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宁夏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宁夏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宁夏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宁夏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宁夏吴忠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理综10月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Cu64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B.生物体内参加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C.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D.人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缘由是遗传信息执行状况不同2.某农作物细胞间隙的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在对农作物施肥过多造成“烧苗”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b>c B.b>c>aC.a>c>b D.b>a>c3.如图为物质X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不仅体现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而且体现了在结构上的联系B.图示过程的实现只依靠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的运动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乙的膜面积增加、丁的膜面积削减D.图示过程也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4.如图甲是某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与9有关B.图甲细胞不适合用于视察线粒体C.用18O标记的氨基酸培育液培育图乙所示细胞,H218D.图乙中的③④结构干脆相连,所以能将分泌蛋白运出细胞5.下列关于细胞膜流淌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家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与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再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最终发觉细胞膜上红、绿荧光染料匀称分布,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B.膜的流淌性与温度有关,在肯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膜的流淌性越大C.细胞膜的流淌性确定了大部分的物质能够自由地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的流淌性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透过、膜内外信息的传递等特别重要6.细胞之间通过信息沟通,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沟通的说法错误的是()A.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C.图1表示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靶细胞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沟通所必需的结构7.在25℃、101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1、285.8kJ·mol-1、870.3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A.-488.3kJ·mol-1 B.+488.3kJ·mol-1C.-191kJ·mol-1 D.+191kJ·mol-18.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试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9.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B.正极每消耗1molMnO2有2molOH-迁移至负极C.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D.左边电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10.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汲取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D.充电时,Ni接直流电源的负极11.用铂电极电解100mLHNO3与AgNO3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mol/L B.2mol/L C.2.5mol/L D.3mol/L12.在化学反应A(g)+3B(g)2C(g)+D(g)中,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vA=vB B.vA=2vC C.3vB=vC D.vB=3vD13.在肯定温度时,将1molA和2molB放入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削减了0.2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更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1B.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C.该可逆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渐渐增大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0~2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B.依据F=keq\f(q1q2,r2),当两电荷的距离趋近于零时,静电力将趋向无穷大C.若点电荷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则q1对q2的静电力大于q2对q1的静电力D.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像,都是平方反比定律1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状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不带电 D.A带负电,B带负电16.将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2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A、B分别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均可视为点电荷),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现将第三个与A、B两小球完全相同的不带电小球C先后与A、B相互接触后拿走,A、B间距离保持不变,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FB.eq\f(1,5)FC.eq\f(9,10)FD.eq\f(1,4)F17.如图所示是某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B.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大C.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D.点电荷q在A点处的瞬时加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计重力)18.质量为m=2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静止起先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更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0~4s内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B.6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C.0~4s内拉力冲量为18N·sD.0~4s内拉力做功49J两个质量、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一水平射来的子弹先后穿透两木块后飞出.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射穿两木块的时间相同,则子弹射穿两木块后,两木块的速度大小之比为()A.1:1B.1:2C.1:3D.1:eq\r(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四周就肯定存在着电场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靠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场强的定义式E=F/q中,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21.用电场线能很直观、很便利地比较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强弱.如图甲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图乙是场中的一些点:O是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O对称的两点,B、C和A、D也相对O对称.则()B、C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E、O、F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强B、O、C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强22.在军事训练中,一战士从岸上以2m/s的速度跳到一条向他缓缓漂来,速度是0.5m/s的小船上,然后去执行任务,已知战士质量为60kg,小船的质量是140kg,该战士上船后又跑了几步,最终停在船上,不计水的阻力,则()A.战士跳到小船上到最终停在船上的过程,战士和小船的总动量守恒B.战士跳到小船上到最终停在船上的过程,战士和小船的总机械能守恒C.战士最终停在船上后速度为零D.战士跳到小船上到最终停在船上的过程动量变更量的大小为105kg·m/s三、非选择题23.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试验小车,甲车上系有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状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则碰撞前甲车速度大小为m/s,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m/s.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的不变量.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试验装置和详细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试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起先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起先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试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________B球的直径(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试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________m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试验必需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填选项号).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3)已知mA和mB,如图乙所示,E、F、J是试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依据该同学试验中所选小球和试验的记录纸推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________点,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________点.25.如图所示,把一带电量为Q=-5×10-8C的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量为q=+4×10-6C的带电小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时,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取g=10m/s2,k=9.0×109N·m2/C2,且A、B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1)A、B两球间的库仑力;(2)A球的质量2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7°,一带有正电的小物块质量为,电荷量为,置于斜面上,当沿水平方向加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时,带电小物块恰好静止在斜面上,从某时刻起先,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eq\f(1,2),求:(1)原来的电场强度大小;(2)物块运动的加速度;(3)沿斜面下滑距离为=0.5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sin37°=0.6,cos37°=0.8,取g=10m/s2)2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距地面高h=0.8m,其左端固定有半径R=0.6m的内壁光滑的半圆管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和水平轨道平滑连接。质量=1.0kg的小球A以v0=9m/s的速度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质量=2.0kg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小球A被反向弹回并从水平轨道右侧边缘飞出,落地点到轨道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1.2m。重力加速度g=10m/s2,两球均可视为质点。求:(1)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vB;(2)小球B运动到半圆管形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28.(1)在肯定条件下N2与H2反应生成NH3,请回答: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②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须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N2H4和H2O2混合可作火箭推动剂,已知:16g液态N2H4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310.6kJ的热量;2H2O2(l)===O2(g)+2H2O(l)ΔH=-196.4kJ·mol-1。反应N2H4(g)+O2(g)===N2(g)+2H2O(l)的ΔH=____________kJ·mol-1。N2H4和H2O2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试验室供应了0.50mol·L-1和0.55mol·L-1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选择_____________mol·L-1的NaOH溶液进行试验。29.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1。(1)从起先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2)x=________。(3)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记的是________。A.压强不再变更B.气体密度不再变更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更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molH2(g)和ymolI2(g),发生反应:H2(g)+I2(g)⇌2HI(g)△H<0.变更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变更?(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充入更多的H2________②保持容器中压强不变,充入氖气________③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________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xmolH2(g)和2ymolI2(g)________.30.某爱好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讨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视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池中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2)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10.8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丙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CuSO4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丙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铅蓄电池是常见的化学电源之一,其充电、放电的总反应是:2PbSO4+2H2OPb+PbO2+2H2SO4,铅蓄电池放电时,___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在负极发生反应。若电解液体积为2L(反应过程溶液体积变更忽视不计),放电过程中外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则硫酸浓度由5mol/L下降到_____________mol/L。31.(1)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①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Sn极旁边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C中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依次是__________。(2)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电池的负极是__(填“a”或“b”)极,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是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2.(13分)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_______层生物膜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你认为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________(填“多”或“少”)。(3)图乙中①限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分子,要视察细胞中该物质的分布可用____________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其中________使该物质呈现________。(4)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中。(5)图乙②在细胞中结构多样,种类繁多,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3.(11分)下列A、B两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是

(2)图A中⑥所指的是,它是细胞合成的场所。

(3)图B中⑤是,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4)若图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中。假如图B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34.(10)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据图可知,该细胞与蓝藻细胞的主要区分是。破裂动物细胞常采纳的操作是。溶酶体起源于乙(细胞器名称)。

(2)为了探讨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来自氨基酸(填写基团)。

(3)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来源是(填写细胞器)。细胞器膜、以及细胞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更。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35.(8分)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中,甲、乙两个探讨性爱好小组分别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外表皮细胞进行试验。图1、图2是爱好小组视察到的试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图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别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壁分别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的分别,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________。

(2)甲组将伊红(伊红是植物细胞不汲取的红色染料)加入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试验,视察到的试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的功能。

(3)为了更好地视察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过程,通常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材料,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组用肯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做该试验,发觉在没有将尿素溶液置换成清水的状况下,质壁分别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缘由是细胞先因________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别,后由于________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别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

36.(13分)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B]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结构是[]________。(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的不同?________(填写标号)(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填“M”或“N”)侧,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7)细胞中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及细胞膜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

吴忠中学2024~2024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高二理科综合试卷答案生物试题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D2.C3.A4.D5.C6.D二.非选择题(一共5小题,共54分)32.(13分)答案:(1)细胞核的亚显微2(2)核孔多(3)DNA甲基绿吡罗红甲基绿绿(4)线粒体(5)组成②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依次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33.(11分)答案:(1)动物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有中心体(2)核糖体蛋白质(3)线粒体有氧呼吸(4)⑥液泡⑦叶绿体34.(10)答案:(1)该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使之吸水涨破高尔基体(2)核糖体内质网—COOH(3)内质网核膜(4)受体蛋白进行细胞间信息沟通35.(8分)答案:(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细胞质(2)1限制物质进出(3)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视察(4)渗透尿素36.(12分)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D磷脂双分子层(2)E糖蛋白(3)流淌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4)B(5)MM侧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6)流淌镶嵌模型(7)生物膜系统

化学参考答案7.A8.B9.D10.D11.B12.D13.D8.放热N2(g)+3H2(g)2NH3(g)ΔH=-92kJ·mol-1-621.2N2H4(l)+2H2O2(l)===N2(g)+4H2O(l)ΔH=-817.6kJ·mol-1环形玻璃搅拌棒0.559.0.6mol/(L·min)380%BC10.增大减小不变不变11.O2+4e-+2H2O===4OH-;CH3OH-6e-+8OH-===+6H2O;560CuCl2Cu+Cl2↑;减小;减小;Pb312.2H++2e-=H2↑增大H2SO4+Zn=H2↑+ZnSO4B>A>CaCH4-8e-+10OH-=CO32-+7H2O减小

物理答案14答案D15答案:A解析:C接近A后A带正电,B带负电。分开A、B后,A带正电,B带负电,所以选A。16答案:B17.答案B18.解析:物体是从静止起先运动,故在0~1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2~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6s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6s末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A,B错误;a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更量,故依据动量定理可得0~4s内拉力的冲量为I=Ft=m·Δv=2×(3+4)×2×12N·s=14N·s,C错误;因为水平面光滑,故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F,依据动能定理可得WF=12mv2-0=Ek,因为是从静止起先运动的,所以4s末的动量为p=14N·s,依据p=2mE19.解析: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时间很短,忽视地面摩擦力的冲量,应用动量定理,对子弹穿过第一、其次木块的两个过程,得F·t=2mv1①,F·t=mv2-mv1②,由①②两式可得v1v2=13.20.答案ABC21.解析:选AC依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分布状况可知,B、C两点对称分布,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选项正确;依据对称性可知,A、D两处电场线疏密程度相同,A、D两点场强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选项错误;E、O、F三点中O点场强最强,C选项正确;B、O、C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小,D选项错误.22.AD23.解析:碰撞前Δx=1.2cm,碰撞后Δx′=0.8cm,T=0.02s,则v甲=eq\f(Δx,T)=0.6m/s,碰撞后v′=eq\f(Δx′,T)=0.4m/s.答案:0.60.424.解析:(1)为了保证能够发生一维碰撞,则两球球心应当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须要使两球的直径相等;为了使碰撞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