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课)_第1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课)_第2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课)_第3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课)_第4页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

------社会生活的变迁

衣食住习俗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与之相应,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长袍马褂长袍马褂作为清朝的服装,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流行于整个近代。西装西服,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诠释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时尚性情与气质。

清朝旗袍民国旗袍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列宁装绿军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不爱红妆爱武装干部装60年代中期后的流行:绿军装和干部服人们以服装的同一性表示对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改革开放以后,服装款式新颖,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流行女装政治上实行改革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开放,与世界服饰的交流促进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饰会有这种变化?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20世纪上半期)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变化趋势: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子:宽松肥大→旗袍、上衣下裙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男子: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女子:列宁装、连衣裙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封闭性开放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巩固独立异彩纷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美观大方彰显个性ks5u精品课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粤菜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才为代表,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招牌菜:五蛇羹、盐火鸡、烤猪等。ks5u精品课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川菜正宗川菜以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酸、甜、辣、麻、香、油重、味浓,离不开三椒。招牌菜:宫保鸡丁、大煮干丝、麻婆豆腐等。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ks5u精品课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上海石库门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五四前清末传统婚礼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蒋介石与宋美玲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问题探究:推动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有哪些?政治因素: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思想因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科技因素: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经济因素:自然经济的解体,各种经济因素的出现和组合;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贯穿其中的是外来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一分为二)。总之,近现代社会的剧变是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2012·浙江卷]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C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从时间看,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刚刚出现,社会经济结构并未出现大的变动,A项不正确;近代国人办报最早是1872年创办的《申报》,B项不正确;当时中国自然经济的存在,外国商品只能是少数富有的人追求时尚的选择,不可能促进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故C项正确,D项错误。【链接高考】(2011高考福建文综,13)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

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

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

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点评:本题就是从帽饰的变化考查社会观念的变化,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新课

程观。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公元887年,《邸报》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③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①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②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③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④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维新、辛亥、新文化运动)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汽车(20C初)公共汽车(1924年)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车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B.社会观念的进步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B

[解析]材料用煤气灯与电灯相比较,从“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到“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说明近代上海社会观念的进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从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

)A.报导重大时事C.宣传政治主张B.评价社会风气D.传播商业信息D

[解析]材料指出了报纸的功能。从“商贾贸易”“生意价值”“船货往来”可知,创办报纸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无从体现。4.(2008年山东文综,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2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1.(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2.(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3.(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BDA感受高考1(上海历史)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答案C2(广东历史)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答案C3(2011年江苏高考7题)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B.①②

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仰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