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专题质量检测七(B卷)_第1页
7 专题质量检测七(B卷)_第2页
7 专题质量检测七(B卷)_第3页
7 专题质量检测七(B卷)_第4页
7 专题质量检测七(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专题质量检测七(B卷)[学生用书P283(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解析:选D。贯穿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主题没有反抗封建专制,19世纪90年代历史主题是建立君主立宪,故A项错误;19世纪40年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60年代是“中体西用”没有批判传统,故B项错误;20世纪的时代主题是建立民主共和,故C项错误;19世纪40年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60年代是“中体西用”,90年代是“君主立宪”都体现了学习西方文化和反抗外来侵略,故D项正确。2.(2019·宜宾模拟)甲午之战成为了中国民主观念演进的分水岭,人们对儒学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动摇,进化论在中国知识界备受推崇并逐渐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主流观念,时人称之为“天演公理”。主要是因为当时()A.儒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B.广大知识分子在变法中的偏激倾向C.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主题D.进化论思想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始于甲午之战,主要是因为民族危机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并从思想上发生重大变化,故A、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故D项错误。3.(2019·绵阳诊断)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解析:选D。根据材料“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以看出志刚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君主立宪政体,也无法看出作者对其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并没有提出系统的主张,没有超越当时的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看出其对西方代议制的态度,故C项错误。4.有学者认为:“若无传统学问之素养,便难发挥其言论之效力。新思想若无本国语言之词汇,不能表达。”这则材料最能反映()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梁维新思想C.三民主义思想 D.文学革命思想解析:选B。材料“若无传统学问之素养,便难发挥其言论之效力”,体现出新思想的传播需借助传统文化,结合所学与康梁托古改制相符,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体现的是不触动原有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不能体现新思想借助传统一面,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宣扬革命的思想,体现的是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故C项错误;文学革命倡导使用白话文,对中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与否定,故D项错误。5.(2019·乐山调研)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主要意图是()A.启发国民的现代政治意识B.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C.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D.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析:选A。材料中陈独秀以为近代中国君主立宪的尝试中不认同国民的参政意识是不妥当的,符合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的主张,故A项正确;真正意义上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为1918年,故B项错误;材料评判的是近代君主立宪制而非袁世凯复辟,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6.“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B.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C.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D.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解析:选C。根据“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可见马克思主义能扎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其必然性,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经中国人的改造后才适应了中国的国情,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目的,资本主义力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法证明资本主义的不可行,故B项错误;北洋政府当时提倡尊孔复古,不会提倡思想自由,故D项错误。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解析:选B。根据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其失败是因为争做皇帝,没有解决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式,故B项正确;民族主义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的一班人争做皇帝,强调的是民权,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土地问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8.(2019·武汉调研)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解析:选C。“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见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故C项正确;“宜先求富强”,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A项错误;“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D项错误。9.(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析:选D。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句话表明中国要建设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D项正确。毛泽东主张以农村包围城市,故A项错误;“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是在强调中国的独立,不仅仅是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故B项错误;这句话说明中国不是苏联的附庸,并未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故C项错误。10.(2019·玉林质检)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解析:选B。材料说的是立法工作的流程,不是一开始就要建立法律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由于法律条文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应该制定过程中要留有余地,随着各种情况的出现,以便能更有宽泛的去补充完善法律,并且有些地方可以先搞试点,不能像以前一样法律条文制定了,就完全照搬执行,所以说材料倡导在立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结合,而是要符合地方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是1978年的立法工作与以前“成套设备”相比来说应该怎么做,故D项错误。11.(2019·淮北模拟)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解析:选C。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元勋们受到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为其留学深造直至后来的科技贡献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两弹一星”元勋有留学教育的因素,但并不能说是留学教育的结果,故D项错误。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A.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C.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解析:选A。材料“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人民性,故A项正确;这一规定还未付诸实践,不能推断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故B项错误;C项是改革开放以后,而《共同纲领》制定于1949年,故C项错误;D项是1965年,而《共同纲领》制定于1949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湖北七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1690年)里指出:一个国家应该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必须分立并相互制衡,以此保证公民的自由、平等和财产安全。但由于执行权和对外权由君主一人掌握,实质上是二权分立。此后孟德斯鸠将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司法权的设置和独立是“权力制衡”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司法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权力。”——摘编自翟刚学《论洛克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之差异》材料二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行政权力。孙中山在五权宪法里设计了“权能分治”的宪政制度。孙中山将政权与治权分开,让人民掌握“政权”,而政府则实施的是“治权”。国家当中的人民是有“权”对政府进行选举、要免、创制和复决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主权在民,政府的“能”必须接受人民的“权”的管控,将人民的“政权”与政府的“治权”分开,形成“以权制能”的行政模式。——摘编自马雪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与西方三权分立学说较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理论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的创新之处,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13分)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一洛克和孟德斯鸠在分权内容、分权形式、分权目的、权力制衡方式、理论成熟度上的差异等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得出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据材料一“洛克在《政府论》(1690年)里指出”结合所学得出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从该时期的政治、思想等角度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创新,据材料二“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种行政权力”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评价,据材料二从该时期的正反两个角度回答,逐条概括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答案(1)差异:分权内容不同,洛克主张两权分立;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分权形式不同,洛克主张阶级分权;孟德斯鸠主张机构分权。分权目的不同,洛克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孟德斯鸠是为实现政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权力制衡方式不同,洛克主张立法权制约行政权(执行权、对外权);孟德斯鸠主张三种权力互相独立、相互制衡。理论的成熟度不同:洛克认为权力之间存在等级关系,很难实现真正的制约与平衡;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更加成熟、更具可操作性。原因: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洛克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孟德斯鸠生活在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时代,法国的专制王权统治较英国更深重,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较英国更迫切;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洛克的思想形成于启蒙运动早期,孟德斯鸠的思想形成于启蒙运动的高潮时期,孟德斯鸠吸收了众多思想家的合理成分。(2)创新:增加了监察权和考试权(将“三权分立”发展成“五权分治”)。进步性:①实现了政府职能权力的有效分工。②提高了行政官员的素质,保证了文官系统的独立性,免受政党干预。③监督了政府机关的行为,防止权力腐化,保障民权。④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经验和智慧,发展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局限性:①主张权力之间分工合作,缺乏相互制约平衡的机制。②权能区分学说太过于理想化,人民“政权”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