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精品资料(高中)PAGE1-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选择题1.(2020江西九江二模)1952年和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7.9%上升到15.3%。这些成就的取得()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2.(2020江西上饶六校第一次联考)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以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提出了重点建设、精简行政机构、节约粮食等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意在()A.积累经济建设资金 B.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调整工业发展计划 D.遏制铺张浪费现象3.(2020安徽淮北二模)1954年春节,根据中宣部的要求,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共组织工人代表团436个,近4万工人参加。同时,组织近2万农民到工厂参观,而参与联欢的群众更达到了1445100人(次)。这一举措意在()A.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工业化建设B.推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4.(2020贵州贵阳二模)1953年,需由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比1952年增加了31%;而从土地改革后的粮食生产状况看,当年的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粮食供应不足。这表明()A.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B.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5.(2020山东聊城一模)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A.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B.确立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突出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D.标志着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6.(2020山西太原二模)据统计,1955年全国职工提出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多件,仅其中6万多件全年节约和创造的价值就达9000多万元。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群众性劳动竞赛运动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7.(2020福建莆田二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自行就业、自谋出路完全被统一分配所代替,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一就业制度的形成()A.植根于新的经济体制 B.提高了劳动者的创造性C.体现侧重发展重工业 D.反映了经济建设的僵化8.(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六次联考)中共八大前后,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主体”与“补充”的思想,即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一思想表明当时陈云()A.致力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主张尝试推行市场经济体制C.已认识到“一五”计划存在不足D.希望扩大私营企业的自主性9.(2020安徽淮南二模)右图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漫画,其画上题字是“迎春爆竹响千家,共祝新春百物华。五谷丰登蔬果熟,枣如瓜与瓜如车。辛丑春节,子恺画并题”,该画从侧面反映出()A.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明显B.中国的温饱问题已解决C.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D.“大跃进”运动下的浮夸风10.(2020山东泰安一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城市人口净减少3788万,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逆城市化”。这一现象表明()A.国民经济结构大调整B.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11.1961—1962年,湖北农村掀起了生产队集体和社员私人的大规模“挖边”高潮,即通过挖田地四周边、挖道路边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据此可知,“挖边”高潮()A.促进了“大跃进”的发展B.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革新C.体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D.有利于缓解农村粮食困难12.(2020重庆二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1965—1975年,该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43.5%,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该地区占40%以上。这一举措是()A.“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战略部署B.改善国民经济布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必由之路D.应对国际局势和战争威胁的战略决策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相影响的水利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灌溉面积超过200万亩。——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材料二“大跃进”后期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千米,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千米;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代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通过小酒馆为切入点,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经营过程中久经磨难,最终成为女强人的故事。下面是该电视剧的部分故事梗概:1955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居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所有商户搞公私合营,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了“大炼钢铁”的模范。为了小酒馆的经营,徐慧真虽历经坎坷,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1979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了青春。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D材料反映了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故选D项;国民经济体系指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国民经济总体。材料中的数据不能体现“国民经济完整体系”,排除A项;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是“一五”计划,1952年“一五”计划还没有开始,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2.A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中央提出“重点建设、精简行政机构、节约粮食等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主要是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故选A项;“厉行节约、紧缩开支”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调整工业发展计划,排除C项;“厉行节约、紧缩开支”与“铺张浪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3.A依据材料“1954年”“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家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为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中宣部做出了材料中的举动,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工业化建设,而非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错误;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非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是当时小农生产比较分散、落后,使得国家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这表明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指出粮食生产与收购计划不符,与工业化原料无关,排除B项;粮食生产不足说明国民经济并没有完全恢复,排除C项;“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5.A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对沿海地区的工业采取“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在当时主要把重点放在内陆地区,说明国家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故A项正确;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的,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特征,C项排除;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于1952年已经完成,D项排除。6.B从材料的时间“1955年”可知,此时正在开展“一五”计划,国家积极开展劳动竞争是为了调动大家经济建设的热情,因此才出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B项正确。此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工业化也没有实现,排除A、C两项;“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为外因,排除D项。7.A在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国家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材料中体现的就业制度是配合计划经济体制而实行的,故选A项;“铁饭碗”的劳动体制为劳动者提供工作保障,但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劳动体制过于安逸,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时期就业制度改变,没有涉及发展重工业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统包统配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的必要变革,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发展工业、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经济建设僵化是计划经济体制和“铁饭碗”劳动体制后期的影响,排除D项。8.C当时“一五”计划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计划”和“集中”,而陈云提出的“主体”是指计划经济,“补充”是指计划经济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而非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当时陈云对“一五”计划已有所反思,故选C项;到1952年,我国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陈云主张适度的自由生产,并不代表其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扩大私有企业的自主性,排除D项。9.D漫画中的南瓜比人还高大,这明显属于“大跃进”运动下的浮夸风,故选D项;材料中的现象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排除A项;“大跃进”时期,中国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排除B项;浮夸风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10.A1960年冬,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使经济结构趋向合理,故选A项;国家城镇化战略大力推进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C项;“逆城市化”现象不能体现工业以农业为基础,排除D项。11.D在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后,湖北农村开展生产自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利于缓解农村粮食困难,故选D项;材料措施是对“大跃进”造成经济困难的补救,排除A项;材料措施目的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并未体现出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排除B项;材料措施并未体现出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排除C项。12.D材料中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苏关系恶化时期,面对来自苏联的战争威胁,我国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基本建设,故选D项;材料举措并没有体现“左”倾错误,排除A项;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于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于1958年,排除C项。13.▁▃▅▇█参*考*答*案█▇▅▃▁:(1)政府重视水利建设;重视水利设施综合效益的开发;重视建立水利设施的监管体系。(2)背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跃进”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村水利设施的陈旧落后。影响: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当时中国农村建设提供了示范引领效应;增强了民族自信心。(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可得出政府重视水利建设;据材料一“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可得出重视水利设施综合效益的开发;据材料一“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可得出重视建立水利设施的监管体系。第(2)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据材料二“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可知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联系所学可得出“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跃进”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村水利设施的陈旧落后等。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可得出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据材料二“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可得出对当时中国农村建设提供了示范引领效应,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等。第(3)问,据材料二“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得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据材料二“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千米,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千米;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可得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14.▁▃▅▇█参*考*答*案█▇▅▃▁:示例一情节: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历史现象: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仅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确立起来,完成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但由于当时急于求成,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冒进性。示例二情节: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了“大炼钢铁”的模范。历史现象: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出现了全民炼钢的现象。评价:1958年,为了赶英超美,国家号召全民大炼钢铁,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平衡。由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大跃进”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和劳动力,也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困难。〖解析〗: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指出其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并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材料“1955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居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所有商户搞公私合营,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了‘大炼钢铁’的模范”反映了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材料“1979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了青春”反映了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选择题1.(2020江西九江二模)1952年和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8.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7.9%上升到15.3%。这些成就的取得()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2.(2020江西上饶六校第一次联考)1953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以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提出了重点建设、精简行政机构、节约粮食等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意在()A.积累经济建设资金 B.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调整工业发展计划 D.遏制铺张浪费现象3.(2020安徽淮北二模)1954年春节,根据中宣部的要求,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共组织工人代表团436个,近4万工人参加。同时,组织近2万农民到工厂参观,而参与联欢的群众更达到了1445100人(次)。这一举措意在()A.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工业化建设B.推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4.(2020贵州贵阳二模)1953年,需由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比1952年增加了31%;而从土地改革后的粮食生产状况看,当年的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粮食供应不足。这表明()A.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B.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5.(2020山东聊城一模)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A.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B.确立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突出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D.标志着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6.(2020山西太原二模)据统计,1955年全国职工提出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多件,仅其中6万多件全年节约和创造的价值就达9000多万元。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群众性劳动竞赛运动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7.(2020福建莆田二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自行就业、自谋出路完全被统一分配所代替,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一就业制度的形成()A.植根于新的经济体制 B.提高了劳动者的创造性C.体现侧重发展重工业 D.反映了经济建设的僵化8.(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六次联考)中共八大前后,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主体”与“补充”的思想,即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一思想表明当时陈云()A.致力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主张尝试推行市场经济体制C.已认识到“一五”计划存在不足D.希望扩大私营企业的自主性9.(2020安徽淮南二模)右图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漫画,其画上题字是“迎春爆竹响千家,共祝新春百物华。五谷丰登蔬果熟,枣如瓜与瓜如车。辛丑春节,子恺画并题”,该画从侧面反映出()A.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明显B.中国的温饱问题已解决C.农民生产积极性被调动D.“大跃进”运动下的浮夸风10.(2020山东泰安一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城市人口净减少3788万,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逆城市化”。这一现象表明()A.国民经济结构大调整B.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11.1961—1962年,湖北农村掀起了生产队集体和社员私人的大规模“挖边”高潮,即通过挖田地四周边、挖道路边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据此可知,“挖边”高潮()A.促进了“大跃进”的发展B.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革新C.体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D.有利于缓解农村粮食困难12.(2020重庆二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1965—1975年,该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43.5%,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该地区占40%以上。这一举措是()A.“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战略部署B.改善国民经济布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必由之路D.应对国际局势和战争威胁的战略决策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相影响的水利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灌溉面积超过200万亩。——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材料二“大跃进”后期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千米,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千米;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代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通过小酒馆为切入点,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经营过程中久经磨难,最终成为女强人的故事。下面是该电视剧的部分故事梗概:1955年,新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徐慧真,继承祖产,当了小酒馆的老板。居委会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所有商户搞公私合营,徐慧真积极主动地第一个支持并加入了公私合营。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徐慧真不甘落后,成为了“大炼钢铁”的模范。为了小酒馆的经营,徐慧真虽历经坎坷,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1979年,改革春风吹来,小酒馆重新回到徐慧真的手里,并再一次焕发了青春。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课时规范练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D材料反映了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故选D项;国民经济体系指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国民经济总体。材料中的数据不能体现“国民经济完整体系”,排除A项;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是“一五”计划,1952年“一五”计划还没有开始,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2.A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中央提出“重点建设、精简行政机构、节约粮食等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主要是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故选A项;“厉行节约、紧缩开支”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调整工业发展计划,排除C项;“厉行节约、紧缩开支”与“铺张浪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3.A依据材料“1954年”“全国掀起了工农大联欢的热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家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为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中宣部做出了材料中的举动,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工业化建设,而非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错误;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非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但是当时小农生产比较分散、落后,使得国家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这表明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指出粮食生产与收购计划不符,与工业化原料无关,排除B项;粮食生产不足说明国民经济并没有完全恢复,排除C项;“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5.A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对沿海地区的工业采取“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在当时主要把重点放在内陆地区,说明国家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故A项正确;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的,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特征,C项排除;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于1952年已经完成,D项排除。6.B从材料的时间“1955年”可知,此时正在开展“一五”计划,国家积极开展劳动竞争是为了调动大家经济建设的热情,因此才出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B项正确。此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工业化也没有实现,排除A、C两项;“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为外因,排除D项。7.A在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国家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材料中体现的就业制度是配合计划经济体制而实行的,故选A项;“铁饭碗”的劳动体制为劳动者提供工作保障,但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劳动体制过于安逸,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时期就业制度改变,没有涉及发展重工业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统包统配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这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的必要变革,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发展工业、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经济建设僵化是计划经济体制和“铁饭碗”劳动体制后期的影响,排除D项。8.C当时“一五”计划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计划”和“集中”,而陈云提出的“主体”是指计划经济,“补充”是指计划经济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而非推行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当时陈云对“一五”计划已有所反思,故选C项;到1952年,我国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陈云主张适度的自由生产,并不代表其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扩大私有企业的自主性,排除D项。9.D漫画中的南瓜比人还高大,这明显属于“大跃进”运动下的浮夸风,故选D项;材料中的现象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排除A项;“大跃进”时期,中国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排除B项;浮夸风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10.A1960年冬,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的错误,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使经济结构趋向合理,故选A项;国家城镇化战略大力推进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C项;“逆城市化”现象不能体现工业以农业为基础,排除D项。11.D在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后,湖北农村开展生产自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利于缓解农村粮食困难,故选D项;材料措施是对“大跃进”造成经济困难的补救,排除A项;材料措施目的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并未体现出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排除B项;材料措施并未体现出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排除C项。12.D材料中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中苏关系恶化时期,面对来自苏联的战争威胁,我国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基本建设,故选D项;材料举措并没有体现“左”倾错误,排除A项;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于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于1958年,排除C项。13.▁▃▅▇█参*考*答*案█▇▅▃▁:(1)政府重视水利建设;重视水利设施综合效益的开发;重视建立水利设施的监管体系。(2)背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跃进”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村水利设施的陈旧落后。影响: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当时中国农村建设提供了示范引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