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修改_第1页
1160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修改_第2页
1160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修改_第3页
1160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修改_第4页
11601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吉龙投资有限公司兴发煤业五排煤矿11601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贵州吉龙投资有限公司

盘县洒基镇兴发煤业有限公司(五排煤矿)

11601采煤工作面

作业规程

矿长:________________

总工:________________

安全矿长:________________

生产矿长:________________

机电矿长:________________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2016年5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2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

第二节煤层情况...........................................................................2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3

第四节地质构造...........................................................................4

第五节水文地质...........................................................................4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5

第二章采堞方法....................................................................................6

第一节巷道布置..............................................................................6

第二节采煤工艺..............................................................................7

第三节设备配置.............................................................................10

第四节爆破................................................................................10

第三章顶板管理..............................................................................12

第一节支护设计..............................................................................12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15

第三节回采巷道及端头顶板管理..............................................................17

第四节矿压观测.............................................................................20

第四章生产系统..........................................................................21

第一节运输系统.............................................................................21

第二节供电系统.............................................................................22

第三节一通三防.............................................................................23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

第一节劳动组织..........................................................................31

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32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

第六章屎质管理...................................................................................34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34

第一节一般规定.............................................................................34

第二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39

第三节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40

第四节打眼放炮安全技术措施................................................................40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安全技术措施..................................................44

第六节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48

第七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51

一、工作面上、下出口维护管理措施.........................................................51

二、维修与两巷支架回撤....................................................................51

三、钻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51

四、两道人员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2

五、下料人员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3

六、乳化液泵站及系统管理..................................................................53

七、工作面过断层处理措施..................................................................54

第八章应急措施和避灾路线.......................................................................55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601工作面位于矿井一采区16#煤层,11601工作面回风巷标高为+1816m,运输巷标高

为+1796m,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188m,倾斜长平均114m,倾角平均6°,斜面积21432m\

该工作面地表为第四季黄土覆盖层,最高山顶标高为+1888m,最低标高为+1850m,地面是荒坡

地,无村庄、河流、建筑物、公路。

表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地面标高/m+1850至+1888m井下标高/m1796-1816m

地面相对位置荒坡地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无设施、无影响

工作面位于一采区16#层第一区段,上覆15#层已采、下覆17#

井下位置及四邻关系

层未采,回风巷上部靠近地表露头。

平均走向长度/m188平均倾斜长度/m114面积/m221432

第二节煤层情况

本工作面开采煤层C16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C15煤层底7〜13m,一般9m,

下距C17煤层底10〜15m,一般12m。煤层厚度1.6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小,结构单一,

煤层顶、底板为泥岩。

表2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m1.6煤层结构块状煤层倾角/°6

煤层硬度3煤种焦煤稳定程度较稳定

煤层厚度1.6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小,结构单一,煤层顶、底板

煤层情况描述

为泥岩。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附煤层柱状图)

地层单位层厚累厚柱状岩

名岩性描述

界系统名称代号(D1)(m)1:500

0.8-1.0

0.95241.99号煤黑色块状、并被方解石充嬉,半暗型煤“

35.3灰色粉砂岩、由黑色泥岩及灰色粉砂岩,水平纹理及缓波状层

粉砂岩理,下部泥质成分较高,含菱铁矿。

古上宣

____

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结构,半亮-光亮型煤,含1-2层高岭石

生叠PR2.5-4.6(号煤)

12粘土夹肝,为全区稳定煤层,厚一般米.

煤3.2280.43.2

5-7灰绿色泥底粉砂岩,间夹灰色粉砂岩.植物碎片化石发育.•般厚

泥质粉砂岩

6286.46米.

界系统组

0.85287.25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结构,半暗型块煤,含一层炭质泥岩夹

(13号煤)

阡,为全区稳定煤层,厚一般0.85米.

8.0

灰绿色泥质粉砂岩,间夹灰色粉砂岩.植物碎片化石发育,-殷厚

295.25泥质粉砂岩

8米.

1.56296.79

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结构,半暗型煤,煤层结构简单,为全

(15号煤)

区稔定煤层,厚一般L56米.为很好的隔水层.

9.0灰绿色泥侦粉砂岩,间夹灰色粉砂岩.植物碎片化石发育,•般厚

305.79泥质粉砂岩

9米.

1.6306.74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结构,半暗型煤,煤层结构荷单,为全

(16号煤)

区稔定煤层,厚一般L6米.为很好的隔水层.

10-15—

灰球色泥质粉砂岩,间夹灰色粉砂岩.植物碎片化石发育,一般厚

12.0泥质粉砂岩

12米.

318.74_

1.77-1.89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结构,半暗型煤,煤层结构荷单,局部

(17号煤)

1.8306.74含夹叶一层,厚0.13米,为全区稔定煤层,厚一般1.8米.

5.0

灰绿色泥侦粉砂岩,间夹灰色粉砂岩.植物碎片化石发育,•般厚

312.14泥质粉砂岩

米.

1.0313.44>■5.4

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粒状结构,半暗型煤,煤层结构简单,局部

(18号煤)

含夹肝•层,为全区稳定煤层,厚•般1.0米.

10.0

泥岩及顶部为灰绿色泥岩,间夹灰色粉砂岩.底部为灰绿色泥历粉砂岩,

323.44泥质粉砂岩植物碎片化石发育,一般厚13米.

2.0325.44

黑色块状,光泽较暗淡,半暗亮型,夹肝为黑色泥岩,夹砰

(20号煤)厚度0.43米。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工作面地质构造

工作面及工作面周围断层以小型断层为主,断层分布情况如下:

11601运输巷在K0+54m处下帮见F29正断层,走向54°,断层落差1.0m,倾角60°,断

层带较完整,断层导水性较差,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

11601运输巷在K0+108m至143m处遇F27正断层,断层落差0.67.2m,对工作面回采有

一定的影响。

二、工作面过断层方法

所见断层落差较大,但大部分断层位于工作面外围,对工作面影响较小,但F29断层位于

工作面中下部且落差较大,对工作面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在F29断层上盘打改造巷的方法

过断层减少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F27断层落差较小采用平推硬过的方式过断层(过断层措施

见后第七章第七节)。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涌水量

该工作面在掘进期间正常涌水量为3m力1,最大涌水量为5m7h,上距15#层采空区9米,

预计采面工作面回采期间最大涌水量为12m3/ho

二、含水层

1.根据水文地质报告16#层顶底板均为微含水层,掘进期间工作面无任何突水、淋水、涌

水现象,所遇断层导水性较差,断层未见涌水淋水现象,水文地质构造简单,对回采无较大影

响。

2.回采过程中应加强水文观测,当涌水量突然增大时,采面回采前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

进行探放水,防止由于回采造成顶板老巷出水及断层导水事故的发生。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2】392号)关于六盘水

市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盘县洒基镇兴发煤

瓦斯

业有限公司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6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

0.78m3/min,经鉴定为突出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煤尘爆炸指数为17〜27%,具有爆炸性危险。

煤的自燃性16#煤层属三类不易自燃煤层

地温20°C

冲击地压危害无

二、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具体建议

1、工作面16#煤层顶板裂隙不发育,回采过程中应加强观测。

2、工作面揭露断层较多,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应提前做好过断层的准备工作,加强顶

板管理。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1、工作面工业储量:4.8万吨。

2、可采储量:本工作面根据《开采方案设计》回采率参考值为95%,可采储量为4.6

万吨。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平均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188m4-(1X30X85%)m/月

=4.8个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采煤方法:

该面走向长平均188m,倾向长平均114m,煤层倾角平均6°。设计采用走向壁式采煤法

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11601工作面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故采用炮采。

二、工作面及巷道说明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布置,11601运输巷、11601中巷、11601回风巷、11601切眼沿煤层

顶板掘进,运输巷断面8.0肝,回风巷断面8.0肝。

巷道布置平面图(见附图1)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工艺流程

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工艺,“三班采煤、边采边准备”,其工艺流程为:安全检查T打炮

眼T瓦斯检查T装药T安排人员在各相关岔路及与放炮有安全威胁地点设置警戒T瓦斯检查

T连线T吹哨爆破T瓦斯检查T临时支护T人工擢煤T移溜槽T正规支护T加固支护并搞好

特殊支护T回柱放顶。

二、采高和循环进度

1.采高:工作面跟顶、底板回采,正常回采期间,11601正常情况下采高为煤层平均厚度

1.6mo

2.循环进度:1.0m。

三、落煤

1、落煤方式:

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

2、落煤工具:

①打眼使用ZQS-30/2.5型手持式风煤钻,耗气量2.8m3/min,钻杆用1.2m麻花钻杆,

工作面配备3台钻机,在采面上部、中部、下部各一台。

四、装、运煤

工作面放炮后,由人工将煤装入刮板输送机,由刮板输送机运出;溜子道采用刮板运输机、

带式输送机运煤。

工作面使用2部SGB-420/40T型刮板运输机运煤,顺槽溜子道使用4部SGB-420/40T型刮

板运输4台。

五、工作面支护、支护顺序及质量管理

(一)工作面支护

(1)普通支护形式:

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铁接顶梁,齐梁齐柱式走向棚,一梁一柱正悬臂支护顶板,顶

板使用板皮护顶,板皮每棚使用3块,工作面采用"三四"排管理,排距1米,柱距0.8米,最

大控顶距4.2米,最小控顶距3.2米,放顶步距1米。

(2)单体液压支柱:

工作面选用DW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其支撑高度22007400mm,伸缩行程800mm;额

定工作阻力300kN;额定工作液压31.8MPa;初撑力118-157KN:泵站压力8-20MPa:配套选用

HDJA-1000型金属铁接顶梁。

(3)材料规格

板皮0.10X0.05X1m

木料00.16X1m

圆木料00.16X1m

方木1.2X0.25X0.25m

塑料笆片连接绳00.04m尼龙绳

(4)支护工具:

液压枪3把、SY-60单体压力表3把、卸载把3把(L=0.36m、带把钩)、回料专用卸载

把(把钩上系不低于1m的绳子)、手镐、水平楔20个(楔长0.27m、链长0.5m每组不少于3

块)。

(二)、工作面支护顺序和管理要求:

(1)施工前备好所需工具、材料;工作面支柱、顶梁、水平楔对号管理,编号清晰。

(2)工作面放炮后必须及时挂梁支护,坚持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3)挂梁时必须使用水平楔,挂梁后楔要打满持劲,水平楔应水平插入顶梁牙口内,严禁

将水平楔立插,正常情况下的插入方向是小头朝工作面上方,将小链挂在梁子上,禁止用木楔

或其它物品代替水平楔。

(4)工作面的支柱要和煤壁平行,梁子不得上下甩头,梁头要相互平行,梁头要棚棚见梁

窝,梁窝深度0.03-0.05m。

(5)支柱打成一直线,排距1.0m、柱距0.8m,偏差均不超过±0.05m;端面距不大于0.2m,

新暴露的顶板要及时支护。

(6)每棚要不少于3根板皮,板皮要摆放均匀,两板皮的间距最大不得大于0.30m,如使

用塑笆,塑笆间压茬不得小于0.1m。

(7)顶部出现空顶、漏顶现象,必须接实背严,严禁瞒顶。跟顶、底板回采,采全高。煤

层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换适应采高的支柱,防止支柱超高或压死,活柱伸出量不少于0.15m。

(8)工作面改棚、调棚时必须采用倒挂两梁两柱以上,严禁出现单挑棚和连续不铁接棚,

改棚、调棚时不得连续超过2棚,10m范围内不得超过3棚,较接率大于90%(特殊情况例外)。

(9)支柱必须打成直线,煤壁要刷齐,不留伞檐。支柱打在实底上垂直顶底板迎山架设(略

带3°迎山角),严禁退山,支柱要有0.03—0.05m的柱窝。架设支柱时要清到实底,严禁在

浮煤浮阡上架设支柱,确保支柱钻底量不大于0.1m,底板松软时,要加穿铁鞋或木鞋,保证

支柱初撑力。

(10)若支柱钻底仍超过规定时,必须下底梁,以增大底板比压,其规定如下:

a保持材料道有足够备用的方木做底梁,材料摆放整齐,并随时补充。

b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自材料道至溜子道正对支柱两棚一块紧挨着下底梁。

c老塘侧密集支柱必须支在底梁上。

(11)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10m范围内严禁出现连续三棵及以上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

低于规定值。每班设专职补液工,对工作面面的所有支柱进行二次补液。

(12)柱梁按正悬臂比例4:6布置,柱子不允许支在两梁接头位置。

(13)挂梁支护时,严禁使用损坏、失效的柱子和较接顶梁。

(14)单体液压支柱下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实行编号管理,

使用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的支柱必须重新进行检查试压,检修单位

必须是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15)每班回料前,工作面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支柱进行二次升压。工作面在推进过

程中,发现压力增大,必须对特殊支护进行加密处理。

(16)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妨碍架设永久支柱,永久支柱未架设好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17)打柱前,煤壁要刷齐,不得留伞檐,伞檐长度L>1m时,最大突出部分WO.2m。

(18)工作面支柱必须使用防倒绳,并保持四档,防倒绳拴在支柱顶向下0.1-0.2m处,绳

头绳根要牢固。

(19)挂梁后临时支柱必须及时跟上,正常情况下,放炮后及时挂梁,打水平楔,打临时支

柱,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地段,必须棚棚架设临时支柱。

(20)回采时,漏顶处要及时堵住,并用木料接实,防止漏顶面积扩大造成冒顶。

(21)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要完好无漏液,压力8-12Mpao

六、采空区处理

工作面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七、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XSXhXrXC

=40X1.0X2.0X1.4X95%

=106.4吨/循环

式中: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循环进尺,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容重,t/m3:

C-采出率,%

第三节设备配置

表7:工作面设备(采煤、支护、运输设备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和数量)

规格

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主要技术参数备注

型号

手持式风煤钻ZQS-30/2.5台3耗气量2.8m3/min

额定电压660V初期

工作面刮板输

SGB-420/40部2额定功率55KW安装

送机一台

输送量100T/h

额定电压660V

溜子道刮板输

额定功率

送机SGB-420/40T部340KW

输送量100T/h

单体压力表SY-60把3

第四节爆破

一、爆破材料

井下爆破使用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雷管使用瞬发电雷管。装药时采用1.5m长木质炮

棍,使用MFB700型放炮器与两芯胶皮电缆进行起爆,封孔用水炮泥和黄泥。

2、爆破说明书:

①炮眼布置方式:双排眼布置

②爆破方法:串联联炮,瞬发、正向爆破

③爆破图表(见附图)

10昉式*正向R

⑥装药及联线:

采用正向装药方式,封泥长度不得低于0.5m,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用粘土填满封实,

放炮连线方式采用串联方式。

⑦放炮:

采用瞬发爆破方式,若遇地质构造或顶板破碎压力较大特殊情况,应减少装药量或减少一

次放炮长度。

⑧装药、放炮要求:工作面一次装药长度与一次起爆长度最大不能超过40.8m,一次装药

一次起爆,一次起爆最大炸药量不得超过20.4kg。

⑨工作面遇顶板破碎等特殊地段对打眼、装药、放炮的管理要求:工作面遇顶板破碎等特

殊地段时,要按照浅打眼少装药,放轻炮的原则,打眼时视现场情况,顶眼打低或不打,要坚

持以炮助镐的原则,打眼的深度、密度要严格控制好,炮眼深度必须大于1.0m,装药放炮时

坚持轻装轻放的原则,放一次炮挂一次梁,确保强劲有力。

3、放炮站岗截人警戒位置

放炮位置:在距工作面300m以外的11601临时避难碉室。

警戒位置:1)11601运输巷临时避难碉室;2)11轨道石门,3)主斜井井口,4)主斜井避

难碉室巷口,5)11602回风斜巷与总回交叉口出,6)11602回风石门与总回交叉口处,警戒前

与矿调度取得联系经批准后进入各专用回风巷反向排查巷内人员,撤除巷内人员后汇报调度,

拉好警戒线挂好警戒牌后,再进行放炮作业。

撤人路线如下:

撤人路线:

一"初运输巷V:制需黑黑%岗产主斜井井口(设岗)

1、11601工作面主斜井避难胴室口(设岗)

2、H601工作面一一H601回风巷V;;黑黑卷殳巴111602回风斜巷与总回巷口(设岗)

―11602回风石门与总回巷口(设岗)

第三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支护的排距、柱距及支护密度的确定:

工作面为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后退式回采,沿走向推进,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

属铁接顶梁支护,柱距0.8m,排距1.0m,“三四”排控顶,最小控顶距为3.2m,最大控顶距

为4.2m,放顶步距为1.0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上中下巷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从工作面煤壁往外10m范围内采用双排支护,再往外10m范围内采用单排支护,工作面最大所

需支柱数量按工作面最长部位130m计算,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回柱顺序是:先回三

角区内的支柱,再回分段排柱。分段排柱的回收沿工作面由下向上依次进行。在回柱的同时要

沿走向加长分段排柱,以形成新的排柱与充填区。三角区内沿切顶线支柱适当加密,提高切顶

线支撑强度,以利切顶。

1、工作面支柱规格选择

①支柱最大高度计算公式为:

支柱最大高度=工作面最大采高-顶梁厚度

-1.6m-0.1m

=1.5m

②支柱的最小高度计算公式为:

支柱的最小高度=工作面最小采高-顶梁厚度-支柱钻底量

-1.6m-0.1m-0.1m

=1.4m

工作面选择支柱型号DW22-30/100,额定工作阻力300kN;额定工作液压31.8MPa,初撑

力118757KN,最大高度2.2m,最小高度1.4m,符合工作面使用要求。

2、支护参数确定

①支护强度以下式估算:

P=8X9.8丫Mcosa

式中:P——支护强度,kN/m2;

Y——顶板岩石的视密度,取2.0t/m3;

M——采高,1.6m

a——煤层倾角,取6°o

P=8X9.8X2.0X1.6Xcos6°=249.5kN/m2;

②单体支柱在工作面的实际支撑力计算:

Rt=R-Kb•Kz

式中:Rt——支柱在工作面的实际支撑力,kN;

Rb——支柱额定工作阻力,取300kN;

Kb——承载不均衡系数,取0.8;

Rt=300X0.8=240kN

③工作面所需支护密度计算公式为:

工作面所需支护密度=工作面支护强度P/支柱的支撑能力Rt

=249.5/240

=1.04</m2

④工作面支柱的柱距计算公式为:

a=N/(Lmax,n)

式中:a-------柱距,m;

N——最大控顶距排数,取4排:

Lmax-------最大控顶距,取4.2m;

n——支护密度。

工作面柱距a=4+(4,2X1.18)=0.81m,取柱距为0.8m考虑工作面支护管理要求,选取

工作面支柱柱距为0.8mo

⑤工作面所需支柱、顶梁数量计算公式为:

支柱数量=最大控顶距排数X(工作面长度/柱距+1)+超前支护支柱数量+密集碳柱

=4X(114/0.8+1)+60+114

=748根

工作面需配备柱子748根,梁子634根;工作面备用柱按10%计算为75根、梁子64根;

合计需要配备柱子823根,梁子698根。

二、乳化液泵站

1、液压管路:(地面)乳化泵站T11601运输石门-M1601运输巷T11601采面

2、泵站及管理要求

(1)泵站设备的管理由泵站司机负责,维修管理由机运科负责。

⑵泵站司机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较接班制度,必须配带乳化液浓度计且认真

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⑶泵压8-15MP,乳化液浓度2〜3%,有配比和检测手段,且泵站周围不得有积水、积物。

(4)泵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箱盖必须盖好。

(5)泵箱的自动给液装置应配备齐全完好,严禁开空泵、漫液箱。

(6)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7)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注液枪使用后应悬挂在人行道两侧,

不得放在地上。

(8)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管线损坏后及时更换。

(9)泵压由检修工调定,其它人员不得调整,正常情况下只准开一台泵,另一台泵备用,

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10)更换液压管或液压管密封圈,应停泵或关闭断路阀。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一、控顶方法

1.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较接顶梁,齐梁齐柱走向棚布置,一梁一柱形式,正悬臂支护顶

板,正常生产期间采用"三四"排管理。

2.顶板管理参数

顶板管理参数见表8:

项目控顶距(m)初撑力顶底板移近

放顶步距(m)端面距(m)

阶段最大最小(KN/棵)量(m/m)

正常回采4.23.2901.0<0.1W200

二、回柱放顶方法

(一)回柱方式:采用人工放顶的方法进行回柱。

(二)回柱顺序:插水平楔T挂拔柱器T卸载T拉柱T回收较接顶梁。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①备齐回柱工具(卸载手把、拔柱器、手锤、水平楔、牵引绳等)。

②认真检查从煤壁到老塘顶板支护状况,改正不合格支架。

③清理维护好退路,打好拉茬柱,并连续打紧3〜5棚水平楔。

2.技术要求

①回柱放顶前必须对工作面支柱进行补液,回柱顺序由下向上,从采空区向煤壁逐棚回收,

严禁提前摘梁卸柱或进入采空区作业。

②分组回料时,尽可能将断层或顶板破碎带分在一组,并注意移溜补齐柱后方可回柱;如

回柱地点顶板破碎,支柱歪斜,需先进行维护,确认安全后,方可回柱。

③正常回柱放顶,分组距离不小于15m;回柱与打眼平行作业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

回柱与移溜平行作业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m;回柱与装药放炮不得平行作业。

④回柱放顶至少两人一组,一人回柱放顶,一人观察顶板及支护情况,两人都应站在支架牢

固的斜上方安全地点作业。

⑤视顶板状况,拔柱器必须牢固地安放在距回柱处1〜3m正规有劲的支架上。

⑥实行全承载支护,回下的支柱及时垂直顶底板打在第三档顶梁上。

⑦回柱后局部悬顶超过沿走向5m、倾向20m(面积TOOm?)不冒落时,必须进行强制放

顶,措施另补。

3.安全注意事项

①回柱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地点,避开拔柱器力的作用线方向进行操作。

②遇死柱时,先架好临时支架,后采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撤,严禁用炮崩或机械等其它

方法强行回撤。

③回柱过程中要时刻注视顶板及支护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维护。人力不可

抗拒时,应立即撤人,待顶板稳定后维护好再回柱。

④当顶板压力较大时,卸载手把必须用牵引线进行远距离操作,缓慢卸载,牵引绳的长度

不得小于1m。

⑤严禁使用其它工具代替卸载手把操作。回出来的支柱打在切顶线上,增强工作面的切顶

力,所有支柱必须全承载。

三、特殊支护

⑴单排切顶密集: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采用单排密集切顶,切顶密集打在放顶线一侧,

每棚档一个,与正规支柱一样,打成直线,迎山有劲,初撑力不小于90KN。

⑵三角密集:老塘悬顶面积达2X5肝时,在此段打一组三角密集。

(3)丛柱:根据回采11601工作面压力及过老巷时工作面压力显现,工作面由于离地面表

层较深,必须采取托棚支护,在工作面两端头和中间老塘各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