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艺术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艺术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艺术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艺术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检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蝉,秋禅

红山飞雪

蝉是一种悲情的虫儿。

在我们塞外,蝉一叫,秋天就到了。这里的人们习惯叫它“秋蝉"。“蝉”的身上附着了一层秋的外衣,“蝉"就变得愈加萧瑟而悲凉了。

天气转凉,那蝉儿便伏在秋风里,不停嘶鸣。长一声,短一声;深一声,浅一声。一声声,就把一个苍茫的秋天,送进了凛冽的寒风里。蛙儿不再鼓瑟,钻进泥土,准备蛰伏。蚂蚱露出绝望的神情,在草丛里忽高忽低飞着,不出一声。蒿草枯黄,河水清冽,人们行色匆匆,身着厚厚的衣裳,面色复杂地行走在越来越急促的蝉声里。

天气越来越凉,蝉的鸣叫,愈发急促了。“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小小的蝉儿,为什么会这样声嘶力竭,这样不知疲倦地叫呢

我不知道。或许它也感觉到了秋风渐冷,能够鸣叫的时日不多了。或许是因为它们在黑暗里幽闭的时日太久,就格外珍惜这有光亮的日子,哪怕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一声声,一声声叫着,直到声嘶力竭,直到地冻天寒。

不曾亲身经历,总难感同身受。蝉儿总是在叫。一声声里透着苍凉,凄惶,悲切。声声蝉鸣中,人的心,慢慢就驻进了悲伤与惆怅。

其实,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先是怯怯的,低低的,细细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窃私语。然后,琴弦弹拨起来,浅浅地,柔柔地揉弦,突然铮然一声,一声悠长的颤音,穿过月夜,穿过楼宇,行走在草尖、树梢、风的鬓角、灯的光芒,消失在苍茫的天际。这个时候,我会搁下笔,站在窗前,看那清幽的月光下,几棵槐树,一丛秋草,槐花缤纷,树影婆娑,一声声虚虚实实凄凄切切的蝉声,从耳畔,一直到心底。

它们是昆虫里面最抒情的诗人。它们的低吟浅唱,总能拨动那些多情且善感的骚人墨客的心弦,诗人们,成了蝉儿的知音。唐代诗人陆畅在他的《闻早蝉》里面写道:“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在诗人的眼里,蝉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却一次次在那夜深人静,月圆月缺的时候,沦陷于蝉儿那一声声的悲凉中,清泪无声划过脸颊,缓缓流进心底。

秋蝉的声声悲鸣,就让那小小的蝉儿,具有了一种禅意。这应该与我们的汉字谐音有关,也应该与蝉的生命有关。

《说文》中说,蝉,以旁呜者。禅,祭天也。“禅”是舶来品。最初那位提出以“禅"为名的人,他的心里一定是有“蝉”的。坚忍不拔,一旦羽化而蜕变,便一飞冲天。蝉便是禅。在古人的意识里,蝉与禅,只不过仅仅差了那么一羽翅膀。蝉,靠羽翼来飞;禅,可以依靠思想去飞翔。就像庄子的逍遥游。

在佛家的眼里,蝉是生生不死的。幼虫潜伏泥土,苦捱漫漫黑暗,破土而出,羽化为蝉蛹完成蜕变,发出惊天彻地一声鸣叫,最终完成自我救赎。其过程,比那凤凰涅槃还要惊心动魄,让人唏嘘不已。这不就是佛家苦苦参悟的禅理机趣吗?

莲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佛家的象征,一步一莲花,一坐一佛陀。蝉也是。不管浮世的繁华,长伏于幽深泥土之中,只为完成自我蜕变后那嘹亮的一鸣。蝉的隐忍与苦捱,便是佛的参悟人生。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虚无,一切都有迹可循。一朵花开,一缕风过,一滴雨落,都有来路与归处。蝉来到这个世上,就是鸣叫。悲伤,悲情,悲悯地鸣叫。声嘶力竭了,生命耗尽了,归去。蝉儿“知了,知——了"叫着,它们知道一秋一冬就是一个轮回吗或者,它们是想一声声叫醒那些应该醒来的人吧。

“知”,就是“智慧"。“了”就是“觉悟"。或者说,“知”是真如实相,“了"是无我和放下。蝉儿的声声鸣叫,就饱含着佛教的核心要义。

你看,蝉儿与佛的渊源竟然是如此深厚。秋蝉,秋禅,从肉体的生死轮回,到精神的永生不死,从蝉的形象到禅的意趣过渡,从物质到精神的蜕变,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蝉就成了禅。秋禅,便是秋蝉。秋蝉到秋禅,便是古人一种精神的灵魂放飞。

秋蝉与秋禅有了某种关联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便缠绵起来。

蝉与禅的缠缠绵绵,现实与精神,两个世界,丰美无边。端坐树冠的蝉,便是端坐禅房的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蝉作为一介小虫,它浮游大化、沉潜无语,破土长鸣、惊醒浮世,嘈嘈清音、铮铮君子,其生命历程蕴含着深刻的禅理。蝉的悲情,俗人、文人、出家人,都感受得到。在蝉与禅的语境和意境里面,我们无法不去缠绵悱恻。

作为文学家史学家的司马迁也缠绵了。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感慨道:“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他是借蝉来喻屈原的高洁与正直。在司马迁看来,蝉是不是也具有了禅的意味了呢?

永生不灭与精神不死,是说蝉还是说禅呢?

秋,本来就是一个缠缠绵绵的季节。萧索缠绵着丰饶,垂死缠绵着希望,惆怅缠绵着满足……绝望的时候给人以希望,在一片荒芜里面,孕育着无限生机。

这便是蝉,也是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外,蝉一叫,秋天就到,且随着天气转凉,蝉鸣愈显得急促而悲切,直到天寒地冻。

B.夜深人静,月圆月缺之时,蝉已然成为“我"的知音,让“我”于声声蝉鸣之中沦陷。

C.世上的一切都有迹可循,对于秋蝉来说,用一生的鸣叫惊醒那些沉睡之人便是其使命。

D.永生不灭与精神不死,既说蝉,又说禅,在萧索的秋天,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相统一。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蝉是一种悲情的虫儿"开篇,不仅点明了蝉是凄凉、悲切的代表,而且总领下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窗外一只蝉鸣“突然铮然一声”或许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因两者都写声音的高亢嘹亮。

C.《说文》对“蝉”的解说、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借蝉喻屈原高洁等相关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D.关于秋蝉声嘶力竭的鸣叫,作者既对其原因进行了揣测,又对其鸣叫的目的进行了解读,实现了深入的探寻。

3.本文对蝉鸣的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4.本文多处写蝉鸣,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提及蝉鸣,请分析两者用意有何不同。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

材料二:

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文意贯通应是异文取舍的主要标准,“沧海一粟"广为流传,似乎不容更改,但对其理解是有不同观点的。高中教材曾将“一粟”释为“一颗粟米”,以粟之微小映衬海之博大,无理而有情。而有些学者认为沧海与粟米并无干系,此处“粟”应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释为“丹粟”,即丹砂,指海中沙粒。“沧海一粟”也就是“海中一粒沙"的意思。以上两种解释均可讲得通,但都有值得质疑之处。虽然“粟”作沙解有合理性,但海中并非只有沙,亦有水。而粟虽可以喻指渺小,但与海对举,未见类似用法,只为孤证。异文“浮海一粟"意为“浮在海上的一粒粟米”,其义甚明,没有歧义。可见,两种版本的《赤壁赋》中,“浮"沧”之别也影响着对“粟"字的理解。

那么,这两处异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错讹造成的。现刊行比较早的三个版本中,《东坡集》和《皇朝文鉴》所载《赤壁赋》均与苏轼手书本所书“浮”相同,其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以家藏为底本,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只有《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本作“沧"。尽管如此,南宋期间“浮海”“沧海"二说已经并行了。也许是考虑到“浮海”与上句“好游"有二字同声之复,“沧海”一说后来者居上,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从汉字构形特点来看,“浮"沧”二字楷书写法差异明显,不易混淆。而当时民间抄本往往用行草书写,二字草书写法形似,属于形似字,这应是致误的主要原因。

传世的古代文献中因字形相似导致传抄、镌刻失误的现象比较常见,讹误字会造成文意理解上的障碍。而判定讹误字最简便的方法是比勘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运用汉字的形似字相关知识分析,就可以发现有没有讹误的正字。但《赤壁赋》中两处因形讹产生的异文比较特殊,已为后世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面对苏轼手书本《赤壁赋》,有人可能还会怀疑现行公认版本是不是苏轼后来修改的。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不同版本异文的取舍判定应该回归文意,语义疏通没有问题是一个方面,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本意蕴解读等其他方面。

(摘编自王智忠《〈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

材料三:

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对包括汉字、成语、文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较真"、更“挑剔”了,对历史和文化中的细节、脉络更在意,更考究了。汉服热、博物馆热、“国风"文创热……这些新时尚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严肃讨论和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的喜爱,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比如,这次对“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分析,就有观点认为,尽管原文是“浮”,但从传统文学和美学角度讲,“浮"字雕琢痕迹太重,反而是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摘编自苏砥《“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有人认为,之所以《赤壁赋》中出现“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争议,是因为后人传抄失误,进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

B.材料二中“有些学者不把一粟"释为“一颗粟米”,而将“粟"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作者认为这种说法虽讲得通,但有值得质疑之处。

C.讹误字现象在传世的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讹误字会影响人们对文意的理解,通过比勘同一文献、运用汉字相关知识可以判定讹误字。

D.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细节更加在意,更能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可知,某个汉字的读音要关照到大众的普遍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如果大众不认可,那么该读音就是错误的。

B.材料二认为,“沧海一粟”如果改成“浮海一粟”,会导致学生对“粟”字产生不同的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赤壁赋》原来的理解。

C.刊行较早的三个版本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可信度最高,表明虽然“沧海"一说被广泛流传,但“浮海一粟”才是最正确的版本。

D.“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争论可以促进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获得创新。

7.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的一项是()

A.湖南省的一名小学生致信教育部部长,认为《沁园春·长沙》词作的结尾应是句号或感叹号。而不应使用问号,获得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肯定。

B.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已经成了死文字,因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都无法找到破译其含义的密码,这些古文字已经成为千古谜团。

C.《新华字典》贯彻规范,跟进时代,科学修订,适量增补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网络新词,如“点赞”“卖萌"拼车”“二维码"等。

D.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所选课文大部分是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广受好评的作品,还有一些优秀的当代作品。

8.三则材料都提到“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争议,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9.有观点认为,“沧海一粟”流传了千百年,这背后一定有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或许是朗朗上口,也或许习非成是,今天想纠正为“浮海一粟”,既不现实,也没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节选自刘开《问说》)

材料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三代而下A有学B而无C问D朋友E之交F至于G劝善H规过I足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有道而正"的“道”是学问、道德之意,与“师道之不复"的“道”意思相同。

B.“是己而非人"的“是”是“认为……正确"之意,与“是日观道中石刻”的“是"意思不同。

C.“孔文子不耻下问”的“耻"是意动用法,与“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D.“句读”,俗称“断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学必好问,这样才能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一些细节问题。

B.孟子和子思对于问与学的先后关系认识不同,孟子认为问先于学,而子思认为学先于问。

C.古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择人事而问,只求有益于身,然而三代以后,这种风气几乎不见了。

D.韩愈慨叹古人从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已太久,并对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风气深感悲哀。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天下几无可问之人”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崄:通险。②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行夏口气如云"句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曹操攻下荆州,新得水军后,挺进夏口时气势浩大,意气风发。

B.颔联写曹军实力强劲,但仍然落得火烧赤壁的下场,与首联的斗志昂扬形成强烈反差,引出后面的议论。

C.诗歌后两联理性评价了曹操的失败,认为攻伐他国需待机而动,充分准备,突然成功的例子是闻所未闻的,也借此委婉表达了对宋神宗贸然进攻西夏的批判。

D.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之作,但风格不同,全诗借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一事,融叙事、写景、说理为一体,给人以震魂荡魄的力量。

16.本诗中刻画的曹操形象特点与《短歌行》(对酒当歌)中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登顶后所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3)古人常常在诗文中抒发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的黄昏,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架着银边的眼镜,抱着他那大叠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致敬又复坐下以后,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自己的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作蔼然的一笑,问道:“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直地接受这Gentleman(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柴吸了一支,使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浇重了他道士般神秘莫测的面容。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缓的腔调,念着:“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这样地,他便开讲起来,讲他心仪的《楚辞》,讲神话与诗歌的关系,得意地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在课堂上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_)。"显然,他像中国的许多旧名士一样,在夜间比在上午讲得精彩,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向注册科交涉把上午的功课移到黄昏以后的理由。有时,讲到意兴阑珊的时候,他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出皎兮”的时候,这才在“凉露霏霏沾衣"中回他的新南院住宅。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尔同销万古愁B.烟波江上使人愁

C.举杯消愁愁更愁D.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忧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节选自《我与地坛》)

20.下列句子中的“这么"和选文中的“这么”,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A.就这么些了,你要全拿去。

B.你这么聪明,一定能考上大学。

C.以前的时候,我们都是这么过的。

D.他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

21.分析“慢慢走"呆呆地”两处细节描写各自的表达效果。

2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分析选文中画横线部分,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个故事,仿佛第一次听过,有一本书,仿佛第一次读过,有一个地方,仿佛第一次走过……熟悉而又陌生,陌生而又有新的发现。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我仿佛第一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

2.A

3.(1)运用“怯怯、低低,细烟、我线、沿看”等大量叠音词。形容蝉声。突出了其虚虚实实,凄凄切切的特点。(2)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将蝉声比作“游戏、轻吻、情侣的窃窃私语,琴弦弹拨”,突出了蝉鸣颇具意境的特点。(3)运用拟人的修辞,“穿过、行走、消失”写出了蝉声悠长而动人心弦的特点。(4)化虚为实,使难以描摹的声音富有形象感。

4.《故都的秋》通过对蝉鸣的描写,表现了秋的清、静、悲凉,凸显了北国的秋味,表达了我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之情。本文写蝉鸣悲凉凄切,意在引出蝉意,让人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5.A

6.D

7.C

8.①材料一侧重借人们热议“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话题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无论是读音,还是文字和词语,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

②材料二侧重阐释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不同理解,并分析了产生两处异文的可能原因。

③材料三侧重以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分析为例子,论证了“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内里"的观点。

9.①词语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的使用和流传要符合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要求。“沧海一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现在再去纠正它,并不现实,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

②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沧海一粟"的“沧”可能是讹误字,但它意境开阔,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文化的内里,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0.ADF

11.A

12.B

13.(1)不学习就不能发现疑难问题,不询问就不能增加知识。(2)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比不上这些人,这难道很奇怪吗!

14.①嫉妒比自己才德高的人。②轻视不如自己的人。③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没有办法提出疑问,不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是人们通常都会犯的毛病。在学习上,如果自己还没理解透彻,却硬要装作知道;在理解道理上,如果还没想明白,却胡乱猜测。这样的话,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真正想要去深入了解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可能会因为忌妒而不愿意向他们请教;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可能会因为轻视而不屑于去询问;对于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可能会因为过于熟悉而不愿意开口问。这样一来,可能就很难找到真正值得去请教的人了。”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_______________(节选自刘开《问说》)

材料二: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教孩子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这难道很奇怪吗!

(节选自韩愈《师说》)

15.D

16.本诗中曹操意气用事,好大喜功,缺乏理智,最终惨败。他在破刑州后充满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但胜利让他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最终输给了对方。《短歌行》中的曹操求贤若渴,有雄心壮志,他感慨人生苦短,盼贤才来归,借贤才之力,助自己一统天下。

17.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扪参历井仰胁息徘徊于斗牛之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8.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19.A

20.B

21.(1)慢慢走:写出了史铁生摇着轮椅前行的艰难,“慢慢”二字形象表达了他失去母亲后内心悲痛,思虑重重。(2)呆呆地:写作者神情呆滞,表现了作者因思念母亲而产生的恍惚迷离、失魂落魄之感。

22.三个逗号将“放倒"躺下”“挨"坐起”四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突出了作者因沉浸在思念母亲的煎熬中动作机械呆滞。

23.

示例1:我仿佛第一次走过故乡的竹林

悠悠岁月,望云卷云舒;淡淡晨曦,惊陌上新桑。沙沙的竹叶随风而动,跟随者我的足迹。走在竹林里的小石阶上,鼻间盈过缕缕清香。明明是熟悉的光景,确实那么不同。

蝉鸣在耳边响起,我烦躁地起身,走出房门。接了一杯水,冰凉的水珠滑过喉咙,压下了心里的烦闷。沙发上的父亲将一切都收进眼底,淡淡地说:“明日我们回老家避暑吧。"我有些诧异——平时忙碌的父亲也有如此的闲情逸致?虽觉得故乡无趣得很,但也不敢跟父亲说不,便答应了。

一上车,我便闭目养神。故乡在我印象中似乎已被时间定格了,无论何时回去,它都是那副模样,淡淡的沉稳的,与高楼林立五光十色的都市大相径庭。

下车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走,想回房间躺着。这时,父亲叫住了我,不急不缓地说:“要去竹林转转吗?”我杳无兴致:竹子的品相平平无奇,竹林平常少有人走,他就像一个被村庄遗忘的孤独的老者。父亲似乎猜出我的想法,他保证说这一次我绝对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我将信将疑地跟出去了,也想看个究竟。

我和父亲一起走近竹林,脚踩在落下的竹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清风徐来,温柔地抚弄着我的刘海,竹叶随风而动,叶子的清香若有若无,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父亲没有说话,他也沉浸在这竹叶与清风的二重奏中。竹子长得修长茂盛,叶子遮住了太阳,日光在叶子的缝隙间洒落在地上,斑驳的光与影有有着美妙的律动。父亲蹲下身子,在一棵竹子的底部挖着什么。我走过去,也学着他的动作,弯下腰挖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小竹笋破土而出,我兴奋得叫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挖到竹笋。当看到竹笋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我的心也瞬间明亮起来。熟悉的竹林似乎不一样了。

傍晚的风似乎更清劲了,竹叶被吹得更响了。看着笔直的竹子,脑海里也想到了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仿佛第一次走过竹林,看清了它宁静的外套下,里面充满了勃勃生机。熟悉的地方并非没有风景,也许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示例2:我仿佛第一次走过夏天

那年夏天,我如同一只新生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