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毛泽东所说的“这个运动”是指:A.发动南昌起义 B.实施战略转移——长征C.起义军攻打长沙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3.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非常善于笼络民心 B.商朝治国崇尚仁德之心C.明君善借万物为己所用 D.国君如猎人诸侯似鸟兽4.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5.蒋经国(蒋介石的儿子)在《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记载:“……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的军队指A.新四军 B.国民党军 C.八路军 D.工农红军6.下表为1928—1935年中国轮船统计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国民政府日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B.表明外国侵略由沿海转向内陆C.国家经济建设促进轮船业的发展D.表明工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7.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1928年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以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B.新经济政策造成负面后果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8.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D.国家统一,中央集权9.姜寨遗址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一个重要原始聚落遗迹。下列考古成果中,其中最能够反映这一遗迹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是A. B.C. D.10.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11.官利是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普遍实行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股份制企业中官利即股息)是固定并且必须予以保证,不管企业的利润多少,经营状况如何,观察中国各公司的营业情况,照例都支付官利。由此可见,官利制度①利于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吸引投资②仅在官办企业中实施的一项制度③使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背上沉重负担④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宝贵见证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下列选项最符合文中“世界重建”的是A.雅尔塔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B.欧洲联盟/欧元C.不结盟运动/亚非会议D.冷战/北约13.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14.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出现了,电力成为新能源。这说明A.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B.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C.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D.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15.1950年,在印度“独立日”,国大党发表誓言:“我们认为,拥有自由、享有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占有生活必需品,以致可以有充分机会发展——这是其他任何民族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也是印度人民的不可转让的权利。我们还认为,如果任何一个政府使一个民族丧失这些权利,并压迫他们,那么,这个民族就有改变它或废除它的进一步的权利。”该誓言能够反映()A.殖民主义产生了客观上的积极作用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论渊源C.印度人民在甘地领导下赢得了民族独立D.印度积极号召开展不结盟运动维护独立16.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表古国始封国都今地存灭始置州郡县时期莒少昊后赢娃国,周武王封之于莒。莒县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秦因置(莒)县薛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候。藤州市东薛城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鲁用武王封弟用公旦于曲阜。曲阜市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单有虞氏舜帝师所封。单县春秋时为鲁单父邑西汉因置单父县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17.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此举旨在A.弥补政务多、宰相才干差的缺陷 B.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集权C.配合科举制度选贤用人的需要 D.建立较严密完整的官僚机构18.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得狂潮,1899年美国向英、德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随后又增补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该政策A.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B.促使列强宰割中国同盟的形成C.致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下表摘编自清末魏允恭《江南制造局记》有关材料,表中是江南制造总局支出(1867~1894年)(部分),此表反映出江南制造总局支出项目金额(两)占总计百分比薪工膏火口粮、购地造房204843312.78华洋工匠工食420961926.26购买机器10551436.58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793473249.50购买军火7207454.50译书及办舆图经费611170.38A.生产产品主要投向市场 B.在经营管理上以洋为师C.财政监管不力入不敷出 D.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如图是兴起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示意图。其路线是从汉口出发,北上经过河南、山西、内蒙等地,进入俄国,最远到13000公里外的圣彼得堡。汉口成为这条漫长商路起点的原因是A.依托于“湖广熟,天下足”丰富物产B.这里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地区C.这里是地域性商业群体商帮的诞生地D.位于九省要津便于汇集南方各地茶叶21.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A.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C.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22.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表明A.国民革命推动了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C.西方列强对华的外交政策已经发生质变D.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民族自决的潮流23.《吕氏春秋》由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而成,书中写道:“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触犯)之谓天子”。其提出的置君治国之道是A.君权神授 B.中央集权 C.无为而治 D.以人为本24.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上帝万能”25.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史料价值,所以可以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传说远古时期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D.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专著,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26.古罗马普通公民所穿的托加长袍是简朴而没有装饰的,是天然毛料的颜色;平民的服色多为深灰、浅灰或褐色;参加选举的候选人穿着纯白色的托加袍,以引人注目;贵族、执政官、皇帝、将军等人所穿的托加喜爱以紫色作为服色。这表明古罗马A.法律体系健全 B.奢靡之风盛行 C.等级制度森严 D.人文氛围浓厚27.下列有关奥斯曼帝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错误表述是A.诱发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B.曾导致西欧商品价格暴跌C.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D.为欧洲文艺复兴汇聚人才28.1920年,某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在演讲中说“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下列有关这一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弥补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C.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D.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原则的陈见29.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是一种宗教信仰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和教育30.“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述及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尽管从事商业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世纪后期商业的巨大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这一发展给欧洲商人带来了地位及权力,这在欧亚大陆是独一无二的。例如,在中国……商人被视为下等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在西北欧,商人则拥有社会地位,其财富和政治权力也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是的,没有一个地方,除了欧洲。在欧洲,商人的政治权力及经济力量正稳步增长他们正成为伦敦的市长、德意志帝国自由市的参议员、荷兰的州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从材料看,从10到14世纪,西欧商业活动呈现怎样的发展?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那时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10—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时代背景。32.工业文明“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有着迅速的运动和不平稳的退却;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哪一个国家首先出现材料中的这种社会状态?最先出现这种社会状态的原因是什么?(2)俄国人和日本人在分享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障碍?后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排除其障碍的?(3)如何理解“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33.材料:在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为确保地方稳定,鄂尔泰提出:“若不视有无过犯一概勒令改流,不论不足以服人,兼恐既无以善后。”对改土归流之土司,“虑其住居本地,有党羽相助为非,故远徒以杜其后患”。在改流之地行政设置与内地划一的同时,其他的管理体制也仿内地一并推行。在改流的同时必定会兼顾尚未改流地区的治理,保留土司的地区采取流土并治的措施。改土归流之后,都会辅之以“减免赋役,选用循良,善加抚恤,疏浚江河,挑筑沟坝,垦辟荒芜”等善后措施。清政府重视善后,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土司地区的控制,从而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一体化。——摘编自李世愉《改土归流与国家治理》(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朝改土归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朝改土归流措施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试题分析:A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南昌起义和攻打长沙属于城市中心路线,不会遭到指责;B项错误,长征是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D项正确,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虽然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的理论在当时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对自己的国情的认识还不能形成一致的意见。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反围剿斗争、长征、遵义会议等需要掌握。2、A【解析】

材料反映了作者认为史料分为文字史料何实物史料。材料中第一种即指实物史料,第二种即指文字史料。作者指出文字史料是“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说明了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故A正确。3、A【解析】

商汤出于仁德之心,要求网罗鸟兽时“去其三面”,最终赢得民心,建立商朝,说明商汤善于笼络民心,选项A正确;材料未体现商汤的治国理念,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国君和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D。4、C【解析】

根据材料“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说明三长制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隐匿人口逃避赋役的社会现象,侥幸之人不能再侥幸了,苞荫之户不能再苞荫了,C选项符合题意。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5、C【解析】

据材料“……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可知,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这反映的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所为,C正确;据所学可知,新四军在南方,A错误;国民党军主要是阵地战,打的是大兵团的大会战,与材料的“游击战”不符,B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的称号已改为八路军,故D错误。6、C【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了1928年一1935年中国轮船船只数量、吨位尤其是千吨位以上的轮船增长的数据,说明轮船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27年后南京政府通过与声名显赫的资本家合作来促进工业发展,推动了中国轮船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海洋经济一般指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轮船船只数量及吨位数的增长可以从侧面说明内河或沿海航运繁荣,但不能说明政府重视海洋经济,故A项错误。1928一1935年,外国侵略者加紧了对中国从沿海到内陆的侵略,但不能说明由沿海转向内陆,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轻工业的信息,因此不能判断工业结构的变化,更不能说明工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故D项错误。7、D【解析】

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出现的住房危机特别是城市住房紧张局面,反映出其工业化进行加速了人口流动,D项正确;为缓解城市住房紧张,明确“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必要性,不能说明苏联政府鼓励私营经济发展,A项错误;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停止,B项错误;1920年代苏联出现住房危机,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C项错误。8、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符合材料“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的说法,D正确;秦朝时期赋税沉重,刑罚残酷,并不是改善民生,A错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不是文化繁荣时期,B错误;秦朝时期疆域并不广阔,C错误。故选D。9、C【解析】

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姜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精细加工的石锛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代表,故C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夏、商与西周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成就,故A不符合题意;B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文化生活水平和社会组织生活的水平,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的把握。依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195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迅速下滑,1962年后开始回升。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957年到1962年是不断上升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是不断升高的,不会在1957年后迅速降低,并在1962年达到-5的情况。受到“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断下降,到1962年开始调整,使之不断回升。故A正确。【详解】1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利是“经过官方审查批准的利率”,这种利率受到官方的保护,因此利于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吸引投资,故①正确;官利制度在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普遍实行,不仅是官办企业,故②错误;“不管企业的利润多少,经营状况如何……照例都支付官利”,这使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背上沉重负担,故③正确;官利制度有利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故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1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晤,着重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大国在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时,也关注到世界经济秩序。“世界重建”就是指的经济方面。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正确答案为A。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欧元1999年问世,不结盟运动1961年诞生,亚非会议1955年召开,冷战1947年开始,北约成立于1949年,都是雅尔塔体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排除BCD。13、B【解析】

根据材料“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而且孝文帝上溯至黄帝,说明其目的在于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选项B正确;拓跋氏原本就是皇族,选项A排除;更改皇族姓氏不能推动整个民族的生活习惯,选项C排除;鲜卑族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民族,地位高于汉族,排除D。14、A【解析】

由材料“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可见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问题,排除B;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排除C;材料主旨主旨不是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排除D。15、A【解析】

根据材料,1950年印度庆祝独立日,宣扬民族主义。结合所学可知,这个誓言反映出殖民主义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理念的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理念,在材料里面无从体现,B选项错误;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印度获得了民族独立,C选项不符合题意;1950年印度独立日誓言中,不包含不结盟运动的宗旨,与不结盟运动的展开无关,D选项错误。16、B【解析】

根据表中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先秦时期,山东地区封国林立,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来临,这些古国渐趋埋灭,而后继朝代的大多郡县名却以这些古国名为名,故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中莒薛封国均非姬姓封国,排除;C项,兼并战争严重破坏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破坏先秦文明的说法过于绝对,且缺乏材料依据,排除。D项,以郡统县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排除。17、B【解析】

太宗的做法增加了宰相数量,削弱了相权,意在加强皇权,B正确;原来承担宰相事务的功臣继续参与宰相事务,说明这一举措不是弥补宰相才干差的弊端,而且太宗时期能相居多,排除A;这一举措与科举制选拔人才无关,排除C;太宗的举措只是针对中枢机构,说明其目的不是建立完整的官僚机构,排除D。18、B【解析】

据材料“1899年美国向英、德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随后又增补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内容是列强在华“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促使列强宰割中国同盟的形成,B正确;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而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因为当列强瓜分中国时,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A错误;《辛丑条约》致使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C错误;“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对中国侵略加深,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错误。19、D【解析】

“洋工匠”“购买机器”“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译书”等支出项目,表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商依赖严重,D正确;军事工业的产品不会“投向市场”,排除A;江南制造局是封建政府官办的军事工业,管理上没有“以洋为师”,排除B;材料只有“支出项目”,未涉及“入不敷出”,排除C。20、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正体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故D项正确;中俄贸易与湖广的粮食大省地位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中俄茶贸易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著名的地域性商帮为“徽商”与“晋商”,排除C项。故选D。21、C【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中共根据地建设。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或者汪伪政权相比,抗战时期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到延安和解放区的学生、学者,故C项符合题意;“普遍”表述太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到延安和解放区的学生学者并非都加入了中共,故B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22、B【解析】

据材料“1928年7月……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可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地位提高。而且在对外上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也试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废除旧的不平等的条约,签订平等互惠的“改订新约运动”,这些表明了“国民政府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B正确;据所学可知,材料主要是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而不是“群众爱国运动蓬勃发展”,A说法错误;C与材料无关;材料只是强调的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未涉及其他国家,D以偏概全。23、D【解析】

材料中“非以阿天子”意思是:不是为了让天子谋私利。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最开始产生生命的是天;养育生命并让它成长的是人。可以保养上天所产生的万物而不触犯它的为天子。材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君权神授、中央集权、无为而治,排除ABC。24、D【解析】

根据所学,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5、B【解析】

《茶赋》属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提供绝对可靠的历史信息,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B项正确;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即记载准确的历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A项错误;传说不可以作为信史,需要有其他有力材料的佐证,因此无法仅根据神农氏的传说确定茶的起源。C项错误;《茶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比唐代《茶经》更早。《茶经》不能确定在唐朝以前是否已经出现茶,只能确定茶至少在唐朝时已出现。D项错误。26、C【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社会制度的理解和认识。题中的材料反映了古代罗马不同身份的人在服饰上有明显的不同,说明彼此之间是严格区分的,等级制度森严,故C项说法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的法律建设问题,故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奢靡的生活风气,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严格的等级区分,而不是人文主义的氛围,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27、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地中海的主要商路,使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奥斯曼帝国崛起与西欧商品价格暴跌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符合题意;奥斯曼帝国曾统治巴尔干半岛,其民族、宗教政策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奥斯曼帝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8、A【解析】

据材料“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指的是量子论,弥补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是相对论,故A选项符合题意;量子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极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观念,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原则的陈见,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故B、C、D选项不符合题意。29、D【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视历史、重视教育,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宗法制、宗族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C两项排除。材料“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不能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宗教信仰的结论,B项排除。30、B【解析】

试题分析: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根据上述史实,最符合题目的是“五四运动”。故B正确。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详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发展:经营的商品由以奢侈品为主发展为涵盖日常生活所需;虽然人数不多,但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加强;作为商业活动中心的城市产生并逐渐发展。主要因素:生产力的提高。(2)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的思想政策的影响。(3)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活动已经渗透到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商人为主的市民阶层兴起,通过与领主的斗争(武装斗争或金钱赎买的方式)争取到了城市自治的地位,成为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复兴、商品经济的活跃,王权呈加强之势,国王需要借助市民阶层的力量来打破封建割据的局面,使市民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分享权力,商人的利益得到重视;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的中世纪大学兴起,大学注重世俗教育以及自由探索的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商人的社会地位。【解析】

(1)发展:依据材料“10世纪时,虽然欧洲各地已可见到商人,但他们经营的商品绝大多数是奢侈品。到14世纪时,商业已从日常生活的边缘性活动发展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出经营的商品由以奢侈品为主发展为涵盖日常生活所需;依据材料“商业的人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中世纪后期商业的巨大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归纳出虽然人数不多,但对西欧社会的影响加强;依据材料“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可知作为商业活动中心的城市产生并逐渐发展。主要因素: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是生产力的提高。(2)依据材料“商人被视为下等人和不受欢迎的人”和所学可知是重农抑商思想政策的影响。(3)依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