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单元+期末共10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单元+期末共10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单元+期末共10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单元+期末共10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单元+期末共10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单元+期末共10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随着他的东征,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不断地出现在东方的很多城市,同时这些地区的思想也影响了希腊,东方的科学知识也随着战争源源不断地传入希腊,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材料旨在强调 ()A.波斯帝国扩张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B.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C.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2.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符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绸之路连接东西经济文化圈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D.传统西方文化崇尚廉俭3.人类早期文字几乎都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在下面一组古老的文字中,由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 ()ABCD4.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就要遭受极刑。”这一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5.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对图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古埃及罗塞塔石碑《汉谟拉比法典》石柱A.古埃及罗塞塔石碑碑文刻有楔形文字B.《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C.石柱说明恒河流域较早进入文明时代D.体现了古代世界的文明具有多元特点6.“雅典在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事实上权力是在公民手中。”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B.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7.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人们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不满,各种新教派和学说广泛流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印度教 B.道教C.婆罗门教 D.佛教8.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进入奴隶社会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9.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材料说明,汉谟拉比 ()A.实现了两河流域的初步统一B.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C.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D.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地主利益10.“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代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人民带来灾难B.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有重要影响C.古代埃及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D.人民群众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创造者11.《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这表明,种姓制度 ()A.造成了阶层的隔离B.有利于社会成员流动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实现了社会和谐发展12.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这两种文明成果中 ()A.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B.苏美尔人发明了1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的产量C.《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东方文明都是亚洲国家,西方文明都是欧洲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18分,14题13分,15题21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律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社会强不凌弱。——《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三自由民侵犯他人住宅时,应在此侵犯之处被处死。如果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将另一个自由民的奴隶致残,那么,这位自由民要给予另一自由民折价赔偿。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汉谟拉比法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比伦法典诞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谟拉比颁布法典的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的宗旨能否实现。(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时代特点。(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不受法律的保护。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盗窃或藏匿他人奴隶者处死。自由民击落其他自由民牙齿,则应击落其齿。——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印度的种姓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6分)(3)综合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和印度种姓制度的共同历史价值是什么?(3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东方的大江大河还孕育了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在河水的滋润下,两岸沃野千里,庄稼茂盛。世代定居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星罗棋布的村落中繁衍生息,过着宁静的生活。由于农业生产需要水利灌溉,修建巨大的水利工程,不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家庭所能承担的,必须有统一的中央管理机构;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犯,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没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抗,需要统一指挥的国家政权。因此在这些大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应运而生。古代农业生产依赖土地、阳光和水利,因而土地神、太阳神、水神等自然神在农业社会的原始信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二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亚非四大文明区域的共同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早期文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3分)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随着他的东征,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不断地出现在东方的很多城市,同时这些地区的思想也影响了希腊,东方的科学知识也随着战争源源不断地传入希腊,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材料旨在强调 ()A.波斯帝国扩张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B.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C.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D.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随着他的东征,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不断地出现在东方的很多城市”,可知与亚历山大的东征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同时也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项符合题意。答案:B2.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符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绸之路连接东西经济文化圈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D.传统西方文化崇尚廉俭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半透明的纺织品”可知,丝绸之路通过向西方输出丝织品连接东西经济文化,加强了东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古罗马人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用这种方式织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纺织品,没有体现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材料也没有体现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方文化的廉俭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3.人类早期文字几乎都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在下面一组古老的文字中,由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 ()ABC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是楔形文字。A项是楔形文字,故A项正确。答案:A4.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就要遭受极刑。”这一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描述反映古代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5.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对图中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古埃及罗塞塔石碑《汉谟拉比法典》石柱A.古埃及罗塞塔石碑碑文刻有楔形文字B.《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C.石柱说明恒河流域较早进入文明时代D.体现了古代世界的文明具有多元特点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罗塞塔石碑碑文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图片体现了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性,故D项符合题意。罗塞塔石碑碑文刻的是象形文字,故A项表述错误;《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B项说法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两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故C项表述错误。答案:D6.“雅典在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事实上权力是在公民手中。”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B.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解析:材料信息“雅典在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事实上权力是在公民手中”说明雅典民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这是因为雅典民主仅限于城邦中的成年男性公民,故D项正确。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但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外邦人无选举权是因为雅典民主仅限于城邦中的成年男性公民,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7.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人们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不满,各种新教派和学说广泛流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印度教 B.道教C.婆罗门教 D.佛教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是当时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D8.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进入奴隶社会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解析:题目中关键词是“文明”,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在世界上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人类社会因此往前迈进了一大步,文明也就相应得到了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9.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材料说明,汉谟拉比 ()A.实现了两河流域的初步统一B.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C.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D.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地主利益解析:根据材料“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可知,汉谟拉比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汉谟拉比建立的是奴隶制国家,排除B项;汉谟拉比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D项。答案:C10.“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代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人民带来灾难B.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有重要影响C.古代埃及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D.人民群众是古代埃及文明的创造者解析:根据材料“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可知,材料旨在阐述尼罗河定期泛滥对古代埃及农业生产的作用,进而推动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答案:B11.《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这表明,种姓制度 ()A.造成了阶层的隔离B.有利于社会成员流动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实现了社会和谐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姓制度造成了古代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不利于社会进步,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和谐发展,排除D项。答案:A12.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这两种文明成果中 ()A.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B.苏美尔人发明了1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的产量C.《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东方文明都是亚洲国家,西方文明都是欧洲国家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由此可知,A项正确。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故B项错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西亚的《吉尔伽美什》,C项说法错误;古代埃及属于东方文明,但位于非洲而不是亚洲,D项说法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18分,14题13分,15题21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这部法律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社会强不凌弱。——《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三自由民侵犯他人住宅时,应在此侵犯之处被处死。如果一个自由民毁坏了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将另一个自由民的奴隶致残,那么,这位自由民要给予另一自由民折价赔偿。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汉谟拉比法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比伦法典诞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汉谟拉比颁布法典的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的宗旨能否实现。(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时代特点。(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法典诞生的原因。(2)宗旨根据材料二“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社会强不凌弱”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三中对“自由民”“贵族”“奴隶”的规定可知,奴隶不在法典保护之内,法典有严格的等级制内容,因此不能完全实现法典的宗旨。(3)根据材料三中对“自由民”“贵族”“奴隶”的规定,以及“自由民之间争斗致残的,对方可以将他同态致残”等内容概括即可。答案:(1)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出现;国家诞生,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楔形文字的产生。(2)法典的宗旨是发扬正义,严惩不法之人;反对以强凌弱,维护社会安定。不能完全实现法典的宗旨。法典明确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和人身权益;法典有严格的等级制内容;奴隶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可以任意将他们致残致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法典全面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有明显的等级制表现;法典还保留了原始社会时的同态复仇等残余。(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不受法律的保护。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盗窃或藏匿他人奴隶者处死。自由民击落其他自由民牙齿,则应击落其齿。——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印度的种姓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6分)(3)综合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和印度种姓制度的共同历史价值是什么?(3分)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法典带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的落后性。(2)印度的种姓制度,从高到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的权利、地位和义务有着很大的差别;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3)通过法律或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均属于人类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东方的大江大河还孕育了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在河水的滋润下,两岸沃野千里,庄稼茂盛。世代定居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星罗棋布的村落中繁衍生息,过着宁静的生活。由于农业生产需要水利灌溉,修建巨大的水利工程,不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家庭所能承担的,必须有统一的中央管理机构;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犯,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没有能力组织有效的反抗,需要统一指挥的国家政权。因此在这些大河流域的广袤土地上,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应运而生。古代农业生产依赖土地、阳光和水利,因而土地神、太阳神、水神等自然神在农业社会的原始信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材料二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亚非四大文明区域的共同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早期文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3分)解析:(1)共同特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文化心理等方面概括。人类早期文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根据材料一中“东方的大江大河还孕育了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等信息概括回答。(2)特点依据材料二“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可知轮番而治;由“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可知是直接民主、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全体公民人人相等”可知是自由和平等原则。评价历史事件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阐述。进步性结合所学从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以及促成雅典全面繁荣回答。局限性从雅典民主政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以及民主方式较为落后等方面回答。(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也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答案:(1)共同特征:亚非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适宜农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都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形成村落定居生活方式。政治上都从分散走向集中,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文化成果无比辉煌(数学、天文历法成就突出),自然神宗教信仰较明显。(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关系:人类早期文明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2)特点: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评价:进步性方面,雅典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促成雅典全面繁荣。局限性方面,只适用于小国寡民范围的直接民主,少数人的民主,易滋生腐败,造成社会混乱。(3)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也给东方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有关该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②各封建主是土地实际占有者③封臣的主要义务是效忠皇帝④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A.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B.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3.“江户幕府”是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由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治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面对17世纪的世界变局,德川幕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B.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锁国政策,抵制外来影响D.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4.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阶层的合法身份,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这反映出 ()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5.中南非洲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孤立地发展,但绝不是“穷乡僻壤”,那里的居民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西部非洲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 ()A.摩加迪沙文明 B.阿克苏姆文明C.桑海文明 D.津巴布韦文明6.它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A.《医学集成》 B.《医典》C.《大唐西域记》 D.《天方夜谭》7.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当时中国的城市的最大不同点是 ()A.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B.脏、乱、差C.允许手工业者居住D.可以拥有自治权8.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需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并缴纳贡税。这说明 ()A.各土邦的对立非常严重B.苏丹拥有较大的统治权C.印度教是国家主导宗教D.印度王公的特权被取消9.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日本 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10.印加帝国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的措施是 ()A.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官员B.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C.征服地区居民迁移到新地区D.在河渠上架设多座桥梁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是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 ()A.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B.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度C.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来获取财富与权势12.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由此可知 ()A.埃塞俄比亚文字发明和使用时间长B.阿姆哈拉文为欧洲广泛使用的民族文字C.阿姆哈拉文是各种文字融合的产物D.阿克苏姆文字吸收外来文字且影响较大13.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14.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的诞生地,位于如图的 ()A.① B.② C.③ D.④15.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亚洲法律时发现,8世纪初日本在制定《大宝律令》时,吸收了唐律“八议”中的“六议”,将“十恶”改为“八虐”。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唐律对日本法律影响较大B.日本政权内部稳定C.唐律与日本法律差别较大D.中日文化交流频繁16.许多研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多是帝国的西半部地区。事实上,在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尽管时有动荡,但这里没有被征服,而是又延续了一千年之久。关于东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表述有误的是 ()A.3世纪之后,西罗马帝国陷入危机B.7世纪之后,东罗马帝国盛况不再C.日耳曼人入侵是东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共同原因D.东西罗马帝国都因巨大的军事防御压力而消耗资源17.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 ()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18.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创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下列古代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有 ()①阿拉伯帝国 ②奥斯曼帝国③德里苏丹国 ④波斯帝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9.伊凡四世改革中,将全国土地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夺权的工具。“特辖区”的建立与土地的分封 ()A.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B.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C.容易导致地方的割据D.助推基辅罗斯的强大20.下列对西欧中世纪庄园经济的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组成B.由自由民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C.庄园内工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D.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21.《世界通史》写道:“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利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据此可知,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有 ()①契约关系 ②血缘关系③等级关系 ④权利和义务交织一起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22.据记载,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某庄园有地2700余亩。生产的粮食中,燕麦主要用来养马,几乎不出售,大麦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麦才是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工业品大多自制,另外还出售水果和酒。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该庄园 ()A.仍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B.经济来源依赖副业收入C.以市场为目的进行生产D.供求关系处于紧张状态23.在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狂欢节等喜庆活动中,常有表演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和野人的节目。他们颠倒圣俗的秩序,随心所欲地表现平日与特殊日的交替,激励共同体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 ()①市民的宗教意识未局限于基督教②市民宗教生活的多样性③宗教戒律完全控制市民的精神生活④基督教会不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24.西欧封建社会的贵族等级制度,是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与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的结合。这可以说明 ()A.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B.封建王权不断加强C.城市赢得自治权D.教会地位举足轻重25.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共3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学者朱孝远说,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在“信仰时代”,天主教会非常强大,追求统治世界。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由此各权力结构之间便出现了空隙,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和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摘编自钱乘旦《中世纪西欧的几个特点》(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中世纪为什么被称为“信仰时代”。(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的新变化,谈谈你对“体制外的异己力量”的认识。(9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材料二(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三2023年2月21日新华社《在文明辉映互鉴中破解难题共同进步——习近平主席给希腊学者的复信引发热烈国际反响》。习近平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习近平指出,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简述农耕文明区具备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优势。(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范围。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4分)(3)根据材料三,请围绕“世界文明的交流”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世界古代史相关史实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9分)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教师版(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有关该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②各封建主是土地实际占有者③封臣的主要义务是效忠皇帝④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各封建主是土地实际占有者。①②符合题意;封君授予封臣土地,封臣领取土地并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建立起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③说法错误;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④说法错误,故选A。2.“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A.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B.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C.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华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尤其是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全面超越同一时期的日本。日本通过大化改新仿效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D正确;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欧洲,排除A;新罗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排除B;奥斯曼帝国把伊斯兰教改造为国教,排除C。3.“江户幕府”是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由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治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面对17世纪的世界变局,德川幕府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B.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锁国政策,抵制外来影响D.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17世纪的世界变局,德川幕府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锁国政策,抵制外来影响,故C正确;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时间与题干不符合,排除A;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重要政治制度,排除B;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的是奥斯曼帝国,排除D。4.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阶层的合法身份,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这反映出 ()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解析】选C。材料“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强调城市的自治属性,“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反映出封建领主无法限制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的农奴,这体现了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矛盾与对峙,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排除A;只有在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才能获得市民身份,排除B;空前削弱过于夸大,排除D。5.中南非洲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孤立地发展,但绝不是“穷乡僻壤”,那里的居民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西部非洲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 ()A.摩加迪沙文明 B.阿克苏姆文明C.桑海文明 D.津巴布韦文明【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兴盛起来的桑海帝国是西非古代国家的集大成者,C正确;摩加迪沙文明属于东部非洲的代表,A错误;阿克苏姆文明位于非洲北部地区,B错误;津巴布韦文明位于非洲南部,D错误。6.它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A.《医学集成》 B.《医典》C.《大唐西域记》 D.《天方夜谭》【解析】选D。《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D正确;《医学集成》和《医典》是医学领域的经典,A、B排除;《大唐西域记》是中国的作品,C排除。7.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当时中国的城市的最大不同点是 ()A.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B.脏、乱、差C.允许手工业者居住D.可以拥有自治权【解析】选D。中国古代的城市是建立在专制集权封建政治和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不可能产生自由的市民和自治的城市。而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可以拥有自治权。这是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当时中国的城市的最大不同点,D正确;A、C属于二者的相同点,排除;B属于当时中西方城市发展存在的缺陷,排除。8.德里苏丹国废除了印度传统的官吏世袭制度,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这些土邦需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并缴纳贡税。这说明 ()A.各土邦的对立非常严重B.苏丹拥有较大的统治权C.印度教是国家主导宗教D.印度王公的特权被取消【解析】选B。根据材料“这些土邦需承认德里苏丹国的宗主权并缴纳贡税”可知苏丹拥有较大的统治权,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土邦的对立,排除A;“印度教是国家主导宗教”与材料无关,排除C;“印度王公的特权被取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9.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仿效唐朝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日本 B.阿拉伯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其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0.印加帝国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的措施是 ()A.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官员B.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C.征服地区居民迁移到新地区D.在河渠上架设多座桥梁【解析】选B。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B正确;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官员、迁移征服地区的居民不是为了传递政府命令和调动军队,A、C错误;印加帝国在高山河渠间架设桥梁属于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D错误。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是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 ()A.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B.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度C.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来获取财富与权势【解析】选D。城市居民通过经营工商业积累资本,城市权贵是在工商业经营环节中通过控制工匠来获得财富,而不是依靠武力夺取财富,也不是像庄园主那样,通过控制土地剥削农奴,农奴被迫依附于庄园主,城市中,权贵组织行会,并组成管理机构,以实现对城市的控制,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城市权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排除C。12.阿克苏姆时期,最早使用萨巴文;约从公元2世纪起,使用盖埃兹文。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由此可知 ()A.埃塞俄比亚文字发明和使用时间长B.阿姆哈拉文为欧洲广泛使用的民族文字C.阿姆哈拉文是各种文字融合的产物D.阿克苏姆文字吸收外来文字且影响较大【解析】选D。据材料“受印度文的影响,并从希腊文引进数字体系和一些主要符号后,经过几个世纪,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可知,阿克苏姆文字的形成融合外来文字印度文、希腊文,D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据材料“这套文字在5世纪末经叙利亚传入亚美尼亚,开始影响外高加索的文字”可知,阿姆哈拉文只在欧洲部分地区传播,B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排除。13.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解析】选A。根据材料“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故选A;材料反映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中世纪的西欧教会也占有土地,D说法错误,排除。14.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的诞生地,位于如图的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所创,《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③正确,故选C;①是中国的黄河流域,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A错误;②是两河流域,与材料不符,B错误;④是印度河流域,与材料不符,D错误。15.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亚洲法律时发现,8世纪初日本在制定《大宝律令》时,吸收了唐律“八议”中的“六议”,将“十恶”改为“八虐”。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唐律对日本法律影响较大B.日本政权内部稳定C.唐律与日本法律差别较大D.中日文化交流频繁【解析】选A。根据材料,8世纪初日本制定《大宝律令》时,吸收了唐律的部分内容,这说明唐律对日本法律的制定产生了较大影响,A正确;材料主旨与日本政权内部问题无关,排除B;材料题干仅反映了《大宝律令》对唐律有所借鉴,并不涉及二者具体内容的比较,排除C;材料只反映日本学习唐律,没有涉及中日文化交流频繁问题,排除D。16.许多研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多是帝国的西半部地区。事实上,在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尽管时有动荡,但这里没有被征服,而是又延续了一千年之久。关于东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表述有误的是 ()A.3世纪之后,西罗马帝国陷入危机B.7世纪之后,东罗马帝国盛况不再C.日耳曼人入侵是东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共同原因D.东西罗马帝国都因巨大的军事防御压力而消耗资源【解析】选C。日耳曼人入侵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而东罗马帝国是被奥斯曼帝国灭亡的,C错误,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7.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 ()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A正确;B是对大化改新的描述,排除;C是大化改新的结果,排除;幕府体制强化了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D排除。18.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创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下列古代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有 ()①阿拉伯帝国 ②奥斯曼帝国③德里苏丹国 ④波斯帝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德里苏丹国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①②③正确;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把拜火教定为国教,排除④,故选A。19.伊凡四世改革中,将全国土地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夺权的工具。“特辖区”的建立与土地的分封 ()A.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B.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C.容易导致地方的割据D.助推基辅罗斯的强大【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伊凡四世改革将全国土地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分封给小贵族,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夺权的工具,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正确;材料中的举措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与工商业发展关系不大,排除B;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不容易导致地方的割据,排除C;结合所学可知,伊凡四世改革发生在1549—1560年,基辅罗斯在1240年灭亡,排除D。20.下列对西欧中世纪庄园经济的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组成B.由自由民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C.庄园内工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D.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D正确;庄园的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排除A;由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排除B;西欧中世纪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排除C。21.《世界通史》写道:“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利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据此可知,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有 ()①契约关系 ②血缘关系③等级关系 ④权利和义务交织一起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选D。根据“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利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可得出体现了契约和等级,同时也反映出封君与封臣间是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①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血缘,②错误,故选D。22.据记载,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某庄园有地2700余亩。生产的粮食中,燕麦主要用来养马,几乎不出售,大麦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麦才是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工业品大多自制,另外还出售水果和酒。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该庄园 ()A.仍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B.经济来源依赖副业收入C.以市场为目的进行生产D.供求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晚期,英国的庄园所生产的粮食和手工业产品大多自给自足,这体现了此时期庄园的自给自足的特征,A正确;材料反映英国庄园对外出售小麦、水果和酒,无法说明副业是庄园的主要经济来源,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庄园自给自足,而非面向市场进行生产,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庄园自给自足的情况,无法体现供求关系的紧张状态,排除D。23.在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狂欢节等喜庆活动中,常有表演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和野人的节目。他们颠倒圣俗的秩序,随心所欲地表现平日与特殊日的交替,激励共同体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 ()①市民的宗教意识未局限于基督教②市民宗教生活的多样性③宗教戒律完全控制市民的精神生活④基督教会不占有重要地位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材料“常有表演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和野人的节目”体现的是中世纪的节日也有神话故事色彩,具有丰富性特征,并未局限于基督教,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说法矛盾,不符合题意;中世纪的基督教在人们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④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C、D排除。24.西欧封建社会的贵族等级制度,是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与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的结合。这可以说明 ()A.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B.封建王权不断加强C.城市赢得自治权D.教会地位举足轻重【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领主与农奴制度结合、贵族等级制度盛行等,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A符合题意;封建王权不断加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城市赢得自治权与“贵族等级制度”不符,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的教会地位举足轻重,D错误。25.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B.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解析】选C。“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是对大化改新出现时间的描述,属于历史叙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运动,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叙述的是大化改新的影响,属于历史解释,故选C;A、B、D与题意不符,排除。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共3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学者朱孝远说,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在“信仰时代”,天主教会非常强大,追求统治世界。中世纪欧洲的制度,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变成了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由此各权力结构之间便出现了空隙,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便于体制外的异己力量滋生和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摘编自钱乘旦《中世纪西欧的几个特点》(1)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中世纪为什么被称为“信仰时代”。(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的新变化,谈谈你对“体制外的异己力量”的认识。(9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制度,根据材料一“其实就是把放大的个人(希腊)放小一点,把放大的国家(罗马)也放小一点,但把部落的习惯、家族血缘的习俗放大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进行分析。第(2)题为开放性问题,根据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制度:封建制度(或封君封臣制度)。原因: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基督教会控制着所有居民的精神生活或欧洲中世纪带有浓厚的基督教信仰色彩)。(2)变化:主要包括取得一定自治权的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或工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的壮大;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民族国家的兴起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认识:这些新兴的因素有助于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材料二(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三2023年2月21日新华社《在文明辉映互鉴中破解难题共同进步——习近平主席给希腊学者的复信引发热烈国际反响》。习近平强调,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习近平指出,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简述农耕文明区具备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优势。(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范围。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4分)(3)根据材料三,请围绕“世界文明的交流”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运用世界古代史相关史实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9分)【解析】第(1)题主要特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据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可知,(四大古国)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优势:据所学可从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等角度回答。第(2)题范围:据材料二“(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可知,阿拉伯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贡献:据所学可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融合并发展了东西方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等方面回答。第(3)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三“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知识可拟定论题——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其次,围绕“世界文明的交流”,选择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运用两个以上史实分析阐述古代世界不同文明间交流的特点、方式和影响,如用希腊神话、腓尼基字母和丝绸之路等,说明人类早期文明间通过经贸、战争等方式相互联系,促进了古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答案:(1)主要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优势: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范围:阿拉伯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贡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融合并发展了东西方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3)示例:观点: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阐述:人类最初的文明虽然出现在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但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古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重要内容;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的腓尼基,这里是埃及文明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腓尼基字母影响了古代西亚、埃及、印度等地的字母,还有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古代波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都曾扩张领土,促进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的交融。(言之有理即可)总之,古代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发展。(“示例”仅供参考)第三单元学情评估测试卷(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当地 ()A.自然环境日益改善B.粮食作物对外传播C.原住居民大量死亡D.封建制度濒于解体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下列属于新商品的有()①烟草 ②可可③咖啡 ④茶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1600年,不列颠驻威尼斯(今意大利城市)大使写道:“就贸易而言,这里的衰落已相当明显,不出二十年,此城将完全崩溃。”下列关于威尼斯商业地位衰落主要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传统商路的断绝C.工业革命兴起 D.封建庄园的解体4.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启。这一贸易路线流通的诸多商品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和来自美洲的白银,因此被称为“丝-银贸易”。这一贸易 ()A.推动了葡萄牙的资本原始积累B.拉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C.主要在菲律宾与中国澳门进行D.刺激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5.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属于新航路开辟对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影响的是 ()①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和物种的大交流②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③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④促使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6.“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有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结果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早期殖民C.美国独立战争 D.黑奴贸易7.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纺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新航路开辟抬高了欧洲的物价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原住民的减少B.欧洲的殖民扩张C.种族之间通婚D.殖民掠夺与屠杀及移民9.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意在 ()A.点明商业革命带来巨大利益B.批判殖民掠夺的罪恶与黑暗C.彰显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D.揭示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10.据统计,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由1500年的11%下降到1900年的6.8%。这主要是因为 ()A.列强瓜分非洲 B.西方殖民扩张C.全球疾病传播 D.非洲战乱动荡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发展进程。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②葡萄牙和荷兰是最早的殖民帝国③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④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太平洋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资本原始积累充满着腥风血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其他地区人民被殖民和奴役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资本原始积累”不包括()A.三角贸易B.屠杀印第安人C.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D.哥伦布“发现”美洲13.1500—1880年间,约一千万非洲人被运到美洲。这些黑人很多是在甘蔗园工作,对此有学者指出“没有蔗糖,没有黑人”。该学者意在说明 ()A.种植园经济与黑奴贸易的关系B.三角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C.殖民统治最早在美洲建立D.欧洲对蔗糖需求剧增14.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物种的交流以及各种疾病的传播,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上述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B.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C.殖民掠夺对殖民地有双重影响D.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15.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四倍多,谷物涨了五倍。英、法、德等物价平均上涨二倍到二倍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B.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使物资紧缺C.新航路开辟使大量金银流入欧洲D.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16.马克思说西欧各国“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下列哪一活动最能体现殖民者的血腥性 ()A.从事奴隶贸易 B.进行殖民争霸战争C.参与中日贸易 D.移植本国生活方式17.下表为1651—1760年英国奴隶买卖价格表。据此推断,奴隶贸易 ()年份西非(英镑/人)美洲牙买加(英镑/人)1651—16752.6823.121676—17003.6822.041701—172010.2824.981721—174014.9224.101741—176014.1830.68A.丰富太平洋贸易内容B.所得的利润不断增加C.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D.奉行了自由竞争思想18.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辟 ()标题:新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三、意识形态领域里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的冲击四、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A.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B.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D.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19.东印度公司每年给查理二世(1661-1685年在位)10500英镑,正因为这样,查理二世扩大了东印度公司的特权:增加东印度公司可运往国外的黄金数额,准予该公司在印度组建军队、修筑堡垒。不久该公司还被授予在印度设立造币厂的权力。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东印度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B.东印度公司扩大了在印特权C.国家力量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D.印度完全成为了英国殖民地20.1601年,有人曾感叹:“真不可思议,在过去的12或16年里,有多少金银以海上战利品的形式,或从印第安人那里运到英国啊!”这些金银的流入给当时的英国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掌握海上霸权,成为殖民帝国③加速社会分化,冲击封建生产关系④实现资本积累,引发工业革命A.②④ B.①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材料中的“他们”是 ()A.哥伦布船队 B.麦哲伦船队C.迪亚士船队 D.达·伽马船队22.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 B.哥伦布C.麦哲伦 D.达·伽马23.16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贸易中心逐渐发生转移,转移到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文化上,这是一个眼界不断开阔的时期。整个地球上,一些民族正注意到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总的来说,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给欧洲人的印象和影响较后者给前者的印象和影响更深。”据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 ()A.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B.扩大了人们的视野C.使各大洲连成一个整体D.加剧了文化的冲突25.“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就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据此可知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美洲的开发B.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欧洲移民为美洲带来充足劳动力D.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共35分)26.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