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快速提分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快速提分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快速提分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快速提分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快速提分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必要的基础的学生实验有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初中阶段必须完成的化学实验的是()。A.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B.粗盐的提纯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差异D.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2、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A.水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D.稀盐酸

3、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4、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A.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5、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A.培养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B.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C.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D.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6、断肠草含有多种毒素,其中两种毒素的结构简式如图l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I和Ⅱ互为同系物B.I和Ⅱ互为同分异构体C.I和Ⅱ均能在加热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D.I和Ⅱ各1mol分别完全燃烧,I的耗氧量比Ⅱ少

7、下列关于探究学习与教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探究学习重过程,轻结论B.探究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C.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使用探究教学D.只有实验教学才是探究教学

8、NaHSO3和四种物质:①苯乙酮、②丙酮、③乙醛、④甲醛,分别进行亲核加成反应时,出现浑浊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中,排序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11、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K+、MnO4-、C023-B.由水电离的c(H+)=lxl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042-、N0-3;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03-、Cl一D.O.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12、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

13、已知X、Y、Z、E、F五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元素M,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4所示转化关系。Z是NO,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B.X生成X一定是化合反应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D.F中M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为+5

14、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π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σ键电子对、又是π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

15、化学教材不包括()。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

16、化合物CH3COCH2CH(CH3)2的质子在核磁共振波谱中有()组信号峰。A.2B.3C.4D.5

17、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

19、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C.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D.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

20、学生在学习“离子方程式”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据此,我们可以优选()来帮助学生学习“离子方程式”。A.概念形成策略B.概念同化策略C.概念图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

21、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2、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苏丹红是一系列人工合成染料,其中“苏丹红4号”的结构式如图: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属于甲苯同系物C.属于芳香烃D.能发生水解反应

23、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入

24、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可将探究教学分为()。A.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B.自主探究和指导探究C.课内探究、课外探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D.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

25、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26、下列关于化学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化学作业设计是落实理解所学课题内容的必要部分,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之一②教师通过对化学作业的检查、交流,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教学③通过做化学作业,学生可以培养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④化学作业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丝B.医用酒精中乙醇浓度为95%C.用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2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9、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

3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1、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B.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化学课程标准

32、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

33、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是学生至少修满()学分。A.4B.6C.8D.10

34、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

35、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3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3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

3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39、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

40、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豆素的分子式为C9H602B.在一定条件下,香豆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香豆素可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D.香豆素属于芳香烃

41、冰醋酸(CH3COOH)在下列溶剂中电离常数最大的是()。A.液氨B.水C.乙醇D.纯硫酸

42、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

43、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该环节主要包括()。①研读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②识别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③理清教材知识与技能的要点④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⑤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与呈现方式⑥挖掘化学教材内容的知识价值⑦选择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44、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表1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A.AB.BC.CD.D

45、短周期主族的非金属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l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B.第一电离能:Z>Y>XC.含氧酸的酸性:Z>Y>X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Z=Y>X

46、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物质是()。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B.一水合氨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C.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47、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由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属于()。A.科学探究教学B.小组讨论教学C.角色扮演教学D.社会调查教学

48、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

49、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A.Fe3+B.Fe2+C.Al3+D.NH4+

50、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二、多选题

51、一个化学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很高,这说明这个化学测验的哪一项指标很好?()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52、在含有下列离子组的溶液中,加入Fe(N03)2固体后,仍然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SO42-、NH4+、CO32-B.K+、Ba2+、SO42-、Cl-C.Na+、H+、Cl-、SO42-D.Na+、Mg2+、Cl-、NO3-

5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

54、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混合物粉末放人100mL4mol/L的盐酸中,充分反应产生896mL(标准状况)气体后,残留固体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00mol/L,则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A.2.24gB.3.36gC.5.60gD.10.08g

55、某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则溶液中的H+移向Fe极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转移0.2mole-时析出0.1molO2C.若X为铜棒,开关K置于M或N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或N处,锌电极上反应均为

56、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57、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的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

5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

59、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取代⑥消去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6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2Z(g)△H>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1、研究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若d为石墨,石墨上的电极反应为C.若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若d为锌块,铁片上的电极反应为

62、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4B.6C.8D.10

63、某问题为“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该问题属于()。A.记忆水平的问题B.评价水平的问题C.应用水平的问题D.理解水平的问题

64、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65、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一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

66、图2是A、B两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B.A与B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A与B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A与B都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

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

68、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遵循的分组原则是()。A.组间同质、组内异质B.组间异质、组内异质C.组间同质、组内同质D.组间异质、组内同质

69、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70、冰醋酸(CH3COOH)在下列溶剂中电离常数最大的是()。A.液氨B.水C.乙醇D.纯硫酸

71、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核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涂由刷油漆能防止钢铁生锈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O2等

72、实验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法制取并纯化乙醛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错误的是()。A.B.C.D.

73、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

74、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

75、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于普伐他汀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76、下面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描述所用词语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知道、认识、理解、应用B.认识、知道、理解、应用C.识别、分类、区分、评价D.区分、识别、分类、评价

77、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过程中只有热能的变化

78、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

7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①用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80、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A.讨论谈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

81、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D.1mol该中问体最多可以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82、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有抑菌、杀菌作用,可由酚类物质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Ⅱ均为氧化反应B.对苯醌、萘醌均属于芳香化合物C.苯酚与萘酚含有相同官能团,但不互为同系物D.

83、A、B两种有机化合物,当混合物质量一定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的量均相等,肯定符合上述条件的是()①同分异构体②同系物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④含碳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A.①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

8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依次用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B.制备氯乙烷: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C.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钠元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85、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π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σ键电子对、又是π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

86、亚硝酸钠是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但其为致癌物质,使用时必须严格限制。工业生产亚硝酸钠的流程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解塔”中SO2从塔底进入,硝酸从塔顶喷淋,可使SO2被充分吸收B.“分解塔”中发生的反应为2HNO3+2SO2+H2O=NO+NO2+2H2SO4C.混合时充入的氮气参与反应,可提高亚硝酸钠的产量D.尾气中通入一定量的O2,再通入“吸收塔”中,可实现氮氧化物的循环吸收

8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r(Y2-)<r(Z2+)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弱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88、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该环节主要包括()。①研读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②识别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③理清教材知识与技能的要点④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⑤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与呈现方式⑥挖掘化学教材内容的知识价值⑦选择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89、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

90、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C.该装置可能是Cu-A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硝酸D.该装置中通过2mol电子时,溶液质量增加62g

91、某教师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向学生演示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了金属钠所具有的部分性质。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的化学教学原则。A.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B.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C.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D.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9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见图AB.见图BC.见图CD.见图D

9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ClC.Na2SD.Na2O2

9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观念改革B.教学方式的改革C.课程改革D.普及义务教育

96、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C.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

9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油脂、聚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过程都有化学变化D.蛋白质溶液遇CuSO,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98、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

9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四个部分。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

100、下列有关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教学功能②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突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③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可接受性④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实效性⑤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教材文本中挖掘情境素材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本题解析:B、C、D三项属于高中化学实验的要求。

2、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答案:D本题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故本题选D。

4、答案:D本题解析:中和反应即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故本题选D。

5、答案:C本题解析:四个选项中,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是“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故本题选C。

6、答案:C本题解析:

7、答案:B本题解析:探究教学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A选项错误。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但也需要教师的引导,B选项正确。探究教学应该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而定,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C选项错误。做实验只是探究教学的一种方法,如小组辩论也是探究教学的形式,D选项错误。

8、答案:A本题解析:醛、脂肪甲基酮及少于8个碳的脂环酮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α一羟基磺酸钠,反应可用于分离或鉴别醛、酮。醛、酮和饱和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活性顺序为故亚硫酸氢钠分别和题干中四种物质进行亲核加成反应时,出现浑浊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④>③>②>①。故本题选A:

9、答案:D本题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是O元素;W与X同主族,因此W是Si元素,短周期元素Z2+和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因此Z为Mg元素。具有相同电子层的离子,遵循“径大序小”的原则,因此半径O2->Mg2+,故A项错误;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是MgO、SiO2,MgO的化学键为离子键,而SiO2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项错误;非金属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C,因此H2O的稳定性大于CH4,故C错误:C和Si同主族,非金属性C>Si,因此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故D项正确。

10、答案:D本题解析: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固体的颜色由黑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1、答案:C本题解析:

12、答案:D本题解析: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D项。

13、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题干转化关系推断,M为氮元素,z可能为NO,E可能为NO2,F可能为HNO3。XHNO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D项正确。

14、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5、答案:C本题解析:化学教材主要包括化学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电子教材和音像教材。

16、答案:C本题解析:有几种不同的质子,则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就有几组信号峰,同的氢质子,则有4种不同的信号峰。

17、答案:D本题解析:教学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是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巩固应用和反馈环节、整合局部设计编制整体方案、试验测评和调整优化。故正确答案为D项。

18、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9、答案:C本题解析: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故正确答案为C项。

20、答案:B本题解析: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知识概念,从而获得新的科学概念。据题干所述,我们可以优选概念同化策略来帮助学生学习“离子方程式”。

21、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化学教学策略【解析】题干中所述为二氧化碳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密切关系,二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二氧化碳的用途。故本题选A。

22、答案:D本题解析:A.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B.与甲苯含有的官能团不同,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N、O元素,不属于烃,故C错误;D.含有溴原子,可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23、答案:A本题解析:旧知导入是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关系的“支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

24、答案:A本题解析:按照探究的自主和开放程度,可将探究教学分为自主探究和指导探究。按照探究开展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可将探究教学分为课内探究、课外探究、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形式,将探究教学分为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

25、答案:D本题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故本题选D。

26、答案:D本题解析:化学作业的导向功能指出,“化学作业设计是落实理解所学课题内容的必要部分,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之一”,①正确。化学作业的评价功能指出,“教师通过作业检查、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对目标的落实情况,发现学生学习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教学”,②正确。化学作业的发展功能指出,“通过做作业,学生可以培养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等”,③正确。化学作业的时效功能指出,“做作业和作业交流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认真分析和积极参与实践,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④正确。故本题选D。

27、答案:B本题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用灼烧法鉴别人造丝和蚕丝,A项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B项错误。液化石油气含有的杂质少,燃烧更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少,对空气污染小,可减少大气污染,C项正确。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的代谢,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D项正确。

28、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9、答案:C本题解析: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时,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教学内容是恰当的处理方式。

30、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1、答案:A本题解析: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与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没有必然联系。故本题选A。

32、答案:D本题解析:物质结构基础是化学2的主题。

33、答案:B本题解析: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在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34、答案:B本题解析:A项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项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相符,所以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C项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项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35、答案:B本题解析:学生会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

36、答案:B本题解析:A项,若HCl过量,则混合的溶液呈酸性;C项,溶液呈现中性;D项,若NaHSO4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则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

37、答案:A本题解析:B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的范畴。C、D两项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范畴。故本题选A。

38、答案:A本题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9、答案:D本题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状况进行的预测。教师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情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中教师为判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所做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

40、答案:D本题解析:由香豆素的结构图可知其分子式为C9H6O2,由于其含有双键,在一定条件下,香豆素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芳香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香豆素含有酯基,所以不属于芳香烃。

41、答案:A本题解析:移动,乙醇对上述电离平衡无影响,纯硫酸使上述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所以冰醋酸在液氨中的电离常数最大。故本题选A。

42、答案:C本题解析:讲授法是以教学内容的某种主题为中心,有组织、有系统地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则是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所述为讲演法,故本题选C。

43、答案:D本题解析:化学教材分析就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化学教材的内容进行剖析、界定和层次把握,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研读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识别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理清教材知识与技能的要点、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与呈现方式、挖掘化学教材内容的知识价值、选择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故本题选D。

44、答案:B本题解析:F2易溶于CCl4中,加水不能萃取溴,不能采取分液方法分离,A项错误。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够发生银镜反应,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可用银氨溶液鉴别,B项正确。实验室制备H2,用Zn和稀H2SO4,不可用稀HNO3,因稀HNO3具有氧化性,与Zn反应时会生成NO,C项错误。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需要用到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剂,否则无法判断终点,D项错误。

45、答案:A本题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A项正确。若X是P,Y是S,Z是O,则第一电离能Z>X>Y,B项错误。若X是S,Y是Cl,Z是F,F没有含氧酸,也没有正化合价,C、D两项错误。故本题选A。

46、答案:D本题解析:醋酸分子含有羟基,任意两个醋酸分子间氧氢键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氢键,故A项存在氢键;氨分子的氮氢键与水分子的氧氢键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B项存在氢键;氟化氢中含有氟氢键,故任何两个氟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C选项存在氢键;而可燃冰中,甲烷的氮氢键与水分子间的氧氢键无法形成氢键,故选D。

47、答案:C本题解析:科学探究教学是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完成对某一问题探究的过程。小组讨论教学是将学生分组,然后集中在一起就某话题展开讨论。角色扮演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分别代表某个角色发表言论,进而进行问题的讨论。社会调查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相关材料的方法。题干中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一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属于角色扮演教学。

48、答案:B本题解析:归纳总结法是教师引领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的规律、系统的知识结构等的结课方法;设疑探究法是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让他们带着疑问结束一节课的学习的结课方法;巩固练习法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板演、练习,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法是让学生通过教材、网络、参考资料进行课堂小结的方法。题干所述的结课方法属于设疑探究法,故本题选B。

49、答案:C本题解析:

50、答案:B本题解析:

51、答案:A本题解析: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时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较高,否则,信度较低。题干中化学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很高,这说明这个化学测验的信度指标很好。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测验是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52、答案:D本题解析:A项,Fe2+和CO32-会发生反应,所以它们是不能共存的。B项,Ba2+和SO42-可以反应

53、答案:A本题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指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

54、答案:C本题解析:

55、答案:D本题解析:A项中所述条件下,构成原电池,Fe极作为负极失去电子,H+移向正极(即x碳棒),A项错误。B项中所述条件下,构成电解池,阳极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0H--4e-==O2t+2H2O,转移0.2mole-时析出0.05molO2,B项错误。开关K置于M处时构成原电池,会加快铁失去电子被氧化的速度,C项错误。开关K置于M或N处,锌分别为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均发生反应Zn一2e-==Zn2+,D项正确。

56、答案:D本题解析:

57、答案:A本题解析: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教学过程的规划。

58、答案:B本题解析:先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比假设大,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A、假设体积增加一倍时若平衡未移动,B的浓度应为原来的50%,实际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大于原来的50%,说明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A错误;B、根据A的判断,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平衡向正反应移动,B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故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故C错误;D、根据A的判断,平衡向生成B的方向移动,则a<b,故D错误;故选B

59、答案:C本题解析:含C=C的物质可发生加成反应,使KMn04(H+)溶液褪色,即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加聚反应。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连有羟基(--OH)C的邻位C原子上有H,可发生消去反应。

60、答案:C本题解析: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交叉点后应正反应速率在上方,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Z%增大,则200℃时Z%大,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平衡均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大,与图象一致,故C正确;D.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K不变,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

61、答案:D本题解析:若d为石墨,活泼金属铁片作负极发生反应,所以铁片腐蚀加快,A项正确。海水呈弱碱性,所以正极发生吸氧反应,石墨上的电极反应为,B项正确。若d为锌块,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作为负极被腐蚀,因海水呈弱碱性,所以铁片上发生吸氧反应,铁片上的电极反应为,C项正确,D项错误。故本题选D。

62、答案:B本题解析: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63、答案:A本题解析:记忆水平的问题要求学生再认或重现信息的问题,知道氢氧化钙的俗称是对以往学过的知识的记忆、识别等,因此该问题属于记忆水平的问题。评价水平的问题包括检查和评判两个认知过程。应用水平的问题是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理解水平的问题是把握知识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故本题选A。

64、答案:B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溶液。淀粉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若半透膜破损,则淀粉就会进入到烧杯中,再加入碘水后烧杯中的溶液变蓝色。故正确答案为B项。

65、答案:B本题解析:多重联系策略是指在学习化学用语时,有意识地将化学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宏观事物、所反映的微观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挖掘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多种意义,使化学用语的含义具体化,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是指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练以及用手写等;练习一反馈策略是指在理解化学技能性知识意义的基础上,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的一种动作,使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题干中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66、答案:C本题解析:明显可以看出B比A多一个碳原子,A、B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A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B不能,B项错误。二者都含有苯环,且含有羟基,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A、B都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D项错误。

67、答案:B本题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油脂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

68、答案:A本题解析: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进行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而组间必须同质,即小组间尽量减少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尽量使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合作式教学中的学生分组要注意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优势,在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

69、答案:C本题解析:化学1的内容主题有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70、答案:A本题解析:移动,乙醇对上述电离平衡无影响,纯硫酸使上述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所以冰醋酸在液氨中的电离常数最大。故本题选A。

71、答案:D本题解析:

72、答案:C本题解析:分离乙醇与乙醛应该用蒸馏的方法,A项正确。B项中的装置用于制备乙醛,B项正确。乙醇和乙醛互溶,所以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c项错误。D项中的装置用于收集乙醛,D项正确。

73、答案:A本题解析:科学思想方法是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故本题选A。

74、答案:C本题解析:C项属于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建议。

75、答案:C本题解析:

76、答案:A本题解析: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描述所用词语从低到高排序是:知道、识别、认识、区分、理解、分类、应用、评价。

77、答案:B本题解析:催化剂虽然改变了反应途径,但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变,所以△H不变,A项错误。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也不变,B项正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小,C项错误。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不放出热量,而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D项错误。

78、答案:C本题解析:由于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因此,讲授法仍然是当今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79、答案:C本题解析:用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氧化铁被还原成单质铁,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A项错误;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生成物的多少,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放出的氧气量相同,只是反应时间的不同,B项错误;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碱性,C项正确;因为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所以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项错误。

80、答案:B本题解析:演示观察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B。

81、答案:C本题解析:由图可知吲哚的分子式为C8H7N,A项错误。苯环是平面六边形,一CHO中C原子是sp2杂化,空间构型是平面形,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平面,B项错误。苯甲醛中含有醛基,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中间体不含有醛基,不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C项正确。lmol中间体含有2mol苯环和1mol碳碳双键,因此,最多可以与7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82、答案:B本题解析:对苯醌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

83、答案:A本题解析: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两种有机物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相等,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故①符合;互为同系物时,两种有机物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时,若同系物最简式相同,则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若最简式不同,则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不确定,故②不一定符合;最简式相同,两种有机物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相等,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故③符合;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CO2的质量也一定,故④符合.所以一定符合的是①③④,故A正确。

84、答案:B本题解析: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会产生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和四氯乙烷,得不到纯净的氯乙烷。

85、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6、答案:C本题解析:“分解塔”中SO2从塔底进入,硝酸从塔顶喷淋,二者接触更充分,可使SO2被充分吸收,A项正确。“分解塔”中的反应物为SO2和HNO3,生成物为NO、NO2和H2SO4,且生成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3+2SO2+H2O=NO+NO2+2H2SO4,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