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INNOVATIVEDESIGN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时空定位】课前·预习案课堂·研习案随堂演练课后·检测案目录学习任务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学习任务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学习任务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主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主题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意义课前·预习案11.背景 (1)历史渊源: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__________格局。 (2)现实国情: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学习任务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多元一体2.过程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__________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1947年成立______________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民族平等内蒙古自治区3.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③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________。 (2)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权►微思考1.阅读教材插图P75“2015年8月9日,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火炬”:通过这幅插图,我们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提示

说明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摘自教材P75)材料中的“基本国情”指什么?

提示

各民族交错居住的特殊分布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助学助考1.概念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易错提醒——民族区域自治≠完全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也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不是由某一民族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3.图解历史——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康发展。学习任务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2.历程时间概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民族自治地方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纳入法制轨道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_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______政治制度之一三个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基本3.影响 (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打牢中华民族________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共同体►微思考1.阅读教材P77-78“学思之窗”:结合史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因。

提示

原因: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客观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一贯方针,也是一项法律义务。2.阅读教材P78“历史纵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提示

少数民族有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助学助考1.拓展提升——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侧重点基本原则侧重点民族平等在各方面地位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关系融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过程中补弱2.思维点拨——对“三个离不开”的认识“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1.主题: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__________,共同繁荣发展”。2.目的: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__________、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学习任务三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3.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________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共同体4.目标: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________的伟大目标。5.新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国梦►微思考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全线通车。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告别了“高原孤岛”和“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摘自教材P78)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因素有哪些?提示

改革开放的进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国家的大力支持;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助学助考1.概念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2.思维点拨——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意义(1)政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2)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文化:促进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易错提醒——现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课堂·研习案2重点难点1.重点: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2.难点:在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制度保障的认识。主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任务1史料证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和目的

史料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年8月4日)【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及目的。【成果展示】

原因:各民族交错居住的特点;各民族的相互交融;各民族共同的历史遭遇;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的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任务2史料证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史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概括其主要内容。【成果展示】

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1)从历史情况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2)从民族组成来说,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少,聚居区域宽广,只有在统一国家内团结互助,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3)从民族分布来说,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只有实行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要求。(4)从民族关系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各民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中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并促进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意义任务1史料实证——《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

史料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让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使自治机关真正行使自治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自治地方的积极性。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都很关心《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希望内蒙古自治区在这方面能有新的建树。要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与本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认真贯彻实施。——摘自习仲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及作用。【成果展示】

地位:中国的一项基本法律。作用: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顺利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本地区的法规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等。任务2学者观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史料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成果展示】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保障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等的民主权利,并且使少数民族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3)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各民族相互了解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差异更加包容,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发挥积极性。(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随堂演练3A1.(2021·北京高考,1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

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予以清除,①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①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77“史料阅读”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修正):“第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对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 A.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权 B.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C.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D.实现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A解析

据材料“各民族……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即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权,故选A项。3.(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78“历史纵横”改编)

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

) A.民族地区经济事业高速发展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各民族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B解析

据材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人大代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故选B项。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79“问题探究”改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民族关系重要原则的表述,这体现了(

)C时间思想原则1990“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2003“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5“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B.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解析

“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基础;“两个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五个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培育所有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故选C项。课后·检测案A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A组基础巩固练题组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2023·皖豫名校高二检测)1947年5月1日,内蒙古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了选举,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宣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这一事件(

)A.树立了少数民族解放斗争成功的范例B.加速了内蒙古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C.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被纳入法制轨道D.成功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解析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1947年5月1日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了自治区,为国内少数民族解放斗争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故选A项;此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没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历史阶段,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纳入法制轨道的标志是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排除C项;内蒙古地区成立了自治区,为国内少数民族解放斗争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成功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A2.(2023·河南郑州高二期末)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这一政策(

)A.注重保障各民族聚居与自治B.消除历史上各民族间的隔阂C.奠定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解析

《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这一政策注重保障各民族聚居与自治,故选A项;“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共同纲领》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一词有误,排除C项;1954年宪法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排除D项。B3.(2023·福建厦门高二期末)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 A.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 C.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D.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权益、照顾少数民族实际的特点,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故选B项。D4.(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1952年12月12日,在给西北各族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的复电中,毛泽东主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这主要表明了(

) A.参加抗美援朝的重要目的 B.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C.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D.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解析

据材料可知,各民族团结友爱合作是中共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在抗美援朝中各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没有明确抗美援朝的具体目的,故“参加抗美援朝的重要目的”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在抗美援朝中各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没有明确各民族自治的具体构想,故“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民族团结,排除C项。C题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5.(2024·河南南阳金太阳联考高二期中)1981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汉族干部离不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也离不开汉族干部”,并将其作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针。1990年,中共中央将我国各民族关系概括为“三个离不开”,具体表述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些方针和原则的提出(

)A.为实现民族自治提供了理论先导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法治化C.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加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步伐解析

根据材料,中央政府提出了“汉族干部离不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也离不开汉族干部”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方针和原则,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选C项。D6.(2023·山东菏泽高二期末)2005年,国务院对培养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作出规定。据统计,到2008年6月,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干部291.5万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7.4%;其中,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202.6万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9.5%。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 A.民族间差距已消失 B.民族工作成为中心工作 C.制度设计尚需完善 D.民族治理成效显著

解析

当代中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技术人员的培养,说明民族治理成效显著,故选D项;民族间的差距并未消失,排除A项;当代中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工作,不是民族工作,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题组3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7.(2023·河南驻马店高二期末)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四条第一款中“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修改为“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这一修改的宗旨是(

) A.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社会和谐 B.完善民族关系问题的立法 C.落实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原则 D.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解析

2018年宪法修正案对民族关系的表述加入“和谐”二字,这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即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社会和谐,故选A项;B项是手段,而非宗旨,排除;材料强调增加“和谐”的宗旨,民族平等与团结早已落实,排除C项;1954年宪法就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且材料强调民族关系,而非民族自治,排除D项。C8.(2023·福建漳州高二期末)2021年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吴英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56年来,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321.5倍,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西藏的繁荣发展主要得益于(

) A.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 B.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确立 C.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 D.高度自治治藏方略的采用解析

据材料可知,我国在西藏地区设立自治区,贯彻平等的民族政策,由此使得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故选C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与材料中的56年来的发展时间阶段不符,排除A项;我国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建立,排除B项;我国在西藏地区实施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非“高度自治”,排除D项。A9.(2023·浙江杭州高二期末)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

) A.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促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 C.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D.重视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解析

据材料“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选A项;“全方位的一致”不合逻辑,与题干“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符,排除B项;“高度自治”是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权利,应为“区域自治”,排除C项;“基层民主制度”不合逻辑,排除D项。DB组能力提升练10.(2023·福建龙岩高二期末)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应“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在蒙汉杂居地带则以蒙汉联合政府的形式出现”,并建立统一的内蒙自治筹委会。这一政策(

)A.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是维系内蒙持久抗战的重大举措C.宣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解析

据材料可知,早在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就已对内蒙的自治问题进行了探索,这是对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后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排除A项;此时抗战已经结束,排除B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B11.(2023·广东名校联盟高二期末)在1951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党中央将“推行区域自治”作为少数民族工作的两项中心工作之一。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带有基本法性质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这(

) A.标志着民族自治区的出现 B.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进程 C.践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精神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重要工作并通过颁布法律文件推动,这有利于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的进程,故选B项;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排除D项。12.(2023·江苏泰州高二期末)1961年和1962年,中央先后批转了西北地区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在民族教育经费上继续给予照顾,加大对民族边疆地区教师的支持力度,招生优惠政策进一步具体化。这些举措(

)A.为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B.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C.加快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D.使各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发展一致A解析

据材料“中央先后批转了西北地区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的报告,在民族教育经费上继续给予照顾,加大对民族边疆地区教师的支持力度,招生优惠政策进一步具体化”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中央通过多种举措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方面的改善,有利于为当地吸收培养教育人才,促进当地发展,故选A项。B13.(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中)1964年50多个少数民族中的44个民族尚未离开传统聚居区。20世纪9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东部城市。到2000年,有28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布范围显著扩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解析

据材料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少数民族聚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