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8/08/wKhkGWa9HWWADviaAAHt2AjvwOo229.jp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8/08/wKhkGWa9HWWADviaAAHt2AjvwOo2292.jp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8/08/wKhkGWa9HWWADviaAAHt2AjvwOo2293.jp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8/08/wKhkGWa9HWWADviaAAHt2AjvwOo2294.jp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38/08/wKhkGWa9HWWADviaAAHt2AjvwOo2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3)
第一部分(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这是一片tdo洗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pti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你要住在崖下,;你要住在林间,;你要
住在村头,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tdo洗栉沐返pfi归真崖下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②可观石上生云③可看水中腾雾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1),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3)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4)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在《》)
(5)古今名家的“风”各具情态,“—”,王湾《次北固山下》
中的风扬起了船帆,彰显了风的力量;“_”《潼关》中的“风”
吹走了蹄声,显出孤城的辽远。
3.名著阅读。(6分)
阅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
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花帽。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
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紧紧的勒在上面,已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
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
翻筋斗,耳红面赤。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行者道:“我这
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三藏道:“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①行者道:“你再念念
看。”三藏真个又念,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三藏道:“你
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1
(乙)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②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
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
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
(1)下面描述正确的购项是()。(2分)
A.甲段文字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乙段文字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鲁迅。
B.甲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乙段文字选自名著
《朝花夕拾》中的《琐记》。
C.甲段文字作者是清代学者吴承恩;乙段文字作者是近代思想家鲁迅。
D.甲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乙段文字选自名著《朝花夕拾》
中的《五猖会》。
(2)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很多,大多是为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请根据这一提示就
文中画线句子作答。(2分)
①明明奇痛无比,画线句子①中孙悟空为何要求三藏再念念看?
②画线句子②体现“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3)“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是否赞同三藏用紧箍咒来
约束孙悟空的行为;是否赞同父亲以严来约束我读书。(任选一个角度)(2分)
4.阅读右面那幅漫画,对它的寓意揭示最贴切的一项是(2分)()
A.海外也有贪污和腐败,不要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B.海外留学付出的代价很大,所以要量力而行。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要被他人利用。,
D.讽刺了官员“裸官”的现象,希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第二部分(3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7分)
夜泊水村
2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②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③?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正奉祠居家,时年58岁。燕然未勒:燕然,山名;未勒,还没刻
石勒功。②老子:“老夫”之意,指陆游自己。③泣新亭:东晋初年,从洛阳逃到江东的文
士,常到新亭饮酒赋诗,谈到半壁河山沦亡,常相对而泣。
5.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其中颔联和必须对仗。回忆你
所学习的关于律诗的知识,联系全诗所抒发的感情,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是(备
选:黑、白、青、活)。(3分)
6.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绝”字的妙处。(2分)
7.这首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瑾①者相望。自尽
无所得食,目:“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才延母旦夕活乎?”即
以母展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日:'"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问之,
则日:“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徒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
生计之,于是月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丹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目:
“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
里有三弟.亦恐丕熊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
涉日:“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鸟衰耄⑥,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上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①残(ji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1
i):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年老体衰。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3
(1)少延母旦夕活乎(2)生存之
(3)于是目操瓢道乞(4)况吾母凰衰耄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自虐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履
C.即多酒炙乐/此人一一为丹言所闻,皆叹惋
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②于是日操瓢道乞。
11.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8分)
桌与案
马未都
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
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
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
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
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
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
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
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
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
4
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
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
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
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
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
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
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
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比当就掉
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案头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
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
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
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
“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1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的案腿部非常夸张,衙门里使用的案则翘头非常高。
B.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有高下之分的。
C.案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家具,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
D.桌最早指木质的桌子,侧重实用功能。后来写成卓越的“卓”,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
卓然而立。
13.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是什么?(3分)
14.第⑤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3分)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
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
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排队,叫了号再过来。”
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5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
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
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
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
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
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
了。
⑪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
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
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
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
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
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
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
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
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
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
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
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
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
去……
6
15.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嘲笑______________感动
16.指出下面句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角度,并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2)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
人。
17.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
原因。(2分)
18.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9.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
第三部分(40分)
20.作文。(40分)
风传递着讯息,春风一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风显示着力量,大朋鸟乘风起,扶摇而
上九万里。风是一种潮流,一种情味,一种启示……
请以“风从这边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和人名。
7
参考答案
1.(1)淘zhi璞ya(2)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淘洗”意思是“洗濯”,不要写成“陶”;“栉沐”意思是
“梳洗”,“摩”读作“zhi”;“璞”的意思是“含玉的石头”,不要写成“噗”;“崖”的意思
是“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崖”读作“yd”。(2)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
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
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读句段,知选项,可依据空格前不同的处
所特点来辨析各选项。如溪边,与水接近,可试选③;崖下,视角一般向上看,可选②;林
间可闻“听月下虫鸣夜鸟梦”;村头则与“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相临近。依这样
的思路,正确语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
2.(1)正是江南好风景(2)便引诗情到碧霄(3)巴山夜雨涨秋池(4)非
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5)风正一帆悬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
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
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
题要注意“苔”“霄”“致”等字词的书写。
3.AD
【解析】AD描述正确。B甲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乙段
文字选自名著《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C.甲段文字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乙段文
字作者是现代思想家鲁迅。
(2)①想确认自己的头疼是否跟师父念紧箍经有关。②表现作者为了看会而迫切想背出书
却不能的无奈、痛苦和急切之情。
【解析】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
准确无误。(1)从上文的情节看,“你再念念看”这句话是说孙悟空想确认自己的头疼是否
为师父念紧箍经所致。(2)从上文的情节“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
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来看,此时此刻,父亲要求“我”静下心来背书。所以“在
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这句比喻,表现“我”
背不出书就看不成会的无奈、痛苦和焦急。答此题一定要审好题干,答出句子对表现人物心
理的意义。
(3)第一个问题:赞同,因为起初的孙悟空妖性未除,行事不受约束,任意妄为。第二个
问题:不赞同,父亲的做法,不顾孩子的感受,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的陈旧和父亲与孩子之
间的隔阂。
【解析】考查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在解读时要能从文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
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如一问,赞同。因为起初的孙悟空妖性未除,
行事不受约束,任意妄为。要求孙悟空守戒,持戒才能得定,得定才能开智慧,才能觉悟真
相,才能修炼成佛。持戒就是守法,老老实实不惹事生非,才能清净安宁。再如第二问,不
赞同。父亲的做法,不顾孩子的感受,是对儿童心理存在无知和隔膜,表现的是封建教育方
法简单粗暴,强制的封建教育是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4.D
【解析】提示漫画的寓意,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从画面中的乌纱帽、“贪”
字、“海外”等信息,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提炼
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A.从图画来看,贪污男子应是国内,而不是“海外”,本项理解错
误;B.理解没有关注“贪污”等文字,本项错误;C.从男子裸体,乌纱帽可推知本项错误;
D.画面中三人应是一家人,男子在国内贪污,家人送到了国外,本项正确。
5.七言律诗颈联青
【解析】本题考查律诗的相关文学常识。律诗,每首八句,五字一句的称为五律,七字一句
的称为七律。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还要求中间两联对仗。每联最
后一个字要押韵。据此填第一、二空。根据押韵原则,韵脚是“ing”,备选“黑、白、青、
活”中,只有“青”符合。
8
6.①“绝”是横渡的意思。②它写出两鬓斑白的放翁犹望横渡大漠,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
③“绝”与“泣”对比,④用只会作新亭之泣苟且偷安的朝中权贵来比衬退居乡野的作者,
⑤表达了诗人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析。“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
至泣新亭?”的意思是“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绝”
是横渡的意思。“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骤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
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朝思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绝”与“泣”对比,反照出朝
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俯首称臣割地求和而不思抵抗的文官武将的奴相。表达了诗人杀敌
报国的壮志雄心。
7.①岁月蹉鸵与夙愿难偿的矛盾;②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③对
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
无再青”的意思是“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揭示了岁
月蹉腕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死”,尽管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尽管生命是短暂
的,但是为了拯救国难,“我”却甘愿死一万次。“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
了自己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诚可谓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
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
8.稍微答应每天本来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
的含义。(1)大意: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少:稍微。(2)大意:潘生答应了他们。许:
答应。(3)大意:于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日:每天。(4)大意:况且母亲本来年老体
衰。固:本来。
9.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估计、考虑;B.同“嘱”,嘱托、嘱咐/相同、类
似;C.准备/详细;D.拒绝/道歉;故选A。
10.①我会到钱塘去做几个月的雇工,赚钱买米使家人活下去,请母亲不要担忧。
②从此,(他和女子)每天拿着瓢沿路乞讨。
【解析】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
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1)重难点词语有:
“当佣:做雇工。活:使……活下去。忧:担忧、担心。"(2)这是一个省略句,于是(潘
生与女子)日操瓢道乞。重难点词语有:日,每天。操:拿。
11.潘生是一个有担当、深明大义而又孝顺的人。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潘生在家人因食物
缺乏面临死亡威胁时,主动外出赚钱养活家人:穷困潦倒的潘生帮助女子与远在南方的家人
团聚,又不图回报;潘生毅然放弃做家境较好人家女婿的机会,执意回家侍奉母亲,照顾弟
弟。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根据“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
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可知,潘生是一个有
担当的人;根据“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吾家尚薄有园田;
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可知,潘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
人;根据“'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
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可知,潘生是一
个孝顺的人。
【参考译文】
潘生,是富阳人,幼年丧父,只与两个弟弟奉母居住。大德间,江南大饥,道上饿死的
人到处都是。自己估计没办法得到食物,说:“我没有给母亲的东西,那么母子都会饿死。
与其等死,何不用我强壮的身体,稍稍延长母亲的性命呢?”就把母亲托付给两个弟弟,自
卖给回鹘人当佣人,于是告诉母亲说:“儿子到钱塘当佣人几个月,得钱米让家人活下去,
母亲不用担心。”
不久,回鹘人把潘生转卖到辽东。不几年,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潘生路遇一个女子,
还有一个像丫鬟那样的人随行。问他们,说:“是淮人,以前因为饥饿,被父母抛弃,转了
好几家。现在主人家让我回去,您是南方人,能带着我一起回去吗?”潘生答应了他们,于
9
是每天拿着瓢在路上乞讨。
渡过淮水,女子上堂见父母,都痛哭流涕,抱在一起。引潘生互相见面,备好酒饭欢乐。
酒饮到一半,拿着酒杯跪在地上说:“我的女儿幸运的完好回来,见到自己的父母乡亲,免
遭受霜露盗贼,是您的功劳。况且你离开家已经很久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活着,房屋也一
定废弃了,即使有兄弟,也一定不能存活了。吾家还有一些园田;我的女儿可以作为您的妻
子。您就不能回去了。”潘生则毅然拒绝说:''我怎么敢以拿您的女儿为利呢?我虽然身份低
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且母亲本来年老体衰,不过估计还活着。万一母亲死了,两个
弟弟倘若有一个还活着,现在不回去,对不起突然去世的母亲,我又怎么能安心在这里呢?”
于是告辞回家了。
12.D
【解析】D.“后来写成卓越的‘卓’,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与原文内容“桌,
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不符。故选D。
13.①腿的位置不同(或外形不同);②精神层面不同;③功能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归纳。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对“桌”
与“案”简介的语句,比较异同,分别归纳即可。文章第①段“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
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表现二者的外形,即腿的位置不同;第②段首句“桌与案更重
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表现出二者的第二个不同;第⑥段中写道“桌与案从功能
上有了区分”,可见二者的第三个不同在于:功能不同。
14.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在桌上看手卷弄破画的例子,具体地说
明了看手卷有讲究,就得在翘头案上看(或“翘头案可以保护手卷”)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及作用的把握。结合语境首先指出说明方法,然后结合说明
方法的作用写出在该句中的表达作用。结合“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
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院当就掉下去,画被撕破了”
分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的说明了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
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
15.生气后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中的“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可知第一空应填“生
气”。根据第十四段中的“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可知第二空应填“后
悔
16.(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
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
(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
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是对“我”的语言描写。“急了”是对我的神态描写。联系语境可
知,我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上午,取钱的人很多,劳动强度很大,这位农民工兄弟又坚持要
在柜台取钱,“我”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了我内心的生气、疑惑、埋怨和不耐烦的样子。(2)
“我心里想”点明这是对“我”的心理描写。“丢给”是对“我”的动作描写。我心里让他
丢人的想法证明了“我”把钱丢给他这一轻视的动作是有意为之,表现了我对农民工的嘲笑。
17.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
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自己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
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
【解析】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文本可知,这位农民工因为把钱借给了工友,导致卡
里只有几十块钱,他把钱取出来给自己的妻子买了一碗面,作为妻子,她当然心疼自己的丈
夫,心疼自己的丈夫把面给了自己,而丈夫却喝白开水。同时,她又会埋怨太远,明明有钱,
却把钱借给了工友,导致两人生活难以为继。她对丈夫既心疼又生气,所以才“表情阴郁”
吃不下面。
18.(1)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2)议论抒情,
升华主题;(3)是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
【解析】考查分析语段作用。“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一句交代了我
为农民工兄弟买了一碗面,却不告诉他的原因,是想保护他那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知道,
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他并不孤单。“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和他
10
一样的好心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农民工作兄弟帮助工友,关爱妻子,有责任感的赞美之情。
从表达方式来看,末段属于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放在故事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点
明主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19.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
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我们应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帮
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
【解析】第一问: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可以认为最令自己感动的是这位农民工,因为他
在自己工友遇到难处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把钱借给工友。把剩下不多的钱都取出来,给妻子
买面吃,而自己只喝白开水。他是一个乐于助人,关爱家人,有责任感的好男人。也可以认
为最令自己感动的是“我”。尽管“我”在农民工取钱时多有嘲笑,但在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后,给这位农民工买了一碗面,表达自己的歉意。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知错就改,心
进善良的人。第二问: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本文表现的主旨主
要是乐于助人,好人有好报。应围绕着这一主旨进行表述。人总会有遇到难处的时候,我们
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
美好的明天。
20.【习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研发成果知识产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医疗设备改造与售后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出租车公司车辆租赁合同修订版
- 2025抖音主播品牌代言合作框架协议书
- 2025年C301-I型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咖啡厅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创客中心项目发展计划
- 科研部研究项目进展与未来规划计划
- 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计划
- 度假村行业保安工作总结计划
- 运动康复机构跌倒风险管理措施
- 全套课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规程》(T-SDEPI 030-2022)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