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物理层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信息技术 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物理层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信息技术 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物理层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信息技术 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物理层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信息技术 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规范 第1部分:物理层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TXXXXX.1—XXXX信息技术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规范第1部分:物理层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的物理层规范和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设备的开发。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管理节点(G节点)grant-node在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入层资源管理信息的节点。3.2终端节点(T节点)terminal-node在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管理节点发送的接入层资源管理信息,根据接入层资源管理信息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的节点。3.3无线帧radioframe发送节点在一个信道中发送的具有时间结构的信息,包括前导信号部分、同步信号部分、物理层控制信息部分和可能存在的数据部分。3.4系统基础时隙长度systembasicslotlength基础广播帧、扩展广播帧、系统管理帧、查询请求帧、查询响应帧、接入请求帧帧、接入响应帧、无链接同步广播数据、无链接异步广播数据起始发送时刻的时间粒度。3.5系统调度时隙systemschedulingslotlength链接态异步数据链路和同步数据链路的起始发送时刻的可调度时间粒度。3.6事件event数据传输的最小基本过程,可以是两个设备先后收发的一次过程,或者广播设备发送一次数据的过程。2GB/TXXXXX.1—XXXX3.7事件组eventgroup多个事件构成的数据传输的过程。3.8事件组集合eventgroupset多个事件组构成的数据组集合。3.9事件内间隔intraeventinterval在一次事件中,先发节点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发节点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内间隔。3.10事件间间隔intereventinterval在一个事件组内的相邻两个事件中,前面事件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面事件的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间间隔。3.11事件组间间隔intereventgroupinterval对于相邻的两个事件组,前面事件组最后一个事件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面事件组第一个传输的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组间间隔。3.12异步数据链路asynchronousdatalinkG节点与T节点,或者两个T节点间进行可靠数据传输的链路。3.13同步数据链路synchronousdatalinkG节点与T节点,或者两个T节点间进行非可靠数据传输的链路。3.14组长节点groupleadernode在一个节点对多个节点的传输中的该一个节点。3.15组员节点groupmembernode在一个节点对多个节点的传输中的该多个节点中的某一个节点。3.16数据组播传输groupcastwithgroupmemberfeekback组长节点向多个组员节点发送数据,所有组员节点仅向组长节点反馈数据的正确/错误信息的过程。3.17反馈组播传输groupcastwithgroupleaderfeekback多个组员节点向组长节点发送数据,组长节点在一个无线帧中向所有组员节点反馈各组员节点数据的正确/错误信息的过程。3.18先发节点formertransmissionnode在一次事件中,在事件开始时刻发送数据的节点。3.19后发节点lattertransmissionnode3GB/TXXXXX.1—XXXX在一次事件中,在先发节点传输数据后发送数据的节点。3.20事件组时间同步锚点eventgroupsynchronizationanchor事件组进行时间同步的时刻。3.21事件组时间同步锚点时延delayofeventgroupsynchronizationanchor事件组的起始时间与该事件组的时间同步锚点的时间间隔。3.22低功耗无线通信接入lowpowerwirelesscommunicationaccess基于快速信道跳频的单载波通信接入技术,支持GFSK调制和相位调制,支持极化码信道编码。3.23基础广播信道basicbroadcastchannel使用广播频率承载基础广播帧的信道。3.24扩展广播信道extendedbroadcastchannel由基础广播帧指示的承载扩展广播帧的信道。3.25BCH码bose–chaudhuri–hocquenghemcode由博斯(Bosc)、查德胡理(Chaudhure)和霍昆格姆(Hocquenghem)提出的能纠正多个随机错误的循环码。3.26极化码polarcode基于信道极化理论的前向错误更正编码。4符号和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BG:编码块组codeblockgroupCRC:即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quivalentisotropicradiatedpowerIRK:身份解析密钥identityresolvingkeyLSB: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BitMCS: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CodingSchemeMSB:最高有效位mostsignificantbitPSK:预共享密钥pre-sharedkey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GFSK:高斯频移键控GaussianFrequencyShiftKeying5概述4GB/TXXXXX.1—XXXX本文定义的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为采用极化码信道编码,支持连续相位(GFSK)调制,实现快速信道跳频的单载波通信。其中,极化码信道编码在物理层编码侧使各个信道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当编码码长持续增加时,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近于1的无误码信道,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0的纯噪声信道。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选择在容量接近于1的信道上传输信息。基于极化码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的物理层包括物理信号,物理帧结构,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数据信息传输流程,极化码信道编码,通用功能和射频。物理层向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功能:——传输信息的正确性校验;——传输信息的前向纠错(FEC)编码/解码;——重传请求(HARQ)以及重传合并;——传输信息到对应的物理资源的速率匹配;——编码后的传输信息到对应的物理资源的映射;——物理层控制信息和物理层数据信息的调制和解调;——频率和时间的同步;——无线特性测量并指示给数据链路层;——射频处理。6物理层规范6.1物理信号6.1.1波形和调制符号6.1.1.1GFSK调制GFSK采用带宽和位周期乘积为0.5,调制系数在0.45和0.55之间。位1表示为正频偏,位0表示为负频偏。过零误差必须在理想过零点时间的±1/8符号间隔内。GFSK调制波形示意图见图1。带宽1MHzGFSK的符号间隔是1μs,频偏不小于185kHz。带宽2MHzGFSK的符号间隔是0.5μs,频偏不小于370kHz。带宽4MHzGFSK的符号间隔是0.25μs,频偏不小于740kHz。5GB/TXXXXX.1—XXXXFc+fd频率偏差fdtt频率偏差fdFc-fd图1GFSK调制波形示意图6.1.1.2PSK调制和导频相位调制方式PSK采用BPSK、QPSK、8PSK三种类型:——BPSK调制:位0表示为90°相位,位1表示为-90°相位,导频符号使用90°相位。在偶数符号时,额外增加顺时针90°相位旋转;——QPSK调制:位00表示为45°相位,位01表示为135°相位,位11表示为-135°相位,位10表示为-45°相位,导频符号使用45°相位。在偶数符号时,额外增加顺时针45°相位旋转;——8PSK调制:位000表示为22.5°相位,位001表示为67.5°相位,位011表示为112.5°相位,位010表示为157.5°相位,位110表示为-157.5°相位,位111表示为-112.5°相位,位101表示为-67.5°相位,位100表示为-22.5°相位,导频符号使用22.5°相位。在偶数符号时,额外增加顺时针22.5°相位旋转。当被调制位序列与调制符号位数不对齐时,在被调制位序列的末尾补充填充位,对齐调制符号位数。PSK调制采用平方根升余弦脉冲整形生成低通基带信号,公式如(1):式中:ß——滚降系数,为0.4;6GB/TXXXXX.1—XXXXT——符号周期,带宽1MHzPSK信号符号周期是1μs,带宽2MHzPSK信号符号周期是0.5μs,带宽4MHz,PSK信号符号周期是0.25μs。6.1.2前导信号当采用基于GFSK调制的无线帧类型1,前导信号采用GFSK调制的[0,1]交替变换的序列。前导码长度10μs,前导序列的第一个码元是0。当采用基于PSK调制的无线帧类型2、无线帧类型3、无线帧类型4时,前导信号采用相位[π/4,0]交替变换的序列。对于无线帧类型2,前导码长度10μs。对于无线帧类型3,前导码长度12μs。对于无线帧类型4,前导码长度16μs。不同的信号带宽,前导码所占的绝对时间保持不变。6.1.3同步序列/同步信号6.1.3.1同步信号1广播帧采用32位的固定同步序列0x5A2BDA62,位序列从最低位到最高位为:01000110010110111101010001011010。其他类型帧按照下述方式产生相应的同步序列。24位逻辑链路标识,经过BCH编码和m序列加扰后,产生32位,再经过GFSK调制后生成由32个符号构成的同步信号。32位同步序列生成流程见图2。图232位同步序列生成流程延,a0是逻辑链路标识的LSB,a23是逻辑链路标识MSB。32位参考信号的生成流程如下:第一步,24位逻辑链路标识前面补两个位“10”,得到26位序列,d=1+d2A(d),其中,d表示一个位的时延,Ad为24位的逻辑链路标识,(쌐)表示生成的26位序列。7GB/TXXXXX.1—XXXX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26位序列输入(31,26)BCH编码器进行编码31,26)BCH编码器生成多项第四步,末尾补一个位的“0”,得到32位的同步序列,经过GFSK调制产生32个同步符号。伪随机序列采用31位的m序列,通过下面的5阶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初始值全1,其中第一个输出位是最低位位,最后一个输出位是最高位位。32位同步序列的m序列生成器见图3。图332位同步序列的m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同步序列需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不能出现7个或7个以上的连续0或1;——不能出现26次或26次以上的0和1之间的跳转;——不能和广播帧的同步序列相同。6.1.3.2同步信号2广播帧采用64位的固定同步序列0x7DE7585C6D226540,位序列从最低位到最高位为:0000001010100110010001001011011000111010000110101110011110111110。其他类型帧按照下述方式产生相应的同步序列,但是不能和广播帧的固定同步序列相同。24位逻辑链路标识,经过BCH编码和m序列加扰后,产生64位,再QPSK调制后生成由32个符号构成的同步信号。64位同步序列生成流程见图4。图464位同步序列生成流程8GB/TXXXXX.1—XXXX延,a0是逻辑链路标识的LSB,a23是逻辑链路标识的MSB。64位参考信号的生成流程如下:第一步,24位逻辑链路标识序列输入(63,24)BCH编码器进行编码63,24)BCH编码器的生成多项式第三步,末尾补一位“0”,得到64位的同步序列,经过QPSK调制和相位旋转后,产生32个同步符伪随机序列采用63位的m序列,通过6阶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初始值全1,其中第一个输出位是最低位,最后一个输出位是最高位,64位同步序列的m序列生成器见图6。图564位同步序列的m序列生成器6.1.3.3同步信号3两个相同的31位长m序列串联构成。基础广播信道的m序列为序列0。扩展广播信道的m序列通过基础广播信道指示。数据信道的m序列通过G节点的配置信令指示。6.1.3.4同步信号4两个相同的63位长m序列串联构成。基础广播信道的m序列为序列0。扩展广播信道的m序列通过基础广播信道指示。数据信道的m序列通过G节点的配置信令指示。6.2物理帧结构与物理资源6.2.1时间单位和时隙时隙是节点可以发送数据的时间粒度。对于GFSK调制波形,前一个无线帧发送结束后,发送节点在系统配置的间隔时间之后,选择第一个时隙的开始时刻进行发送。对于PSK调制波形,前一个无线帧发送结束后,发送节点在系统配置的间隔时间以及2个符号的时间之后,选择第一个时隙的开始时刻进行发送。系统基础时隙长度为125μs,使用30位对系统基础时隙进行计数。对于基础广播帧、扩展广播帧、系统管理帧、查询请求帧、查询响应帧、接入请求帧、接入响应帧、无链接同步广播数据、无链接异步广播数据,使用系统基础时隙长度。9GB/TXXXXX.1—XXXX系统调度时隙长度的可能数值为[25,50,75,100,125]μs,使用30位对系统调度时隙进行计数。系统调度时隙长度默认值为125μs,T节点可以通过能力指示信息对G节点上报支持的系统调度时隙长度。G节点配置异步数据链路和同步数据链路时,可根据T节点的能力配置系统调度时隙长度。当系统调度时隙长度配置为125μs时,系统基础时隙的顺序号与系统调度时隙的顺序号相同。G节点建立T节点的链路时指示系统调度时隙长度和基础时隙顺序号信息。无线帧包含物理层帧头和数据部分,其中物理层帧头包括前导信号、同步信号和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数据部分包括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6.2.2无线帧类型1无线帧类型1的字段结构见图6:图6无线帧类型1字段无线帧类型1使用GFSK波形调制,支持1MHz符号速率,2MHz符号速率和4MHz符号速率。无线帧类型1包含:前导信号,32位同步序列,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其中:——前导信号:10μs,前导序列的第一个码元与同步序列的第一个码元相同;——32位同步序列:经过GFSK调制后,产生32个符号;——物理层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格式参见6.4.1,不进行信道编码;——物理层数据信息:以字节为单位,长度通过控制信息指示,不进行信道编码;——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对物理层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该字段可选;——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对物理层数据信息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长24位或32位,由高层信令配置。无线帧类型1不插入导频符号。6.2.3无线帧类型2无线帧类型2的字段结构见图7:图7无线帧类型2字段无线帧类型2使用PSK波形调制,支持1MHz符号速率,2MHz符号速率和4MHz符号速率。无线帧类型2包含:前导信号,64位同步序列,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其中:——前导信号:10μs,相位[π/4,0]交替变换的序列;——64位同步序列:经过QPSK调制和相位旋转后,产生32个符号;——物理层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格式参见6.4.1,经过极化码编码产生64位数据,经过QPSK调制产生32个控制信息符号。在控制信息符号中,每16个控制信息符号之后插入1个导频符号。——物理层数据信息:以字节为单位,长度通过控制信息指示;——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对物理层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该字段可选;GB/TXXXXX.1—XXXX——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对物理层数据信息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长24位或32位,由高层信令配置;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位序列通过6.7.1.2分段的极化码进行信道编码,并经过PSK调制产生数据信息符号。数据信息符号支持无导频和有导频。当有导频时,每N个数据信息符号后插入1导频符号,其中N=4,8,或者16,N的具体数值由G节点根据T节点的能力,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无线帧的最后一个导频符号省略,具体包括:若数据信息符号不存在,则物理层控制信息的最后一个导频符号省略;若数据信息符号配置为无导频,则物理层控制信息的最后一个导频符号省略;若数据信息符号的最后一个符号是导频符号,则数据信息符号的最后一个导频符号省略。无线帧的第一个符号认为处于奇数位。6.2.4无线帧类型3无线帧类型3的字段结构见图8:图8无线帧类型3字段无线帧类型3使用PSK波形调制,支持1MHz符号速率,2MHz符号速率和4MHz符号速率。无线帧类型3包含:前导信号,31+31同步序列,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其中:——前导信号:12μs,相位[π/4,0]交替变换的序列;——31+31同步序列:经过BPSK调制,共产生62个符号;——物理层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格式参见6.4.2,经过极化码产生256位数据,经过QPSK调制产生128个控制信息符号。在控制信息符号中,每4个控制信息符号之后插入1个导频符号;——物理层数据信息:以字节为单位,长度通过控制信息指示;——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对物理层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该字段可选;——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对物理层数据信息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长24位或32位,由高层信令配置;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位序列通过6.7.1.3分段的极化码进行信道编码,并经过PSK调制产生数据信息符号。每N个数据信息符号后插入1导频符号,其中N=4,8,或者16,N的具体数值由G节点根据T节点的能力,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无线帧的第一个符号认为处于奇数位。6.2.5无线帧类型4无线帧类型4的字段结构见图9:图9无线帧类型4字段无线帧类型4使用PSK波形调制,支持1MHz符号速率,2MHz符号速率和4MHz符号速率。无线帧类型4包含:前导信号,63+63同步序列,物理层控制信息,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以及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其中:GB/TXXXXX.1—XXXX——前导信号:16μs,相位[π/4,0]交替变换的序列;——63+63同步序列:经过BPSK调制,共产生126个符号;——物理层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格式参见6.4.2,经过极化码编码产生256位数据,经过BPSK调制产生256个控制信息符号。在控制信息符号中,每4个控制信息符号之后插入1个导频符号;——物理层数据信息:以字节为单位,长度通过控制信息指示;——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对物理层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该字段可选;——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对物理层数据信息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长24位或32位,由高层信令配置;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位序列通过6.7.1.3分段的极化码进行信道编码,并经过PSK调制产生数据信息符号。每N个数据信息符号后插入1导频符号,其中N=4,8,或者16,N数值默认为4,也可以由G节点根据T节点的能力,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无线帧的第一个符号认为处于奇数位。6.2.6半可靠组播反馈半可靠组播反馈字段结构见图10:图10半可靠组播反馈字段4种无线帧类型都支持半可靠组播。在半可靠组播时,接收节点通过发送m序列的方式指示发送节点重传数据包。对于不同的无线帧类型,m序列分别为:——无线帧类型1:31长m序列;——无线帧类型2:31+31长m序列;——无线帧类型3:31+31长m序列;——无线帧类型4:63+63长m序列。各长度m序列的生成多项式和循环移位由高层信令配置。6.3物理层控制信息6.3.1物理层控制信息A组6.3.1.1概述无线帧类型1和无线帧类型2使用物理层控制信息A组,物理层控制信息A组包括控制信息A1-A7。6.3.1.2控制信息A1(0b00001)6.3.1.2.1使用场景使用在基础广播帧、扩展广播帧、查询请求帧、查询响应帧、接入请求帧和接入响应帧中。6.3.1.2.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1。表1控制信息格式GB/TXXXXX.1—XXXX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3位:广播类型。0代表不可接入不可查询,1代表可接入不可查询,2代表不可接入,可查询,3代表可接入,可查询。其他取值预留;——3位:包类型,0代表基础广播,1代表扩展广播,2代表查询请求,3代表查询响应,4代表接入请求,5代表接入响应;——6位:预留;——8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32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1.3控制信息A2(0b00010)6.3.1.3.1使用场景使用在链接态异步数据链路的单播传输中。6.3.1.3.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2。表2控制信息格式示示验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2位:包类型指示,0代表不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1代表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2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和数据面数据,3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1位:空包序列号,用于指示当前包是数据包还是空包,0表示数据包,1表示空包;——1位:发送序列号,指示本次发送包的序列号,也即新旧传指示。发新数据包时发送序列号位翻转,重发数据包发送序列号保持不变;——1位:接收序列号,对应接收状态反馈信息,指示希望下一次对侧发送的包的序列号;——1位:流控指示,指示后续是否有数据发送。0表示没有数据,1表示有数据;——1位:系统管理帧接收指示,指示下一个系统管理帧是否需要接收。当系统管理帧长时间不发生变化时,发送端可以指示接收端不接收系统管理帧,节约功耗。0表示需要接收,1表示不需要接收;——2位:预留;GB/TXXXXX.1—XXXX——11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32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1.4控制信息A3(0b00011)6.3.1.4.1使用场景使用在链接态同步数据链路的单播传输中。6.3.1.4.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3。表3控制信息格式示示验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2位:包类型指示,0代表不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1代表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2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和数据面数据,3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1位:空包序列号,用于指示当前包是数据包还是空包,0表示数据包,1表示空包;——5位:发送序列号,指示本次发送包的序列号,也即新旧传指示。发新数据包时发送序列号加1,重发数据包发送序列号保持不变;——5位:接收序列号,对应接收状态反馈信息,指示希望下一次对侧发送的包的序列号;——1位:流控指示,指示后续是否有数据发送。0表示没有数据,1表示有数据;——1位:异步链路调度指示,指示关联的异步链路是否有调度。0表示有调度,1表示没有调度;——2位:预留;——11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8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1.5控制信息A4(0b00100)6.3.1.5.1使用场景使用在链接态异步和同步数据链路的数据组播、双向组播和反馈组播的组长节点发送的无线帧中。6.3.1.5.2控制信息格式GB/TXXXXX.1—XXXX控制信息格式见表4。表4控制信息格式示示示号号示示验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2位:包类型指示。0代表不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1代表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2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和数据面数据,3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1位:空包序列号,用于指示当前包是数据包还是空包,0表示数据包,1表示空包;——1位:发送序列号,指示本次发送包的序列号,也即新旧传指示。发新数据包时发送序列号加1,重发数据包发送序列号保持不变;——8位:接收序列号,对应接收状态反馈信息,指示希望下一次对侧发送的包的序列号;——1位:流控,指示后续是否有数据发送。0表示没有数据,1表示有数据;——1位:异步链路调度指示,指示关联的异步链路是否有调度。0表示有调度,1表示没有调度;——3位:预留;——11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8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1.6控制信息A5(0b00101)6.3.1.6.1使用场景使用在链接态异步和同步数据链路的数据组播、双向组播和反馈组播的组员节点发送的无线帧中。6.3.1.6.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5。表5控制信息格式示示号号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2位:包类型指示。0代表不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1代表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2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和数据面数据,3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GB/TXXXXX.1—XXXX——1位:空包序列号,用于指示当前包是数据包还是空包,0表示数据包,1表示空包;——1位:发送序列号,指示本次发送包的序列号,也即新旧传指示。发新数据包时发送序列号加1,重发数据包发送序列号保持不变;——1位:接收序列号,对应接收状态反馈信息,指示希望下一次对侧发送的包的序列号;——1位:流控,指示后续是否有数据发送。0表示没有数据,1表示有数据;——1位:异步链路调度指示,指示关联的异步链路是否有调度。0表示有调度,1表示没有调度;——2位:预留;——11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32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1.7控制信息A6(0b00110)6.3.1.7.1使用场景使用在同步数据广播中。6.3.1.7.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6。表6控制信息格式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2位:包类型指示。0代表不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1代表带时间偏移量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2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和数据面数据,3代表包含控制面数据;——5位:数据包序列号,表示事件内数据包的编号,相同编号的数据包是相同的数据包。如果相同的包已经正确接收,则不收后面的有效载荷;——3位:数据包分组,分组0表示控制包,除了分组0,接收端只接收对应分组的数据包;——1位:结尾指示,用于指示当前的包是否是编号最大的数据包,如果是,则为1,否则为0;——1位:系统管理帧接收指示,指示下一个系统管理帧是否需要接收。当系统管理帧长时间不发生变化时,发送端可以指示接收端不接收系统管理帧,节约功耗。其中0表示需要接收,1表示不需要接收;——5位:预留;——11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GB/TXXXXX.1—XXXX控制信息共48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8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1.8控制信息A7(0b00111)6.3.1.8.1使用场景使用在系统管理帧中。6.3.1.8.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7。表7控制信息格式各字段如下:——8位:链路质量指示,包括前4位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字段和后4位预留;——5位:数据包序列号,表示事件内数据包的编号,相同编号的数据包是相同的数据包。如果相同的包已经正确接收,则可不接收后面的有效载荷;——3位:数据包分组,分组0表示控制包,除了分组0,接收端只接收对应分组的数据包;——9位:预留;——11位:以字节为单位,指示物理层数据信息部分和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的长度;——12位:根据6.8.1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12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同步序列的低12位。无线帧类型1不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0位,无编码;无线帧类型2包含链路质量指示字段,控制信息共48位,经过Polar信道编码为64位。6.3.2物理层控制信息B组6.3.2.1概述无线帧类型3和无线帧类型4使用物理层控制信息B组,物理层控制信息B组包括控制信息B1~B5。6.3.2.2控制信息B1(0b10001)6.3.2.2.1使用场景用于基于TB反馈的单播链路、基于CBG反馈的单播链路、数据组播链路、双向组播链路中传输的基于PSK调制的消息,以及反馈组播链路中组员节点发送的基于PSK调制的消息。6.3.2.2.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8。表8控制信息格式GB/TXXXXX.1—XXXX示各字段如下:——帧格式指示:1位:.该值为0时,物理层数据信息不包含数据类型索引字段;.该值为1时,物理层数据信息包含数据类型索引字段。——HARQ反馈信息:8位:.当用于基于CBG反馈的单播链路中传输的消息时,反馈的TB包括N(N≤8)个CBG,则低位N个位按位位从低到高的顺序与编号从0到N-1的CBG一一对应,“1”表示对应CBG已正确接收,“0”表示对应CBG未正确接收,高位8-N个位为“0”;.当用于基于TB反馈的单播链路中传输的消息时,以及用于组播链路中组员节点发送的消息时,低位7位为“0”,最高位1位指示希望下一次对侧传输数据包的序列号;.当用于1个组长节点N个组员节点构成的组播链路中组长节点发送的消息时,其中每个组员节点对应的位位置由高层信令配置。——数据包序列号:1位。指示本次发送包的序列号,也即新旧传指示。发新数据包时发送序列号位翻转,重发数据包发送序列号保持不变;——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4位。指示调制和编码速率,当该值为15时,指示按照数据包序列号对应的前一次调度使用的调制和编码速率进行重传;——数据长度指示:11位:.当11位全部为0时,指示本次传输不包含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当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为15时,本次传输包括M(M≤8)个CBG,M为需要重传的传输块包含的编码块组的个数,则长度指示信息字段的低位M位按位位从低到高的顺序与编号从0到M-1的CBG一一对应,“0”表示本次不传对应的CBG,“1”表示本次传输对应的CBG,高位11-M个位为“0”;.当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15时,该字段以字节为单位指示本次传输的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长度。该字段值为0时,指示本次传输不包含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流控信息:1位。发送的消息中承载当前事件组中最后一个数据包时(包括初传和重传),该字段为“0”;否则该字段为“1”;——上级链路指示信息:1位。指示上级链路有待接收的数据,接收节点需要在之后最邻近的上级链路资源上接收信息。同步链路的上级链路为异步链路,最邻近的上级链路资源为最邻近的异步事件组;异步链路的上级链路为系统管理帧,最邻近的上级链路资源为最邻近的系统管理帧的资源。0表示需要检测上级链路,1表示不需要检测上级链路;——循环冗余校验:24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24B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0x555555,并使用逻辑链路标识对该24位循环冗余校验加扰。6.3.2.3控制信息B2(0b10010)6.3.2.3.1使用场景GB/TXXXXX.1—XXXX用于反馈组播链路中组长节点发送的消息。6.3.2.3.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9。表9控制信息格式各字段如下:——HARQ反馈信息:25位。用于1个组长节点N(N≤25)个组员节点构成的组播链路中组长节点发送的消息,分别指示N个组员节点在当前传输中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每个组员节点对应的位位置由高层信令配置;——流控信息:1位。一个事件组中组长节点发送最后一个消息时,该字段为“0”;否则该字段——上级链路指示信息:1位。指示上级链路有待接收的控制信令。同步链路的上级链路为异步链路,异步链路的上级链路为系统管理帧;——循环冗余校验:24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24B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0x555555,并使用逻辑链路标识对该24位循环冗余校验加扰。6.3.2.4控制信息B3(10011)6.3.2.4.1使用场景用于同步广播链路中传输的消息。6.3.2.4.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10。表10控制信息格式示各字段如下:——数据包分组的编号:5位。数据包分组的编号。当该值为0时,表示公共控制信息分组。一个事件组中传输承载控制信令的消息时,事件组中第一个传输中应传输控制信令;——数据包序列号:5位。属于相同分组的数据包的序列号:.该字段取值相同时,无线帧的物理层数据信息相同;.该字段取值不同时,无线帧的物理层数据信息不同;.接收端按照数据包序列号的顺序对属于相同分组的物理层数据信息进行级联。GB/TXXXXX.1—XXXX——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4位。指示调制和编码速率;——数据长度指示:11位。该字段以字节为单位指示本次传输的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长度。该字段值为0时,指示本次传输不包含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流控信息:1位。一个事件组中发送的最后一个消息,该字段为“0”;一个事件组中发送的其它消息,该字段为“1”;——最大数据包序列号指示:1位。传输本数据包分组在当前事件组中序列号最大的数据包时,该字段为“1”,否则该字段为“0”;——循环冗余校验:24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24B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0x555555,并使用逻辑链路标识对该24位循环冗余校验加扰。6.3.2.5控制信息B4(10100)6.3.2.5.1使用场景用于异步广播链路中传输的消息。6.3.2.5.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11。表11表11控制信息格式识示号示示示示验各字段如下:——广播集合标识:5位。——广播集合数据更新指示:1位,使用每次更新位翻转的方式指示;——数据包序列号:4位,属于相同分组的数据包的序列号:.该字段取值相同时,无线帧的物理层数据信息相同;.该字段取值不同时,无线帧的物理层数据信息不同;.接收端按照数据包序列号的顺序对属于相同分组的物理层数据信息进行级联。——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4位。指示调制和编码速率;——数据长度指示:11位,该字段以字节为单位指示本次传输的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长度。该字段值为0时,指示本次传输不包含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流控信息:1位,一个事件组中发送的最后一个消息,该字段为“0”;一个事件组中发送的其它消息,该字段为“1”;——最大数据包序列号指示:1位,传输的消息承载本数据包分组在当前事件组中序列号最大的数据包时,该字段为“1”,否则该字段为“0”;——循环冗余校验:24位,根据6.8.1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24B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0x555555,并使用逻辑链路标识对该24位循环冗余校验加扰。GB/TXXXXX.1—XXXX6.3.2.6控制信息B5(10101)6.3.2.6.1使用场景使用在基础广播帧、扩展广播帧、查询请求帧、查询响应帧、接入请求帧和接入响应帧中。6.3.2.6.2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见表12。表12控制信息格式位消息类型是否可接入是否可查询是否包含定向内是否包含非定向数据更新调制和编码速数据长度循环冗余各字段如下:——保留位7位,用作后续版本功能扩展。本版本不定义具体数值;——消息类型指示3位:.0:广播消息;.1:扩展广播消息;.2:查询请求消息;.3:查询响应消息;.4:接入请求消息;.5:接入响应消息;.其他数值:预留。——是否可接入指示1位:.对于扩展广播消息,若配置了可用于传输连接请求的资源,则该字段为“1”,否则该字段为“0”;对于广播消息,该字段取值与该广播消息指示的扩展广播消息中该字段的取值相同;其它消息该字段为“0”;.0:不可接入;.1:可接入。——是否可查询指示:1位:.对于扩展广播消息,若配置了可用于传输查询请求的资源,则该字段为“1”,否则该字段为“0”;对于广播消息,该字段取值与该广播消息指示的扩展广播消息中该字段的取值相同;其它消息该字段为“0”;.0:不可查询;.1:可查询。——是否包含定向内容指示:1位:.对于扩展广播消息,若配置了可用于特定节点传输的资源(包括:特定节点发送和/或接收无连接消息的资源、特定节点发送查询请求消息的资源、特定节点发送接入请求消息的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则该字段为“1”,否则该字段为“0”;对于广播消息,该字段取值与该广播消息指示的扩展广播消息中该字段的取值相同;其它消息该字段为“1”;.0:不包含定向内容;.1:包含定向内容。GB/TXXXXX.1—XXXX——是否包含非定向内容指示:1位:.对于扩展广播消息,若配置了可用于非特定节点传输的资源(包括:非特定节点接收无连接消息的资源、非特定节点发送查询请求消息的资源、非特定节点发送接入请求消息的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则该字段为“1”,否则该字段为“0”;对于广播消息,该字段取值与该广播消息指示的扩展广播消息中该字段的取值相同;其它消息该字段为“0”;.0:不包含非定向内容;.1:包含非定向内容。——数据更新指示:1位。使用位翻转的方式指示该消息以及与之后之连接的消息是否更新;——调制和编码速率指示:4位。指示调制和编码速率;——数据长度指示:8位。该字段以字节为单位指示本次传输的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的长度。该字段值为0时,指示本次传输不包含物理层数据信息、完整性保护字段(可选)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循环冗余校验:24位。根据6.8.1节的处理方法,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生成多项式gCRC24BD计算循环冗余校验序列,生成种子为0x555555,并使用逻辑链路标识对该24位循环冗余校验加扰。6.4物理层数据信息传输6.4.1异步数据链路6.4.1.1异步数据链路的交互流程异步数据链路传输支持数据单播传输、数据组播传输、反馈组播传输、双向组播传输。异步数据链路用于系统G节点与T节点以及两个T节点间进行可靠传输。在异步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对于无线帧类型1:a)如果接收端接收正确并反馈正确信息,发送端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可以继续发送后续数据,此时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翻转;b)如果接收端接收正确并反馈正确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需要反馈正确信息;c)如果接收端接收错误并反馈错误信息,发送端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d)如果接收端接收错误并反馈错误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e)如果接收端没有接收该数据包,也不反馈任何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对于无线帧类型2:a)如果接收端接收正确并反馈正确信息,发送端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可以继续发送后续数据,此时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翻转,MCS不配置为15;GB/TXXXXX.1—XXXXb)如果接收端接收正确并反馈正确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需要反馈正确信息;c)如果接收端接收错误并反馈错误信息,发送端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d)如果接收端接收错误并反馈错误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e)如果接收端没有接收该数据包,也不反馈任何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对于无线帧类型3和无线帧类型4:a)如果接收端接收正确并反馈正确信息,发送端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可以继续发送后续数据,此时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翻转,MCS不配置为15;b)如果接收端接收正确并反馈正确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需要反馈正确信息;或者,当发送端之前接收到接收端针对该数据包的基于CBG的部分正确反馈信息时,发送端需要重新发送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后的数据,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须根据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时的配置进行数据接收;c)如果接收端接收错误并反馈错误信息,发送端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发送端需要重新发送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后的数据,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须根据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时的配置进行数据接收;d)如果接收端接收错误并反馈错误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当发送端之前接收到接收端针对该数据包的基于CBG的部分正确反馈信息时,发送端需要重新发送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后的数据,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须根据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时的配置进行数据接收;e)如果接收端没有接收到发送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即发送节点物理层控制信息的CRC校验不通过时,该接收端也不反馈任何信息,发送端没有接收到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发送端需要重传该数据包,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时,根据该数据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发送端需要重新发送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后的数据,此时重传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不变,MCS配置为15,接收端接收到该发送序列号不变的数据包时,须根据该数据包最近一次信道编码时的配置进行数据接收;f)对于一个事件,当后发节点没有接收到先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即先发节点物理层控制信息的CRC校验不通过时,该后发节点在本次事件中不发送任何信息。从而,先发节点也不能在本次事件中接收到后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即后发节点物理层控制信息的CRC校验不通GB/TXXXXX.1—XXXX过。此时,先发节点和后发节点都停止在本次事件组中交互数据,并在下一次事件组中继续交互数据。在下一次事件组中的第一事件中,先发节点需要重传数据包。当先发节点配置为基于TB进行反馈时,8位HARQ字段应配置为希望后发节点传输数据包的序列号,当先发节点配置为基于CBG进行反馈时,8位HARQ字段应配置为上一次发送数据包时物理层控制信息中8位HARQ字段相同的数值。g)对于一个事件,当先发节点没有接收到上一个事件中后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即后发节点物理层控制信息的CRC校验不通过时,该先发节点在本次事件中不发送任何信息。从而,后发节点也不能在本次事件中接收到先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也即先发节点物理层控制信息的CRC校验不通过。此时,先发节点和后发节点都停止在本次事件组中交互数据,并在下一次事件组中继续交互数据。在下一次事件组中的第一事件中,先发节点需要重传数据包。当先发节点配置为基于TB进行反馈时,8位HARQ字段应配置为希望后发节点传输数据包的序列号,当先发节点配置为基于CBG进行反馈时,8位HARQ字段应配置为上一次发送数据包时物理层控制信息中8位HARQ字段相同的数值。h)当节点配置为基于CBG进行反馈,该节点发送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中8位HARQ字段中对应的CBG指示全部为1,也即所有CBG全部正确接收,但该节点没有收到对端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时,该节点需要重传数据包,同时物理层控制信息中的8位HARQ字段中对应的CBG指示全部为0,也即所有CBG全部没有正确接收。i)当节点配置为基于CBG进行反馈,并且该节点发送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中8位HARQ字段配置为全零时,对端节点需根据之前信息的交互过程判断传输新包还是重传旧包,当之前信息的交互已经指示部分CBG接收正确时,对端节点判断需传输新包,当之前信息的交互没有指示任何一个CBG接收正确时,对端节点判断需重传旧包。当对端节点传输新包时,发送序列号不变,MCS不配置为15,当对端节点重传旧包时,发送序列号反转,MCS不配置为15。对于单播传输,指示相邻两个事件中前一个事件的结束时刻与后一个事件的开始时刻的时间差根据事件间间隔确定。对于组播传输,事件的开始时刻根据高层信令配置。6.4.1.2异步数据链路参数异步数据链路的参数如下:a)事件组起始时刻:事件组包含的多个事件中,最早的事件起始时刻;b)事件组周期:两个相邻的事件组起始时刻的时间差;c)事件周期:两个相邻的事件起始时刻的时间差;d)事件内间隔:在一次事件中,先发节点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发节点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内间隔;e)事件间间隔:在一个事件组内的相邻两个事件中,前面事件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面事件的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间间隔;f)事件组间间隔:对于相邻的两个事件组,前面事件组最后一个事件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面事件组第一个事件的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组间间隔;g)先发后发指示:指示信令接收方在事件中先发送数据还是后发送数据;h)先发节点协议数据单元最大值:先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GB/TXXXXX.1—XXXXi)后发节点协议数据单元最大值:后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j)先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先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最大时长,以微秒为单位;k)后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后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最大时长,以微秒为单位;l)先发时间偏移量:从先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先发节点传输时长,到事件内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m)后发时间偏移量:从后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后发节点传输时长,到事件间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n)先发最大时间偏移量:从先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先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到事件内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o)后发最大时间偏移量:从后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后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到事件间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p)事件最大长度:每一个事件的最大时长。事件长度=先发最大时间偏移量+后发最大时间偏移量。事件最大长度应该小于或者等于事件周期;q)先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事件组对应的先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一个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分段成多个协议数据单元;r)后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事件组对应的后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一个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分段成多个协议数据单元。异步数据链路中,一个事件组中包含的事件总数通过流控过程控制。6.4.1.3异步数据链路流控对于单播:a)对于先发节点,当满足如下两种条件之一,先发节点不使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其它情况先发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一个事件中,先发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且收到后发节点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反馈信息为“成功”、数据长度指示信息为“0”;.一个事件中,先发节点发送了消息,且未收到后发节点发送的消息。j)对于后发节点,一个事件中,后发节点未收到先发节点发送的消息,则不在当前事件以及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对于数据组播的半可靠传输模式:k)对于组长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长节点不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组长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且未收到任何组员节点的接收错误反馈;l)其它情况组长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对于数据组播的非半可靠传输模式,以及双向组播:m)对于组长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长节点不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一个事件中,组长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收到所有组员节点的消息,且每一条组员节点发送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反馈信息为“成功”、数据长度指示信息为“0”;n)其它情况组长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对于反馈组播:GB/TXXXXX.1—XXXXo)对于组长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长节点不使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一个事件中,组长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且收到的每一条组员节点发送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反馈信息为“成功”、数据长度指示信息为“0”;p)其它情况组长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q)对于组员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员节点不在当前事件以及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组员节点在前一个事件发送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且在当前事件中收到来自组长节点对该消息的反馈信息为“成功”。6.4.1.4数据单播传输6.4.1.4.1概述在异步数据单播传输过程中,通过事件和事件组的时间资源配置,可以实现一个节点对一个节点的数据单播传输。发送节点根据接收节点反馈的接收状态的情况,确定发送新数据包或者重传旧数据包。6.4.1.4.2时间资源配置数据单播传输的时间资源配置如图11所示。图11单播传输时间资源配置示意图6.4.1.5数据组播传输6.4.1.5.1概述通过事件和事件组的时间资源配置,可以实现一个节点对多个节点的数据组播传输。组长节点发送数据,并接收多个组员节点的接收状态反馈,组长节点根据多个组员节点反馈的接收正确的情况,确定发送新数据包或者重传旧数据包。在数据组播传输场景下,组长节点数量为1,组员节点最大数量受限于系统资源。组员节点的物理层控制信息中,流控指示字段为“0”,数据长度指示字段为“0”,空包指示字段(如果存在)为“1”。6.4.1.5.2时间资源配置数据组播传输的时间资源配置如图12所示,其中,事件内间隔为配置值,后发节点的发送时刻由该值严格确定,事件间间隔和事件组间间隔是约束值,后发节点的发送结束时刻与先发节点的发送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需要大于该约束值。GB/TXXXXX.1—XXXX图12数据组播传输时间资源配置示意图6.4.1.6双向组播传输6.4.1.6.1概述通过事件和事件组的时间资源配置,可以实现一个节点对多个节点的双向组播传输。组长节点发送数据,并接收多个组员节点的接收状态反馈,组长节点根据多个组员节点反馈的接收正确的情况,确定发送新数据包或者重传旧数据包。同时,组长节点接收多个组员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在一个数据包中反馈多个组员节点的接收正确信息。组员节点根据组长节点发送的接收正确信息,确定发送新数据包或者重传旧数据包。在双向组播传输中,组长节点数量为1,组员节点最大数量为8。组长节点的接收状态反馈信息的位位置与组员节点的映射关系由高层信令配置。6.4.1.6.2时间资源配置双向组播传输的时间资源配置如图13所示。GB/TXXXXX.1—XXXX图13双向组播传输时间资源配置6.4.1.7反馈组播传输6.4.1.7.1概述通过事件和事件组的时间资源配置,可以实现一个节点对多个节点的反馈组播传输。组长节点接收多个组员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在一个数据包中反馈多个组员节点的接收正确信息。组员节点根据组长节点发送的接收正确信息,确定发送新数据包或者重传旧数据包。在反馈组播传输中,组长节点数量为1,使用无线帧类型1和无线帧类型2时,组员节点最大数量为8,使用无线帧类型3和无线帧类型4时,组员节点最大数量为22。组长节点的接收状态反馈信息的位位置与组员节点的映射关系由高层信令配置。6.4.1.7.2时间资源配置反馈组播传输时间资源配置见图14。图14反馈组播传输时间资源配置示意图6.4.2同步数据链路6.4.2.1概述同步数据链路支持数据单播传输、数据组播传输、反馈组播传输、双向组播传输、异步广播传输、同步广播传输。对于同步数据链路,发送节点的每一个数据包只有有限次发送机会,发送节点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重传发送该数据包。数据包重传到一定时间后,发送节点不再重传该数据包。对于单播传输、数据组播传输、反馈组播传输、双向组播传输,接收节点支持给发送节点发送数据包确认信息。GB/TXXXXX.1—XXXX单播传输、数据组播传输、反馈组播传输、双向组播传输通过异步数据链路建立,每一条同步数据链路绑定一条异步数据链路,同步数据链路的参数变更消息由异步数据链路传输。异步数据链路断开时,与之绑定的同步数据链路也相应断开。异步广播传输、同步广播传输通过扩展广播配置和变更。6.4.2.2同步数据链路参数同步数据链路的参数如下:a)事件组起始时刻:事件组包含的多个事件中,最早的事件起始时刻;b)事件组周期:两个相邻的事件组起始时刻的时间差;c)事件周期:两个相邻的事件起始时刻的时间差;d)事件内间隔:在一次事件中,先发节点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发节点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内间隔;e)事件间间隔:在一个事件组内的相邻两个事件中,前面事件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面事件的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间间隔;f)事件组间间隔:对于相邻的两个事件组,前面事件组最后一个事件的传输结束时刻与后面事件组第一个传输的传输开始时刻间的时间定义为事件组间间隔;g)事件总数:1个事件组包含的事件的最大值;h)事件编号:一个事件组周期间隔内的事件编号值;i)新包个数:一个事件组周期内可以传输的新数据包的最大个数;j)新包编号:N个事件组周期内传输的新数据包的顺序编号,取值范围为[0,31],N的数值为(32/新包个数);k)有效载荷计数:有效载荷的编号累加值;l)数据丢弃周期:单个数据包可以跨越的最大事件组周期间隔个数;m)业务适配方式指示:表示服务数据是周期适配方法还是非周期适配方法;n)先发后发指示:指示信令接收方在事件中先发送数据还是后发送数据;o)先发节点协议数据单元最大值:先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p)后发节点协议数据单元最大值:后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协议数据单元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q)先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先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最大时长,以微秒为单位;r)后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后发节点发送的数据包的最大时长,以微秒为单位;s)先发时间偏移量:从先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先发节点传输时长,到事件内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t)后发时间偏移量:从后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后发节点传输时长,到事件间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u)先发最大时间偏移量:从先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先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到事件内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v)后发最大时间偏移量:从后发节点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开始,经过后发节点最大传输时长,到事件间间隔为止,然后按照时隙向后对齐后的总时间,以时隙为单位;w)事件最大长度:每一个事件的最大时长。事件长度=先发最大时间偏移量+后发最大时间偏移量。事件最大长度应该小于或者等于事件周期;GB/TXXXXX.1—XXXXx)先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事件组对应的先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一个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分段成多个协议数据单元;y)后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事件组对应的后发节点服务数据单元最大值。一个服务数据单元可以分段成多个协议数据单元;z)事件组时间同步锚点时延:事件组的起始时间到该事件组的时间同步锚点的时间间隔aa)事件组时间同步参考点时延:事件组的起始时间到该事件组的时间同步参考点的时间间隔。6.4.2.3同步数据链路流控对于单播,当满足如下条件时,先发节点不使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一个事件中,先发节点发送流控信息=0的消息,且收到后发节点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反馈信息为“成功”、数据长度指示信息为“0”。其它情况先发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对于数据组播的半可靠传输模式的组长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长节点不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组长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且未收到任何组员节点的接收错误反馈。其它情况组长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对于数据组播的非半可靠传输模式及双向组播的组长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长节点不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一个事件中,组长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收到所有组员节点的消息,且每一条组员节点发送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反馈信息为“成功”、数据长度指示信息为“0”。其它情况组长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对于反馈组播:——对于组长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长节点不使用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一个事件中,组长节点发送流控信息为“0”的消息,且收到的每一条组员节点发送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反馈信息为“成功”、数据长度指示信息为“0”。其它情况组长节点自行决定是否在当前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中发送消息;——对于组员节点,当满足如下条件时,组员节点不在当前事件以及事件组中之后的事件发送消息:组员节点在前一个事件发送的消息中:流控信息为“0”,且在当前事件中收到来自组长节点对该消息的反馈信息为“成功”。6.4.2.4数据丢弃机制同步数据链路支持主动数据丢弃机制。发送节点可以自主决定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可以选择丢弃该数据包,直接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对于无线帧类型1和无线帧类型2,接收节点通过事件组编号和新包个数计算本地基准值,再通过该基准值和数据包的发送序列号得到传输有效载荷的计数值,从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包是新传包还是重传包。其中,发送序列号表示一个事件组周期间隔内数据包的编号,相同编号的数据包对应相同的有效载荷,不同事件组周期间隔内不同编号的数据包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其赋值方法为:a)发送序列号从0开始计数;b)收到接收正确信息,发送序列号等于(发送序列号+1);c)收到接收错误信息或没有收到回复,发送序列号保持不变;d)跨事件组时,发送序列号等于(发送序列号-新包个数);e)若出现小于0,则发送序列号等于0。本地基准值表示在某一个事件组内能收到的最小的有效载荷计数值,其计算方法如下所示:GB/TXXXXX.1—XXXXf)当[事件组编号<数据丢弃周期]时,本地基准值等于0;g)当[事件组编号≥数据丢弃周期]时,本地基准值等于[新包个数*(事件组编号-数据丢弃周期+1)]。图15给出了同步一对一双向链路传输的示例,其中数据丢弃周期为3,事件总数为4,新包个数为2。图15同步数据链路的数据丢弃机制图16对应的传输编号、本地基准、发送序列号和有效载荷计数的取值见表13。表13事件组取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