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陈尚宝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个基本理念1、理念之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认识误区——健康就是无病,无病就是健康,非此即彼。●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非健康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在健康与非健康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心理健康不是心理疾病的反面,而是心理疾病和“第三状态”的反面。克服“第三状态”就是发展。2、理念之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而是全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幼儿和中小学生。认识误区——

心理辅导是管后进生的吗?

●优生需要心理辅导吗?

●初三、高三太忙,还需要开心理辅导课吗?

●小学生也有心理问题吗?

●幼儿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吗?马斯洛提出——

真正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健康的、正常的人的心理,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创造性,人的积极情感,人的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3、理念之三——

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认识误区——●德育是统率心理健康教育的。

●现在的德育已经没有什么实效性,所以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政治教材中已经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再单独提一个“心育”。⑴联系●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德育和心育互为补充,殊途同归,共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⑵区别●从育人功能看,德育主要是关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问题,关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的问题,关注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规范等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及社会适应性问题,预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应或心理困扰等问题。●从教育内容看,德育往往注重“高、大、全、远”的人物、事件、观念、原则、规范、道德、传统等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注重学生身边“真、实、小、近”的人物、事件、心态、理念及价值判断等等。●从教育形式看,德育侧重由外而内的理论灌输和教育(尽管它也有榜样的感染与熏陶),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由内而外的体验、感悟和个性的自我张扬,通过助人自助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其它——德育的三大理论基础;心育的四大心理学流派及其整合(精神分析、行为、人本、认知)/德育的出发点是社会需要(爱国家、人民、集体、家庭、自己);心育的出发点是人本需要(价值和尊严,爱自己、家庭、集体、人民、国家)/德育的目标是道德健全,基线:道德规范、政治规范、行为规范,最高目标是“四有”新人;心育的目标是人格完善,基线:没有心理障碍,最高目标:自我实现/德育的方法是说理、启发、实践、奖惩、榜样等;心育的特有方法是心理测试、放松训练、游戏辅导、电话咨询、暗示与催眠等。4、理念之四——

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认识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跟我有什么关系?●

班主任负担已经很重,哪有精力去上心理辅导课?●

我教好书就行了,管他什么心理健康?思辨(1)------

教师是学生的沙漠甘泉或狂风暴雨,教师是学生的守护神或摧残者,这全在教师的一念之间。教师的辛勤播动、积极鼓励、倾听关怀,会让学生心田普降甘霖,会让教师的福田日益丰收,会让教育的园地充满欢乐,惟有教师能创造学生、自己与教育的奇迹。

——台湾学者李坤崇教授思辨(2)

本质上,辅导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方式或一种媒体。凡是教育工作者,都有辅导的责任,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导师,更是辅导的中坚,是决定辅导成败的关键。……打从上午七点多钟学生进到学校,到下午三、四点钟学生放学回家,孩子们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可以决定孩子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

——台湾师大吴武典教授思辨(3)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里的一项具体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要求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都应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求学校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校园物质生活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

——河南大学宋尚桂,2002.4思辨(4)美国纽约市教育局要求每一位教师用下列方法辅导学生——⑴创造一个温暖和了解的教室气氛,在此气氛下,自由与纪律保持平衡。⑵以鼓励、称赞和接纳,对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⑶提供学生自行设计活动的机会。

⑷提供学生疏泄情绪的“出口”。

⑸了解儿童必有其生长中或发展中的问题。思辨(5)教育部(2002)14号文件指出:

“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班主任优势——教育要素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键性中介/最了解和熟悉学生/与家长有密切联系/与学科教师易协调/与班级工作珠联璧合班主任难处——时间/精力/职业倦怠/角色冲突/培训不足权衡——利多弊少/标本兼治/义不容辞5、理念之五——

教育不是万能的,德育也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是万能的。对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作用的过高估价是不恰当的;同样的道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出苛求也是不切实际的。认识误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在哪里?●

抓了心理健康教育,怎么还会出问题?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1、国外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认为——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补充观点。)●日本松田岩男认为——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2、国外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世界卫生组织的七条标准——⑴智力正常;⑵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⑶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⑷人际关系和谐;⑸能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⑹保持人格完整和健康;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马斯洛与密尔特曼的十条标准——⑴充分的安全感;⑵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⑶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⑷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⑸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⑹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⑻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⑼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3、国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北师大冯忠良教授的观点——

一个定义——什么是健康?适应就是健康,平衡就是健康。六个特征——⑴敬业;⑵乐群;⑶好学;⑷创新;⑸坚韧;⑹自制。●台湾师大黄坚厚教授的四条标准——⑴有工作,而且有乐趣和满足;

⑵有朋友,而且乐于广泛交往;

⑶有自知之明,而且能扬长容短;

⑷能适应环境,而且积极的适应方式总是多于消极的适应方式。4、综述与分析●心理健康两条基本原则(弗洛伊德)⑴第一原则——快乐原则。心理是否健康,首先依据主观感受来判断,因为人都有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本性,如果你不快乐,那就是不健康,就要调整与改善;/但快乐的人不一定就健康。

⑵第二原则——现实原则。心理是否健康,还要看个体与社会是否整合。个体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不能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带来伤害。●心理健康的三个层次——

⑴最低层次——克服心理疾病。⑵中间层次——超越“第三状态”。⑶理想层次——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者的动机不是来自于缺失性的需要,而是来源于成长性的需要。所以,尽管他们的匮乏性的需要都已经得到满足,但他们还是雄心勃勃,不断奋斗。

总之,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指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正常与异常,健康与不健康,都是相对的,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判断标准也是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分为两大类——

⑴依据“众数原则”提出的适应标准——它假定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而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则可视为异常。/但马斯洛提出异议,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至少是中性的。人后来会有善恶之分,是环境造就的。在极端的情况下,社会的主流文化本身就是异常的、压抑人性的,大多数人在此条件下都不能顺其本性发展,结果就会出现大量的“适应良好的奴隶”,这样的“众数”代表的只是不健康人格。

⑵依据“精英思路”提出的发展标准——开掘个人最大的身心潜力,追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不足:疏于人情世故。5、林崇德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两大指标⑴适应性指标——一切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都属于不健康。

●嫉妒●自卑●任性●孤僻

●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⑵发展性指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人格的发展出现受阻也属于不健康。

●智力发展得不到及时的促进

●社会化发展不够积极而稳定艾里克逊的“人生八段”(心理社会期)理论期别/年龄/心理危机/发展顺利/发展障碍1/0-1岁/信任-不信任/有安全感/交往焦虑2/1-3岁/自主-不自主/自控自信/胆小多疑3/3-6岁/自信-不自信/勇于表现/畏惧退缩4/6-青春期/进取-不进取/有能力/失败无能5/青年期/统合-不统合/方向明确/角色混乱6/成年期/友爱-疏离/感情生活好/常孤独7/中年期/有活力-颓废/爱家庭/自我放纵8/老年期/无憾-悲观/安享天年/悔恨往事

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该从正面来论述,……发展性指标是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性指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上。

——林崇德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1.专门渠道①心理健康教育课②心理辅导与咨询③心理治疗*(慎用)2.非专门渠道①各科教学(学科渗透)②各项活动(班级活动和团队活动渗透等)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正规教学,它是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进展的“瓶颈”。(陈家麟,2002.1)

⑴课程体系只有分科教学大纲,没有一个统领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总纲——一个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总纲。

⑵心理健康教育课未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教材(有分歧),无法操作和检测,也没有保证措施。

⑶升学竞争愈演愈烈——讲课不足作业补;课本不足资料补;教师不足家长补;家长不足家教补;课时不足班会补;课内不足课外补;白天不足晚上补;平时不足假日补。七补八补,元气大亏!坚持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对策●一定要坚持班主任参与活动课的方向(美国没有班主任制度,但有社会服务机构和教会的参与;新加坡由班主任负责心理辅导,但没有思政工作;香港有社工;台湾班主任管训导和辅导)

●负担不要太重(限定课时、提供设计、分工合作、交叉上课)●要求不要太高(曲高和寡是普遍规律,提倡“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举)●注意研讨培训(研讨要注意开较规范的活动课,培训要坚持校本为主、操作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选择(选题)

1、自我意识训练

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能正确认识自己、分析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包括自己的生理特征、性别、内在的心理素质、优缺点、理想等。2、智力训练

观察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绪调控

认识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情绪的体验和自知,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保持愉悦的心境;为学生排除烦恼,解除忧愁;使学生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4、

意志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做事坚持到底的毅力、自制力、抗挫折力、独立性。

5、

个性塑造

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诚实、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谦虚等。

6、

学习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积极进取等。7、

交往指导

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学会与人交往,乐于交往,掌握调整人际关系的技巧,培养交往能力。●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团体讨论☆脑力激荡术☆涂色☆故事接龙☆辩论赛☆

家庭树☆抢答赛☆角色扮演☆

填字找字☆哑剧☆AB剧☆

句子完成☆游戏☆优点轰炸☆

意义连线☆赠送礼物☆行为训练☆

密码翻译☆韵律活动☆镜中人☆

想象画☆自由联想☆放松体操☆

走跳棋☆信件会串☆自画像☆

时空隧道☆走迷宫☆制作卡片☆

制订计划●在小学和幼儿园多用游戏辅导,在初高中提倡游戏辅导。

△游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倾向,游戏是一种行为,一种情境。游戏对儿童心智上统整功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的细微功能可以表现为帮助婴儿认识父母的脸;它的宏观功能可以达到思考整个地球的环保问题的解决策略。它可使儿童人格特质的组合达到自动化。从出生到为人父母的成人期,这样的心智统整功能都在继续发展。

△如果要预防儿童产生问题,那么最好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儿童有更多的游戏机会。

△游戏是学生包括成人普遍喜欢的活动,关注和参与游戏是人的天性。有益的游戏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游戏的特点是——☆创设了一种情境,并可将情境组合成有意义的“产品”;

☆过程中充满欢乐;☆主动参与;

☆不一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没有特别标明的学习目标;

☆不会有输赢的心理负担;

☆有“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教育中游戏的种类——☆协助交往的游戏;

☆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游戏;

☆促进学习效果的游戏;

☆增强耐挫力的游戏;

☆增强自我意识的游戏。等等。

△游戏不等于游戏辅导,因为辅导是有明确目标和明确设计的,并不是每一个游戏都可以称为是一种游戏辅导。游戏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选择游戏---学习规则---观察行为---调节情绪---澄清讨论(关键)---再来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1.认知法—阅读、故事、录音录像、艺术欣赏、参观访问等2.讨论法—自由发言、专题讨论、配对讨论、脑力激荡、意见箱等3.操作法—游戏、劳动、测验、讲演、作业等4.角色扮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空椅子表演、双重角色等5.行为训练—示范、奖惩、契约、行为训练等

认知法

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1).阅读和听故事。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编印读书卡片,以供学生阅读。课堂上还可以安排读书讨论,交换读书心得,可收到益智、怡情的效果,并有助于态度的改变和人格的发展。利用青少年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讲述一些故事,以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认知法(2).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需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认知法(3).艺术欣赏。通过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美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情趣,以起到心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的作用。认知法(4).联想活动。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联想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使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经验。认知法(5).认知改变。教师可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认知法6).参观访问、社区调查。教师可组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地,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小调查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操作法

该类型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操作法(1).游戏。游戏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活动,有益的游戏能给他们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游戏有多种分类,它可分为竞赛性游戏和非竞赛性游戏。不同种类的游戏可起到不同的心理效果,如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非竞赛性的游戏可以减轻紧张或焦虑,获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行性,策划并组织相关活动。操作法(2).工作。借助各种工作,如集体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布置墙报等,来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有利于提高集体的凝聚力、个人的健康成长。操作法(3).测验。让学生做智力、性格、态度和兴趣等等各种心理测验,能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特点、长处和不足,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WAI测验

请用陈述句,围绕着“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用20种不同的回答填写出能表现自己的句子。1我是……2我是……∶∶20我是……

自我的第一种分类

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如,我是一个个子高高瘦瘦的人。我是一个样子清秀的人。我是一个留短发的女孩。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指个体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如,我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我是一个有唱歌专长的人。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国家、民族、阶层的认识和对自己社会地位和作用、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义务方面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我是一个在好伙伴中说话最权威的人。我是一个在班里最受欢迎的人。我是一个在家里受忽视的人。自我的第二种分类

现实自我现实自我是指人对自己当前状况的评价,即“我”的现实。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是指个体设想的“我”,包括对自己应该怎么样,将来怎么样,希望自己怎么样的认识。WAI调查结果WAI测试比较表操作法(4).讲演。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操作法(5).绘画。通过绘画的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通过呈现一色彩斑斓的图象,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临摹,以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操作法(6).唱歌。通过唱歌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讨论法

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1).专题讨论。在某—段时间,针对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教师可组织专题讨沦。讨论法(2).辩论。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沦,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问意见、根据和理由。讨论法(3).脑力激荡。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来的。它利用了集体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引出更多的意见或想法。主持讨论的老师要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容许异想天开,想法越多越好不容许批评别人的意见,但可以将别人的意见加以组合或改进。讨论法(4).配对讨论。该组织形式是:就—个题目,两个人先得出结果。然后与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再与另4个人一起协商,获得8个人的结论。这种讨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参与感也比较高,因而讨论的效果会比较好。讨论法(5).六六讨论法。这种方法要求分组讨论,每组为6人。小组讨论中,每人发言一分钟。在发言之前,最好共同对讨论题目静思几分钟。这是一种人人参与而且节省时间的好方法。讨论法(6).意见箱。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设立意见箱。可要求学生平时将意见或问题投入意见箱中(可不署名),在课堂上,向全班宣读,大家共同讨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其对课堂学习的参与感。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角色扮演法(1).哑剧表演。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角色扮演法(2).空椅子表演。这种方法只需—个人表演。具体做法是:将两张椅子面对放,让学生坐在一张椅子上,假设另一张椅子坐的是??。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有的或可能有的对话,然后坐到对面的椅子,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角色扮演法(3).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与前—种类似,只是参与的人有两个或者更多。例如,教师可以让—个学生扮演交往中的失败者(不能适应中学生活的失败者、学习方法有严重缺陷的失败者、与老师关系不良的失败者、与父母沟通有问题的失败者等角色),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段时间后,互换椅子和角色。角色扮演法(4).改变自我。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让某个学生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况。例如,某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常不集中,常和左右前后的同学讲小话,教师可以指导他扮演自己改变了的情景。如上课认真听课,不再主动和周围的同学讲话,老师提问敢于主动举手发言等情景。这样有利于扮演者通过表演,体验不同的情景的不同感受,促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选择这种组织方式的时候,要注意选题、扮演的场所,避免因此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角色扮演法(5).双重扮演。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起表演,—个是在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演什么。例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可运用此法。如,一个学生扮演学习习惯不良者,他表演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另一位助理演员也重复表演他的行为。这样可以重现事实,帮助学生通过他人的表现认识问题,以可帮助学生反省、认识白己。角色扮演法(6).魔术商店。教师可扮演店主,店里贩卖各种东西,如理想、健康、幸福、财富、成功等等。由学生扮演买主,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及其原因。然后,教师问他愿意用什么来交换。用这种方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行为改变法(1)行为训练。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指定学生完成一些行为训练的任务。行为改变法(2)示范。这是一种借助模仿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得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或自身应起示范作用或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偶像调查对428名初一到高三学生的调查结论:342人有偶像崇拜最崇拜的偶像排列是:歌星影星、著名人士、体育明星、父母、同学、教师、自己和其他。偶像崇拜是中学生追求理想自我的一种心理投射,反映出学生追求非现实的完美自我的愿望和特点。崇拜偶像的原因:欣赏他们的热情、美丽、积极进取、才能出众、自信、乐观、爱国、奉献、敬业或正直无私等。总体而言,有无偶像崇拜对学业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有无偶像的女生数学成绩和男生的英语成绩有显著差异(有偶像的女生数学成绩明显低于无偶像的女生,有偶像的男生英语成绩高于无偶像的男生);崇拜“歌星影星”的男生的语文成绩显著低于崇拜“著名人士”的男生成绩。行为改变法(3)奖赏。可利用分数、表扬、奖章等精神与物质的奖励,鼓励和强化学生形成某种良好的行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十项辅导技巧

(1)专注(接纳)——用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尊重、接纳学生的基本态度。

平行面对学生;●保持视线接触;

●采取开放姿势;●微微倾向学生;

●面带微笑,保持轻松;

●注意声调语气。(2)倾听——全神贯注于学生表达的信息,而不轻易加以评判。

●主动表示倾听;

●表情全神贯注;

●用点头、微笑或轻微的声音做出适当回应;

●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叙述;●

不应有丝毫的不耐烦、不悦或轻视的表现。(3)重述——教师以另一种表达方式来澄清或确认学生传达的信息,以避免对学生的误解,并表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态度。

●重述语气不宜过于肯定,要保留适度的弹性;

●重述力求精炼,不宜过长;

●重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表述,而不是中断表述。(4)具体化——避免学生笼统抽象或漫无目标的陈述。

●具体化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说情“具体经历”、“具体表现”、“具体感受”;

●学生表述模糊的部分往往是他想逃避的部分,因此具体化不等于贸然对质,若是学生不想具体说明,可给予接纳和关怀,待时机成熟时再深入聚焦;

●具体化应采取开放式问句,不要用“对不对”、“是不是”、“该不该”等封闭式问句;

●避免连续发问,以免造成压力感;

●避免严肃的态度或焦急的表情;

●对学生的回答应予支持、鼓励或引导。(5)引导——这是理清学生思路、避免学生偏离主体或表述明显错误见解的重要技术。

●对学生的观念偏差或负向认知,不宜训斥、批评,不必强求学生改正或服从,而只需激发学生群体的求异思维,并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便可基本澄清是非得失。

●对偏离主题的发言可采用轻松态度做提醒;

●涉及深层次情感的引导,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和时机的适宜性。(6)同理心——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共情、共感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传递自己充分理解学生的信息。

●同理心的前提是专注于倾听,力求自己的语言与体态语言保持协调一致;

●同理心的关键是教师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生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

●同理心的反应要把握“简述语言”的原则,力求简洁、富有弹性或试探性,并让学生有修正、否定、解释、澄清及确认的机会;

●采用适当的表达同理心的开头语和词汇,如“你不是觉得…”、“你好象是说…”、”所以,你才处在一种…”、“我觉得你的意思并不是…”等。(7)支持(回馈)——给学生以充分的关怀、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强化,以增强学生在团体中的自信。

●支持必须建立在具体的事实、情感、行为的基础上,不能言不由衷;

●口头鼓励、赞美、提供参考意见或引导学生自我肯定;

●体态语言的支持,如点头、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等。(8)面质——针对学生语言与非语言信息的矛盾,以及前后看法的矛盾,与学生深入探讨,协助学生面对本想逃避的思想、行为、感受,以促使学生更坦然地面对自我。

●面质应该是建设性的,不应带有敌意、歧视、嘲笑等态度;

●面质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基础;

●态度必须和蔼,语气必须明确;

●面质后,要更加专注于倾听学生的说明;

●要防止引发学生的激动情绪。(9)保护——让学生在团体中免受不必要的心理伤害,让学生在团体中充分成长。

●巡视各组互动情况,可大大减少小组内集中议论某人缺点、嘲笑羞辱某人等现象;

●制定明确的团体活动规范;

●引导而不斥责违规现象;

●不过分保护,以免学生丧失自己解决问题、自我成长的机会;

●若出现的问题有普遍性,必要时可使用“暂时中止”策略,待教师重述团体规则后再进行讨论。(10)自我开放——教师投入团体互动,表达出在团体中此时此地的自我感受或人生经历,以引导学生自我开放,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团体更深层的互动。

●教师的开放自我立足于团体氛围;

●注意适时性,过早过多的自我开放会使学生觉得不自在;

●开放的内容必须切合讨论主题;

●开放时机适合在团体过程或结束阶段;

●方式必须自然,内容宜简洁。心理健康课示例(录像)心理咨询与辅导攻击性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主题活动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的经验介绍育才一小小学生团队精神主题开放活动育才二小“快乐•智慧•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放活动育才二中“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放活动育才三中“与爱同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放活动让学生心理充满阳光——育才教育集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介绍

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团成立于2003年4月8日,是广东省第一个以公办学校为主体、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纽带、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为目的的多体制、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模式且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集团。集团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集团现有公办学校7所,民办机构7家。集团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在校学生近万人。集团实行“一级法人,两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前言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中引起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理念和标志。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一些专家学者支持与指导下,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了教师们从事教学研究的水平,强化了校本教研的氛围。我们的校本教研机制是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我们集团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提出,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领导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属于新兴事业,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许多地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往往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领导的观念和意识。育才中学是深圳最早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肖一帆)的学校;集团成立后,又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集团重点发展的特色教育战略之一。二、完善组织和队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有序开展。

为了整合集团各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集团于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