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_第1页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_第2页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_第3页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_第4页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沟通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定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孱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差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需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从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次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次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察看,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量,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沟通;认得万以内数的数位次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究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概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得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得简单的线路图,能依据线路图说出启程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3、第七单元《认得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得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本身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得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三)统计第九单元《统计》,认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猜测。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布置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获得乐观的数学学习情感。二、教学措施1、加强学生的口算本领。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味、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味的情景中理解和认得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本领。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学校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学校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本身的生活实际,多照料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敏捷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味的作业,譬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上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6、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擅长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7、加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本期教学课时1、除法6课时2、混合运算7课时3、方向与路线4课时4、生活中的大数8课时5、测量5课时走进乡村1课时6、加与减(一)14课时7、认得图形7课时8、加与减(二)8课时美丽的植物园1课时9、统计5课时总复习5课时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2一、引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紧要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紧要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本领和创新本领方面的不行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加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察看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需的应用技能。二、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显现个别偏慢,易出差错等马虎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倚靠心理,畏难情绪。这个学期我应当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勇往奋进的保持,并渐渐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含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得,表内乘法(一)(二),察看物体(一),认得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四、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初步认得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初步认得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得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察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二)数学思考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试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次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3(一)教材简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得,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忙学生认得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者是千克做单位”,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启程,选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2、通过多种方式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的质量要用称来称一称,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得,为了帮忙学生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教材一是通过活动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第二是给学生供应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例如: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然后让学生认得不同类型的称,实际练习读秤、弹簧秤等常用的树枝,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突破方法:1、通过活动,帮忙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可以借助硬币、一袋食盐、1个鸡蛋等日常用品,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种,再让学生说出约莫1千克的物体,帮忙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2、给学生供应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在学生明确了“要知道物品的重量,就要用秤称”和认得了各类的称之后,重点放手让学生称量生活各种常见的物品,掌握称量方法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3、培养估测意识。在学生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高先估测在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到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本身的估测策略,培养估测本领。教学时间本单元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克和千克的认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得质量单位千克、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得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特别有用的。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确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4、师:到底怎么样知道一个物品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1、出示主题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察看主题图。(1、)请同学们察瞧一瞧,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伙伴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沟通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呈现。2、克的认得。(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当怎么办呢?(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察看。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3、千克的认得。(1)出示盘称。大家认得这称吗?(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3)现在先掂一掂本身的书包有多重?估量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5)板书:1000克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板书1000克=1千克齐读:1000克=1千克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先让学生本身调查,然后全班沟通,对不同的看法老师解释。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学生先独立填写,沟通时说明道理。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学生独立填写,沟通时说明具体做法。4、完成教材第89页第6题先让学生同组之间学生沟通猜测,沟通时重点说一说道理。老师解释偏差范围。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日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4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得;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得;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得;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第十一单元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乘法及两步的加减、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得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察看操作,能用本身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得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本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3、统计与概率: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4、实践与综合运用: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得及长度单位的认得。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二、学情分析。本班41名学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全部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略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形。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当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勇往奋进的保持,并渐渐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得。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由于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学校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需实现计算正确、快速。万以内数的认得,使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认得数的紧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紧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沟通,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中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紧要的意义。四、教学措施。(一)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模范,使学生学有模范。(二)讲练结合,改进教法,坚持读写结合原则,一课一练,一单元一测试。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挽救有效措施。(三)注意学法引导,培养自学本领。(四)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努力做到学新、温故和补漏结合。(五)精心备课,因材施教。(六)发挥家长搭配作用,互通情报,有目的的帮忙学生不绝进步。(七)树立学习标兵,以好帮差,在扶好优生的同时,重点培养中等生,辅导好学困生。二班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5一、教材分析本册包含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2、时、分、秒3、认得方向4、认得万以内的数5、分米和毫米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7、教的初步认得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伙伴。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25名同学,男生13名,女生12名,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乐观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同学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乐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同学,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动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磨练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本领、动手操作的本领是一个紧要的时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究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肯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钟面的察看,认得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通过学具操作,认得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次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依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4、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出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8、联系生活经验,在察看和操作活动中认得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