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_第4页
七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卷02(统编版全国通用)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测试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9课。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材料旨在说明隋朝统一(

)A.结束了分裂局面B.顺应了民心 C.缓和了民族矛盾 D.发展了经济2.江南运河段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段。2011年运河边的“北大街”被列入无锡市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从唐代开始,北大街就是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成为旧时无锡城的商贸中心,街道万商云集,店铺作坊鳞次栉比。运河边的大型的壁画石雕——《莲蓉烟雨图》,记录了当时的繁华盛况。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3.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机要之司”,需要“擢才而居”。即使是曾经的政敌部下王珪,也被太宗收为己用,出任门下省长官。以上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特点是(

)A.虚心纳谏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任人唯贤4.“诗史互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以印证唐朝出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朝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历史史实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B.唐太宗被尊奉为周边各族的“天可汗”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传衰D.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7.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秧马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中国的古代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对隋唐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鼎盛与危机 D.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9.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仍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明亡清兴,王朝更迭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如此,下列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随意而安,高枕无忧③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权分立11.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代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决策,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材料反映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

)A.原因 B.经过 C.影响 D.内容12.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A.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B.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1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里指的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

)A.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兼爱非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B.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被称为“医圣”。C.唐朝末年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D.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15.北宋交子的发行、夜市草市的出现、市舶司的设立、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下面最恰当的是(

)A.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思想观念的转变16.元末高明的《琵琶记》中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首诗体现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17.与元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在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有(

)①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②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物质基础③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④宋朝设立了驿站⑤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③④⑤18.依据以下政权变化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分立

②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展迅速③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也并非近代的先声,但它堪称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壮举。其原因是(

)A.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C.使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0.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中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的一些诗句。这些诗句抒发了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干。A.足智多谋、英勇善战 B.勤学好问、善于学习C.大公无私、舍生取义 D.心系国家、报效祖国21.如图是藏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博物馆的明朝赵秉忠的状元卷,这份试卷是我国历史上留下的明朝唯一一份殿试卷子真品,是一篇典型的八股文。关于明朝八股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②内容由八个部分组成③禁锢人们的思想

④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2.对联蕴含历史信息。上联: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下联: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糯皆知。该对联称赞了一位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他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2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称为“东方药学巨典”的是(

)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宋应星的《天工开物》24.下图为《清朝疆域图(1820年)》。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清政府在图中①处设立了(

)A.伊犁将军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西域都护府25.抓住历史事件相关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下关联错误的是(

)A.讲述杜丽娘与柳梦梅爱情故事,有力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明朝汤显祖——《牡丹亭》B.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明朝洪昇——《长生殿》C.根据“皮黄戏”发展而来,又带有北京特色的京剧——“国粹”D.借助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人民的亡国之痛——清朝孔尚任——《桃花扇》第Ⅱ卷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13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废除了北周时代从《周官》抄袭来的那一套古老的制度……开皇三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开皇中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制度。——摘编自陈光崇《论隋文帝改革和统一的历史功绩》材料二

据《隋书》统计,隋文帝纳谏36件,拒谏5件,纳谏率为84%,隋炀帝纳谏7件,拒谏10件,纳谏率为39%。……从纳谏内容上看如用人、边疆等方面,文帝几乎能做到全部采纳:反观隋炀帝所采纳的谏议中,约有一半关系国家大事,而另一些则为阿谀奉承之作;他所拒谏的,恰恰是征辽东、巡幸江都、平定农民起义等一些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情。——摘编自晁中辰《中国谏议制度史》材料三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杜佑《通典》卷七(1)依据材料一、归纳隋文帝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3分)(2)依据材料二、比较隋文帝与隋炀帝在纳谏政策上的不同点。(4分)(3)依据材料三、简述当时的社会状况并分析其原因。(3分)(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国家兴亡的因素。(3分)27.(14分)为巩固统治,有效治理国家,历代政府不断地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它自隋发端,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它实施的一千多年间,对中国的政治走向,社会格局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抑制了门阀世族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实质上反映了隋唐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摘编自明心伟《隋唐与明清时期制度的比较》材料二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材料三

北宋政治的管理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和确立制度的统治者。根据材料一概括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2)唐太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能够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在中央政治上采取的措施。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地方上执行的政治措施,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演变趋势。(2分)28.(13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二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摘编自《历史创新能力培养》(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得到了少数民族怎样的尊重?(3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辽与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有哪些相同措施。(3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宋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分别属于哪一种模式。(4分)(4)综合以上探究内容,谈谈你认为当今应该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3分)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晋南朝时期,为天灾兵祸所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迁的人口占了南方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向精耕阶段转变。隋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沟通,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从东晋至隋唐,南北经济并驾芥驱,长江流域经济赶上了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重心渐显南移之势。——摘编自区永圻《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