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发展规划的历程_第1页
居住区发展规划的历程_第2页
居住区发展规划的历程_第3页
居住区发展规划的历程_第4页
居住区发展规划的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住区发展规划的历程建筑学103周剑敏214100240居住区规划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在我国,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开展了“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使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九十年代开始了“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1995年推出了“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对我国居住区规划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住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强调尊重人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突出“以人为本”,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重点,贯彻到小区规划设计整个过程中,编制了“小康住宅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导则”,作为指导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文件。现代规划区发展,起先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等理论以及城市复兴运动开始,虽然大多数并没有付诸于实践,但却对城市住区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启蒙作用。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源于二战前,以LeCorbuiser为首的CIAM的城市规划理论,二战后在俄罗斯、德国等国家,为迅速提供战后的居住空间、居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但1990年代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这类居住区面临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许多社会问题,治安、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引发了1990年代中期,法国建筑界对LeCorbuiser批评与重新评价,问题的焦点在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理论扼杀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扼杀了人的情感延续与交流,特别是“非人”的尺度造成了城市肌理,城市格局的“基因突变”,给城市居住的“居住品质”造成了极大的社会问题。到了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强调“人”的多元性,文化延续性,人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发展了CIAM的城市规划理论,提出了重视人文主义特色的“新都市”理论,其实质就是考虑到“人本主义”精神,减少现代城市与建筑重视机械性的“功能主义”。而将“人本主义”中的“物质”与“精神”完整地统一到人的城市生活中。同一时期,吴良镛教授在对北京旧城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从而达到有机秩序的“有机更新”理论。新城市主义的建立也丰富了居住区发展规划理论,它是美国针对二战后处于主流位置的郊区化模式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矛盾(城市空心化;生活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剧;生活质量下降: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犯罪率上升)提出来的一种改革思路和解决主张。新城市主义倡导回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重塑多样性、人性化、有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提出了“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的社区”的主张。新城市主义特别强调第一层次,因为任何规划理念的成功实现最终都是依赖于公众的认可以及保证其实施的运作机制(政策、资金、管理等)的支持。此外,它试图恢复我们业已失落的场所创造艺术,让社区延续城市建设的优秀传统,成为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兼具的场所。其坚守的十大原则为:1.适宜步行性;2.连接性;3.混合使用和多样性;4.混合住居;5.有品质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6.传统的邻里结构;7.增加密度;8.精明交通;9.可持续性;10.生活质量。案例分析:最新现代住宅小区规划理念:MA设计韩国经济体制向后期产业化及信息化的转变,使传统的社区概念面临了新的挑战.因此创造现代意义的社区成为当今的焦点。将现代社区的普遍认识与传统社区的概念对比.现代社区的生活不只局限在内部,还与其他社区形成了紧密的网络体系.比以前的社区更为开放.更具公共性。在这种普遍认识下.住区的规划与设计开始出现了”总建筑师设计制度”(MasterArchitectDesign,简称MA设计)。这种MA设计方式由日本引入,它的概念是开发主体将促进过程的管理和管制设计及协调的权限委托给建筑师,由建筑师为增进城市环境的公共性和开发地区的环境管理制定总体规划,并行使包括从街道设计到建筑物色彩及材料等建筑设计控制权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从开发初期开始,就依据统一的设计原则来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和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提前化解住区间的联系、景观、线形绿地等关键性问题.以利于改善住区环境的融合。2001年开始建设的华城东滩新城就采用了MA设计方式(图5)。东滩住区规划的基本单位仍是被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所划分的500X500m的独立街区,且每个居住邻里的中心仍是公园和学校,它们各自被安排在步行绿道和生活街道交汇的各个转角上;商业设施则被安排在了两个生活圈相交的道路两侧,居民可以通过步行绿道和生活性街道安全到达学校和公共服务设施。东滩新城基本是以这种两个街区合二为一的模式.覆盖了全部的平坦地段。而且人们可以通过街区重复所形成的步行绿道轴,抵达市中心和各大公园。除此之外,多功能的步行绿道也与城市绿地系统统筹考虑.成为联系公园和各大片公共绿地的纽带,一同构筑了网络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为住区的开放性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国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五要素:

以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优秀的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区内主干道应采取迂回形式而不是画十字,打格子,为道路景观提供变化。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建筑设计方面,应注重空间层次,使小区具备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会对其生活的小区所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

采取封闭式保证居民的居住生活优越感。封闭式小区当然首要考虑的是安全因素。此外加以封闭的另一原因是为了尽量避免小区内提供的绿化及园林环境、休憩及居民会所等设施被外来人员占用或破坏。

注重不同社会阶层居民融合混居。目前内地所见到的社区,在同一小区内有各种户型住宅,最大的住宅单位面积可以是最小单位的10倍,这种形式发展与中国古乡镇发展形式相类似。居民阶层分布方面,有坐名贵汽车出入的富豪,也有依靠公用交通工具早出晚归的小康之家,这规划模式令不同阶层及家庭在生活中可相互接触、交流,不同阶层的小孩可以在同一环境下长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规划和设计模式注意承接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住宅都是围合状,屋内所有房间都以内置空间为景观和采光中心点,此中心空间也成为当时大家庭各成员的生活及交流接触的空间。但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大家庭形式的社会结构已慢慢被人口较少的小户人家取代,以前传统规划的内向空间已在现代生活小区规划中消失,取而代之是以园林绿化为主题的大片室外空间,表现了建筑师更外向开放的住宅模式。此模式不单改变了居民生活习惯,也使居民有了更多机会相互接触、认识,令整个生活社区显得温馨、有活力,建筑物层次和外立面的处理也变得更轻松,而且有多种变化,成为现代生活居住场所的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