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社会人才需求从单一专业技术到综合、高质量人才发展,对于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较高。进入21世纪,人才不只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迅速获取信息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从新世纪开始,我国教育界已经逐渐从传统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十几年来,坚持进行了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才能造就出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但在实践中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建构新型评价体系方面,仍有较大阻力,使得我国教育改革处于两难。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鲜明地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注重品德发展和公民素养的培育、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的培养等等,通过在考试招生的过程中加入综合素质评价,力求改变传统高中应试教育方式。在新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一个重点,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学生,父母、教育工作者,有关学者心目中的关注对象。随着2015年《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提出,上海和浙江先行先试,先行后试。规定学校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记录方法,评价内容等、评价程序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等。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唯分数论”局面,通过对学生在高中阶段诸多方面学习和成长历程的记录,它给高校招生带来了一条崭新的通道,同时,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社会学理论可以充实综合素质评价论题。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新高考改革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乃至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知网收录了大量相关文章,还收录了有关综述型论文、问题对策型论文的形式等等,而建构理论分析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论著则比较少见。本文侧重于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教育社会学视野下,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其中行动者,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2.实践意义该研究可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提供了一个更加多向的角度。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多从教育学家或在职教师角度,剖析了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两难问题。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在这个场域内访谈了来自学生的各种行动者、教师和管理者,从多方角度认识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行现状及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剖析了其中的深层原因,为一线的学生和老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实质性意见,以期对高中更好的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三)研究现状如今,更多的研究领域都在试图运用场域理论来分析具体环境下的各种问题,教育学是以布迪厄自身为对象进行分析的,延伸出以教育场域中的多个种子场域。对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引入必要性分析研究也非常丰富,但是对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综合素质评价虽已在中国全面实施4年,但是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应用研究和个案研究,许多文献在理论方面趋同化,思路狭隘,缺乏创新、重复处理等等。综合素质评估的实施遭遇一系列困境,带来一定的困惑,致使目前发展比较停滞不前。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不足是导致上述问题久拖不决迫不得已的一个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中存在不少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理论探讨,理论研究能够开阔视野,提供了各种分析方式,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四)研究方法1.文献内容分析法本论文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同时,对国内外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弥补了调查局限性。在强化自身综合素质评价理性认知,进一步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2.访谈法研究选取了综合素质评价行动者的访谈对象,对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进行认识,得到行动主体——学生、指导者之教师及管理者之校长等三个不同行动者之态度及观点,对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掌握第一手资料,重点在于发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相关概念概述(一)综合素质该研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界定,认为它包含于个体内部,有个性特质和起稳定作用知识水平,道德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强,身体素质高、鉴赏能力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综合素养。综合素质是人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每个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受学生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大、后天学习环境,社会实践等因素的长远作用。(二)综合素质评价从目前综合素质实施情况看,这些都是学校教学过程中较为关注的问题,但却往往被忽视了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学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故本研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个性发展为先决条件,结合相关评估指标进行评估,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判断学生在受教育阶段的发展变化及原因的方法。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而且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主要是指上海市所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有关方面。(三)高考竞争场域在低容错率压力下,高考决定生活,在高中阶段,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竞争,形成高考的竞争场域。由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使得高考竞争场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要想在高考中竞争处于有利地位,才能赢得较好的一席之地,及为获得额外资源,学生和老师或是配合,或是对抗,构成了一个紧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为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还表现出群体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等方面的变化。高考竞争场域实质就是争夺文化资本,其他社会资本中的经济资本亦从多个维度影响着高考竞争场域。因此,高考竞争场域不仅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结构,而且还体现出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此而言,高考竞争场域和综合素质评价场域是紧密相连的,且在构成上较为。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一)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教育部在2014年下发的文件中表示,综合素质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日常表现等方面的记录来进行,对身心发展和其他各方面作出公正和客观的评估,以便切合实际、综合反映高中学生成长状况。这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以,针对综合素质评价而言,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它的评价内容应该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劳各方面素质。目前,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上,并提出了多种观点。但是,从具体的评价方式来看,也有“分解观”,“整体观”等两种观点。其中,分解观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因为这种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评价模式带来的弊端。罗祖兵、邹艳认为,要把综合素质评价各个层次分解为一个个详细,有可观察性,可测量性指标,以这些细化指标为基础,对每一个内容进行测量,然后评价打分,为了让综合素质评价更有有效度。融合为主导的视角下,综合评价学生,不能粗陋而机械地将其分解成若干因素,而要将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评价。以过程与方法为取向的观点认为,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从多角度去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李雁冰主张以整体性思维对学生进行评价,总体并不等于局部的总和,综合素质评价应找出学生各方面素质之间的本质联系,把它们整合为个性整体,在具体情境下评价学生性格。(二)综合素质的评价实行方法就上海市而言,当前高中以纸质档案与“记录社会实践信息的电子平台”合作模式来记录高中生综合素质情况,囊括:品德发展和公民素养等、修习课程和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述四个方面。崔允廓,柯政等人的看法和上海市目前的做法相近,他们主张综合素质评价可依据考试成绩与学术性素养交叉比对,把学生综合素质划分为4大类,分别用不同方法评估。在刘莉看来,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应结合起来,注重多元综合素质评价途径。对很难定量地描述学生创造性情况、协作意识等等,都能用评语之类的办法加以考核。赵学琴在教学中强调,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确定,强调过程性写实评价,才能体现综合质量评价的教育功能之重要。各区域虽然在推行过程和模式上稍有差异,但是,它与目前学术界提倡的全面质量评价方法基本一致:1、评价方法强调质性评价和量化考核,如学业成绩、获奖数量以量化指标计量,并以学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为对象,采用定性方法;2、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注重个体成长,加入考量范畴。(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程序中的运用,为入学提供了参考依据,不仅深化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但结合有关文献,当前高考查阅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仍有较大阻力,其中,学界议论较多的有以下一些看法:1.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难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些指标,例如,艺术素养,创新精神等,其自身是难以评估与衡量的,造成综合素质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在对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易产生敷衍现象,就会对它的有效程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陈建新看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是高校招生录取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樊亚峤说:综合素质评价运用成功的最好结果是,对高校招生起到了和高考成绩相当的作用,让它和高考一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在学生学业上起着实质作用。然而,我国现行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尚未制定出一整套科学的评估标准,它的信度就很难保证,因此,它的执行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在考核时,树立科学的态度、客观评价指标,并且使得它更具有区分度,为学者们探讨的焦点,更是亟待解决的两难问题。正因为没有评价标准,再加上理论指导空缺,致使高中学校和教师对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知所措,评价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集中突击现象,走过场现象,没有真正起到过程性评价。2.综合素质评价难以保障公平漆家庆,唐智松撰文说,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应用的多元录取机制,势必对城乡教育公平产生影响。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校有完善的装备和良好的校外环境作为支撑,例如,志愿服务地点。还要有一支高水平教师团队,对于素质教育均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引导能力。但是上述种种,乡村很难做到,本来应试教育是他们惟一的观念,从各种意义上说,很难和城市学校竞争,势必使农村学校学生在新一轮高考录取中处于劣势,城乡差距更加拉大。宋莉莉认为现代社会尚没有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中信息使用易异化,终于成了上层阶级孩子上名校的砝码,下层阶级要靠教育来达到阶层流动的目的,会变得越来越艰难。高考试题制度,是我国选贤任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正义,所以说,实施全面素质评价制度,还要把教育公平它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高考录取牵涉多个利益团体,各不同利益集团间竞争激烈。而且对综合素质的考核也不够完善,使得它存在漏洞可以钻进去,为孩子能获得更优质教育资源,父母会不惜牺牲所有社会和经济资本,最终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的异化。3.综合素质评价遭受传统应试教育文化的抵抗刘志军认为,在应试教育体系冲击下,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袭传统: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指导的试制度,造成了分数至上评价观的信服,使得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了解和不支持的问题,很难起到理想的作用。同时郑若玲、陈斌还指出,需要加大综合评价政策宣传力度,大众并不十分清楚它的功能,致使其仍然固守唯分数论的立场,妨碍了它对高考产生重要的参考价值。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综合素质评估中蕴含的先进思想缺乏足够的了解,再加上政策宣传力度有限,普通老百姓对该校录取规则认识不清,有的学生及家长连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参照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都没有,认为,只要没有参加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此事与己无关。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高校学生全面质量评估举步维艰,一方面,受制于考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很难在短期内转变“唯分数论”思维定势,能以具体分数为标准的成绩,才能做到公正。综合素质评估因其评价方法具有偏质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而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质疑。二是公众缺乏综合素质评估意识,对其在全面育人,招生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让它在同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综合素质的评价寸步难行。

四、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一)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不正确综合素质评价伴随着新高考改革而产生,旨在破除现行“唯分数论”,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步。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无论教师,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评价均缺乏正确的思路。一、教师、长期应试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思想,使广大教师以为教师的使命是捧着课本备课、听课,关于综合素质评价,能处理过去就好。教师对于综合数字认知与了解程度,它直接决定着综合素质评价实际运行组情况,很难使评价过程客观公正。对学生而言,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自己只需按部就班地做着学校布置的工作。(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设计不完善一个良好的系统,才能实现它所期望的目标,必须具备强大的执行力,以及执行力强不强,就是要把理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作为一个基本前提。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上仍存在较大模糊性,存在着过泛,主观性强等问题。如有些指标不科学。第一,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真实状况。例如有些评价指标缺乏操作性,很难做到客观评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就目前测量和评价技术而言,尚无法确保能对综合素质各构成要素进行客观测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反映社会现实需求的新的教育测量方法与手段,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里面,“思想品德”为先,在“身心健康”当中,心理素质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但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却有着较强的隐藏性,对其作出准确评价有较大困难。因此,对这些指标必须要有明确的界定,以避免人为设置的误差。若某些评价指标具有不可测性,将影响到整体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好坏,测评结果在信度和效度上也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在综合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校教育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估势在必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影响着学生是否能成功地升学和毕业,指标要力求可操作性。(三)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不规范调研访谈部分学生及教师反映综合素质评价“不规范”。很多时候教师会提出一些类似的意见,比如“我们都知道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等,这些意见往往带有倾向性。实际情况的确很容易发生,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的任务艰巨,不能逐一深入,详细地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成绩不好是因为学习差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与教师联系紧密的人、教师心中印象良好的学生比较,那些通常很少与老师联系的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们,从评价结果呈现来看,很容易造成不公。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反馈能力,而这些恰恰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教师评价在这一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较大程度上使得评估精准度下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必须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尤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素质档案,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在采访中有些老师反映,由于综合素质档案的填写仍以学生本人为主,有些同学提到,觉得和平常做作业没什么区别,未引起注意,填的时候也会更加随意,感觉几乎没问题,其实,并未严格按要求摆正自己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四)综合素质评级结果差异不明显一方面通过抽样查看高中3个年级学生的评价结果,学生评语存在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不强。例如,在几个同学的点评里,都有老师写到“该生课堂表现比较活跃,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诸如此类的评语。这些评语有极高相似性,学生不能在这种评语中找到自己的个人特点,也不能开发自己的潜能,由此造成评价在教育学生方面缺少相应功能。还有老师反映,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最棘手的问题是不会写学生评语,究竟提到哪方面,才能算得上优秀评语,怕评语里真实地提到同学们的不足与缺点,一写评语,便犯了愁,其一,害怕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担心评语写坏了,影响学生今后的升学。因此,写评语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所涉不足均只是提出无关痛痒的话,不敢把学生现实表现情况综合具体真实写进评语,尤其是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

五、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一)树立正确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1.破除“唯分数论”的导向推行新高考改革,旨在打破“唯分数论”取向。“唯分数论”,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标签,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目的。以往长期实行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旨在迎接升学考试,与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相悖,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个性发展带来很大不良影响。如果教育教学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后我们训练出来的学生,除善于测试外,缺少许多实实在在影响到学生今后成长的能力,如自主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应试教育甚至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类事例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对此,大家都很清楚应试教育存在着弊端,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但离达到预期效果还很遥远。每一项改革都意味着一种内在思维,一种观念的更新。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学校和家长都一样,都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我们应该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是简单地善于考试,还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综合培养?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们一些东西,是简单的教孩子们书本知识,还是教他们更好的适应时代,拥抱世界?我们深刻地反思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最后,我们应该抛弃“成绩优秀才是优秀的学生”、“做好分数就可以了”的传统观念,并且在行动中大胆地进行了变革。2.正确认识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评价理念,就是评价之魂。观念决定了方向和出路。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首先必须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清晰定位。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它曾经历过三个方面评价理念上的转变,分别为评价也就是考试、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也是评价是素质建构的需要。与之相应,需要对我国评价理念加以改革。以高中为主要阵地,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首先要正确地把握功能定位,深入理解综合素质评价实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局限在用不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及怎么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从心理上承认综合素质评价,并主动,积极地从行动上去做综合素质评价,而非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强加工作任务。(二)优化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内容1.体现个性化差异要反映学生个性化特征,具有一定区分度。学生个性化差异表现在发展的各个层面,每一个学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人的成长不是“均衡发展”,而是“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为此,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具体应用于综合素质评价中指标内容的设计,要能够使学生从中发现优势领域。例如,从艺术素养的角度来看,仅仅是清楚地提到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戏曲,影视等、书法及其他艺术特长,这些艺术特长比较受欢迎。但是,艺术素养所涉及的范围却相当广,有些艺术特长颇小众,甚至有些“冷门”,而且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法上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致使现实操作难以有据可依。尤其在当前,综合素质评价仍然停留在摸石头过河阶段,甚至校方也了解到,某个学生有一些特别的天赋,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的证据,对于这种艺术专长,亦很难作出相应评估。所以要提高人们的认识,注意改善指标内容的覆盖,在适当时候,研究和探讨了怎样科学地定量某些特殊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发现相应的专长。应能有选择地为学生服务。“综合素质评价应当是普遍可及的和普遍合适的,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拥有基本教育资源的常规状态下,适当努力即可实现的程度”。例如,就“身心健康”而言,着重查看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测结果、体育运动成绩等等。在体育运动成绩方面,还得看看同学们是田径出身、在球类和其他运动项目上有专长,体育竞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等等。学生要在综合素质评价上取得较高分,便要参与更多的考试与竞争,最后各得分相对一般,这很难反映其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一面。所以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要明确可供其选择并能体现其基本能力的内容与标准,能达到标准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都拔尖,这不仅能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还能促使学生将更多时间,精力放在所擅长的方面,而非在综合素质评价上一味追求各成绩的高分。2.增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制定要更加科学。要使综合素质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建立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标准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标准,素质教育是无法真正落实的。评价标准的分类与层次不同,其功能也有所不同。建立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有必要对评估进行价值评估,内容分析和认知程度等方面的研究、信用等级等等,可具体分解为评价标准对象,级别、功能和结果记录。不同领域和学科,其评价标准有较大差异。评价标准对象,指用统一标准作为比较的对象、各领域评价标准各不相同。例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社会实践”方面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数量,就是一个评价标准所针对的,可采取统一标准,体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进一步提炼。它既可以表现出一定时期内某一阶段或地区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和发展状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学校、教师等群体对社会作出贡献程度。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等,指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对象,在评价目标上,找出能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由于各地区、学校对这一评价指标制定和执行存在差异,导致其可操作性不强。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五个方面评价内容,以文字描述和赋值等方式,反应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因此,为了更准确地体现出不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可以把这些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具体而又相对固定的维度。有些评价内容很难从操作方面进行量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例如“思想品德”指标的定义较为困难。《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细化到学生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等方面、遵纪守法,等等,通过学生加入党团、社团活动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数量等等、持续时间以量化。评价指标仍需优化细化,明确定义哪些学生表现可以纳入,使得评价指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赋权,使得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更科学,合理。(三)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管理1.注重健全完善学生个人成长记录形成性评价理论着眼于评价进行的整个过程,主张搜集并保存能证明被评对象成长过程的资料,达到纵向对比的目的。在具体做法上,个人成长记录是否好、是否细致、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正确性。应注重平时的强化积累,真实记录,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日常学习生活有重要特点、有典型意义的实证性材料,和描述性评语以达到综合目的、如实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覆盖面广,学校需明确有关资料征集截止时间及征集最低数量,同时,对于采集到的评价材料,应有所选择,才能保证评价材料真实可靠。此外,搜集资料不仅仅是单纯的对资料的分类,教师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和磋商,这不仅有利于排除同学们对素材的误解,还可借助于交流协商过程,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化对学生个性,特征的认识,获取更加有效的资料。2.注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这不是素质教育应试化的表现,也不是全盘否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但在各学科中、每节课都会反映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要求。课堂应成为综合素质评价具体落实之地,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产生兴趣,激活课堂氛围,进而确保课堂教得高质量,有成效,张扬学生个性,真正做到通过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之效果。(四)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对象是学生,要时刻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通过评价结果对比学生进步情况及优缺点,找出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然后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学校要适时组织教师分析和讨论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明其原因。班主任应善于与学生交真心,夸同学们好,鼓励继续努力;对于学生有不足之处,应主动听取他们意见,提高学生纠正缺点的自信心。学生需要做到的是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思。能积极与教师接触,关于评价结果的讨论,由教师引导反思;还能和学生合作反思,听听别人怎么评价你,换个说法一种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以加深对彼此思想与情感的了解与认可。学生家长应该做到的,它是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重要手段,来认识学生成长,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和教师的交流,与班主任交换了意见,一起形成合力;注意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协助同学们共同制订短期及长期计划,共同攻坚克难、发挥优势、推动升级。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重点需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发展予以解决,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内涵发展,就是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