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恒与藏本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_第1页
赵敏恒与藏本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_第2页
赵敏恒与藏本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_第3页
赵敏恒与藏本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_第4页
赵敏恒与藏本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个世纪,名噪全球的华人记者是谁?上个世纪,几次最早报道全球独家新闻的华人记者是谁?

赵敏恒个人简介赵

敏恒(1904年2月1日~1961年1月6日),江苏南京人。1951年9月~1923廿月在清华学校读书,同班同学有吴国祯、梁实秋、孙立人、罗隆基

等。1923年7月毕业后官费赴美留学,先在哥罗拉大学文学院读四年级,攻英国文学批评,得文学学士衔。1924年9月~1925年6月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又得新闻学士衔。1925年6~9月,短期担任过美国丹佛城快报记者。1925年9月~1926年6月,一边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当新

闻硕士研究生,一边兼任纽约寰球通讯社编辑。年方22岁,赵获硕士学位后,还当过一年《中国留美学生月报》总编辑(1926年6月~1927年5月)。1927年5月赵敏恒离美返国,1927年7月~1928年6月,任北京英文导报副总主笔。1928年6~8月,任南京民国政府外交部情报处副科长兼秘书。1928年8月起,同时人美联社、路透社驻南京特派员(两社有密切合作关系)。[赵

敏恒任美联社驻南京特派员时间为1928年8月~1933年4月。任路透社驻南京特派员时间为1928年8月~1937年11月。任路透社驻南京特派员时间为1928年8月~1937年11月。]1937年11月~1938年10月,赵敏恒为路透社驻汉口特派员,1938年11月~1944年8月,赵敏恒为路透社中国分社社长兼重庆分社社长。

为英国路透社工作前前后后足足有16年。经考证,赵未担任过路透社远东分社社长,只担任中国分社社长兼重庆分社社长。赵敏恒在路透社十六年,报道过不少震

动世界的重大新闻,尤以独家新闻见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郊外炸毁南满铁路,炮击沈阳,蓄意制造“九一八”侵华战争’。最先报道“九一八事变”新闻是赵敏恒。伦敦路透社总社收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比南京国民政府早6个小时。“九一八”事变后,远东形势紧张,各国迫切需要了解中国情况,于是,英、美、日、苏等国的报纸、通讯社聘请他为兼职记者。有一段时间,赵敏恒除路透社本职外,还为美联社、国际新闻社、世界通讯社、塔斯社、日联社、伦敦每日电讯报、大阪朝日新闻七家新闻机构发稿。一时间,“赵敏恒成了国际新闻界的明星”。赵在接受日本报纸、通讯社兼职记者时,也曾感到离奇,再三犹豫,惟恐官方误会。于是商请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定夺。王正廷部长经慎重考虑后,认为“日本人替我们付宣传电费,有何不可”。并特别通知交通部不得扣留该项电报。赵敏恒同时向七家新闻机构拍发电讯,为了避免其名过多重复,还用他夫人谢兰郁名字,在外交部外籍记者登记簿上登了记。最先报道“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南京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申诉。国际联盟理事会于1932年3月派了个以英国人李顿爵士为团长,由英、美、法、德、意5国人员组成的调查团来华调查。经过半年多的调查,该调查团写出了一份袒护日本、侮辱中国,提出国际共管东北三省的调查报告。在官方规定公布的时间以前,该调查报告是保密的。然而赵却比别人早4小时发表李顿调查报告团报告摘要。当李顿代表团到江苏南京时,蒋介石夫妇在励志社宴请代表团,赵就设法在餐厅隔壁的弹子房里偷听,记下各人的演讲词。李顿代表团调查报告公布前,在中国外交部打印时,赵费尽心思,想弄到手,但因外交部工作细心,报告交打字员时,每张打字纸编有号码,凡用过纸张都无法取出。赵凭他的机智,设法弄来用过的复写纸,向光亮处一照,字迹十分清楚。赵就凭这复写纸,录下了报告书的摘要。早4小时发表李顿调查团报告1934年6月8日,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全面侵华,制造了一个“藏本失踪案”。藏本英明是日本驻南京的副领事,奉命自杀,以制造武装侵华的口实。藏本怕死,不肯自杀,便在明孝陵一个山洞躲了起来。日方坚称藏本为我方杀害,严正向我政府抗议;并调集军舰,云集下关江面,虎视眈眈;传说日本陆战队即将开进南京屠杀。在这谣诼纷纭、形势紧张时刻,赵忽然接到南京警察厅侦缉队长赵世瑞来电,说藏本已经寻获,唯恐交还日方后,日本仍狡赖;所以约赵立即去访问藏本,待谈话发出后,再将藏本交还日方。于是赵驻车前往。不料藏本拒绝接见记者,表示在见到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须磨江前,不拟发表谈话。赵敏恒一时情急智生,走上前与藏本握手,声称是南京青年会代表,特来慰问。藏本为之感动,大谈满腹牢骚,说自己在华多年,屡受同僚排挤,觉得人生无味,因而出走,准备自杀。被寻获时,正在明孝陵大树下午睡。赵敏恒与藏本谈话经路透社发表后,“藏本事件”成为国际笑谈;日方恼怒之下,大骂赵敏恒不是记者,而是中国的一个“恶毒宣传员”。日本驻南京领事馆见阴谋败露,只好宣布藏本患“精神分裂症”,强制押解回国。最早披露“藏本失踪案”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这天上午9时半,南京国民政府一位要人打电话问赵:“西安有无电报来?”赵答没有。又问路透社在西安有无记者,是否有无线电台?赵答没有。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赵感到奇怪,问得离奇,立即向各方寻找线索。11时探得蒋介石不在西安城内而住在华清池,前一天还有电报道南京。要电话询问交通部,说陇海路火车目前只通华阴,判断是发生兵变。当时人们还不大相信赵的消息,直到张学良发表广播讲话时,才证实路透社消息的快速准确,赵又为路透社立了一功。“西安事变”的最早报道者1943年11月22~26日,中、英、美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开会,讨论对日作战,要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时,中国友谊访英代表团(团员维护政治、王云武、王世杰、杭立武、李维果等人)前往伦敦,以路透社记者身份随行。抵达开罗时,飞机停留一天。赵看到蒋介石的一些侍从、要员和英、美一些军政人员阿,立即断定开罗在开国际重要会议。他多方采访,写成一条开罗会议新闻。按照战时邮电管制,记者的新闻稿都要经过军事当局的新闻检查,才能公开见报。赵立即从开罗飞到里斯本(当时葡萄牙系中立国),发电路透社伦敦总社,比美联社、合众社、国际新闻社早14小时公布开罗会议消息,轰动了整个世界。早14小时报道开罗会议赵的确冒了军事法庭审判的风险。当时英国政府新闻检查原则是:只扣有关国防机密消息。赵就用这个办法县避开了开罗的邮电管制,又钻了伦敦新闻检查的空子。赵这次伦敦之行,曾应重庆《新民报》之约,撰写通讯,总题为《伦敦去来》,其中有一篇写西非见闻,指责大英帝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高压政策。揭露英国商人在黄金海岸对黑人的残酷剥削。这篇通讯在路透社内部掀起轩然大波,受到种种非难。社方要赵认错,并不准《伦敦去来》成书出版,赵坚决拒绝,辞去路透社中国分社与重庆分社两个社长的职务,并拒绝接受路透社高额退职金。

1944年8月,赵退出路透社后,与陈丙一合编《快报》周刊,短时担任过重庆《世界日报总编辑,兼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时事分析》课教授。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两次给赵送飞机票,要他去台湾,他不去;爱国华侨胡文虎来电请他去担任香港《星岛日报》获新加坡《星洲日报》总编辑,他不去;联合国也邀请他去主持新闻宣传事宜,他也不去。建国后,赵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采访与写作研究组主任,献身于新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

1955年7月25日“肃反”高潮中,因“国际特嫌”被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