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思政标准_第1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思政标准_第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思政标准_第3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思政标准_第4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思政标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类型模块课程学时/学分96/5.5负责人XXX制订时间202X.8.20系部审核教务处审核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与设计一、课程性质:《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专业群)的模块课程之一,来源于平面设计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包装设计”转化而来。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的第四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对包装产品属性特征、内在文化及同类产品调研的综合分析、文化元素在包装视觉元素的创意构思、包装色彩的合理性搭配应用整合能力。熟练掌握广包装的数字化设计制作和包装材料和印刷制作工艺的选配、包装设计效果表现和打样模拟成品等综合设计制作方法。完成快速消费品包装、文化产品包装等相关工作任务,能胜任设计师岗位包装设计的工作任务。三、前导、后续课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中第4门模块课程。(难度范围4)是对前导课程的循环、提高和深化,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核心技能的掌握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包装设计》课程前后支撑关系与本课程关系课程名称所属类别与本课程有关的支撑能力前导课程AI应用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熟练运用Illustrator软件进行设计制作。PS应用基础熟练运用Phootoshop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图形语言基础图形同构、图形联想、图形语言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商业插画手绘草图的表达的造型能力;点线面的构成能力;综合视觉表现能力。二维设计点、线、面的构成关系的处理能力;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情感、色彩理论、色彩调配应用的能力。字体设计基本字体绘写、电脑字库基本应用、创新字体设计、创意字体设计的能力。版式设计版式的基本知识、版式的视觉流程、网格版式编排、图文版式编排能力。平面纸媒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版式设计的文化与发展历程;点线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基本印刷字体的应用;传单版式的形式美原则;传单设计的常用材料与工艺。本课程核心意义包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是依据平面广告设计企业“包装设计”工作内容、过程与预期工作成果,进行的模块课程转换。在本课程中主要有包装设计发展历程、分类和构成要素、包装设计元素提炼、包装纸盒结构设计、包装版面编排、视觉艺术表现等内容,课程是将前导课程所习得的知识、积累的创新设计策略、掌握的专业技能,滚动、递进式地应用到对包装设计的整体设计与把握中。学生毕业后在设计师岗位上能胜任包装设计工作任务。同时,整合本课程所习得的过程性知识、技能和素质等,为后续课程系统化学习与应用建立坚实基础。平面广告招贴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平面广告创意的方法;文化招贴的审美价值;视觉表现的常用手法摄影摄像与后期制作广告摄影的基本方法;静物摄影的布光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网页视觉表现的综合应用能力。UI设计与制作字体、色彩、图形、版式、三维综合应用能力品牌形象设计字体设计基础能力;图标、标志设计能力;VI设计能力。平面综合设计色彩运用基础能力;色彩组合搭配能力;立体空间构成能力;平面综合应用设计能力。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1.设计创新能力是设计创意产业人才职业核心竞争力。课程设计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遵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以系统性和实践性为导向,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工作规律同步;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综合素质养成并重,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与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课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原则。2.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途径,课程设计应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与升成;素质提高与养成;经验总结与积累形成过程,全方位融入平面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之中,注重“缄默知识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强调“情境”的创设,创新学业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意义的建构,充分体现实践性原则。3.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应关注社会文化及审美诉求新的发展趋势;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的变化;紧密结合企业、毕业生调查和论证结果,优化和更新预期学习成果相关内容、目标。组织、开发、整合教学资源,支撑学生自主学习。强化社会服务能力,资源向社会开放,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二)课程设计思路1.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平面设计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包装设计分析与研究为依托,帮助学生研究、领悟包装设计能力是平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应当充分考虑与色彩设计、图形艺术处理以及文字设计的高度协调,形成具有个性化、专业化的版式设计创新理念。结合设计创新工作的系统规律,实施多方案概念图文表达与方案优选,组织并逐步完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机制。在养成淡化思维定势的习惯,激发问题意识与目的意识、超越线性思维、丰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提高综合创新思维能力。注:本课程采用快消商品包装、文化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包装作为包装实训项目,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情,进行分层分组选择包装实训项目。2.把支撑设计创新实现的专项知识(印刷材料与工艺解构、色彩与构成等)、技能(平面设计软件应用、手绘草图表现等)及综合素质,系统化解构到设计创新实践中;序化、量化预期学习成果标准。将学生形成的阶段性经验与策略,作为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贯穿于全部模块课程之中,实现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滚动递进且螺旋上升。3.组建由专任教师、实践专家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及时掌握国内外平面设计行业创新观念与最新创新成果;定期进行行业、企业调研;执行毕业生课程再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论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预期学习成果目标,统筹更新职业资格考试知识、技能与课程的相融性,使课程教学始终处于开放性的持续改善的状态。4.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自我培养所需资源为目标,建设国际化视野创新设计和专业化、标准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和职业资格证书考题库;开发校本(教)学材。建成使用完整、交互性好的课程网站,不断丰富、完善、更新、补充网站资源。强化社会培训服务能力,资源向社会开放。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完成“包装设计”这个典型工作任务,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能力目标:1.对包装功能性的基本认知能力;2.对不同类型包装材料及不同应用领域的认知能力;3.对包装产品的属性特征、内在文化及同类产品调研的综合分析能力;4.文化元素在包装视觉元素上的应用能力;5.包装色彩的合理性搭配应用能力;6.对包装印刷工艺的认知及合理化应用能力;7.单体或系列包装的视觉协调统一能力;8.打造包装品牌形象的把握能力;9.对包装在环保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人性化功能、视觉感官造型等方面的开拓创新能力。二、知识目标:1.基本了解包装定位及整体策划的程序与方法;2.基本掌握包装装潢设计相关知识;3.熟练掌握包装结构、包装容器造型的设计要求及规律;4.基本掌握色彩、字体与版面设计知识;5.了解传统节庆文化知识、传统装饰设计应用创新知识;6.基本掌握包装印刷制作、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7.了解行业设计法规、标准。三、素质目标:1.具有较好的市场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2.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较好的社会服务能力。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沟通能力4.具有自我更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自主学习能力。四、证书目标:《平面设计师证书》是平面设计师必须取得的职业资格。本课程与《广告招贴设计与制作》、《平面综合设计》等课程共同支撑,逐渐积累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在毕业前获得湖北省劳动厅颁发的“中级平面设计师资格证书”,或者“C级商业美术设计师证书”取得以上两个证书之一即可。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模块内容知识点任务课时项目选题:包装设计项目(快消商品包装、文化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包装)模块一:包装认知包装概论与岗位认知;包装材料与工艺认知;包装造型与结构认知;包装设计案例收集与分析;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12模块二:包装品牌定位包装设计资讯;包装品牌与定位;包装项目选题;包装市场调查提案;包装项目定位提案;16模块三: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字体设计;包装图形设计;包装色彩运用;包装版式设计;包装品牌字体及产品字体设计;包装系列图形设计;包装系列色彩搭配;包装平面效果方案设计;40模块四:包装效果表达包装优化与调整;包装效果表现;包装设计方案整合;包装平面效果图制作;包装三维效果图制作;包装作品方案展示;28共计:96注:本课程选取快消商品包装、文化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包装案例作为作为课程项目选题,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情,进行分层分组选择包装实训项目。(详见:四、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第四部分课程实施一、教学组织以工作“六要素”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六步法”设计教学步骤;在课程实施中,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责任意识、学习(工作)效率与组织能力养成、促进群体思维共享与知识的意义建构为目的,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团队,推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格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使模块课程设计实施落到实处,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应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发挥教师在不同领域专项特长,共同为学生建立信息多元、技能整合、评价与策略丰富的成长环境。建立“下家检验”的课程体制机制,将系统化解构、序化、量化到每个模块课程的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纳入整体支撑关系序列,按照学业预期学习成果标准进行下家检验,使“整体滚动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到专业模块课程始终。二、实施条件(一)师资要求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企业兼职教师和院内专职教师各1名。课程应采用双负责人制:专任教师、企业专家分别担任学校、企业负责人,共同承担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教学团队建议3人以上组成,注明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成员。专任教师应具有讲师、双师素质和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工作经验,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兼职教师要求具有设计师资格证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应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了解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姓名性别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在课程建设中承担的任务覃海超(课程负责人,学院)男讲师双师素质高级平面设计师十堰清杨视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3年)1.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建设、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2.负责教学组织实施、资源开发;3.组织课程教学实施;郭建忠(课程组成员,学院)男副教授双师素质高级平面设计师十堰市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2年)1.参与课程设计;2.协助制定课程标准制定、整体设计;3.指导学生设计实训教学王怀勇(课程组成员,学院)男讲师双师素质高级平面设计师十堰清杨视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2年)1.参与课程设计;2.协助课程相关资源建设;林赠雨(课程组成员,学院)男助教高级平面设计师(2年)1.参与课程设计;2.组织课程教学实施;3.视频剪辑、视频制作;张建义(课程组成员,企业)男兼职教师高级平面设计师(10年)1.参与课程设计;2.组织课程教学实施;设备要求完成《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所需设备具体见以下设备及条件:1.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带有多媒体的多功能训练室一个:计算机的数量应当满足80人教学的需求(或自带手提),保证每名学生有一台用于设计制作的计算机。2.教师工作室:应当拥有较完善的设计设施,数量和面积能够满足1-2个学习小组的要求。3.校外实训基地:应当具备专业的包装设计与制作能力,并且制作水平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第五部分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方案(一)考核内容: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水平性考核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1.过程性考核内容: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掌握与应用;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长进;专业化设计操作水平及综合素养形成等为依据进行学业评价,内容为:工作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设计管理。2.水平性(学业成果)考核内容:以学生设计作品的创新性,规范化、标准性、安全性;审美效果;经济性和实用性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水平性考核采用试卷笔试和其他小组评价、老师(或者企业老总)点评、客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二)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知识水平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业评价。1.学生自评:采用学生小组自评、互评的方式;2.教师评价:客户(第三方评价)、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评价与反馈。《包装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方案表评价项目子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项目成绩比例总成绩过程性考核得分学习质量提问、作业、演讲15%30%100%学习态度考勤、上课纪律20%水平性考核得分作业平时作业30%70%实训综合包装项目40%第六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课程教学团队开发的资源1.在充分利用主讲教材和参考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资料;2.应建立网络资源教学库(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学习情境任务书、课业、多媒体课件、设计案例库,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试题库、优秀行业网站链接、网上交流辅导等),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学。现用教材:1.教材:《包装设计与制作(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王安霞编著。2.教学参考资料:《包装设计》21世纪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北京工业美术出版社佟海丰杨涛王忠主编2009年6月出版;《包装图形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刘春雷汪兰川主编;《包装纸盒创新设计及图集》印刷工业出版社蔡惠平陈黎敏编著;《现代纸盒造型与结构设计》21世纪高等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规划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周红惠。3.学习网站:①中国包装设计网②中国包装网③中国包装在线

④中国包装教育网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