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bu2013-12-26发布2014-04-01实施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发布2014天津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实施日期:2014年04月01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B29-221-2013)为我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14年4月1日2013年12月26日本规范根据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下达2011年墙结构设计;8.单元式幕墙结构设计;9.点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本规范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勘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天津市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雷立争邱建辉王德勤刘忠伟 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 9 3.1一般规定 3.2铝合金型材 3.5金属面板 3.7人造板材 3.8建筑密封和粘接材料 3.9防火材料 3.10光伏玻璃幕墙材料 273.11其他材料 4幕墙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2性能设计 4.3构造设计 4.4幕墙光反射 4.5幕墙热工设计 4.6幕墙开启窗设计 4.7防火设计 4.8防雷设计 5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5.1一般规定 5.2材料力学性能 5.3荷载和地震作用 6面板设计 6.1一般规定 6.2玻璃面板 6.3金属面板 6.7人造板材 7构件式幕墙结构设计 7.1一般规定 7.2横梁设计 7.3立柱设计 8单元式幕墙结构设计 8.1一般规定 8.2构造设计 8.3结构设计 9点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9.2支承装置 9.3支承结构 10全玻幕墙结构设计 10.1一般规定 11双层幕墙结构设计 12采光顶与金属屋面 12.1一般规定 12.3构造设计 13光伏幕墙 13.1一般规定 13.2构造设计 13.3运行与维护 14.1一般规定 14.2铝合金型材 14.3钢构件 14.5金属面板 14.7人造板材 14.8明框玻璃幕墙组件 14.11双层幕墙组件 14.12开启窗组装 14.13幕墙构件检验 15.2安装施工准备 15.3构件式幕墙 15.4单元式幕墙 15.5全玻幕墙 15.6点支承玻璃幕墙 16工程验收 17保养与维修 附录A真空玻璃支撑物拉应力取值和热工计算 附录B弹性板的弯矩系数和挠度系数 附录C交叉肋的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附录D建筑幕墙性能分级 204附录E槽式埋件设计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引用标准名录 222 2 9 20 4ArchitechturalDesignofBuilding 4.2PerformanceDesign 4.3DetailingDesign 4.4DaylightReflect 354.6OpenableWindowsD 4.7FireProtectionDesign 4.8LightningProtectionDesign 5BasicRequirementsofStr 41 5.2MechanicalPropertiesofMaterial 5.6DesignofStruc 6.1GeneralRequ 6.4StonePanelConne 7Structural 7.1GeneralRequ 8StructuralDesi 97 11.3Performanc 12TransparentRoofandMetalRoof 14.13InspectionofStructural 15.9TransparentRoofandMet 16AcceptanceofConstrcti AppendixDPerformanceClassificationofBuildingCurtainWall AppendixEAnchorCh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21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tio 13建筑高度不大于60m的人造板材幕墙工程。计使用年限不宜小于50年。22.1.6斜幕墙inclinedbuildingcurtainwall3玻璃周边通过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于金属框架外侧面的构件玻璃和金属框架之间通过镶嵌及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两种方r进出风口设于内层幕墙,由通风设备使室内空气进入空气间4以瓷板(吸水率平均值E≤0.5%干压陶瓷板)为面板的建筑幕2.1.21陶板幕墙terra-cottapanelcurtainwall以陶板(吸水率平均值3%<E≤6%和6%<E≤10%挤压陶瓷52.1.26半钢化玻璃heat-strengthenedglass真空玻璃与单片玻璃通过夹胶或者中空等方式组合起来的玻6一定组分的玻璃颗粒经烧结和晶化制成微晶相和玻璃相均匀2.1.34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glassfiberreinforcedcementex-2.1.37铝塑复合板aluminum-plasticcompositepanel7用于幕墙构造中防火封堵部位的硅酮类密封材料,又称防火密2.1.42双面胶带double-facedadhesivetape幕墙中用于控制硅酮结构密封胶位置和截面尺寸的双面涂胶2.1.43双金属腐蚀bimetalliccorrosion由不同的金属或其他电子导体作为电极而形成的电偶腐蚀。在铝材或铝合金型材表面以电化学方法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和硬度的氧化铝膜层。2.1.45电泳涂漆electrophoreticcoating在铝材或铝合金型材表面以电化学方法涂装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和硬度的漆膜。2.1.46粉末喷涂powdercoating在铝材或铝合金型材表面以喷涂工艺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2.1.47氟碳喷涂PVDFcoating以氟化碳树脂为基材的涂料,喷涂于金属板材或型材表面,经2.1.48热漫镀锌hot-dipgalvanizing以熔融锌与铁基体反应的工艺过程,生成与基体相结合的具有82.1.56索结构cablestructure由拉索作为主要受力构件而形成的预应力结构体系。拉索是2.1.57索桁架cabletruss由在同一竖向平面内两根曲率方向相反的索以及两索之间的92.1.58悬索结构cable-suspendedstruc由一系列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悬挂拉索按一定规律布置而组在双层幕墙的内、外层幕墙之间设置的供维修、清洁人员在上面走动和具有通风孔隙的通道。2.1.60防虫(鸟)网insect(bird)screen在幕墙的进、出风口处设置的防止杂物、昆虫和飞鸟等进入的2.2.1材料力学性能C20———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mm²的混凝土强度等E——材料弹性模量;E,——硅酮结构密封胶弹性模量;f——材料强度设计值;f.——铝合金强度设计值;f,"—石材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石材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m——石材面板抗弯强度试验平均值;G——重力荷载标准值;S——风荷载效应标准值;T₀——结构初始温度值;V——剪力设计值;w——风荷载设计值;w₀——基本风压;T——剪应力荷载值。2.2.3几何参数a——矩形板材短边边长;A——构件截面面积或毛截面面积;幕墙平b——矩形面板的长边边长;t——面板厚度;型材截面厚度;tg——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厚度;W,——绕y轴的净截面模量。2.2.4系数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YRE———2.2.5其他3.1一般规定3.1.2建筑幕墙应选用耐气候性的材料。金属材料除不锈钢外,3.2铝合金型材膜层级别(涂层种类)厚度t平均膜厚局部膜厚阳极氧化不低于AA15电泳涂漆阳极氧化膜A(有光或亚光透明漆)复合膜阳极氧化膜B(有光或亚光透明漆)复合膜阳极氧化膜S(有光或亚光有色漆)复合膜粉末喷涂氟碳喷涂二涂三涂四涂3.2.3铝合金隔热型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行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用辅助材料第1部分:聚酰胺隔热条》GB/T23615.2的规定。3.2.4与幕墙配套用铝合金门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门3.3.1幕墙用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钢种、牌号和3.3.2幕墙用不锈钢宜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且应符合现行国家体不锈钢的铬、镍总含量不宜低于25%,其中镍含量不应低于8%。3.3.3幕墙用耐候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耐候结构钢》1采用热浸镀锌进行表面处理,锌膜质量和厚度应符合现行1钢绞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钢绞线》YB/T5004的规定;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的要求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3.3.6点支承玻璃幕墙用锚具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JG/T201的规定。3.4.1幕墙玻璃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国家现行标准的规3.4.3离线法生产的镀膜玻璃应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法生产工2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第一道密封应采用丁基热熔密片玻璃厚度的5倍。3.4.5幕墙玻璃应进行机械磨边处理,磨轮的目数应在180目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片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胶片(离子性胶3.5金属面板《铝幕墙板第2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铝单板》YS/T429.2;3.5.2铝单板表面处理层的厚度要求应符合表3.5.2的规定。采最小局部膜厚氟碳涂层辊涂二涂喷涂三涂二涂三涂四涂陶瓷阳极氧化不低于AA153.5.3单层铝板的板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铝幕墙板板基》元素钛Ti铝Al含量(%)余留部分且含锌量不低于99.9953.5.10铝塑复合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行测试,其平均值不应小于50N·mm/mm,其最小值不应小于数不应小于0.8,吸水率不应大于0.6%。小于10.0N/mm²,抗弯强度标准值f不应小于8.0N/mm²;幕墙高度超过100m时,花岗石面板的抗弯强度试验平均值fm不应小于值fk不应小于4.0N/mm²。石材种类花岗石抗弯强度标准值JA(N/mm²)3.7人造板材3.7.2微晶玻璃板公称厚度不应小于20mm,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和墨水渗透法检查无裂纹的要求。3.7.3瓷板不包括背纹的实测厚度不应小于12mm,单片面积不宜大于1.5m²,瓷板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幕墙用瓷板》3.7.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GRC)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JC/T1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应边缘整齐,外观面不应有掉角。侧边防水缝部位不应有孔洞,其他部位孔洞长度不应大于2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结构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应按现行板厚度宜为3mm~5mm;面板石材为粗面时,面板厚度宜为5mm~8mm。花岗石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2背板宜采用铝合金板或镀铝锌钢板。铝合金板厚度不3铝蜂窝芯材厚度不宜小于14mm,芯格边长不宜大于6mm,壁厚不宜小于0.07mm;3.8建筑密封和粘接材料3.8.5幕墙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及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性3.9.2幕墙的层间防火、防烟封堵衬板材料应采用厚度不小于身安全的有毒气体,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3.10光伏玻璃幕墙材料3.10.1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3.10.4太阳能电池可选用硅系太阳能电池或多元化合物薄膜太3.10.6绝缘条应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其他绝缘性3.11其他材料3.11.1与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配合使用的低发泡间隔双面胶3.11.2幕墙宜采用聚乙烯泡沫棒作填充材料,其密度不应大于3.11.3玻璃支承垫块宜采用邵氏硬度为85±5的氯丁橡胶等材3.11.5石材表面防护剂可采用有机硅或有机氟防护材料。表面4.1.5幕墙建筑周边宜设置安全隔离墙组件接受更多的太阳能创造条件,并应满足组件所在幕墙的防单块花岗石石材面板的面积不宜大于1.5m²;其他石材面板的面积不宜大于1.0m²。4.1.10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考虑幕墙玻璃对周围环境产生的4.2性能设计指标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的规定。间位移角限值的3倍。设计标准》DB29-153和《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11对于应用高度不超过24m,且总面积不超过300m²的建筑工艺实施。由于设计或材料缺陷导致幕墙性能检测未能达到规定4.3构造设计幕墙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厚度不应小于5mm;石材幕墙硅酮建筑密封胶的施工厚度不应小于4mm。封闭式注胶板缝的宽度和所用密封胶的性能应能适应幕墙本身及建筑物在各种作用下产生的变玻璃面板之间板缝及铝板间板缝宽度均不宜小于10mm,幕墙玻璃周边与相邻的主体建筑装饰物之间的所有缝隙的宽度不宜小施。玻璃面板后的保温材料与面板内表面的间隙不宜小于50mm,幕墙的立柱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时,可设置柔性垫片,或者预留4.4幕墙光反射4.4.1建筑幕墙设计应考虑光反射对周围环境的生的二次光反射应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幕墙玻璃的可见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5的玻璃面板。非玻璃材料宜采用低反射亚4.4.2外立面内凹的弧形玻璃幕墙应防止反4.4.3建筑幕墙宜采用玻璃与其他面板材料构成的组合幕墙形4.5幕墙热工设计4.5.1幕墙的热工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4.5.2幕墙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比不应小于0.40。部件的相应数值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非透明多层面板的传施的型材。隔热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4.6幕墙开启窗设计位置。开启扇的单扇面积不宜大于1.5m²,开启角度4.6.27层以上建筑不应采用外平开窗及外倒下悬窗。4.6.7开启扇面积大于1.5m²、滑撑长度小于所在边框长度的1/24.6.8上悬窗采用悬挂式连接时,应设置防止脱钩的有效措施。4.6.9开启窗面积大于1.0m²时应设置多点锁。多点锁应符合现1采用岩棉或矿棉封堵时,应填充密实,填充厚度100mm;楼层之间的水平防烟带应采用热镀锌钢板或其他防火板材2楼层间水平防火封堵构造宜沿窗槛墙或防火裙墙的上部和3岩棉或矿棉纤维方向应与楼板边缘平行,密度不宜小于4.7.10有抗爆设计要求的玻璃幕墙,面板应选用防爆炸复合玻幕墙框架系统在相应的空气冲击波或贴面爆轰作用下不应出现裂4.7.11双层幕墙强制通风的管道系统应符合现行防火设计规范电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系统防雷的类型,并选用相应的防雷措施。4.8.4金属幕墙的外露金属面板或金属部件应与支1幕墙应采取相应的防直击雷和侧击雷措施,并进行正确的2幕墙光伏系统宜采用共用接地方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5新建建筑的光伏幕墙采用组合型光伏组件时,其防雷和接5.1一般规定构支承体系和预埋件的设计使用年限宜按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5.1.2幕墙的主要构件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幕墙结构设计应考2抗震设计状况时,应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效5.1.5幕墙结构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的作用效应可按弹性5.2材料力学性能5.2.1短期荷载作用下,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5.2.1-1的规定采用;长期荷载作用下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5.2.1-2的规定厚度(mm)中部强度(N/mm²)边缘强度(N/mm²)端面强度(N/mm²)平板玻璃半钢化玻璃厚度(mm)中部强度(N/mm²)边缘强度(N/mm²)端面强度(N/mm²)平板玻璃976765654半钢化玻璃注:1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可按所采用的玻璃种类确定;2钢化玻璃的强度标准值达不到平板玻璃强度标准值的3倍时,表中数值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3半钢化玻璃的强度标准值达不到平板玻璃强度标准值的2倍时,表中数值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4端面指玻璃切割后的断面,宽度为玻璃厚度;边缘指玻璃大面上与端面边缘1倍玻璃厚度范围内的区域。5.2.2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铝合金牌号状态壁厚强度设计值f.(N/mm²)局部承压不区分不区分不区分不区分按表5.2.3-1和表5.2.3-2的规定采用。表5.2.3-1热轧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钢材牌号厚度或直径d抗拉、抗压和抗弯f'(N/mm²)抗剪f.表5.2.3-2冷成型薄壁型钢的强度设计值f,(N/mm²)钢材牌号5.2.4单层铝合金板抗拉强度标准值f可取其屈服强度。单层铝合金板抗拉强度设计值f¹可按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u除以系数1.21.73后采用。单层铝合金板的强度设计值也可按表5.2.4的规定采用。单层错合金板牌号合企状态屈服强度单层铝合金板牌号合金状态屈服强度抗拉强度f5.2.5铝塑复合板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5.2.5-1的规定采用,铝蜂窝板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5.2.5-2的规定采用。表5.2.5-1铝塑复合板的强度设计值f厚度t(mm)抗拉强度f₂'(N/mm²)抗剪强度fo"(N/mm²)4表5.2.5-2铝蜂窝板的强度设计值fs厚度t(mm)抗拉强度f₃'(N/mm²)抗剪强度f₃'(N/mm²)5.2.6铝塑复合板的等效截面模量和等效弯曲刚度应根况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铝塑复合板的面板和背板厚度符合本规按表5.2.6的规定采用。厚度t(mm)45.2.7铝蜂窝板的等效截面模量和等效弯曲刚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铝蜂窝板的面板和背板厚度符合本规范第3.5.11条的规定时,其等效截面模量W.和等效弯曲刚度D.可按表5.2.7的规定采用。厚度t(mm)5.2.8不锈钢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可取其屈服强度标准值除以系数1.15采用,其抗剪强度设计值f可按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的0.58倍采用。不锈钢型材和棒材的强度设计值f也可按表5.2.8-1的规定采用,不锈钢板的强度设计值f₂也可按表5.2.8-2牌号屈服强度抗拉强度f'局部承压强度f牌号屈服强度抗拉强度fa'抗剪强度f₀端面承压强度f₂C1不锈钢拉杆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其屈服强度标准值除以系数1.4采用;2高强钢绞线或不锈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其极限抗拉承载力标准值除以系数2.0采用;3钢拉杆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其极限抗拉承载力标准值除以系数1.7采用。5.2.10彩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可按其屈服强度除以系数1.15采5.2.11天然石板的抗弯强度标准值fk应按公式(5.2.11-1)计和(5.2.11-5)计算:fb=fkb/γ.f"=0.5fbn3456789kk——置信相关系数,按表5.2.11确定;f"——石材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²);fb——石材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²);石材面板类型花岗石大理石或砂岩石板抗弯强度标准值fkb(N/mm²)5.2.14幕墙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可按表5.2.14的规定采弹性模量E(N/mm²)泊松比v线膨胀系数α(1/℃)玻璃铝合金、单层铝合金板弹性模量E(N/mm²)泊松比v线膨胀系数α(1/℃)不锈钢不锈钢绞线1.20×10⁵~1.50×10⁵消除应力的高强钢丝高强钢绞线0.80×10⁵~1.00×10⁵铝蜂窝板铝塑复合板单体复合花岗石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5.3.1建筑幕墙材料的重力密度标准值可按表5.3.1-1的规定确定。铝塑复合板和铝蜂窝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5.3.1-2的规玻璃陶板矿棉铝合金玻璃棉花岗石岩棉砂岩微晶玻璃板石灰岩瓷板大理岩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类型铝塑复合板铝蜂窝板厚度(mm)4βg——阵风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3.4幕墙支承结构的地震作用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方法确定。对幕墙面板、构件式幕墙中的横梁和立柱、全玻幕墙中的玻璃肋,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也可按垂直于建筑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αm——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3.4的规定采用;G——建筑幕墙构件(包括面板和框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A——建筑幕墙平面面积(m²)。抗震设防烈度7度8度9度对水平倒挂幕墙及其支承结构,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采用。5.3.5平行于建筑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平行于建筑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ψ—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5.4.2进行幕墙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大于1.0。1非抗震设计状况且风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风荷载组合值系数ψ,应取1.0,温度作用组合值系数ψr应取0.6;2非抗震设计状况且温度作用效应起控制作用时,风荷载组3非抗震设计状况且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风荷载组合值系数ψ和温度作用组合值系数ψ均应取0.6;系数yr和张拉杆索结构中的预应力分项系数,均应取1.05.5连接设计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钢板厚度不宜小于6mm;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0mm,螺栓数量不应少于2个。5.5.4幕墙立柱与混凝土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5.5.6槽式埋件的锚筋中心线离混凝土构件边缘不应小于75mm,最小壁厚不应小于4mm。槽式埋件的锚筋有效锚固深度不应低于90mm,两个锚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00mm,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后置埋件用锚栓可选用膨胀型锚栓、扩底型锚栓和化学锚4锚栓直径和数量应经计算确定。锚栓直径不应小于12mm,每个后置埋件上不得少于2个锚栓;5在与化学锚栓接触的连接件上进行焊缝焊接操作时,应充分考虑焊接对锚栓承载力和锚固性能的影响,必要时增加锚栓数7锚栓垫圈应使用直径不小于2.5倍锚栓直径的垫圈或边长5.5.8幕墙与砌体结构连接时,应在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梁、柱。轻质填充墙不得作为幕墙的支承结5.5.9连接件与所接触材料可能产生双金属腐蚀时,应采用绝缘5.6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5.6.1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3条或第5.6.4条的规定,且不应小于7mm;其粘接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5条的规定,并不应小于6mm,且不宜大于12mm。硅酮结构密宜大于粘接厚度的2倍。5.6.2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进行承载力极限状的拉应力或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其强度设计值f,f应取设计值不应大于其强度设计值f₂f₂应取0.01N/mm²。取0.2N/mm²。5.6.5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厚度t(图5.6.5)应按下列公式计力为0.14N/mm²时的伸长率。5.6.6玻璃幕墙的每块玻璃下端应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自重直接传递到横梁截面的主要受力部分。托条应能承受该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载设计值,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5.6.7隐框、半隐框和点支承玻璃幕墙中空玻璃的二道硅酮结构宽度应按本规范第5.6.3条或第5.6.4条的原则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7mm。计算公式中qc应仅考虑中空玻璃内部硅酮结构密封胶6.1一般规定6.1.4玻璃面板支承孔边与板边的距离不宜小于70mm,且不宜小于4倍板厚。6.1.5明框玻璃的外压板应能承受玻璃面板的荷载和地震作用,截面受力部分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且不宜小于压板宽度的6.1.7全玻幕墙面板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夹层玻璃单片厚度不应小于6mm。蜂窝板折边时应严格控制开槽的深度。铝塑复合板和铝蜂窝板芯1挂件设计应与结构计算模型相吻合。不应通过3不锈钢挂件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3mm,其材质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4铝合金挂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4mm,其材质应符合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6.1.12附加于石材面板表面的石材装饰条宜采用金属连接件与6.2玻璃面板小于5mm;聚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胶片(离子性胶片)夹层玻璃的单片片厚度不应小于5mm;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的单片玻璃厚度差不宜大于3mm。6.2.2幕墙用开孔玻璃面板应选用钢化超白浮法玻璃、均质钢化6.2.5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通过胶缝与玻璃肋连接的玻璃面E——玻璃的弹性模量(N/mm²);t——玻璃的厚度(mm);6.2.7四边支承的单片玻璃在垂直于幕墙平面的风荷载、地震作1最大应力标准值和最大挠度宜按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σm、OEk——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下玻璃截面的最大应力标准分别为垂直于幕墙平面的风荷载、地震作用标准值d₁——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最大值(mm);a——矩形玻璃板材短边边长(mm);t——玻璃的厚度(mm);E——玻璃的弹性模量(N/mm²);m——四边支承玻璃板的弯矩系数,可由玻璃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a/b按表6.2.7-1的规定采用;η——折减系数,可由参数θ按表6.2.7-2的规定采用;μ——四边支承玻璃板的挠度系数,可由玻璃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a/b按表6.2.7-3的规定采用;D——玻璃面板的刚度,可按本规范公式(6.2.6)计算mm0ηθ7μμμ2最大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3最大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玻璃大面强度设计值f;4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四边支承玻璃的最大挠度不应大于其短边边长的1/60。6.2.8四点支承的单片玻璃面板在垂直于幕墙平面的风荷载、地1最大应力标准值和最大挠度可按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标准值(N/mm²);d₁——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最大值(值(N/mm²);b——点支承间玻璃面板长边边长(mm);t——玻璃的厚度(mm);m——四点支承玻璃板的弯矩系数,可由支承点间玻璃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a/b按表6.2.8-1的规μ——四点支承玻璃板的挠度系数,可由支承点间玻璃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a/b按表6.2.8-2的规η——折减系数,可由参数θ按本规范表6.2.7-2的表6.2.8-1四点支承玻璃板的弯矩系数mmm表6.2.8-2四点支承玻璃板的挠度系数μμμ2玻璃面板最大应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计3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点支承玻璃面板的最大挠度不应1利用等效厚度计算夹层玻璃的应力和挠度时,荷载均应取夹层玻璃承受的全部风荷载;夹层玻璃的等效厚度可通过试验确2夹层玻璃的挠度可按本规范第6.2.7条、第6.2.8条的规定3夹层玻璃夹胶层两侧单片玻璃的应力可按本规范第6.2.7条、第6.2.8条单片玻璃的规定进行计算,各自的等效厚度t,c、2o,c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夹层玻璃中间层胶片的剪力传乙烯醇缩丁醛胶片(PVB胶片)时可取0;剪切模量(N/mm²);层胶片的厚度(mm);6.2.10中空玻璃的最大应力和最大挠度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1作用于中空玻璃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分配到两1)直接承受风荷载作用的单片玻璃:2)不直接承受风荷载作用的单片玻璃:2作用于中空玻璃上的地震作用标准值qEk、qEk,可根据各单片玻璃的自重,按照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计算;3两片玻璃可分别按本规范第6.2.7条、第6.2.8条的规定进4中空玻璃的挠度可按本规范第6.2.7条、第6.2.8条的规定5隐框、半隐框和点支承玻璃幕墙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胶的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7条的规定。6.2.11中空玻璃采用夹层玻璃作为前后玻璃时,先分别按本规范第6.2.9条的规定计算其等效厚度t等效为单片玻璃,再按本规范第6.2.10条的规定进行计算。6.2.12真空玻璃的最大应力和最大挠度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1作用于真空玻璃上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可按下列公式分配qE₁9EL分别为分配到各单片玻璃的地震作用标准值6.3金属面板6.3.1单层金属面板和铝塑复合板宜四周折边或设置边肋,折边高度不宜小于20mm。铝蜂窝板可折边或将面板弯折后包封板边。芯厚度不应小于0.3mm;铝蜂窝板背板开槽后剩余的铝板厚度不应小6.3.2金属面板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支承线可按固定边考虑;2在垂直于面板的均布荷载作用下,面板的最大应力宜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计算,矩形区格金属面板在风荷载、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也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1)单层金属板2)铝塑复合板和铝蜂窝板0——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标准值(N/mm²);l——金属板区格的短边边长(mm);m——金属面板的弯矩系数,可根据其边界条件按本规E———金属面板的弹性模量(N/mm²),可按本规范表可取0.6t;(mm³/mm),可分别按本规范表5.2.6、表5.2.7(N·mm),可分别按本规范表5.2.6、表5.2.7的η——折减系数,可由参数θ按表6.3.2θ57θ73中肋支承线上的弯曲应力标准值,可取其两侧板格固端弯矩计算结果的平均值;4金属面板中由各种荷载或作用产生的最大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应力值不应超过金属面板的强度设计值。6.3.3在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作用下,金属面板的挠度应符合下1单层金属面板每个矩形区格的跨中挠度宜采用考虑几何非μ——挠度系数,可由区格边长比和区格边界条件按本规范l——金属板区格的短边边长(mm);D——面板的弯曲刚度(N·mm);v——泊松比,可按本规范表5.2.14的规定取值。2铝塑复合板和铝蜂窝板的跨中挠度可按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式中:De——铝塑复合板或铝蜂窝板的等效弯曲刚度(N·mm),可分别按本规范表5.2.6、表5.2.7的规定取值。边长l的1/60。6.3.4金属面板沿周边可采用螺钉、压块或挂钩固定于横梁和立心间距不应大于300mm。螺钉或螺栓的直径不应小于4mm,挂钩宜设置防噪音垫片和防脱钩措施。6.3.5金属面板上作用的荷载可按三角形或梯形分布传递到板肋上(图6.3.5)。6.3.6金属面板的边肋截面尺寸可按构造要求设计;多跨交叉中肋可采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也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进行6.3.7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面板加强肋的挠度限值d,im宜取其支承点距离的1/120。6.4短槽连接的石材面板6.4.1短槽连接的石材面板,挂件长度不应小于50mm。槽口有效部分长度不宜比挂件长度长10mm以上;槽口深度宜比挂件入槽深度大5mm;槽口端部与石板对应端部的距离不宜小于板厚的3倍且不宜小于85mm,也不宜大于180mm;槽口宽度不宜小于6mm,且不宜大于8mm。6.4.2连接挂件宜采用L形挂件,挂件入槽深度不宜小于15mm,也不宜大于20mm。不宜采用同一方向的上斜式挂件。6.4.3短槽连接的矩形石材面板的抗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可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也可按式中:0、Or——分别为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N/mm²);wk、qEk——分别为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地震作用标准值l——四角点支承板的长边计算边长(mm),可取长边挂m——四角点支承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系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1在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挂件承受的剪应力qx——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²),即468β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剪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挂件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或f。1在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挂件在石板槽口边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r、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对边开槽四边开槽式中:qx——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²),即t——面板厚度(mm);s——槽口剪切面总边长(mm),可取挂件长度加上入槽深度的2倍。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剪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石材面板的抗剪强度设计值S,'。6.4.6短槽连接的矩形石材面板,其槽口处的抗弯设计应符合下1在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石板槽口处产生的对边开槽四边开槽h——槽口受力一侧的深度(mm);qk——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²),即n——一个连接边上挂件的数量。四侧连接时,为一个长边b,——挂件的长度(mm);β——应力调整系数,可按本规范表6.4.4的规定取值。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弯曲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弯曲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石材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b。6.5通槽连接的石材面板6.5.1通槽连接的石材面板,其槽口深度可为20mm~25mm,槽口宽度可为6mm~8mm。6.5.2挂件入槽深度不宜小于15mm,承托石板处宜设置弹性垫6.5.3通槽连接的矩形石材面板的抗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分别为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N/mm²);wk、qEk——分别为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地震作用标准值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⁵。6.5.4通槽连接的矩形石材面板的挂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挂件的剪应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4k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²),即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挂件材料的抗剪强6.5.5通槽连接的矩形石材面板,其槽口处的抗剪设计应符合下1在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槽口处产生的剪应9x——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标准值(N/mm²),即l——面板的跨度,即支承边的距离(mm);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剪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剪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石材面板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j。6.5.6通槽连接的矩形石材面板,其槽口处的抗弯设计应符合下曲应力标准值σ可按下式计算:c——槽口宽度(mm);h——槽口受力一侧的深度(mm);l——面板的跨度,即支承边的距离(mm);2通槽支承的石板槽口处最大弯曲应力设计值σ应按下式计f⁶——石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²),可按本规范第5.2.113由各种作用产生的弯曲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石材面板的抗弯强6.5.7石材板边开通槽而采用短挂件连接时,面板及挂件应按本规范第6.4节的规定进行设计,通槽尺寸应按本节的规定进行设计。6.6背栓连接的石材面板6.6.1采用背栓连接的石材面板,镜面板和细面板厚度不应小于30mm,粗面板厚度应比镜面板和细面板厚3mm。6.6.2连接石材面板的背栓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不应小于6mm。6.6.3背栓孔中心线离石材面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其支承边长的0.25倍,背栓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200mm。l——四角点支承板的长边计算边长(mm),可取两个方2由各种作用产生的最大弯曲应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式中:N、N——分别为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单个背栓的拉力标准值(N);wk、qEk——分别为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标准l——四角点支承板的长边计算边长(mm),可取两个方向上背栓中心距离的较大值;2计算的拉力标准值应按本规范第5.4.1条的规定进行组合,组合后的拉力设计值不应超过背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6.6.7背栓的抗剪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单个背栓的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n——承受石材面板重力作用的连接点数。2剪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材料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6.6.8计算地震作用下的连接件承载力时,应根据实际支承情况确定参与承载的连接件个数。6.7人造板材1瓷板:表面平整时,按公称厚度(总厚度6.7.4微晶玻璃板厚度不应小于2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微晶玻璃板用不锈钢挂件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3mm,铝合不应小于50mm;5微晶玻璃板挂件插入槽口的深度不宜小于10mm,且不宜大6挂件与面板间的空隙应填充胶粘剂,胶粘剂应具有高机械8背栓支承的铝合金型材连接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5mm,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背栓中心与面板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小于2.5mm,表面应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不锈钢挂件的截面厚度不宜小于2.0mm;定位弹簧片的截面厚度不宜小于1.2mm;3陶板长度不宜大于1.5m。采用侧面连接时,陶板长度不宜大于0.9m;4陶板挂件插入槽口的深度不宜小于6mm,搭接宽度不宜小于50mm;2瓷板用不锈钢挂件和铝合金挂件的截面厚度均不应小于2.0mm,挂件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每个挂件宜有2个螺栓固定。不应小于50mm;5瓷板挂件插入槽口的深度不宜小于8mm,也不宜大于6挂件与面板间的空隙应填充胶粘剂,胶粘剂应具有高机械8背栓支承应有防脱落措施。连接处瓷板有效厚度不应小于15mm,背栓孔底与板面的净距离不小于5mm;背栓的数量应根据面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也不应大于边长的0.2倍。采用2个背6.7.7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GRC板)的连接和固定构造应符2固定系统能够进行充分调整以适应结构误差与预期的变3连接件应保证外力能够有效传递到整个面板,且其尺寸应7.1一般规定铝合金型材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设计规l₂——矩形玻璃板块横向边长(mm);7.1.7明框玻璃幕墙的压板应能承受玻璃1截面自由挑出部位(图7.2.1a)和双侧加劲部位(图7.2.1b)的宽厚比b₀/t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7.2.2应根据板材在横梁上的支承状况决定横梁的荷载,距不宜大于9m,以满足幕墙的变形要求。伸缩调节量不应小于7.3立柱设计1铝合金型材截面开口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闭口部部位的壁厚不应小于4mm;热轧钢型材截面有效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3.0mm。采用螺纹2立柱的支承点可能产生较大位移时,应采用与该位移相适3每段立柱的长度不宜大于12m。多层、高层建筑中,通长跨层布置立柱时,每层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支承点不宜少于一个。主体1上、下立柱之间应通过芯柱紧密连接,芯柱长度不应小于隙处宜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密封;3芯柱一端应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的连接方式不应限制立柱的轴向位移。7.3.4立柱的结构力学计算模型应符合其实际支承条件、连接方式。A。——立柱的净截面面积(mm²);y——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铝合金型材和冷成型薄壁型钢可取1.0,热轧型钢可取1.05;7.3.6承受轴向压力和弯矩作用的立柱,其在弯矩作用方向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N——轴力设计值(N),此处为压力;φ———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的稳定系数,可按表7.3.6的规定采用;β——参数,钢构件取1.1,铝合金构件取1.2;η₁——-—钢构件取0.8,T6状态铝合金构件取0.75,其他状态铝合金构件取0.9;W——在弯矩作用方向上较大受压边的毛截面模量(mm³);γ——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铝合金型材和冷成型薄壁型钢可取1.0,热轧型钢可取1.05;长细比入热轧冷成型薄壁型钢7.3.7承受轴向压力和弯矩作用的立柱,其长细比λ不宜大于3钢铝组合截面应保证在荷载作用下共同受力;4钢铝组合截面尺寸应按结构强度计算确定,共同工作的组合截面强度应按本规范第7.3.10条的规定计算。7.3.10钢铝共同工作的组合截面强度计算,可按刚度分配原理,9a——组合截面上铝材承受的荷载值(N/mm);E₁——铝材的弹性模量(N/mm²);E₅——钢材的弹性模量(N/mm²);Yr——调整系数1.05。98.1一般规定且单元板块设计高度宜等同于建筑层间高度。单元式幕墙适用于8.1.2单元式幕墙结构应能适应主体结构的位移要求,同一单元8.1.4单元式幕墙的单元板块及相配套的部件应在工厂内加工并8.1.5单元框架的竖向和横向构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连接可靠,8.1.7单元式幕墙的横梁与立柱等构件可按本规范第7章的规定8.2构造设计8.2.1单元式幕墙构造应满足防尘性能、水密性2单元板块间的连接可采用插接形式或对接形式。采用插接于12mm;采用对接形式的单元板块间密封胶条的可压缩量应能适3幕墙采用横滑型封口板时,横滑型封口板应镶嵌在相邻单2单元式幕墙的排水孔宜采用透水材料封堵。排水孔宜采用8.2.4明框玻璃幕墙单元板块固定玻璃时,玻璃四周与框之间应设置柔性垫块,垫块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5mm,每边不少于2块。垫块与框之间应有可靠的固定连接。8.2.5单元板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部位,应有防止板块滑落和脱落的措施。各连接件或转接件的连接设计均应符合本规范第5.5节8.3结构设计8.3.1单元间采用对接式组合构件时,对接处横梁与立柱应分别按其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计算。8.3.2采用插接式组合构件设计时,插接处顶、底横梁各自承担的荷载及作用应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8.3.3采用插接式组合构件设计时,插接处左、右立柱各自承担的荷载及作用可按本规范第8.3.2条进行计算。8.3.4单元式幕墙横梁与立柱应采用不锈钢螺钉连接,并采取密封措施。连接螺钉的直径不应小于4.5mm,螺钉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每个连接点不少于3个。螺钉与型材的连接长度应经过计算8.3.5单元板块与主体结构连接的组件应可三维调节,三个方向的调节量均应满足因建筑物层间位移、温差和地震作用等因素引起8.3.6单元式幕墙挂件及连接件应经计算确定。8.3.7单元板块间的横滑型封口板应计算上下左右单元的应力传9.1一般规定9.1.4拉索幕墙的连续索交叉节点处的索体在夹具中不应滑移,1跨度大于25m的平面索网结构或跨度大于60m的其他类型9.2支承装置9.2.1支承装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点支承装置》9.2.2驳接头的钢材与玻璃之间应设置弹性材料的衬垫或衬套,9.2.3除承受玻璃面板所传递的荷载或作用外,支承装置不应兼9.3支承结构应兼做支承结构的一部分。复杂的支承结构宜采用有限元方法进9.3.2玻璃肋可按本规范第10.2节的规定进行设计。9.3.3支承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2竖向构件宜按偏心受压构件或偏心受拉构件设计;水平构3受压杆件的长细比λ不应大于150;1可采用型钢或钢管作为杆件。采用钢管时宜在节点处直接2钢管外直径不宜大于壁厚的50倍,支管外直径不宜小于主管外直径的0.3倍。钢管壁厚不宜小于4mm,主管壁厚不应小于支3桁架杆件不宜偏心连接。弦杆与腹杆、腹杆与腹杆之间的4焊接钢管桁架宜按刚接体系计算,焊接钢管空腹桁架应按5轴心受压或偏心受压的桁架杆件,长细比λ不应大于150;6桁架或空腹桁架平面外不动支承点相距较远时,应设置正取其跨度的1/250。计算时,悬臂桁架的跨度应取其悬挑长度的21应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形成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稳定结构体系。在主要受力方向的正交方向,必要时应设置稳定性拉于10mm;自平衡体系的受压杆件可采用碳素结构钢。拉索宜采用不锈钢绞线、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高强钢绞线,也可采用铝包钢绞线或其他具有防腐性能的钢绞线。不锈钢绞线的钢丝直径不宜小于1.2mm,钢绞线直径不宜小于8mm;3索结构的受压杆件的长细比λ不应大于150;5钢绞线拉索折线处可设置锚具或连续穿孔,连续穿孔处应3应考虑纵横索相交节点处索体不平衡力对索夹设计的影4单层索网幕墙玻璃面板计算应考虑极限荷载状态下,索结10.1一般规定10.1.1玻璃高度大于表10.1.1限值的全玻幕墙应采用悬挂在主玻璃厚度(mm)最大高度(m)45610.1.2全玻幕墙的周边收口槽壁与玻璃面板或玻璃肋的空隙均不宜小于8mm,吊挂玻璃下端与下槽底的空隙尚应满足支承结构变形和玻璃伸长变形的要求;玻璃与下槽底应采用不少于2块的弹性垫块支承或填塞,垫块长度不宜小于100mm,厚度不宜小于10mm;槽壁与玻璃间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密封。10.1.3吊挂式全玻幕墙的吊夹与主体结构间应设置刚性水平传10.1.4玻璃自重不应由硅酮结构密封胶缝单独承受。10.1.5吊挂全玻幕墙的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有足够的刚度,采用钢桁架或钢梁作为受力构件时,其挠度限值d,i应取其跨度的10.1.6全玻幕墙的面板及玻璃肋不得与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面板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8mm,且应采用硅酮建139的有关规定。10.1.8面板玻璃通过胶缝与玻璃肋连接时,面板可作为支承于玻璃肋的单向简支板设计。面板玻璃的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1.6条的要求;应力与挠度可按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计算,公式中的a值应取为玻璃面板的跨度,系数m和μ可分别取0.125和0.013。面板为夹层玻璃或中空玻璃时,可分别按本规范第6.2.9~6.2.1010.2玻璃肋10.2.1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2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10.2.2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高度h(图10.2.2)可按下列公式单肋)(10.2.2-1)双肋)(10.2.2-2)q——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设计值(N/mm²);fg——玻璃侧面强度设计值(N/mm²);t——玻璃肋截面厚度(mm);10.2.3全玻幕墙玻璃肋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挠度d,可按下双肋)(10.2.3-2)10.2.8高度大于8m的玻璃肋宜考虑平面外的稳定验算;高度大10.3.1全玻幕墙的传力胶缝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式中:q——垂直于玻璃面板的分布荷载设计值(N/mm²),抗震设l——两肋之间的玻璃面板跨度(mm);f₁——硅酮结构密封胶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设计3胶缝厚度不应小于6mm。10.3.3胶缝宽度不满足本规范第10.3.2条第1、2款的要求时,可11.1.2双层幕墙热工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5节的规定。11.1.3双层幕墙防火设计、防雷设计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4.711.1.6双层幕墙应综合考虑舒适性要求和节能要求。内循环双11.1.7双层幕墙遮阳系统设计应结合地理气候条件及热工性能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外循环双层幕墙的内层幕墙宜采用隔热型11.2.3双层幕墙空气间层或其他可能渗入雨水和形成冷凝水的11.2.5双层幕墙同一通风单元,不应跨越建筑物的两个防火分11.2.6双层幕墙的通风量计算和热工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11.3性能和检测要求1)外循环双层幕墙应分别检测其在风口打开和关闭状态时扇,试验的检测值不应小于外层幕墙上作用的风荷载标准2)内循环双层幕墙抗风压性能检测时应关闭内层幕墙的开3气密性能11.3.4双层幕墙的隔声性能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环境条11.4.1外循环双层幕墙结构型式可选用内外两层均为独立幕墙墙的悬挑构件以及连接内层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进行承载力11.4.3双层幕墙采用单元式幕墙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结构设2单元式幕墙立柱可采用有限元结构计算软件分析,也可按本规范第8.3节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12.1一般规定12.1.3人流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采用玻璃肋做支承结构的玻璃12.1.7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应按照建筑物防雷分类采取相应的防12.1.8玻璃面板面积不宜大于2.5m²,长边边长不宜大于2.0m。1风荷载标准值w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标准值wk,风荷载负压标准值不应小于1.0kN/m²,正压标准值不应小于0.5kN/m²;与水平面夹角小于30°的玻璃,在玻璃板最不利点直径3金属屋面应能在300mm×300mm的区域内承受1.0kN的活4在最不利荷载标准值的作用下,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支承构支承构件或面板最大相对挠度(L为跨距)支承构件单根支承金属构件玻璃面板(包括光伏玻璃)简支矩形短边/60简支三角形长边对应的高/60点支承矩形点支承三角形长边对应的高/60独立安装的光伏玻璃简支矩形短边/60点支承矩形长边/60金属面板铝合金板钢板,坡度≤1/20金属平板金属平板中肋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10年12.2.5采光顶应进行防结露设计。封闭式金属屋面应设置防潮12.2.6采光顶与金属屋面的抗雪荷载和施工检修荷载应按现行12.2.7采光顶采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封胶和密封胶条等防水材料进行密封。防水系统应能够适应结构12.3.7采光顶和金属屋面边界封修所使用的防水卷材应符合现12.3.8采光顶和金属屋面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并应防止由于单块面板及其支承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变形而导12.3.11金属屋面应采用带防水垫圈的螺栓、螺钉固定屋面板。12.3.13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作为密封材料时,应进行粘结性试13.1.4光伏组件应具有带电警告标识及相应的电气安全防护措13.1.5光伏幕墙组件面板坡度宜按光伏系统全年日照最多的倾13.1.6光伏幕墙的防雷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4.8节和建筑主体13.1.9光伏幕墙系统的设计应贯彻节能降损的原则,所选的组13.2构造设计13.2.3光伏幕墙应考虑风压变化对光伏组件及其支架的影响。13.2.4光伏幕墙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3.10节的相关规定。13.2.5光伏幕墙组件或方阵与建筑面层之间应留有安装空间和13.3运行与维护到要求的部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主要部件周围不得堆积易燃易14.1.1幕墙构件在加工制作前应将幕墙施工图与建筑施工图进14.1.5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固定的玻璃面板必须经静置养14.2铝合金型材为-15′~0(图14.2.1-1、图14.2.1-2);4孔位允许偏差为±0.5mm,孔距的允许偏差为±0.5mm,累5铆钉的通孔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铆钉用6沉头螺钉的沉孔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沉1铝合金构件槽口尺寸(图14.2.2-1)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2.2-1的规定;QbC允许偏差图14.2.2-1槽口示意图2铝合金构件豁口尺寸(图14.2.2-2)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2.2-2的规定;abC允许偏差图14.2.2-2豁口示意图3铝合金构件榫头尺寸(图14.2.2-3)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2.2-3的规定。abC允许偏差图14.2.2-3榫头示意图1锚板及锚筋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平板型预埋件应使用2一般锚筋长度的允许偏差为0~+10mm,两面为整块锚板的穿透式预埋件的锚筋长度的允许偏差为-5mm~0;4锚筋与锚板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l./30(l,为锚固钢筋长1埋件长度、宽度和厚度允许偏差分别为0~+10mm、2槽口的允许偏差为0~+1.5mm,不允许负偏差;3锚筋长度允许偏差为0~+5mm,不允许负偏差;2连接件、支承件加工尺寸(图14.3.4)允许偏差应符合表允许偏差允许偏差边距e连接件长b壁厚孔距c弯曲角度α4构件长度、拼装单元长度的允许正、负偏差均可取长度的支管壁厚的2倍;强度标准值的55%,持荷时间不应少于1h,预张拉次数不应少于214.3.8双层幕墙马道用穿孔板钢制马道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尺寸允许偏差边长边长不大于2000边长大于2000对角线差长边不大于2000长边大于2000网格分格边长网格分格边长不大于100网格分格边长大于100厚度厚度不大于50厚度大于5014.3.9马道用穿孔钢板加工除应符合本规范表14.3.8的规定2孔中心线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mm;1支承梁高度允许偏差为±2mm,厚度允许偏差为±0.5mm,2支承梁孔径允许偏差为0~+2mm;孔中心线水平允许偏差14.4.1幕墙的单片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的加工精度应符合1单片玻璃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4.1-1的规定;玻璃厚度玻璃边长L>2000边长对角线差2夹层玻璃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4.1-2的规定;允许偏差对角线差叠差3中空玻璃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4.1-3的规定。表14.4.1-3中空玻璃的尺寸允许偏差(mm)允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叠差14.4.2玻璃弯加工后,其每米弦长内拱高的允许偏差为应超过0.5%,波形时不应超过0.3%。2采用钻孔安装时,孔边缘应进行倒角处理,并不应出现崩1玻璃面板及其孔洞边缘均应倒棱和磨边,倒棱宽度不宜小于1mm,磨边宜细磨;3玻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4.4的规定;边长尺寸对角线差孔距孔轴与玻璃平面垂直度允许偏差14.5.2金属板材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4.5.2的规定。允许偏差对边长度差边长≤2000边长>2000对角线长度差长度≤2000长度>2000折弯高度平面度孔的中心距3金属面板的固定耳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耳板可采用焊表14.6.2天然石材正面的外观质量要求规定内容缺棱长度不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梯门套安装合同范本
- 《2025临时员工聘用合同书》
- 2025版办公家具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停车场托管合同模板
- 2025网络安全顾问聘用合同范本
-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旱地冰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宠物疾病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英语国家文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影视导表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竣工结算模板报表格式模板
- 全国赛课一等奖初中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滋养心灵》课件
- 国开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TCUWA40055-2023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 物流客服组建方案
- 外研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
-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表-副本(文档良心出品)
- JJF1030-2023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
- YYT 1849-2022 重组胶原蛋白
-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英文版习题答案chapter1英文习题
-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