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护理(儿科护理)_第1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儿科护理)_第2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儿科护理)_第3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儿科护理)_第4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儿科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及其他器官等黄染的现象。一、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1、生理性黄疸特点(1)黄疸的时间: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2)黄疸程度(轻):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umol/L(12.9mg/d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6umol/L(15mg/dl)。(3)一般情况良好:精神好,食欲正常。以上三点均符合考虑生理性黄疸

2、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的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2)黄疸重: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6umol/L。(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4)进展快或退而复现:每日胆红素值>85umol/L(5mg/dl(5)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34umol/L(2mg/dl)(6)一般情况差,伴有原发疾病的表现二、胆红素的正常代谢1、胆红素来源(主要为衰老的红细胞)2、血液中运输(与白蛋白结合)3、肝脏代谢4、主要通过肠道排出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较多:初生时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每日生成的量时成人的2倍。2、运送胆红素能力不足:清蛋白少,与胆红素结合能力差3、肝功能不成熟:肝细胞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均不好。4、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β-葡萄糖醛酸肝酶活性高。是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四、病理性黄疸的原因1、感染性:

(1)新生儿败血症我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其次是大肠杆菌产后感染为最主要感染途径,其中脐炎最多见。早期表现为少吃、少哭、少动(三少),病情进展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体重不增、面色不好、精神不好(七不);可伴黄疸、出血、休克等(2)新生儿肝炎

2、非感染性:(1)新生儿溶血病病因:ABO血型不合(母亲O型,婴儿A或B常见型)、RH血型不合(RH阴性的孕妇和RH阳性的胎儿)。临床表现:黄疸出现早(多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多伴有贫血、肝脾肿大、水肿、心衰,严重可出现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当血清胆红素浓度>342umol/L(20mg/dl),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1、警告期:嗜睡、吸吮无力、反应低下、肌张力下降,约持续12~36小时。2、痉挛期:抽搐、尖叫、肌张力增高等。3、恢复期:抽搐停止、肌张力体温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智力落后、手足徐动、听力下降等

2、非感染性:(2)先天性胆道闭锁:2周开始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大便灰白色,3个月可发展为肝硬化。(3)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一般情况良好胆红素明显增高,黄疸可持续到新生儿生后4~12周停母乳24~48小时,黄疸可明显减轻(4)其它:G-6-PD缺陷、药物性黄疸等五、治疗原则1、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治疗,早开奶,母乳喂养,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观察。2、病理性黄疸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肝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等。六、护理措施1、降低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

(1)一般护理:合理喂养、保暖、预防感染等(2)按医嘱给药:肝酶诱导剂,输血浆和白蛋白等(3)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1、适用症: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新生儿(新生儿溶血症、母乳性黄疸)2、注意事项:

灯管与患儿皮肤距离33~50cm入箱前皮肤清洁,勿在皮肤上涂粉和油类;尿布遮盖会阴部;佩戴护眼罩。观察病情:生命体征、黄疸变化。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脱水、皮疹、青铜症等。

光照疗法2、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

观察黄疸进展情况;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3、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进行黄疸观察及评估黄疸进展,解释病情、治疗及预后,取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溶血症患儿,做好孕妇产前咨询和保健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1`3天,或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改为母乳喂养。G-6-PD缺陷者忌食蚕豆及其制品,不穿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避免使用磺胺等诱发出血。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指导早期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ThankYou!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细菌,也有因病毒、霉菌等引起者。新生儿败血症1.致病菌

以葡萄球菌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和气管插管技术的广泛应用,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有增加趋势。病因产前羊膜囊感染、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

产时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时消毒不严等

产后脐部、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各种器械消毒不严2.感染途径病因经胎盘感染产道细菌上行羊水穿刺消毒不严产前感染产时感染抽羊水产钳损伤皮肤黏摸气管插管产后感染脐带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静脉留置针吸痰暖箱内水箱中的水医源性感染因素

医务人员的手机械通气(一)健康史评估母孕期是否有感染性疾病、羊膜早破或羊膜囊穿刺等创伤性操作;患儿通过产道时及娩出后有无细菌感染史;患儿反应、体重增长、体温变化等情况及有无黄疸、出血倾向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①一般表现:一般情况差②出现黄疸③出血倾向④休克及其他表现(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患儿病情较重,以及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的不确定性,抗生素治疗过程长等因素,会使家长产生自责、焦虑;若为产时感染引起,还会对医护人员产生抱怨、不信任及不愿合作等。(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五)治疗要点

合理使用抗生素

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

1.体温调节无效2.皮肤完整性受损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护理诊断

1.维持体温正常

体温过高时:

调节环境适宜的温、湿度

松解包被

多喂水

温水擦浴

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

体温低时:

预热后的柔软棉被包裹

母怀抱

热水袋

必要时应用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床护理措施2.清除局部感染灶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皮肤黏膜破损等,促进病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遵医嘱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注意药物毒副作用。3.保证营养供给有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但主张少量多次,耐心喂哺;吸吮及吞咽能力差者,可管饲喂乳;病情危重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每天测量体重1次。(4)预防化脓性脑膜炎

积极控制感染,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病情,如面色青灰、突然尖叫、频繁呕吐、前囟饱满、两眼凝视等化脓性脑膜炎的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重新评估患儿的身心状况,调整护理计划。(5)健康指导向家长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当新生儿发生脐部、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感染时,应及时彻底进行治疗。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说明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树立家长对患儿康复的耐心和信心。谢谢!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的严重脑损伤。早产儿多见,出血量少者,多可痊愈,出血量大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脑性瘫痪、运动和智能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窒息血管内压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脑内毛细血管缺血性损伤脑内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动脉压压力被动性血流脑静脉血管破裂出血脑血管扩张动脉压

胎儿过大

产程延长胎位不正胎儿头部过分受压

胎头吸引

臀牵引大脑镰撕裂、脑表浅静脉破裂硬脑膜下出血

产钳助产急产机械性损伤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评估产前、产时、产后母亲、

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二)身体状况

神志改变、呼吸改变、颅内压增高、眼部表现、瞳孔改变、肌张力改变、其他。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发病早,家长没有心理准备,且对本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感到茫然,会表现出焦虑、恐惧、悲伤、愤怒。对孩子存活后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出的厌恶甚至遗弃,会带来一些社会性问题。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和有皱缩红细胞有助于诊断,但正常者不能排除本病,病情危重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2.头颅CT和B超可确定出血部位和范围,有助于判断预后。(五)治疗要点

镇静、止惊

降低颅内压

止血

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治疗并发症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体温调节无效:4、低效性呼吸型态5、焦虑护理措施1.协助降低颅内压

减少刺激,保持安静,抬高头肩部15-30°

缓解颅内高压,遵医嘱用药

纠正缺氧

密切观察病情2.补充营养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喂养方式,保证能量和水分供给。护理措施3.预防窒息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口鼻分泌物吸入

遵医嘱使用止惊剂

昏迷患儿保持侧卧位;4.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物理降温,过低时保暖;护理措施5.健康指导向家长讲解病情、治疗效果及可能的预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安慰,让家长接受新生儿患病的事实;如有后遗症,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用脑代谢激活剂。谢谢!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炎:

指脐带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

一、临床表现轻度:脐轮及脐部周围皮肤轻度发红可有少量浆液重度:脐部及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多并带有臭味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二、治疗要点1.保持局部干燥2.局部处理:2.5%碘酊及75%酒精消毒或3%过氧化氢清洗脐部,涂以75%酒精,3次/日3.抗生素应用:选用敏感抗生素脓肿---及时切开引流,换药慢性肉牙肿----10%硝酸银烧灼/手术切除三、护理1.清除感染伤口无菌操作,清洗消毒重者,选用敏感抗生素2.脐部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干燥3.预防感染加强脐部护理谢谢!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及其他多种原因(早产、感染、窒息)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皮肤发硬和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病因寒冷早产缺氧感染发病机制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肤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薄棕色脂肪含量少缺乏寒战产热方式摄入能量少产热能力差,散热多,易发生低体温发病机制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肤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薄棕色脂肪含量少缺乏寒战产热方式摄入能量少产热能力差,散热多,易发生低体温重症感染、心力衰竭、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能量摄入不足,致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其熔点高,体温低时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低体温及皮肤硬肿,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流缓慢,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病机制(一)健康史评估室温、保暖、喂养、胎龄及分娩情况,是否有早产、窒息、受寒、感染等因素存在;评估患儿体温、食欲、反应、尿量及硬肿变化等情况。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发病初期表现低体温、反应低下、食欲差或拒乳、哭声低弱、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等。

1.低体温体温常低于30℃2.皮肤硬肿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3.多器官功能损害(三)心理-社会状况家长因对本病病因、护理、预后等知识的缺乏,常出现内疚、焦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