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初探_第1页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初探_第2页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初探_第3页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初探_第4页
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初探【摘要】随着自身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退休带来的社会角色改变等,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现,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基于社区老年心理健康现状调研,分析了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原因,对建立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社区老年心理健康,实现“老有所乐”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社区老年心理服务体系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标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众所周知,当人进入老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伴随生理机能的衰退、疾病的增加,也会使人的心理功能发生老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过去四世同堂或三代合居的大家庭不复存在,代之以四个老人、二个成年子女、一个孙子或孙女的倒三角式家庭结构;更为严峻的现实是:由于成年子女倾向于独立或在异地工作,老人夫妇相伴的家庭结构、甚至孤寡老人独守空巢的家庭结构比比皆是,社区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可见,研究如何建立健全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社区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采取外部关注、内部增强的一系列措施,对于预防老年心理问题、促进老年心理健康、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老年学研究领域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社区老年心理健康现状随着自身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退休带来的社会角色改变和一些负性事件等,导致老年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老年人是各类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多发的人群,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滥用药物及酗酒等现象在社区老年人中比比皆是。有报道显示:目前老年抑郁症已成为第二大杀手;高于65岁的老年自杀者在总自杀人群中占19%。在未经选择人群的尸检研究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重性抑郁症占自杀死亡者的13%~70%。根据调研组调查问卷分析,有39.3%的社区老年人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可见,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整体堪忧。社区老年人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孤独与寂寞。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活动范围锐减,同龄人的圈子也越来越小。加上知识老化、信息闭塞,很难跟上时代的节奏,与年轻人的共同语言本就不多,沟通有限。况且孩子们整日忙忙碌碌,来去匆匆,更难有时间和老年人交流。据调查,超过60%的老年人都表示出孤独和寂寞,尽管有些家庭是三代甚至四代同居,儿孙满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老年人的内心仍然感到难耐的孤独。如调查中一位和子女同住老教授表示,尽管家里有4个人,但子女要上班,孙子要上学,每天基本只有吃晚饭的时间一家人才能在一起,多数时候还是自己一人在家。此外,还有32.3%没有和子女居住,属于“空巢”老人,他们中,有90%以上表示日常生活很孤独。2、自卑与多疑。身体器官逐渐老化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慢慢臃肿、行动日益迟缓、反应不断迟钝、记忆力逐渐衰退,这导致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会产生自卑。同时,由于对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部分老年人会产生多疑情绪,有时身边人的一个眼神,一句悄悄话,老人都会琢磨半天。多疑使不少老人变得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性情古怪。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3.2%曾有过“老了”、“不中用了”、“跟不上趟了”等想法,有7.6%表示害怕被子孙冷落、抛弃,有8.1%有“脾气变坏”,“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子女赌过气”。如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九龙坡区有某老年人因为不经意间听到孙子的一句“奶奶走路好慢哦”的话,觉得自己亲手带大的孙子要弃她不管了,最后导致离家出走。3、失落和焦躁。这是刚退休的老年人易产生的心理消极情绪,特别是以曾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老年人为甚。从社会地位突然由优势转变为弱势,有序、充实的生活突然转变为空闲的生活,这种强烈的反差会使一些老年人心理严重失衡,从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莫名的焦躁。具体表现为两种极端反映:一是心情急躁,牢骚满腹、极易发怒。二是心情郁闷、莫名失落、沉默寡言。尽管不少人作了一定准备,但任然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适应角色转变。在调查中发现,有10.1%有“难以适应退休生活”、“还想继续上班”等想法,有7.3%“易发牢骚”、“对社会现状有诸多不满”。如访谈中一位老人的子女表示,他的父亲上班的时候很忙很辛苦,但为人和善真诚,退休后在家的时间多了,脾气却变大,经常无端发脾气,对诸多社会康服务理论为指导。针对多数社区老人基础性心理保健服务需求,以不良情绪疏导、心理疾病预防、早期干预与治疗以及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逐步恢复正常心理并回归社区为主要服务目标。一方面,加强街道、社区原有的非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如老年访谈、家庭纠纷化解等;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或社区工作站中加入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块,如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二是进行分类指导。发放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联系卡,可根据老人的收入、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访谈记录等分为若干类型,建立详细的数据库和心理健康档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内容与形式,使服务更有实效。一方面,对于老年常见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疏导和经常性支持,普及老人心理保健知识,帮助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指导其合理安排休闲时间、改善家庭代际关系、调适夫妻关系、矫治行为偏差以及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其子女和亲属提供与老人相处的心理知识与技巧等。另一方面,尤其是对具有危险因素如高龄、女性、单身、文化程度低、农民或无业人员、经济状况差、自理能力受陷、独居、极少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老年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要多与之接触,了解并判断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必要时提供转诊帮助。三是加强社区老年精神生活。以社区或街道为单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教育讲座,普及身体和心理保健知识,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结,特别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主观幸福感。另外,还应充分利用群众性文娱活动,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到居民习惯和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发挥精神文化生活对心理的调节作用。3、强化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保障一是将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区建设重要内容,并纳入财政预算,为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的资金保障,也可通过慈善募捐、老龄事业福利彩票的发行与销售等方式筹集更为充足的资金。同时,建立专门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来源渠道、数目大小以及用途等进行管理。二是加强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养出高质量的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可对现有社区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质量;另一方面,可在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服务;此外,还可依托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力量,支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