系,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的论述不符,排除。16、D【解析】

据材料“能否参加祭祀成为公民权的一种标志”“英雄骸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所神庙”可知,古希腊对城邦的神化有助于增强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目的在于塑造公民的爱国精神,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甄别公民的标志,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理性主义,并且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故B选项错误;抽象化神灵形象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C选项错误。17、B【解析】

根据材料“1871年4月”“科学的完整的教育”“职业教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现代工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材料“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体现了法国政府确定这些原则的目的是提高法国国民整体素质以适应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发展,因此材料内容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教育的实用性,而非理性主义,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对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两者的举措不过是顺应时势,并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票共和”指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材料中的“1871年4月”及“巴黎公社”等信息不符,故D选项错误。18、A【解析】

根据“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唐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封建政权更加彻底的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反映了封建王权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加强,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故排除B项;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和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项。【点睛】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在大一统王朝时代为了巩固统治,对重农抑商政策贯彻的往往更加彻底。19、B【解析】

材料反映清朝时期的几位皇帝对“中国”一词的不同指代,说明“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故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认同”的不断发展,与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无关,故A、C错误;D说法绝对化,排除。20、C【解析】

材料中列宁的意思是因为一战促使了俄国革命的条件成熟,缩短了革命形势发展准备时间。根据所学,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促使了革命条件的加快成熟,故C项正确;战争只是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促进因素,排除A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的爆发,不是说.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排除D。故选C。21、A【解析】

明代皇室选择后妃时要求不拘处所、须良家女子、不许大臣进送等做法,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A项正确;皇室选择后妃与确立理学官方地位、实行仁政无关,BC两项错误;明代皇室选择后妃的相关规定,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腐败滋生,D项错误。22、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民众大部分主张对日本在进出口和技术转出上进行限制,这主要和日本的发展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有关,B正确;美国的对外政策是由于国家利益决定的,A排除;资本主义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分化,C排除;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D排除。故选B。23、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水土流失,黄河水变得浑浊,故黄河名称的变化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黄河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否增强,也不能反映出水利观念的更新,排除B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黄河名称的变化无关,排除C。24、B【解析】

由材料“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马克思认为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用于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自然科学依据,故选B。材料并未提及普通民众对人猿同祖说的态度,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提及生物进化论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作用,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有关科学实验的描述,故无法确知生物进化论是否被实验所证明,排除D。25、C【解析】

材料示意图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C正确;“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A排除;百团大战是中共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故B排除;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故D排除。26、D【解析】

荀子吸收道家“天道自然”观念,除了儒家的“王道”思想外,还主张采用法家的“霸”道治国,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D项正确;宋代理学家抨击荀子为“儒门异端”,没有否定荀子儒学家的身份,A项错误;荀子借鉴法家思想,本质上仍是儒家,B项错误;荀子思想代表了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历史上受到了重视,C项错误。27、A【解析】

材料中的“变事”为学习西方器物,变法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它”“专事练兵购械”、“只变事不变法”,这与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而不学习西方制度和思想的做法相符合,故“它”指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符合题意;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不变法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器物无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28、C【解析】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指的是在热战之后,还有冷战的对峙,而乔治•凯南也与冷战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关,故C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29、B【解析】

“两个凡是”的出现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不会出现刊出大量讨论文章讨论的现象,故排除A项;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故选B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80年代末提出的,故排除C项;“党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上开始提出的,故排除D项。3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提倡人性,关注人生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