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

语文试题(2009.12.18)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教务处审核:金中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重湖叠巘清嘉,,。(《望海潮》)(2)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3)想当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莫道不销魂,,。(《醉花阴》)(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陈情表》)(6)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阁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原取吴王或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原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馀,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入为太仆。二年,夫与长乐卫尉窦甫饮,轻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窦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诛夫,徙为燕相。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节)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驰还,走入汉壁 壁:军营 B.故徙夫为淮阳太守 徙:贬官 C.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交通:结交 D.士亦以此多之 多:称赞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灌夫本姓张,后因其父受到灌婴的重用,才做上了大官,并改姓为灌。 B.灌夫为报父仇,带领几十名手下勇闯吴营,最后只有一人和他回来,他自己也身受重伤。 C.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而窦甫又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 D.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并且给他们很多钱财,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5分)译 (2)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4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夜归临皋注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保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①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3分)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他用长枪向羊群乱刺,却被羊群撞倒在地。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才把他扶了起来。堂吉诃德对他说,自己被魔法师作弄了。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堂·吉诃德》) B.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记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杀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家》) C.来到郊野,堂吉诃德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他对桑丘说:“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他不听桑丘的劝告,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堂•吉诃德》) D.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看戏时起了冲突,梅的母亲就拿拒婚来报复。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离婚回到了娘家。军阀外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旧情。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E.有一天,堂吉诃德和桑丘来到一处张灯结彩的村庄,原来是财主卡麻丘夺走了青年巴西琉的情人季德丽亚,正准备举行婚礼。此时巴西琉赶回,一边指责季德丽亚负心,一边拔剑刺入自己心窝。堂吉诃德忙上前救护。巴西琉请求临死与季德丽亚举行婚礼,堂吉诃德也帮忙说情。不料神父刚宣布他们为夫妻,巴西琉就好了。原来他受伤是假装的。(《堂•吉诃德》)7.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家》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以体现觉新性格的两重性。(2)简述堂吉诃德自称“狮子骑士”的情节。(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B.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思”严格要求自己。 C.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主要是为没能做到而自责。(2)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结合上面《论语》选段,简述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和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选自200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 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子牛”。10.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么?“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书店里的书一本书从作家酝酿到青灯孤伴的写作,再辗转邮寄到各出版社编辑案头,几经审看周折,待到终于送给印刷车间排版师和技工师手中,书的模样才会大抵胚胎成形。当纸页们列队集合最终以集团军的方式涌出厂门,它们会经过长途跋涉奔赴到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市场,虽说那儿并非是书的最后栖息之地——庄穆典雅的幽静书房,却是一本书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一次奇遇的最紧要关口。在这里,它将与它的主人相遇、结识,并最终被阅读和接纳,从而成为朋友、知交、导师、奴仆、情人等等。我每次一走进书店门,总是瞥见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伫立着一排排精装简装的书们:穿长衫的书,着西装的书,披袈裟法衣的书,穿旗袍中山装列宁装露脐装的书……以及苹果脸的书,满面沧桑的书,油头粉面的书,素面朝天的书,皓首白发的书,赤身裸体的书,搔首弄姿的书,男扮女装的书,忧愤叹嘘的书,隐性埋名鬼鬼祟祟的书……一本书里承载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本书里隐蔽着一个卑鄙的阴谋;一本书或许是一个不屈灵魂的啸傲呐喊,一本书或许深深浸淫着写作者经年的血与泪。有时,我会看见一本哭泣着的书,它缓缓向我讲叙发生在遥远年代里的陈怨积案;有时,我会留意到一本窃窃低笑的书,那是那个装着一肚皮噱头,做过小品演员的家伙急着为人们抖落幽默暴笑的“包袱”;也有时我会遇见一本愤怒之极的书,它是另一种主义的倡导者,它主张用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的,一本睡得昏头胀脑的书会发出无聊的呓语,一本挤眉弄眼的书则用它封面的艳照引诱每一个走过身边的脚步。想一想,一个人与一本书相遇,这情景总是相当奇妙的。是的,是什么触动了他,使他想要将其拥有?我时常会在书店的木柜前,看见一个读者欣喜若狂紧紧抱着书籍的情形,他的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或突然拥有一大笔财富的兴奋,这是那本书的福气,也是那个人的福气。不是么?有时,我也会看见某个人在一本书面前疑疑惑惑,一会儿抓起一会儿又恋恋不舍放下的事情,又是什么使他对拥有一本书产生怀疑呢?价格抑或内容?我不得而知。这就如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有许多约会被无端取消么,不是有许多人在赴约的瞬间蓦然毁约么!可见一本书的自身魅力是决定其走向的主要原因,而绝非读者。如果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不能说是书的不幸,也不能简单地推测为人的无知。书与人之间的沟通,绝对应该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相互吸引的秘密,因为书即心灵,而文字和纸张不过是心灵践约的途径而已。我曾为一本老处女般的书扼腕叹息,又曾为一本惨遭下架折价处理的书暗暗鸣不平,这是真的。一本积满厚厚尘埃的书却有着火一般的激情,而一本被许多年轻年老的手无数次抚摸的书,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生性淫荡的娼妓。似乎有过这样的先例,一个人因为一本书的指引从而改变了一生——他因为这本书发动了一场革命,建立了一个政权,并使无数人与他一样改变了命运!谁能说一本书里没有枪炮声,厮杀声和战车的轰鸣声?当然,我看见一本书代替机床生产出成堆的产品,我还看见一本书取代讲台上那位之乎者也的教授,让一颗年轻的心长久地激跳……我知道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早晨走进书店,黄昏出来时会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我知道那位祖祖辈辈汉语身坯的家伙,会因为几册外文书,从而改头换面变成着西装系领带的字母……书籍承担了部分历史,从而使人类自身变得可疑;而书店则因为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以便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这是那本书的福气,也是那个人的福气”两个“福气”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前者指的是书被人欣赏,体现了它的价值;后者指的是够找到一本和自己心灵相契的书,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陶冶。 B.本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书。以生动形象的手法赋予书以人性,更有利于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书店里的书所体现的寓意。“一个人因为一本书的指引从而改变了一生”,这样的先例有许许多多。 D.“我知道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早晨走进书店,黄昏出来时会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形象地表现出书可以让人产生自内而外的变化。 E.文章写的是书,又高于书。作者以“书”为载体来传达对生活人生的严肃思考。13.结合上下文看,为什么作者说“如果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不能说是书的不幸,也不能简单地推测为人的无知”?(4分)14.文章结尾说“书店则因为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以便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试探究这句话的含义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博士越多越好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对32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参与调查的人中,本专科学历、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者分别占到51.0%、27.1%和11.2%。功利化目的使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去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美国只有253所。2007年,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据了解,随着博士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如今除高校教职岗位、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需要从业者有高学历之外,其他一些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也“水涨船高”,纷纷提高学历门槛。比如有的地方招聘处级干部,就明确提出应聘者学历须为博士;还有的地方,在人才晋升中,学历也是明文或者不明文的重要标准。有人指出,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些人仅仅为找好工作或者为晋升而读博,使得培养一国研究型顶尖人才的博士生教育俨然成了“职业教育”,读博功利化现象突出。北京市某高校教师李晓霞坦言,自己读博就是为了评职称。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校工作的李晓霞,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近年来她发现,新同事都是清一色的博士,学校也开始把博士学历作为评职称的必须条件。这个现实逼得她不得不在临近40岁时重回课堂,读起了在职博士。此次调查中,5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是为了在评职称和晋升上更有竞争力。“一些单位不应惟学历取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部分单位,比如高校在录用教职人员时都会盯着博士,这不是一个好现象。王义遒说,哈佛大学虽然是美国首屈一指的高校,但它的教职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甚至将哈佛大学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排在全美最后一位。“不过,这和我们的一些评估体系有关系,高校需要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为学校出成果,加分数。但一些实践能力强,技术高明的人才高校也很需要。”调查中,43.5%的人认为,人们选择读博是因为找工作不顺利,通过读博推迟就业;39.2%的人认为人们读博只是为了获得进入高校或科研单位的“敲门砖”。“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有学者用“大跃进”、“泡沫化”形容当下博士生数量急剧膨胀及博士生质量下降的情况,认为博士作为学历教育的“塔尖”,其教育水平不仅反映一国最高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影响着一国知识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准。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博士生的质量,还会带来博士生就业难的问题,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现象。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博士论文抄袭现象,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博士质量的担忧。去年9月,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一直以来都令社会不齿甚至愤怒的“学术不端行为”,分别有39%和23%的博士认为是“值得同情”和“可以原谅”的。这种“宽容”实在令普通人感到难以理解。此次调查中,44.1%的人对博士生的印象是“抄袭严重,水分很多”。此外,56.8%的人认为一心为搞研究读博士的人太少了;50.6%的人感到现在的博士越来越多,已经不稀罕了;还有29.0%的人对博士的印象是“书呆子,创新能力较弱”。“现在我们很多博士论文都能上国际前沿杂志,这在1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从我个人来看,现在的博士水平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王义遒告诉记者,他在参与北京大学博士生论文答辩时发现,很多博士论文质量远超过10年前的水平,加之现在国内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已经和国际接轨,博士生的眼界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不过各个大学的情况不一样,博士生教育也存在优劣。不过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博士太多,师资不够。”据调查,我国博士生导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博士生数量的要求,使得当下我国每名博士生导师平均要带5-8名博士研究生,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至3名学生的比例。“每个导师最多带3个人比较合理。”王义遒曾问某高校博导“学生的论文情况如何”,那个博导很坦率地告诉他,自己没有看学生的论文,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论文框架,“像这样的情况,据我所知不在少数。”王义遒说,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博士人才,但现在的增长速度太快了,“我很赞同博士生教育回归精英教育的说法。”(《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26日,有删节。记者肖舒楠实习生刘跃)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调查数据显示,近8成的人反对将博士生教育异化为“职业教育”。 B.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C.当前,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 D.博士生就业目前还没有很大困难。 E.博士生导师数量不足是博士生教育无法成为精英教育的重要原因。13.本文谈到了我国博士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本文涉及了博士教育中的哪些突出问题?(4分)14.本篇调查中,包括一些专家和学者在内的76.1%的调查对象认为博士不是越多越好,博士生教育应回归精英教育,请结合本文和你的体会,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6分)五、语言文字的运用(10分)15.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从那以后,以“门”命名的各种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如“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等,最近在台湾又出现了因台风救灾不力而造成的“救灾门”,以及可口可乐在华深陷“受贿门”等新闻。请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简述“门”的含义。(3分)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最近家里有小学生的北京家长一谈起奥数,几乎人人痛恨,其中的苦楚似乎难以用语言表达。可事实上,多数小学生都在上奥数,但很少有哪个孩子真正喜欢。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于是有人惊呼,奥数这海盗为何越剿越猖狂?材料二目前,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高级教练员、大连育明高中奥赛金牌教练闫东说,如果取消了奥赛升学加分和保送资格,就等于把大家又送到了高考独木桥上,是一种倒退。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5分)答:六、作文(7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两个游泳健将在江边散步,因话不投机打起赌来,说谁不能游到对岸,谁就不是男人。两人对峙着要求一起下水,但其中一个看着水流湍急的江水,平静地说:“我服输。”另一个人听完,哈哈大笑,他转身扑入江水中,回头对旁人说:“我要让这软蛋看看咱的本领。”他的朋友让他回来,说现在江水流速快,游到对岸有危险,但是他根本不听朋友们的话,转眼之间就游出五六十米远,突然一个波浪过来,他在江水中消失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福建省福州八中201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杨柳岸,晓风残月(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6)潦水尽而寒潭清2.B徙:调任。3.D.“并且给他们很多钱财”有误,原文“与鈞”的含义是“和他们平等相待”。4.①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能够护送灵柩回来。(译出“按照”1分,“死事”1分,“得”1分,“与丧”译成“可以护送灵柩”1分大意1分。共5分。)8.(1)D(孔子这么说,一是自责,二为勉人)(2)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的特征:君子内存仁德,心胸宽广,明白大义,知礼谦恭,不忧不惑不惧,不贪小利,不同流合污。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两个标准:一要有“行天下之大道”并推行到广大人民中去的宏伟志向;二要有坚持这种志向的气节操守。三、9.ED(E这一段的“低头做事”指的是低调,拥有平常心,而非“独善其身”;D“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属无中生有。)10.答:“知”是指知道“低头做事”的重要性。“行”是指躬身实践“低头做事”的原则。(2分)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1分)11.本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1分)开篇总说“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中间分说低头做事是“用脑做事”“调研做事”“低调做事”“专心做事”;(2分)结尾引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话,紧扣中心,深化主题。(1分)四、(甲)12.CD(C“这样的先例有许许多多”与这一段中的“似乎有过这样的先例”相矛盾。D这个句子是双关语,本项只是做出了浅层解释)13.①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取向,而任何一本书不管其自身魅力如何,也只能引发一部分人的阅读兴趣。②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既不能说明这本书缺乏自身魅力,也不能说明这个人无知,而是两个心灵不能相互吸引而已。(能从书和人两方面进行分析,抓住“书的自身魅力”和“心灵之间相互吸引”,言之成理即可。)14.一方面,书店里的书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并不都是传达真理的;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读者从书中所获取并非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