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北省保定唐县联考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唐县联考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唐县联考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唐县联考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唐县联考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成酒 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C.海水晒盐 D.石油合成塑料和橡胶2.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3.小刚同学无意中把铜片放到了比较热的浓硫酸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可能是A.SO2 B.H2 C.NO2 D.NH34.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5.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D.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及所属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NaOH纯碱碱B.Ag水银单质C.CO2固体干冰氧化物D.NaHCO3苏打盐7.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溶液的pH:B.气体的密度: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9.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B.胆汁7.1-7.3C.胃液0.9-1.5D.胰液7.5-8.010.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你认为下列观点或做法正确的是A保护空气B爱护水资源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含量CO2增多——导致酸雨SO2过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污水处理——防止污染C垃圾处理D能源利用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焚烧秸秆——减轻雾霾开发利用大量可燃冰——解除能源危机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降低尾气污染A.A B.B C.C D.D11.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B.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C.它是一种氧化物D.它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12.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H4H2CO B.CH4COH2C.COCH4H2 D.H2CH4CO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1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1)图1中的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箱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___;(3)向一定量的AgNO2和Cu(NO)2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则b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14.在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钠与水剧烈反应,钠熔为小球并在水面快速游动,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烧杯中的液体变红。(1)由题可判断出钠、煤油、水三者的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2)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1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______。(2)稀有气体氦气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3)写出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16.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如下图所示,t1℃时,向5g甲物质中分批加入水,依次得到A、B、C、D四份溶液。I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a、将溶液A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b、与溶液A相比溶液C的质量增加了20gc、t1℃时甲的溶解度不小于20g/100g水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C>DII在溶液A、B、C、D中任意选择一个溶液计算其溶质质量分数:溶液_____(选填编号)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3)如下图所示,t6℃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wg进行实验,最终烧杯中均有固体析出,且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或“≤”表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2)实验B可以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3)实验C通过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____。18.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2)若用A装置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药品是_____。(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____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4)图F所示的装置可以替代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I、该装置右侧放的药品是_____,左侧放的药品是_____。II、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III、请简述使该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5)实验室用100g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生成0.5mol二氧化碳气体,请问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是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油合成塑料和橡胶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C【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水在高温条件下与单质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B、在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在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氢元素在水中是+1价,在氢气中是0,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选项错误;C、由上图可知,CO和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6):(1×2)=14:1,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其特点是“一变多”。3、A【解析】

将铜片放入热的浓硫酸中,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没有氮元素,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氢气无色无味。故选A。4、B【解析】

A选项治理工地扬尘,防止空气中大的颗粒物增加;B选项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增加空气中PM2.5;C选项使用公共自行车,会减少空气中PM2.5;D选项禁止焚烧秸秆,会减少空气中PM2.5;故答案选择B5、B【解析】

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和硝酸铜反应。【详解】A、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亚铁,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有白色沉淀,错误;B、在c点,硝酸银已完全反应,硝酸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银与铜的混合物,银与铜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正确;C、在d点,硝酸银、硝酸铜已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反应生成的Fe(NO3)2没有Cu(NO3)2,错误;D、在e点,铁粉已经过量,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有银、铜、铁3种物质,错误。故选B。6、C【解析】

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错误;

C.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故选:C。7、A【解析】

A、干冰气化时,吸收热量,环境温度降低,起到制冷剂的作用,只发生物理变化,利用物理性质,选项A正确;B、一氧化碳还原金属矿石,得到所需的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化学变化,利用化学性质,选项B不正确;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于灭火,既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选项C不正确;D、生石灰(氧化钙)作为干燥剂,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将水吸收,起到干燥剂的作用,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利用氧化钙化学性质,选项D不正确。故选A。8、A【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数轴表示正确,故选项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错误。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氮气约占其体积分数的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稀有气体约占0.94%,故选项错误。故选A。9、C【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故选C。10、B【解析】

A、禁燃烟花爆竹可降低PM2.5含量,二氧化硫增多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B、用淘米水浇花可节约用水;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污水处理可防止水污染,故B正确;C、焚烧垃圾或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加重环境污染,加重雾霾天气,回收废电池可保护土壤和地下水,故C错误;D、可燃冰可缓解能源危机,不是全部解除;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乙醇汽油可降低尾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B。11、D【解析】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维生素C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12、C【解析】

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氢气只有氢元素组成,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在x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说明没生成水,则是一氧化碳,在y、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且y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y为甲烷,z杯内壁上有水珠,注入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化,说明只生成了水,为氢气,所以x、y、z分别是CO、CH4、H1.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气体的性质,并能利用其性质对它进行检验、鉴别,对于可燃性的气体往往是通过检验其燃烧产物对它们进行鉴别.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①②④延展Zn(NO3)2、Cu(NO3)2【解析】

(1)如图1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铁螺丝钉、铝箔和铜制插头.

故填:①②④.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故填:延展.(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因此:

在b点时,硝酸银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故填:Zn(NO3)2、Cu(NO3)2。14、煤油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解析】

(1)根据题目中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钠熔为小球并在水面快速游动”信息,得出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钠、煤油、水三者的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为:水、钠、煤油,故填写:煤油;(2)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另一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和显碱性的氢氧化钠,反应物是Na和H2O,生成物是H2和NaOH,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填写:2Na+2H2O=2NaOH+H2↑;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写:置换反应。【点睛】本考点属于信息筛选题,在考查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外,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不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解读有用信息,对操作中的描述和反应现象认真加以分析,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此类题可迎刃而解。15、Cl-HeNH4Cl等【解析】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质子数17小于电子数18,是氯离子,它的符号是Cl-。(2)稀有气体氦气由氦原子直接构成,它的化学式为He。(3)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即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NH4Cl等。【点睛】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也是盐,盐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16、t2acD12.5%t2<t<t5【解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长较缓慢。【详解】(1)由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Ia、溶液A中溶质没有溶解完全,升温至t3℃,溶质溶解完,溶剂不变,则将溶液A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a正确;b、t1℃时,甲没有完全的溶解,C溶解完全,与溶液A相比溶液C的质量增加大于20g,故b不正确;c、t1℃时,C中溶剂为25g,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为5g,则甲的溶解度不小于20g/100g水,故c正确;d、A中是5g水,溶解了少部分的甲物质,B中是15g水,甲物质没有溶解完全,未强调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C中是25g水,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5g,D中是35g水,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5g,溶质质量分数C大于D,故d不正确。故选ac。II溶液D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长较缓慢,t6℃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wg进行实验,最终烧杯中均有固体析出,且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则乙的溶解度变化比甲快,故t的取值范围是t2<t<t5。【点睛】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H2O2H2↑+O2↑1:2难溶于水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解析】

(1)根据电解水的反应、现象分析回答;(2)根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4)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详解】(1)实验A发生的反应是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的气体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2)实验B是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难溶于水。(3)实验C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通过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4)实验D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答为:(1)2H2O2H2↑+O2↑,1:2;(2)难溶于水;(3)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4)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点评】本题所考察的实验都是课本中的基础实验,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