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七下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1页
中考复习-七下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2页
中考复习-七下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3页
中考复习-七下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4页
中考复习-七下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七下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1.用“/”给乙文划横线句进行断句。(限断3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2.“胜”在古汉语字典中有诸多义项,譬如:A.胜利,取胜;

B.胜过,超过;C.禁得住;

D.优美,美好。文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的“胜”应解释为(

)。(填字母序号)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4.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绘陋室清幽,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写居室清静;主旨上,两文都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二)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①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②,山茶戴雪而荣③。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④草木而神仙者乎?【注】①辄:就。②脱:脱落,凋谢。③荣:茂盛。④殆: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5.解释加点的词(1)中通外直(

)

(2)不蔓不枝(

)(3)陶后鲜有闻(

)

(4)愈开愈盛者(

)6.选出“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然石榴之久7.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8.语段(一)中“独爱菊”“独爱莲”两个“独”字,表现了陶渊明和周敦颐怎样的生活态度?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宋】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轮扁斫轮【战国】庄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9.选文中,“______________”表现了卖油翁技术的娴熟,“______________”表现了轮扁手艺的高超。(用原文句子填空)10.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11.根据示例,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示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分析:“乎”表示反问的语气,表现了康肃对自己射箭本领的得意,对卖油翁的轻视,刻画了康肃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性格。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分析:12.教材选入《卖油翁》时删去了原文的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里说的“解牛斫轮”指的就是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你认为《轮扁斫轮》与《庖丁解牛》所说的道理果真如欧阳修所说的没有差异吗?请简述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石资政中立①,性疏旷,好谐谑,士大大能道其语者甚多。杨大年方与客棋石自外至坐于一隅②,大年因诵贾谊《鹏赋》以戏之云:“止于坐隅,貌甚闲暇。”石遽答曰:“口不能言,请对以臆③。”闻者以为善对。——出自《归田录》,有删改【注释】①石资政中立:资政,官职名;中立,人名,②隅:角落。③口不能言,请对以臆:出自贾谊《鹏赋》,臆,胸中所想。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权谓吕蒙曰②见往事耳③及鲁肃过寻阳④貌甚闲暇14.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属于谦称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石资政中立D.陈康肃公善射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杨大年与客棋石自外至坐于一隅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石资政中立,性疏旷,好谐谑,士大夫能道其语者甚多。17.说话是一门艺术。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就学的?石中立又是怎样回杨大年的戏谑?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书院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①时。【注】①稔:rěn,庄稼成熟。18.请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

(2)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

(4)勤惰尔自知

尔:__________1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0.【甲】文“治经”中的“经”指《易》《________》《________》《礼》《春秋》等书。21.根据情境,在空格处选择合适的称呼(填选项前序号)。鲁肃与吕蒙相谈之后,往拜蒙母。吕蒙:“大兄惠临寒舍,探望①_______(A.家慈

B.令堂

C.尊君),深表感激。”鲁肃:“如②_______(A.鄙人

B.舍弟

C.贤弟)不弃,你我便结为挚友,今后肝胆相照。”

吕蒙:“甚善!”22.【乙】诗中说“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请结合【甲】文中吕蒙读书的故事来阐述这句话的含义。(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选自《活板》)【乙】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①,则报恩塔②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注释】①窑器:陶瓷器具。②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⑵持就火炀之(

)⑶用讫再火令药熔(

⑷半日方散

)⑸必顶礼赞叹而去(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⑴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⑵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25.结合甲文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突出活版印刷的“活”的。26.下列对两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说明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两项;“极为神速”生动说明了活版印刷的优越性。B.甲文紧扣“活”这一特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乙文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开篇点明了报恩塔的建筑艺术之高超。C.从乙文中“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作者侧面赞扬了报恩塔的鬼斧神工。D.甲文语言准确、朴实、简洁;乙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显得生动有情趣。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2.D3.(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

安贫乐道,志趣高洁【解析】1.本题考查断句。结合句意“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和“也”是表示判断的标志的用法可以判断出,“项脊轩”和“旧南阁子也”之间要断开;“也”的后面也要断开;故全句可断为: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根据句意“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可判断出:“胜”的意思是优美;故选D。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1)乱: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2)余:我。修葺:修理。使:让。上:从上面。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甲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意思是: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描绘了陋室的幽雅;乙文中,“万籁有声”借写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来衬托了居室的清静;“庭阶寂寂”则直接描绘项脊轩的幽雅。从“斯是陋室”“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等句子可见室陋;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借书满架”可见室雅。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可见两室环境清幽。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可见作者情趣,安贫乐道,高洁脱俗。甲: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乙: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灰尘泥土不断渗滴出水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每挪移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地方可以安置。项脊轩坐南朝北,照不到太阳,每天一过中午屋里就很昏暗。我稍稍修补了一下,使上面不再漏土漏雨,前面开了四个窗子,环绕庭院盖起围墙,用北墙来挡南面的阳光,阳光照在墙上,反射进屋里,屋里才亮堂了。又在院里种了兰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堆满书架,时卧时起,长啸高歌,或者静静地端坐,种种声音都能听到。庭院的台阶上静悄悄的,小鸟时时来啄食,人过去都不飞走。每月十五的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杂乱地映在墙上,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袅袅婷婷,十分可爱。5.

(1)贯通

(2)长出藤蔓

(3)很少

(4)灿烂(茂盛)6.B7.(1)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2)这种花具有松树和柏树的品质,含有桃树和李树的风采。8.表现出陶渊明和周敦颐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中通外直:(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通:贯通。②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蔓: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③陶后鲜有闻: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鲜:少。④愈开愈盛者:并且越开越灿烂的。盛:茂盛。6.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A.水陆草木之花: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之,结构助词,的;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花之隐逸者也:是花中的隐士。之,结构助词,的;D.然石榴之久;然而,石榴开花的持久。之,结构助词,的;故选B。7.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①重要词语有:予,我;独,只;爱,喜爱;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水波;而,表转折;妖,艳丽。②重要词语有:具,具有;松柏之骨的骨气;挟,携同,带有;桃李之姿,桃李的风采。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独爱菊”指的是平静安逸的生活,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独爱莲”指的是洁身自好的态度,周敦颐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两人都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但陶渊明追求的是超然物外的避世隐居,而周敦颐却是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乙】百花之中开得时间最短的,一开花就凋零的,是桂花与玉兰花;百花之中开得时间最长,并且越开越灿烂的,是山茶花和石榴花。然而,石榴开花的持久度远远比不上山茶的。石榴的花瓣一到起霜就会凋谢,而山茶花即使在下雪天也仍然开得那么茂盛。这种花具有松树和柏树的品质,含有桃树和李树的风采,历经春夏秋季都始终不变。这不几乎是植物中的极品吗?9.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10.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11.“已夫”是罢了的语气,表示强调的语气。强调了齐桓公读的书都是古人的糟粕这一论断,表现了强烈的自信。12.有差异。“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表现了欧阳修一种反向的思考,他认为熟能生巧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生命也需要创新,并且如果万事都能生巧,那便磨灭了人们最初行事的初衷。《轮扁斫轮》蕴含的道理是实践才能出真知,古人思想上的精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庖丁解牛》蕴含的道理是熟能生巧。【解析】9.考查筛选信息。第一空:应填“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葫芦口本已极小,又盖了一枚铜钱,就更小了,油能从钱孔入,钱却不湿,可见卖油翁技术的娴熟。第二空:应填“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轮扁斫轮能做到不快不慢,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表现了轮扁手艺的高超。10.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故断句为: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11.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已夫”的意思是罢了。句意为: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在句末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了桓公读的书确实是古人的糟粕。从末段轮扁的语言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结合了自己斫轮的经历,并不是信口雌黄,而是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所以才敢于向桓公进言。“已夫”表现了他强烈的自信。12.考查比较阅读。“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是对陈康肃的嘲笑,你与杀牛的疱丁,斫轮的轮扁有什么区别呢?都只是熟练罢了。这可以理解为欧阳修对于熟能生巧的一种否定,熟能生巧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千百次的重复,并没有任何的创新,如果做什么都可以熟能生巧,那么生命还有什么意义,还需要什么探索呢?《轮扁斫轮》中,轮扁用自己的经历提醒桓公,古人留下的东西并不是他思想的精髓,一些精华的地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多实践,多锻炼,才能融会贯通,实践才能出真知。《庖丁解牛》中庖丁因为解牛的本领受到梁惠王的赞赏。他这种本领来自于无数次的解牛。这两个故事都不同程度地从正面肯定了熟能生巧。所以《轮扁斫轮》与《庖丁解牛》所说的道理和欧阳修所说的是有差异的。译文:卖油翁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轮扁斫轮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13.①对……说②了解③等到④外表的样子14.B15.杨大年方与客棋/石自外至/坐于一隅16.(1)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2)资政石中立,性情豪放豁达,喜好诙谐戏谑。士大夫能说出他的话的有很多。17.孙权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读书得到长进的经历来诱导吕蒙读书学习。石中立引用出自同一篇文章中的话,既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又回击了对方的戏弄。【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谓,一词多义,对……说。见,一词多义,了解。及,本义,等到。貌,一词多义,外表的样子。14.A.卿:对臣子的爱称;B.孤:皇帝对自己的谦称;C.资政:官职名;D.公:对人的尊称;故选B。15.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杨大年正在与客人下其,石中立从外面进来,坐在屋子的角落里。故断句为:杨大年方与客棋/石自外至/坐于一隅。1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士,读书人。更,另、另外。何,为什么,怎么。见事,明白事理。乎,呢,表反问语气。(2)疏旷,豪放豁达。谐谑,诙谐戏谑。道,说出。甚,很。17.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中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知孙权是用现身说法的方法,列举自己因为多读书而得到长进的实例来劝说吕蒙应读书学习。乙文中杨大年用来戏弄石中立的话出自《鹏赋》,石中立回应他的话同样出自《鹏赋》,既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化解了自己的尴尬,也巧妙的回击了对方,这只是你心中臆想,没有根据。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资政石中立,性情豪放豁达,喜好诙谐。士大夫能说出他的话的有很多。杨大年正在与客人下棋,石中立从外面进来,坐在屋子的角落里。杨大年于是吟诵贾谊的《鹏赋》来戏弄他:“坐在角落里,看样子很闲暇。”石中立马上回答说:“不能说话,请让我用胸中所想应对。”听说这件事的人认为他善于对答。18.

辞:推托。

治:研究。

及:到,等到。

尔:你。19.(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志士分别三日,就要另外擦拭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他。20.

《诗》(或:《诗经》)

《书》(或:《尚书》)21.

A

C22.这句诗的意思是:读书就像种地,只要你读得多,勤于耕耘,自然会有丰收的时候。正如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说后,努力学习,最终进步飞快,赢得了鲁肃的极大夸赞。【解析】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推托。②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研究。③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④句意:辛勤和懒惰你自己知道。尔:你。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但:只是;涉猎:粗略的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2)士:读书人;即:就;刮目:擦擦眼;待:看待。2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简称“诗”“书”“礼”“易”“春秋”,为历代儒学研习书经。21.本题考查谦辞的理解。根据“往拜蒙母”的提示,鲁肃探望吕蒙的母亲,①是吕蒙对鲁肃称自己的母亲,用谦辞,即“家慈”;“令堂”指对方的母亲,是尊称;“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故选A。根据“结为挚友”的提示,鲁肃称呼吕蒙兄弟,②用敬辞,即“贤弟”;“鄙人”谦辞,自称;“舍弟”是称呼自己的弟弟的,是谦辞;故选C。2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解答此题需在通晓文章和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从劝学方式、内容上来分析。“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意为: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结合【甲】文内容,从“权谓吕蒙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等内容可知,文中写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这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这与【乙】诗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一句表达的意思一致,即:读书能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广览群书,勤于思考,就像种植庄稼,辛勤的付出终将会有回报。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努力学习就像农人努力耕作,是勤劳还是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就算书的种类繁多,只要努力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23.⑴混合

⑵靠近

⑶用火烧

⑷才

⑸离开(24.⑴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⑵现在塔上损坏了一块砖,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工部下发一块砖来替补它,像当初就砌在那里一样。25.每字为一印,每一字皆有数印,字模活;“密布字印”,排版活;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印刷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做法活;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拆版活26.C【解析】选自《活板》作者:沈括年代:北宋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

年代:明末清初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如“就”是“靠近”;“火”是名词作状语,“用火烧”的意思。点晴:试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平时要分类积累,解答此类习题并不是太困难。2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