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科学家迅速对其进行核酸测序并不断深入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存在很多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与肺炎双球菌荚膜的成分相同B.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COVID19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D.为获得COVID19用于科学研究,可以用营养全面的培养基培养【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病毒外的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故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而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是多糖,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OVID19属于病毒,COVID19能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正确;D、COVID19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D错误。故选C。【点睛】2.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细胞顶部膜借助Na+电化学梯度,通过膜上的Na+/K+/Cl共转运体从肾小管腔中同时重吸收Na+,K+和Cl,细胞内液的Cl浓度增加后,Cl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到组织液。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运出Na+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不具有特异性C.Na+/K+/Cl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会消耗ATPD.若组织液中Cl含量过多,则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Na+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运输到组织液中消耗ATP,方式为主动运输;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a+浓度低于肾小管腔中液体,Na+从肾小管腔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为协助扩散,同时协同运输K+、Cl-,Cl-顺浓度梯度从肾小管上皮到组织液中,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所以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运出Na+,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虽然可通过离子通道,Na+—K+泵或Na+/K+/Cl-共转运体,但是这些载体蛋白不能运输其他离子,仍具有特异性,B错误;C、Na+/K+/Cl-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是借助Na+的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D、若组织液中Cl-过多,可能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D。【点睛】3.2021年9月24日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发表了有关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重大科技突破成果论文,引起全球关注。科研团队设计出11步反应的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光合作用(A)和人工合成淀粉过程(B)的简单表述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应加入各种相应的催化酶,反应才能高效完成B.人工合成淀粉的反应途径先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制氢,再用于合成反应C.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合成淀粉过程积累的淀粉的量等于植物积累的淀粉的量D.利用人工合成淀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模块A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阶段,模块B是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径;人工固定CO2合成糖类的反应过程与卡尔文循环反应过程相似,都利用水光解产生的氢还原二氧化碳。【详解】A、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需要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高效完成,图中人工固定CO2合成糖类的反应过程与卡尔文循环相似,因此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应加入各种相应的催化酶,A正确;B、据图可知,人工合成淀粉利用了太阳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O2和H2,再用于合成反应,B正确;C、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两种途径合成糖类相同,而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因此人工合成淀粉的积累量更多,C错误;D、在能量供给充足条件下,人工合成淀粉途径由于产量高,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可节约耕地和淡水;此外有可能彻底解决粮食危机,提高粮食安全水平;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等,D正确。故选C。4.长春新碱(VCR)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妨碍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将VCR与单克隆抗体通过特殊的接头连接形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DC进入肿瘤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ATPB.溶酶体内的蛋白酶催化VCR和抗体之间肽键的断裂C.纺锤体形成异常可激活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D.VCR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将细胞周期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ADC进入肿瘤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需要消耗ATP,A错误;B、长春新碱(VCR)的化学成分不是蛋白质,据此可推测VCR和抗体之间并未形成肽键,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纺锤体形成异常可激活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诱发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C正确;D、VCR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进而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将细胞周期阻滞在中期,D错误。故选C。5.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BC,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ADB.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引起的C.该细胞只可能在CD段发生等位基因分离D.从曲线的D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FG段【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详解】A、细胞中DNA分子复制发生在BC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AD段,A正确;B、EF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正确;C、等位基因分离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即CD段,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就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分开,C错误;D、从曲线的D点开始,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着丝点分裂后,即FG段,D正确。故选C。6.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极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而利用花粉不育育种则无需去雄。已知该植物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植株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aa)、花粉N(a)。导致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基因型为N(Aa)的父本可通过精子将其N基因传递给子代C.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则子代的基因型最多有3种D.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Aa)的植株,应优先选择S(aa)为母本【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a基因控制合成P蛋白,P蛋白促进S基因表达合成S蛋白,S蛋白导致花粉不育,即只有a和S的花粉是不育的;受精卵中的细胞核基因一半来自于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而细胞质基因都来自于卵细胞。【详解】A、N、S基因为细胞质基因,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核基因A/a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N基因为细胞质基因,而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因此N基因不能通过父本的精子遗传给后代,B错误;C、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由于花粉S(a)是不育的,因此后代最多有两种基因型,比例为S(AA):S(Aa)=1:1,C错误;D、由于细胞核基因父母各提供一半,而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母本,且只有a和S的花粉是不育的,因此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Aa)的植株,应优先选择S(aa)为母本,因为不需要去雄,D正确;故选D。【点睛】7.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会导致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其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是DNA复制,所需的酶为DNA聚合酶B.②过程是翻译,与该过程有关的RNA共有2种C.异常多肤链较短的原因是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延后出现D.基因通过控制钙离子通道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过程是转录,②过程是翻译,图中显示的是基因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过程①是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A错误;

B、翻译有关的RNA有3种,分别是tRNA、rRNA、mRNA,B错误;

C、异常多肤链较短的原因是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错误;

D、由图分析可知,基因通过直接翻译出异常的多肽链能形成异常的钙离子通道,故属于基因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道题的易错点是对图中生命活动的辨析,以及需要熟记转录和翻译中需要的酶。

8.美洲热带地区的纯蛺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蛺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纯蛱蝶会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迷惑纯蛱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出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蛺蝶也增强了寻找并发现西番莲的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的进化,如西番莲和纯蛱蝶B.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D.西番莲通过传递化学信息,未能把纯蛺蝶全部杀死,符合“精明的捕食者”策略【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A、共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A错误;B、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是自发的、随机的,并不是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才会发生,B错误;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D、西番莲通过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减少纯蛺蝶的数量,D错误。故选C。【点睛】9.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胰液分泌的调节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食物刺激通过①②③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只有神经调节C.食物通过途径④刺激胰腺分泌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D.胃可以产生2种影响胰腺分泌的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没有大脑皮层参加的反射。【详解】A、由图可知,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中有神经中枢和激素的参与,说明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B、食物刺激通过①②③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既有神经中枢的参与,又有胃泌素行使功能,因此该过程除了有神经调节还有体液调节,B错误;C、食物通过途径④⑤刺激胰腺分泌的过程需要视觉和嗅觉的参与,故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D、胃可以产生胃泌素和胃酸这2种影响胰腺分泌的物质,D正确。故选B。10.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导致自身器官受到损伤。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图2是人体产生痛觉和吗啡等药物止痛机理示意图,其中Р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炎症因子ILs能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Р物质作用于B神经元,导致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C.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促进A神经元释放Р物质,导致B神经元产生兴奋D.吗啡与内啡肽竞争阿片受体,抑制钠离子通道打开而使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作用机制流程图可知,炎症因子ILs促进通道蛋白合成,促进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膜上转运Ca2+的蛋白质,使Ca2+内流增加,可提高或增强神经元的兴奋性。乙图中,P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根据题意可知,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吗啡等止痛药物的止痛机理是:它作用于突触前膜,可使P物质合成或分泌减少,抑制B细胞钠离子通道的打开而使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炎症因子ILs促进通道蛋白合成,促进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膜上转运Ca2+的蛋白质,使Ca2+内流增加,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A正确;B、P物质是神经递质,Р物质与P物质受体结合后,导致B神经元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神经元C释放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抑制A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阻止痛觉产生,C错误;D、根据题意可知,吗啡等药物的止痛机理是:与内啡肽竞争阿片受体,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抑制钠离子通道的打开而使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C。11.如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a~e表示免疫细胞,f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后可能产生多种抗原MHC复合体B.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增殖分化C.c、d、e细胞表面都有针对同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D.f是免疫球蛋白,其两臂上各有一个相同的抗原分子结合位点【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c是B淋巴细胞、细胞d是记忆细胞、细胞e是浆细胞。【详解】A、a是吞噬细胞,能吞噬消化病原体,可能产生多种抗原MHC复合体,A正确;B、b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细胞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B正确;C、细胞e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表面没有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受体,C错误;D、f是抗体(免疫球蛋白),其两臂上各有一个相同的抗原分子结合位点,D正确;故选C。12.植物的开花、种子的萌发及休眠都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的。环境给植物的信号就是所谓的光周期(昼夜的长短),最显著的就是开花过程。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联,可以将植物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下图是研究某短日照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根据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B.在短日照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C.若实验植物为长日照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可使其推迟开花D.将菊花(短日照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短日照植物处于短夜环境不开花,处于长夜环境开花,短日照植物虽然处于长夜环境,但被闪光中断,则变为短夜环境,故不开花。【详解】A、据图可知,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间断的黑暗环境,A正确;B、夜间照明使得黑暗环境中断,变为短夜环境而不开花,因此在短日照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B正确;C、若为长日照植物,则在暗期内不断闪光,长日照植物会提前开花,C错误;D、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可每天遮光数小时,使光照时间缩短,D正确。故选C。13.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种群在O~t3段的Nt+1/Nt不断增大,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O~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O~t3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维持平衡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答案】ACD【解析】【分析】种群年龄组成包括:衰退型、稳定型和增长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甲种群在O~t3段的Nt+1/Nt不断增大,当Nt+1/Nt>1,种群数量才增长,所以甲种群一开始是衰退型,后来是增长型,A错误;B、乙种群在O~t1段Nt+1/Nt>1,且为恒定数值,则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t3后Nt+1/Nt=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O~t3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密度增加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C错误;D、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会增加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将会增长,D错误。故选ACD。14.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1所示环境中,N2因竞争而被排除B.图2所示环境中,N1、N2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图1所示环境中,若引入某种动物,不能改变N1的竞争优势地位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有限,缘于自然环境常常是不断变化的【答案】C【解析】【分析】竞争关系值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竞争有种内和种间两种竞争方式。互利共生即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详解】A、图1中,N1与N2为竞争关系,N2竞争过弱被淘汰,A正确;B、图2中,N1和N2为互利共生关系,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B正确;C、图1所示环境中,若引入某种动物,可能改变N1竞争优势地位,C错误;D、自然环境常常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有限,优势物种也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15.2020年4月,我国科学家在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罕见的鲸落生态系统。鲸落的形成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其大致过程如下:首先,鲸死亡后沉入海底,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等生物前来吞食其柔软组织;随后,一些多毛类、甲壳类生物在获取食物的同时,又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紧接着,大量厌氧细菌分解鲸的剩余有机物并产生硫化氢,另一部分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最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构成了美丽的珊瑚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鲸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属于分解者B.流经鲸落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最终来自死亡的鲸C.鲸落的出现不利于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D.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变成珊瑚礁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演替【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其中生产者为主要成分。生产者是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还有一些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自养微生物也是生产者。分解者是异养生物。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异养生物。消费者是以动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详解】A、鲸落中的一部分细菌通过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错误;B、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本鲸落中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死亡的鲸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C、鲸落的出现有利于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C错误;D、鲸落从形成到最终变成珊瑚礁过程中群落发生改变,属于群落的演替,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16.微粒体来源于内质网的囊状小泡。研究发现,将分泌蛋白的mRNA在无细胞体系中进行翻译时,若不加微粒体,获得的翻译产物比从细胞中分泌出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长;若添加微粒体,翻译的产物长度与从活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相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微粒体膜和内质网膜都具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膜上有多种蛋白质B.无细胞体系进行翻译时,在核糖体或微粒体中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C.微粒体可能对合成的分泌蛋白进行加工,行使了内质网的部分功能D.分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与mRNA的序列有关,与细胞器的功能无关【答案】ABD【解析】【分析】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最初是在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包裹运输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质将其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微粒体膜和内质网膜都由单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上含有多种蛋白质,A错误;B、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在无细胞系统中添加微粒体后,翻译的产物长度与从活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相同,说明微粒体可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切除了多肽链的部分氨基酸序列,行使了内质网的部分功能,C正确;D、将分泌蛋白的mRNA在无细胞体系中进行翻译时,如果不加微粒体,获得的翻译产物比从活细胞中分泌出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长,说明分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与mRNA的序列有关,也与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D错误。故选ABD。17.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D.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A.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内膜上[H]的传递,A错误;B.ATP产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B错误;C.对比分析(W+H2O)与(T+H2O)的实验结果可知: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比分析(W+寡霉素)与(T+寡霉素)的实验结果可知:转Z基因可以减缓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C错误;D.对比分析(W+H2O)、(W+寡霉素)与(W+NaHS03)的实验结果可知:喷施NaHS03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反应实验结果的柱形图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①阅读题干,明确胁迫的内涵和寡霉素的作用。②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6组的光合速率及其处理的差异,以此为解题的切入点,运用所学实验设计的原则、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8.下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I1、I3为M型,I2、I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I3【答案】AC【解析】【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于母亲,只能遗传给女儿,而女性的色盲基因既可以来自于母亲,也可以来自于父亲,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在MN血型系统中,M型、N型和MN型的基因型依次为LMLM、LNLN和LMLN。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依据图示呈现的亲子代的表现型推知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详解】仅研究红绿色盲,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1的基因型为XbY,由此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Ⅱ2和Ⅱ3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XBXb=1∶1。仅研究MN血型,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Ⅱ1、Ⅱ2和Ⅱ3的基因型均为LMLN。综上分析,Ⅱ3的基因型为LMLNXBXB或LMLNXBXb,Ⅱ2是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1/2,A、C正确;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是LMLM和LNLN,因此Ⅱ4的基因型为LMLN,表现型为MN型,B错误;Ⅰ1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XBY,因此Ⅲ1携带的Xb来自于Ⅱ3,Ⅱ3携带的Xb来自于Ⅰ2,即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于Ⅰ2,D错误。故选AC。【点睛】遗传系谱图试题的解题技巧(1)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①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②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从隐性个体开始。③学会双向探究:逆向反推(从子代的分离比着手);顺向直推(已知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先写出基因型,再看亲子关系)。(2)对于系谱图中遗传病概率的计算。若不知道遗传方式,则首先要以系谱图中“各家庭成员的亲子代的表现型”的为切入点,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已知遗传方式,则需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是两种遗传病相结合的类型,可采用“分解组合法”,即从每一种遗传病入手,算出其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答案。19.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调定点的数值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体温调节中枢会综合分析,根据体温与调定点的温差相应地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某些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温度感受器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图为某同学受到病毒感染及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体温经历的三个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B.阶段Ⅰ,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大于37℃,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增多C.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明显高于正常值,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且产热量>散热量D.阶段Ⅲ,该同学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减少【答案】AB【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当受到病菌感染时,身体产生内生性致热源,使体温调定点处于I过程中,这时身体会认为自己处在了体温过低的状态,于是就会打寒战(肌肉收缩产热)、面色苍白(体表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甲状腺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体温就会迅速的飙高;第Ⅲ阶段时,体温下降,散热量增大,临床表现为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并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详解】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B、某些病原体产生的致热原会使温度感受器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因此阶段Ⅰ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大于37℃,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会增多,B正确;C、阶段Ⅱ该同学的体温虽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散热量都增加,产热量与散热量接近相等,C错误;D、阶段Ⅲ该同学的体温调定点下移,散热量大于产热量,机体会大量出汗,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AB。20.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B.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C.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D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答案】AB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猎物种群数量变化:A点之前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AB点之间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种群数量会减少;BC点之间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详解】A、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其它区间值,表明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A正确;B、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种群数量会减少,最后逐渐稳定在A点,B正确;C、据图可知,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补充率会逐渐减小为零,此时猎物种群数量达到稳定,C错误;D、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在C点保持稳定,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脑缺血会引起局部脑神经缺氧导致轻度受损,甚至造成脑神经细胞死亡而产生不可逆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可以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运用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缺血坏死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策略。(1)脑缺血条件下会出现供氧不足,此时脑神经细胞也会进行无氧呼吸供能,细胞氧气消耗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CO2产生量。脑缺血导致脑神经细胞由于供能不足及有害物质积累而死亡属于_____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2)M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或神经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____(填“体现”或“未体现”)其具有全能性。心肌细胞、成骨细胞与神经细胞三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中,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为进一步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分组第1组第2组第3组处理方法用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用不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用不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进行培养①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ATP水平相对值如图。由图分析比较可知,第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____________正常水平,第2组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③综合上述研究资料和实验结果,推测M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等于②.细胞坏死(2)①.未体现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3)①.正常(或未受损)的脑神经细胞②.高于(或多于或大于)③.对照④.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脑缺血神经细胞中,增加损伤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使有氧呼吸加强产生更多ATP,为损伤细胞修复提供充足的能量

【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分析柱形图:第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高于第2组,说明M的线粒体转移可提高N的ATP水平。【小问1详解】脑缺血条件下会出现供氧不足,此时脑神经细胞也会进行无氧呼吸供能,但因为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细胞氧气消耗量等于CO2产生量。脑缺血导致脑神经细胞由于供能不足及有害物质积累而死亡,这对机体不利,属于细胞坏死。【小问2详解】M诱导分化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或神经细胞的过程,由于没有形成个体或分化为各种细胞,因此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心肌细胞、成骨细胞与神经细胞三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小问3详解】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基是否含有M线粒体以及脑神经细胞是否正常。由于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则培养的应该是正常(或未受损)的脑神经细胞。②第3组的ATP水平属于正常水平,结合图可知,第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高于(或多于或大于)正常水平。第2组用不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起对照作用。③根据上述实验可知M的线粒体转移可提高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的ATP水平,由此可推测M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为: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脑缺血神经细胞中,增加损伤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使有氧呼吸加强产生更多ATP,为损伤细胞修复提供充足的能量。22.果蝇的体色黄身(A)对灰身(a)为显性,翅形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均在常染色体上。野生果蝇翅色是无色透明的。GAL4/UAS是存在于酵母菌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UAS结合,并驱动UAS下游基因的表达。(1)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型比例为5∶3∶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个体占______。若用F1代的雄果蝇进行测交,则其子代有____种表型。(2)科研人员将一个GAI4基因插入到雄果蝇的一条3号染色体上,一个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插入到雌果蝇染色体组中一条染色体上,但无法表达,只有与插入含有GAL4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后子一代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才会表达。甲科研小组分别利用上述的一对转基因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组别F1F2甲绿色翅∶无色翅=1∶3绿色翅∶无色翅=9∶7①仅根据甲组_____杂交结果分析,可判断UAS一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②乙科研小组另选一对3号染色体上插入GAL4基因雄果蝇与插入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雌果蝇,进行如上杂交实验,判断出UAS一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也有可能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则其F1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③丙科研小组在重复甲组的杂交实验时,发现F2中雌雄果蝇的翅色比例不同,请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若统计F2中雌雄果蝇翅色比例是______,说明推测原因是正确的。【答案】(1)①.AAbb和aaBB②.3/5③.3(2)①.①F2②.F2杂交结果显示表现型比例为9:7,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确定这2种基因不是插入到了同一条染色体上③.绿色翅∶无色翅=1∶3④.绿色翅∶无色翅=1∶1⑤.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能插入到X染色体上⑥.绿色翅雌性∶无色翅雌性∶绿色翅雄性∶无色翅雄性=6∶2∶3∶5【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两种纯合果蝇杂交,由于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共有12种组合,12=3×4,因此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是4种,能受精的精子的类型是3种,所以判断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雌雄配子都是可育的,则子二代A_B_:A_bb:aaB_:aabb=9:3:3:1,A_B_是9份,实际上是5份,其他没有变化,又知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因此没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比例为1:1:3,所以双杂合子个体占3/5。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产生配子有4种分别是AB、Ab、aB、ab,其中AB没有受精能力,让其进行测交,其子代只有3种表现型。【小问2详解】①可以做出假设有3种,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雌果蝇的其他常染色体上、3号染色体上和X染色体上。插入GAL4基因用A表示,插入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用B表示。插入CAL4基因的雄果蝇基因型是Aabb或AaXbY,插入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或aaXBXb。假设1中Aabb×aaB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2中Aabb×aaBb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遵循连锁遗传。假设三中AaXbY×aaXBXb,因为AB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出绿色翅,根据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可知,3种假设里的F1分离比都是绿色翅:无色翅=1:3,因此只根据子一代不能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是否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而根据甲组的F2杂交结果显示表现型比例为9:7(9:3:3:1的变式),可确定这2种基因不是插入到了同一条染色体上,由此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是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②乙组利用其他亲代转基因果蝇为材料判断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也有可能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该题利用演绎推理法,假设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也有可能插入到3号染色体上,亲代是插入GA4基因果蝇与插入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无色翅=1:3;F1绿色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绿色翅:无色翅=1:1。③丙组另选一对亲代蝇进行以上的杂交实验,发现F2中雄雄果蝇中翅色比例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能插入到X染色体上;即假设3中的亲本基因型,即AaXbY×aaXBXb,F1中绿色翅的自由交配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AaXBXb→绿色翅雌性(A_XBX)=1/2×3/4=3/8,无色翅雌性=1/23/8=1/8,绿色翅雄性(A_XBY)=3/4×1/4=3/16,无色翅雄性=1/23/16=5/16,即F2中雌雄果蝇翅色比例是绿色翅雌性:无色翅雌性:绿色翅雄性:无色翅雄=6:2:3:5,则假设正确。23.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经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请结合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启动过程①时,__________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前体RNA“加工”时将核糖和磷酸之间的__________断开,产生非编码RNA。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_________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过程②被抑制,ARC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链状的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使__________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链状的miRNA越短越容易与HRCR结合,这是因为__________。(4)根据所学的知识及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RNA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b.有的RNA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c.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d.有的RNA可调控基因表达e.有的RNA可运输氨基酸f.有的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答案】①.RNA聚合②.从左向右③.相同④.磷酸二酯键⑤.碱基互补配对⑥.ARC⑦.碱基数目少,特异性弱⑧.abcdef【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mRNA可与miR233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miR233可与HRCR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2。【详解】(1)①是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所以启动过程①时,RNA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子结合。②是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由于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mRNA,所以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2)前体RNA“加工”时将核糖和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非编码RNA。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基因miR﹣223过度表达,所产生的miR﹣223可与ARC的mRNA特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使过程②被抑制,ARC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链状的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使ARC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链状小RNA越短越容易被HRCR吸附,这是因为其碱基数目少,特异性弱,更容易与HRCR结合。。(4)RNA是核酸的一种,其功能有多种:a、有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如HIV病毒,a正确;b、有的RNA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如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c、有的酶化学本质是RNA,故有些RNA具有催化功能,c正确;d、有的反义RNA可以和mRNA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表达,d正确;e、有的RNA可运输氨基酸,如tRNA,e正确;f、有的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如mRNA,f正确。综上abcdef全都正确,故选abcdef。【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24.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___病,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4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图1。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2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3)GC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造模组前期需完成RA动物模型的制备,前期处理完成后再分别进行后期处理。组别前期处理前期处理后关节情况后期处理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关节不肿胀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组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关节肿胀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姜黄素组:注射姜黄素注:弗氏完全佐剂为细胞免疫刺激剂。后期处理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___,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答案】(1)①.自身免疫②.特异性受体##受体③.浆细胞和记忆细胞④.TNF-ɑ和IL-6⑤.IL-4和IL-10(2)①.减退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