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考说明文阅读新题型梳理资料_第1页
用中考说明文阅读新题型梳理资料_第2页
用中考说明文阅读新题型梳理资料_第3页
用中考说明文阅读新题型梳理资料_第4页
用中考说明文阅读新题型梳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说明文阅读新题型新考点梳理

中考有路“考点”为径,题海无涯“学法”作舟

拓展迁移明确说明内容(对象及特征)理清结构及顺序品味说明语言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不变的考点

常变的题型

基本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应考时:学生答题要注意语言简练、句式正确、内容完整。学法指导:1.抓中心句,尤其关注首括句。2.抓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概括。3.如果需要从整篇文章中概括出几方面的内容,阅读时应以段为单位,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段落应概括为一个方面。如果需要从某一段中概括出几方面的内容,应以句子为单位,相同内容的句子就合在一起作一个方面来概括。如:《宜居城市》的第一题,抓3.4.5.6四段首括句,有很明显的语言标志,首先,其次,第三,总结句。考点一:明确说明内容(对象及特征)备考时:1.审清题意,明确考点。2.训练学生能准确抓住说明对象及特征或概括说明内容的能力。2.全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内容作

具体分析。(2014新乡一模)

答案:逻辑顺序。文章首先提出人为什么

想睡觉的问题,通过实验具体说明睡眠对

人类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说明了睡眠的多

种好处;然后,分析人类难以拥有“优质

睡眠”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能享受好

睡眠的人,一定能享受美丽的人生。答案分析新题型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2013河南)2.全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2014九年级一模)考查能力

不仅停留在“说明顺序的简单判断”上,而是加大难度,要求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顺序。此类题型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分析行文思路,准确归纳概括的能力。考点二:理清说明顺序备考时:1.掌握说明文基本结构和说明顺序的知识。2.重在训练学生准确判断说明顺序和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行文思路的能力。说明文基本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等。总分式结构常见于用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连贯式多见于使用时间顺序的说明文,另外还有并列式的结构,多用于使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知识积累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或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通常有表示时间的词语。)2.空间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及建筑物的构造,常有表示方位的词语。)3.逻辑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理的文章。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由果到因、由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应考时:

学生答题要注意: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文章首先介绍了……,然后介绍……,最后介绍了……。

学法指导:1.抓关键词,准确判断。

如:时间顺序:抓表时间的词语,如年代由古到今,季节由春到冬,时间由早到晚等。空间顺序:抓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如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远到近、由南到北、由中间到两边等。逻辑顺序:抓起关键作用的关联词,如“总”“因为(由于)…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

2.分层、概括并理清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①准确划分层次。②简练概括层意。③理清逻辑关系。

3.准确表达:

用上表序列的词语和恰当的专业术语。4.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2014山东聊城)1.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013安徽)2.画线句子“较”“通常”两词能否去掉?请作简要说明。

(2012江苏连云港)3.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据考证”?

(2011江苏南京)

常规题型新题型1.请欣赏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

效果。(1)鸟坛“大嘴大”(2)一些小型的巨嘴鸟则不客气地借

助到亲戚家里,去抢占啄木鸟辛苦开凿的洞穴。(2014广州)2.口语的成功运用,是本文的特点之

一。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它

的好处。(2014株洲)3.第⑥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2014山东青岛)考点三:品味说明语言

5.分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1)埃博拉会在疫区,甚至一个国家造成极度恐惧的气氛。(2)最后腐烂的各种器官组织像气流一样从各种管道涌出体外,病人七窍流血,极度痛苦,整个场面充满血腥的杀气,令人毛骨悚然。

(2015新乡一模)

1.请欣赏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2014广州)(1)鸟坛“大嘴大”

答案分析

答案:①“大嘴大”对于巨嘴鸟的嘴进行摹状貌,突出巨嘴鸟嘴大的特点;②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③吸引读者,体现文章语言的趣味性。说明方法说明对象及内容作用(2)一些小型的巨嘴鸟则不客气地借助到亲戚家里,去抢占啄木鸟辛苦开凿的洞穴。答案:“不客气”“抢占”①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巨嘴鸟赋予人的特性,体现了他们可爱、调皮的特性;②贬义褒用,表达了作者对巨嘴鸟的喜爱之情。修辞及表达效果感情色彩

2.口语的成功运用,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它的好处。(2014株洲)

答案:亲切(娓娓动听);

生动(活泼)。

答案分析如果让结合句子具体内容来分析的话就要举出实例,如:1.它真是在喝哎!2.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说明文语言呈现多样化,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还有幽默风趣,亲切自然。

3.第⑥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2014山东青岛)

答案分析答案要点: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密。(1分)分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体现生动形象的特点。(1分)分析具体数字或“左右”(或“比较”)

等词语的作用,体现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整体概括修辞及表达效果用词4.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2014山东聊城)答案分析答案:“一般说来”体现了说明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排除了有的机器不能取代机器人做工的可能性;“自我牺牲”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微型机器人用身体堵裂缝或漏洞的现象。限制性词语修辞及表达效果考查能力

1.请欣赏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2014广州)(1)鸟坛“大嘴大”(2)一些小型的巨嘴鸟则不客气地

借助到亲戚家里,去抢占啄木鸟辛苦开凿的洞穴。2.口语的成功运用,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他的好处。(2014株洲)3.第⑥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

(2014山东青岛)4.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2014山东聊城)

品味语言特色的能力考点三:品味说明语言备考时:1.明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主要训练学生判断并品析语言的能力。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先决条件,在此前提下,语言

可生动、可平实。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①用词讲究分寸。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渐渐等。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等。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②数字的使用。③引用资料确凿可信。

知识积累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体现在:①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增加说明的趣味性、生动性。②记叙(举事例、引典故、诗句等)、描写等表达方式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1)词语分类。让学生积累常见的表示程度、范围、数量等词语。(2)具体分析。指导学生运用“删换法”进行分析。删换法:句中加点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①不可以。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语言就不准确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不能删。②这个词是……意思(或从程度/范围/数量/时间/语气上进行限定)③若删去,句子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与事实不符合。④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应考时:

1.学生答题要注意“诠释词义”“带词解句”“联系语境”“小结”。2.答“举例”题时,要先说明,后列举;列举简洁明了的句子;要用“如……”这样的格式进行举例。即:用了某某词,准确或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激发兴趣,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或生动性。2.指导学生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性。(1)明确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语句,引用传说、故事、诗句的语句。(2)具体分析。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往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2012重庆)常规题型新题型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2014北京)2.放学回到家,你看见妈妈正在削一个苹果,苹果的一侧已经霉变,妈妈把霉

变的部位削掉了。运用文中的知识,你

如何劝说妈妈扔掉这个苹果?

(2014河南濮阳二模)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肌肉酸痛。(2014长沙)(1)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2)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该怎么做?考点四:拓展迁移—材料链接

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2014北京)【材料一】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汽车的出现,即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材料二】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案分析对原文和链接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探究。答案:①汽车给人们带来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让人们享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②汽车的过快增长造成道路拥挤,空气质量下降,使城市居住环境受到影响。③要处理好汽车发展与城市宜居之间的关系,彰显宜居城市以人为本的特点。

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2014长沙)【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

进行锻炼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肌肉酸痛。(1)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

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2)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

该怎么做?

答案:

①应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②要在运动前做好热

身,不宜突然大幅用力。答案分析引用原文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建议。考查能力

1.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2014北京)2.放学回到家,你看见妈妈正在削一个苹果,苹果的一侧已经霉变,妈妈把霉变的部位削掉了。运用文中的知识,你如何劝说妈妈扔掉这个苹果?

(2014河南濮阳二模)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由于学习紧张,小张同学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锻炼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场篮球,结果第二天就肌肉酸痛。

(2014长沙)(1)小张第二天浑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2)为了避免出现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现象,小张应该怎么做?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探究提取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点四:拓展迁移—材料链接应考时:

1.所提措施必须是可行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忌纸上谈兵的空想主义。2.“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和观点用自己的话演绎一遍。即活用原文中的知识解答“链接材料”中的实际问题。学法指导:1.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2.既要注意原文中的知识,又要联系链接材料的内容。备考时:重在训练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拓展迁移—材料链接之应考策略新题型1.贵州山水美不胜收,人文风情绚丽多彩。请你主要运用说明或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一段介绍贵州人文风情的文字。(可从历史、习俗、建筑、服饰等一个或多个角度写。字数:120字左右)(2014贵州贵阳)2.这篇文章通俗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人类的主食之一——小麦,请你用一段说明性的语言来介绍另一种主食。要求90字以内。

(2014新乡决战中招十)考点四:拓展迁移—小练笔2.这篇文章通俗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人类的主食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