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政治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5伟大的抗日战争课后练习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政治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5伟大的抗日战争课后练习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政治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5伟大的抗日战争课后练习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政治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5伟大的抗日战争课后练习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政治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5伟大的抗日战争课后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课时检测】1.(2021年重庆适应性测试)1935年6月28日,美国决定将中美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美国驻华公使詹森成为首任驻华大使,施肇基为首任中国驻美大使。美国作出这一决定应该是基于()A.国民政府日臻稳固B.日本侵华进一步加剧C.国共两党关系缓和D.民间外交的大力推动【答案】B【解析】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进一步侵华,在此背景下美国决定将中美关系提升至大使级,故B正确;国民政府日臻巩固与美国提升两国外交关系无关,故A错误;国共两党在1935年处于对抗状态,故C错误;民间外交的推动与当时历史背景不符,故D错误。2.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战役()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C.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D.是在华北战场中国军队对日军的一次主动出击【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指的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故选C。3.全面抗战初期,以亲日派汪精卫为代表的部分人士提出“亡国论”,亲英美派蒋介石集团散布“中国速胜论”,中国共产党则提出持久抗战的理论。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B.中国抗战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C.国民党抗战的态度摇摆不定D.共产党指明了抗战胜利的道路【答案】D【解析】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提出持久抗战的理论,这是符合实际的,为之后的抗战指明了道路,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故选D;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材料是全面抗战初期,排除A;此时仍然处于抗战的防御阶段,抗战进程并没有发生重大转变,排除B;国民党亲日派提出“亡国论”,亲英美派散布“中国速胜论”,反映各自利益诉求,不能说抗战的态度摇摆不定,排除C。4.蒋介石在1937年《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以上材料反映蒋介石()A.准备依靠民众全面抗日B.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准备推行全面抗战路线D.意识到民众对抗战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可知蒋介石强调战争的持久性,抗战的力量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说明他认识到民众对抗战的重要性,故选D;蒋介石代表的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排除A;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B;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排除C。5.(2020·厦门模拟)如图所示为1942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中心印有“抗战救国”字样,邮票的发行表明()A.孙中山寻求美国的援助B.美国人民资助中国抗战C.美国社会关注中国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美国邮政总署发行关于中国抗战的邮票可知,中国的抗战得到了美国的关注,故选C;1942年孙中山已经逝世,排除A;材料中发行的邮票不能说明美国对中国抗战的资助,排除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排除D。6.1941年初,日本作战计划中写道:“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后方)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前线)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由此可见()A.中国抗战进入战略反攻B.敌后战场牵制日军兵力C.国民政府抗战压力增大D.侵华日军兵力大幅减少【答案】B【解析】由“在作战方面为使华北(后方)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前线)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可见华北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故选B;1941年初是抗战的相持阶段,不是反攻阶段,排除A;“使华北(后方)方面出现划时期的治安新面貌,准备从华中(前线)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主要针对的是敌后战场,不是正面战场,排除C;由“准备从华中(前线)方面调来第十七师团及第三十三师团主力”无法判断侵华日军总量的变化,排除D。7.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感自豪。这一结果()A.主要得益于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B.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C.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D.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答案】A【解析】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一致认可,故选A;1949年新中国成立表明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排除B;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尚在进行,国际政治新格局尚未形成,排除C;1942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综合国力并未增强,排除D。8.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两年,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和全部伪军,作战万余次。1944年,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A.对战争胜利有决定意义B.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C.使日本的防线日趋崩溃D.与国民党军队配合密切【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可知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有力地抗击日军,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故选B;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做出的突出贡献而非日本防线的崩溃,排除C;材料中并未提及国民党军队的信息,排除D。9.(2021年福建适应性测试)1940年8-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在华北展开对日作战,参战人数近40万,动用民工20多万,总计大小战斗1824次,歼灭日伪军4.63万人。这表明该时期()A.抗日根据地获得了较大发展B.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紧密配合C.持久抗战思想得到贯彻落实D.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时空条件可知是彭德怀领导的华北地区对日作战的情况,据材料中参战人数、动用民工、战斗次数等数据可知A正确。这些战斗属于敌后战场对日作战的内容,而此时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因此二者配合并不紧密,B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持久抗战思想,C错误,排除;此时日军力量仍然占据优势地位,D错误,排除。10.1942年,美、英两国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即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这主要是因为()A.美英遵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B.国内外舆论影响英美的国家战略C.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重要D.日本侵略导致其特权失去时效性【答案】C【解析】抗战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重要,英美此举是为了争取中国继续抗战,以减轻自身压力,故选C;《联合国宪章》是1945年签署的,排除A;B是影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英美国家利益的需要,排除B;D是影响因素,但主要原因是英美国家利益的需要,排除D。11.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以孔子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三民主义相违背为由,取消国家祭孔。1934年,国民政府将8月27日孔子诞辰定为“国定纪念日”,举行盛大纪念典礼;1939年,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战时教育亦为国本 B.时局紧张凝聚人心C.缓和矛盾转移视线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取消国家祭孔”“孔子诞辰定为‘国定纪念日’”“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对孔子诞辰的重视是为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能够凝聚人心,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故选B;材料主旨为对孔子态度的变化,并非“战时教育”,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服务抗战是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日,排除D。12.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了多套抗战题材纪念邮票,其设计理念经历了从“小抗战”到“大抗战”的转变。据下表可知“大抗战”的内涵主要指()发行年份邮票名称1965年4—1毛主席在著作,4—2八路军东渡黄河,4—3人民战争胜利,4—4光荣参军1985年2—1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2—2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1995年8—1“七七”战火,8—2台儿庄大捷,8—3百团大战,8—4敌后游击战,8—5芒友会师,8—6华侨捐献,8—7台湾光复,8—8伟大胜利2005年4—1全民抗战,4—2中流砥柱,4—3诺曼底登陆,4—4攻克柏林A.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民兵的抗战B.全民族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配合的抗战C.系统展现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的十四年抗战D.凸显中国人民全面参战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抗战【答案】B【解析】从2005年邮票的内容可以看出,“大抗战”的内涵是突出全民族抗战和把抗日战争放在全球视野内进行考察,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故选B;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民兵的抗战,仅仅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功绩,是“小抗战”,排除A;系统展现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的十四年抗战,是“小抗战”,因为没有把抗日战争放在全球视野中考察,排除C;凸显中国人民全面参战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抗战,仅仅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没有把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合起来,不是“大抗战”,排除D。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12月18日12月17日。日军举行南京入城仪式。《东京日日新闻》稿件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气贯长虹的巨幅画卷》等。这些都刊登在12月18日的晚报上。其报道中写道:是《君之代》,是国歌《君之代》,是在敌人首都回响的《君之代》。在《君之代》的演奏中冉冉上升的日本国旗,熠熠生辉的日本国旗,日本国旗升起仪式开始了。有哪儿的太阳旗能比这一天这一刻的太阳旗更有意义呢12月19日《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战果)》报道说:“上海军队发布消息:一、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据[日]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日黑福治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士兵12月17日晴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12月18日晴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远藤高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少尉军官12月17日晴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戒。为了参加南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小队的十名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12月18日晴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时30分,为了清理剩下的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二十五名士兵。——据[日]小野贤二、藤原章、本多胜《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的差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答案】差异:日军士兵战地日记记载了日军屠杀大批中国战俘的情况,而《东京日日新闻》则称为是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战俘仅仅几千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理由:从《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新闻标题及内容来看,其立场明显是站在日本法西斯一方,其报道赞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所以会掩饰日军在南京的屠杀,不会如实报道。12月19日的报道是日军自己公布的数字,并非真实情况。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是比较个人化的记述,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其对自身屠杀中国战俘行为的记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虽然具体数字有不同,但不同士兵的日记都有屠杀中国大量战俘的记载,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大屠杀的真实性。【解析】差异:根据材料二中“日本士兵……战地日记”“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为了清理剩下的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二十五名士兵”等信息,对比材料一中“《东京日日新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