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乌兰浩特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

语文

2024.05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兴,典籍幸。典籍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A.做好新时代古籍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B.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在时空对话中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缘起和流转,生动演绎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宋应星与胸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穿越300多年在稻田里握手,透过一粒种子,传承了造福人类的共同梦想。C.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让古籍在“用"中“活”起来。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汗,尽服之"的记录,D.“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从中受到启发,研发出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卷帙浩繁的典籍资源,正逐渐融入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古籍“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涣发时代光彩,“典”亮美好未来。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青蒿一握(hāo)B.共和国勋章(xūn)

C.生动演绎D.涣发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做好新时代古籍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

B.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

C.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让古籍在“用"中“活”起来。

D.“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从中受到启发,研发出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3.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而且……B.虽然……但是……

C.只有……才能……D.因为……所以……

4.《典籍里的中国》介绍了《论语》《史记》《诗经》《水经注》等典籍。下列关于这四部典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七十世家、三十列传。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全书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答案】1.D2.A3.C4.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D.涣发——焕发:光彩外现的样子;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语序不当,应将“传承"和“保护”调换位置;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仔细阅读文段可知,“越来越多的古籍‘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典’亮美好未来”的条件,故横线处应填写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A.表递进关系;

B.表转折关系;

C.表条件关系;

D.表因果关系;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辨析。

B.有误,《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故选B。

5.古诗文默写

中国古典诗文美在音韵,“晴川历历汉阳树,(1)______”,(崔颢《黄鹤楼》)对仗工整,运用叠词,写出登高所见。中国古典诗文还美在意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2)“____,清流见底”,山水和谐,妙趣横生,那是俯仰之间的秀丽奇绝;王维《使至塞上》中(3)“__,”,画面开阔,意境雄浑,那是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中国古典诗文更美在情感,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4)“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虽辞官离京,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陆游被罢免之后,在《游山西村》中用(5)“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前路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坚定信念。

【答案】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高峰入云③.大漠孤烟直④.长河落日圆⑤.落红不是无情物⑥.化作春泥更护花⑦.山重水复疑无路⑧.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要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填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萋、鹦、鹉、洲”等字容易写错。

名著阅读

6.腰封也叫书腰,是包裹在书籍封面的一条纸带,上面可印与该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请仿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示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腰封。(80字左右)

示例:

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成长为钢铁战士。

【答案】示例1: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杰出作品。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示例2: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一次伟大征程的经典之作。埃德加·斯诺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示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腰封,推荐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结合著作内容,语言流畅,内容充实即可。

示例:一部真实记录了一次伟大征程的经典之作。本书记载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革命先辈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追寻这心中的信仰,用血肉之躯来完成一次伟大的征程,来挽救国家于危亡的。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北京时间5月8日10时1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近月制动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轨道控制。“嫦娥六号"探测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刹车”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绕月飞行。

【材料二】

中国航天工程如何命名

首先,重视传统文化及传统革命精神的弘扬。第二,不但要接地气,还要有雅气和大气,实现大国航天胸怀,以及航天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寓意航天器的作用,同时体现命名的系列化。如“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中继卫星取名“鹊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寓意在地面与“嫦娥四号"之间搭起一座通讯之桥。

(1)【材料一】是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依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航空航天技术命名的推测不合理的一项是()

A.“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是泱泱华夏大地别称“神州”的谐音。

B.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体现对自然宇宙探索的文化传承。

C.“嫦娥”探月工程已成功实施至“嫦娥六号"。跟随“嫦娥三号”的是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一号”,跟随“嫦娥四号”的第二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四号"。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有领悟、探索太空之意,“悟空"的火眼金睛,寓意探测器识别太空暗物质踪迹。

【答案】(1)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或:嫦娥六号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飞行。)(2)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

这则新闻的关键信息有“北京时间5月8日10时12分”(时间)、“‘嫦娥六号’探测器"(主体)、“成功实施近月制动”(事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结果)。筛选重要内容:时间并非最重要元素,可适当省略。主体和主要事件、结果是必须突出的重点。据此进行概括整合: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进行简洁表述,注意字数要求。示例:“嫦娥六号"成功近月制动进环月轨道。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C.推测不合理。“嫦娥”探月工程中,跟随“嫦娥三号"的是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跟随“嫦娥四号"的第二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二号”,而不是“玉兔一号"和“玉兔四号”;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从这首词中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9.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中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就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结合这句话,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表达效果。

【答案】8.可怜白发生

9.这两句话只说了战马的飞奔和弓箭的惊鸣,留下将士策马射箭、冲锋陷阵等战斗场面不说,但是表现出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英勇无畏,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之情和雄心壮志,这种美感更大、更深、更真切。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首先明确:实写是对客观事实的直接描述。在这首词中,需要仔细分辨哪些是作者真实经历或正在进行的动作、场景等。“醉里挑灯看剑”是实写,除此之外,“可怜白发生"也是实写。这句“可怜白发生”是作者对自己现实状况的真实感慨,头发已白,壮志未酬,是实实在在的描写,与前面回忆中的战争场景和壮志豪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词人的悲愤与无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意为: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这两句描绘了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弦的响声如霹雳般令人心惊的激烈战斗场景。

朱光潜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就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在这两句中,作者并没有详细描述战斗的具体过程和细节,而是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出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这种简洁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行去脑补战斗的全貌和激烈程度,从而使读者感受到更强烈、更深刻、更真切的美感。读者可以想象战马奔腾的姿态、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神情、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氛围等等,这种未被完全说出的部分,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14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③,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会理。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②奉思:思念。③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念。

10.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援疑质理质:_

(2)媵人持汤沃灌汤:

(3)然学有要道道:_

(4)方见古人用心处方:_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A.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C.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14.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学习建议前提条件

甲(1)______热衷于学习

乙第一条建议:要认真钻研,主动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全身心投入学习

第二条建议:(2)______

【答案】10.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1.①.质:询问②.汤:热水③.道:方法(或:规律)④.方:才12.B

13.(1)有时遇到他斥责(或:训斥、呵责),我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2)如果真能这样,那就足以追赶上古人(的造诣)了。(意近即可)

14.①.克服困难,刻苦读书,虚心求教,求学意志坚定,有明确的目标,不慕虚荣,专心致志等。②.要排除外界的各种诱惑,静心学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外甥你天性聪慧悟性高,一定能理解这些,所以详细地跟你说这些。

“甥性识颖悟”为主谓结构,表达外甥的天性和悟性聪慧,意思完整;“必能解此"为动宾结构,“能解”是谓语,“此"是宾语,可单独成句;“故详悉及之”,“故"表所以,引出后面详细告知的原因,可自成一句。

故断句: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理。质:询问。

(2)句意: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汤:热水。

(3)句意:然而学习有重要的方法。道:方法。

(4)句意:才能发现古人的用心之处。方:才。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意为:自己应当用十年的功夫,修养心性探索真理。之:助词,的。

A.句意: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句意: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之:助词,的;

C.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之:代词,代指孰能生巧的道理;

D.句意:鲁庄公准备擂鼓。之: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色,脸色,表情;至,周到。

(2)诚,如果,果真;如是,像这样;追配,追赶上,比得上。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一空,结合【甲】“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可知,宋濂在“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的情况下仍坚持抄书,这种刻苦的精神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怕困难,勤奋努力。结合“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知,宋濂对先达“俯身倾耳以请”,遇到先达斥责“色愈恭,礼愈至”,告诉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向他人请教。结合“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知,宋濂面对同舍生的优越生活“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让我们明白,要坚定学习的信念,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不被外界的物质条件所干扰。

二空,结合【乙】“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会理”可知,作者认为想要在学问上有所进步,必须摒弃学习之外的各种贪念,才能取得全部的功效。读书要先打扫干净房间,焚烧香料,让心思不分散,这样就能领会书中的道理。据此可得:要排除外界诱惑和干扰,潜心专注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甲】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乙】写给外甥奉以郎师川的信:分别以来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你。春风温暖,想来你在侍奉长辈之余,一定能够抛开人事,尽心于学习。之前你承蒙告诉我说:“自己应当用十年的功夫,修养心性探索真理。"我每次吟诵感叹这句话,如果真能这样,足以追赶上古人。然而学习有重要的方法,读书必须一字一句,自己探求其中的道理,才能发现古人的用心之处,这样就不会白白用功;又想要在学问上有所进步,必须摒弃学习之外的各种贪念,才能取得全部的功效。读书要先打扫干净房间,焚烧香料,让心思不分散,这样就能领会书中的道理。少年时志气正强,时常能这样做,就算只有古人一半的功力,功效也一定会加倍。外甥你天性聪慧悟性高,一定能理解这些,所以详细地跟你说这些。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树为证

赖海石

①“叮叮叮,叮叮叮……”清脆的上课铃声敲响了。这铃声,从绿树掩映的校园发出,穿过五村八寨,在重重叠叠的大山间回荡。

②杨老师拿着教科书走进教室,教室里空无一人。杨老师退出教室,疑惑地四下一瞧,看到了集体站在操场边杨树旁的我们。“上课,快进来上课!没听见铃声"我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棵棵小杨树。校园里一片静寂,我们一个个像脚上被钉了钉子,没挪动半步。最后,满脸狐疑的杨老师指着我说:“羊羊,你说,怎么回事”我迟疑了半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于,我鼓起勇气说道:“老师,听说你要走了,我们不读书了。"你们……”杨老师跺跺脚,“我走了,还有别的老师会来,老师有老师的难处,请同学们理解。"我知道杨老师说的难处是什么。杨老师是从我们山里读书出去的,后来交了一个城里的女朋友。杨老师想要回山里支教,女朋友不同意。杨老师说服女朋友,答应她两年后一定回城里结婚。现在期限快到了,杨老师的女朋友正等着杨老师回去举行婚礼呢。

③我突然想起了杨老师刚来时,他亲手在校园里种下一棵杨树。他说,他姓杨,这棵杨树就是他。于是,我说:“杨老师,杨树是不会走的。”杨老师低下头说:“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有些事……"我的眼泪终于憋不住,从眼眶里涌了出来,“老师,您别走,行吗”“您不走,行吗"同学们纷纷含泪央求。杨老师沉默良久,长叹一声:“同学们,回教室上课吧,我答应你们。”我说:“真的吗"杨老师指着栽下的杨树说:“真的,杨树为证。”我们破涕为笑,拥着进了教室。

④下课后,我看见杨老师打了很久的电话,他一定是跟女朋友打的。

⑤几天后,一个身材像杨树苗的姐姐来到了我们学校,她就是杨老师的女朋友。她一来就拿了杨老师的行李要带他走。杨老师小声地跟她解释着什么。后来,杨老师带她参观了我们的教室、操场、杨树,给她看了我们的作业,还让我们表演了节目给她看。杨老师说,她叫洋洋,太平洋的“洋"。我们知道,杨老师要走,都是因为她,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⑥我们不知道洋洋是什么时候独自离开学校的,只是突然觉得有点儿对不起杨老师。

⑦期中考试后,洋洋又来了,带着行李和一棵杨树苗。杨老师说,她也来这里教书,不走了。我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把校舍掀到天上去。

⑧洋洋在杨老师的杨树旁栽下了她带来的杨树苗。“我也不走了,杨树为证。”“杨树为证——"我们齐声说。杨老师和洋洋老师在学校举行了婚礼。他们把家安在了大山里。我在快乐的学习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可是,我们山里遭遇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天灾。

⑨那天,大家正在上课,突然有瓦片从屋顶掉落,课桌摇晃。杨老师马上意识到地震来了。他沉着地指挥学生们撤离教室。同学们都撤离了,洋洋老师也撤离了,但杨老师因为低下头检查课桌下还有没有同学,耽误了几秒钟,被埋在了倒塌下来的砖瓦下面。

⑩杨老师走了,杨老师又没有走。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大山里,像当年的杨老师一样。我在两棵杨树旁栽上了一棵小杨树,我跟我的学生们说:“我一定会帮助你们克服困难,考上大学,和我当年一样。”

杨树为证。

(选自《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26期,有删改)

15.梳理故事情节,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___→看着学生含泪央求,杨老师答应“我们"不走→(2)___→洋洋老师再次来到学校,不仅和杨老师结了婚,还一起留在大山里教书→(3)→“我”和杨老师一样,回到大山任教

16.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我迟疑了半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加点词“迟疑"表现出“我”怎样的心理)

(2)我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把校舍掀到天上去。(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7.第⑩段中写道:“杨老师走了,杨老师又没有走。"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18.文章以“杨树为证”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15.①.约定回城的期限快到了,杨老师准备离开学校②.杨老师的女朋友洋洋来到学校要带杨老师走,后来独自离开③.突发地震,杨老师为指挥学生安全撤离而不幸遇难

16.(1)表现出“我"既怕杨老师为难,又不舍得杨老师离开的复杂心理。

(2)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我们”的欢呼声之大,表现出“我们"得知杨老师和洋洋老师决定留下来后的兴奋与激动之情。

17.不矛盾。说杨老师“走了”,是因为杨老师在地震时为指挥学生撤离而不幸去世;说杨老师“没走”,是因为他心系山区教育事业、心系山区孩子的奉献精神始终影响着大山里的“我们”(意对即可)。

18.(1)独句成段,简洁有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强调了“我"献身大山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

(2)收束全文。

(3)照应文章标题和前文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

(4)揭示了文章主题,赞扬了杨老师心系山区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第一空,根据“看着学生含泪央求,杨老师答应‘我们’不走”判断第一个答案在第②段,第②段“杨老师是从我们山里读书出去的,后来交了一个城里的女朋友。杨老师想要回山里支教,女朋友不同意。杨老师说服女朋友,答应她两年后一定回城里结婚。现在期限快到了,杨老师的女朋友正等着杨老师回去举行婚礼呢"可以得知,约定回城的期限快到了,杨老师准备离开学校。

第二空,根据“洋洋再次来到学校,不仅和杨老师结了婚,还一起留在了大山里教书”判断第二个答案在第④—⑦段。第⑤段“几天后,一个身材像杨树苗的姐姐来到了我们学校,她就是杨老师的女朋友。她一来就拿了杨老师的行李要带他走”,第⑥段“我们不知道洋洋是什么时候独自离开学校的,只是突然觉得有点儿对不起杨老师”可知,杨老师的女朋友洋洋来到学校要带杨老师走,但最终独自离开。

第三空,根据“‘我’和杨老师一样,回到大山任教"判断第三个答案在第⑨—⑩段。第⑨段“杨老师马上意识到地震来了。他沉着地指挥学生们撤离教室。同学们都撤离了,洋洋老师也撤离了,但杨老师因为低下头检查课桌下还有没有同学,耽误了几秒钟,被埋在了倒塌下来的砖瓦下面”可知,突发地震,杨老师为指挥学生安全撤离而不幸遇难。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1)根据第②段“我迟疑了半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知,迟疑,就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为什么“我”会迟疑呢?“我"既怕向杨老师提出请求会让他为难,因为可能打乱他的计划或者给他带来额外的压力;但同时“我”又非常不希望杨老师离开,因为“我"很喜欢他,很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复杂的心理,既有担忧,又有不舍,就通过“迟疑”这个词被生动地表现出来。

(2)根据第⑦段“我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把校舍掀到天上去"可知,在现实生活中,欢呼声是不可能把校舍掀翻的。这明显是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夸张,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欢呼声非常大,非常热烈,以此来表现出“我们"得知杨老师和洋洋老师决定留下来后的极度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这种修辞手法让句子更加生动有趣,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

这里的“走了”和“没有走"并不是指杨老师的物理存在,而是有着更深的寓意。当我们说“杨老师走了”,根据第⑨段“但杨老师因为低下头检查课桌下还有没有同学,耽误了几秒钟,被埋在了倒塌下来的砖瓦下面"可知,这里指的是杨老师在地震时为了保护学生不幸去世。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悲痛的事实,杨老师确实已经离开了我们。为什么又说“杨老师没有走”?根据第段“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大山里,像当年的杨老师一样"可知,杨老师虽然身体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他的教育理念、他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他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我们,就像他仍然在我们身边一样。所以,这句话并不矛盾。它表达了对杨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杨老师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的永恒存在。这种写法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表达了对逝者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第段“杨树为证”可知,这四个字是独立成段的,独句成段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能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在这里,它强调了主人公,也就是“我”,献身大山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就像杨树那样坚韧不拔,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我”都将坚守在大山深处,为孩子们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文章的结尾,“杨树为证"四个字巧妙地总结了全文内容,将前文关于杨老师及“我”与大山教育事业的故事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根据第③段“杨老师指着栽下的杨树说:‘真的,杨树为证’"可知,“杨树为证”代表了杨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根据第段“我在两棵杨树旁栽上了一棵小杨树"可知,“杨树为证”代表着“我"对未来的承诺。结尾的“杨树为证”不仅与标题相呼应,还与前文中提到的杨树、杨老师的形象以及大山教育的背景紧密相连。这种照应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杨树为证"的结尾,文章深刻揭示了其主题——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奉献和坚守。杨老师为了山区的孩子,毅然放弃了城里的生活,选择留在山区支教;而“我”在毕业后也回到了大山,继续杨老师未竟的事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通过“杨树为证"这一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二)(9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千里江山图

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画卷恢宏典雅、用笔精当、施色手法多变,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②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得多。出自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之手,他以半年时间绘成,时年仅十八岁。

③画家王希孟在构图上充分利用传统的长卷形式所具有的多点透视之特点,在十余米的巨幅长卷中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一一展现出来。当我们展开画卷,开首的小径将我们引入画中,村舍俨然,绿树丛生渔农安闲,游人自得。作者的巧思置景,宛如动人的旋律,在大青绿色调中展开。中段由一组一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组成,群峰险峻处高耸入云,气势巍峨。这也是画面的高超所在,奇巧处九曲盘旋,分合得当,寺观田舍,亭桥舟楫,一一具备。随后画面平缓下来,一片江渚,一带远山由近及远。末了再以耸峙的高峰收尾,好似琴键上的重音,结束这一动人的乐章。卷尾的跋文由蔡京所题,记录了这段作画传奇。

④《千里江山图》卷在用笔和设色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在隋唐时期如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许多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出更趋细腻的画风。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此论可谓公允之见。

⑤《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18岁便英年早逝的王希孟如耀眼的流星,但他画卷中流淌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性和对中国壮美河山的浓丽抒写,将永远留在后人心中。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千里江山图》为说明对象,写了它恢宏典雅、用笔精当、施色手法多变等特点。

B.文章整体采用逻辑顺序,但也有空间顺序的运用,比如第③段对画卷构图的说明。

C.画卷开首展现了一组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十分壮美。

D.文中引用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的评价,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欣赏与赞叹之情。

20.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此图为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得多。

21.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纵观宋代画坛,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用此法创作,但从目前存世作品看,尚无一件可以超越《千里江山图》卷

22.近几年,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产品走红全网。无论是福禄有余收纳盒还是脊兽钥匙扣,都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文创产品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将文化主题与实物融合,创造出具有文化味道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工艺品。请你结合《千里江山图》的内容,再为故宫博物院设计一款文创产品并简述创意。

创意产品:__________

创意简述:__________

【答案】19.C20.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精确的数据,并将《千里江山图》画幅的大小与《清明上河图》的大小作比较,准确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尺幅巨大的特点。

21.“目前”,限制时间,意为“现在,当下”,用在文中表明现在存世的作品中,仍然还没有一件作品在“青绿法"的运用上超越《千里江山图》,但不排除以后会发现有超过《千里江山图》卷的作品。“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2.①.示例1:

创意产品:千里江山异型茶具套组②.创意简述:仿山石造型制作,可做品茗的用器,亦可倒置后做为家居摆件装饰。

示例2:

创意产品:千里江山艺术折扇

创意简述:扇面图案依《千里江山图》选用上好的缎面,辅以手绘画卷片段,山水名作之美与手工创作完美结合。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根据文章第③段“当我们展开画卷,开首的小径将我们引入画中,村舍俨然,绿树丛生渔农安闲,游人自得"和“中段由一组一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组成,群峰险峻处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可知,中段才是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十分壮美。选项“画卷开首展现了一组组变化万千、蔚然高耸的山体,高耸入云、气势巍峨,十分壮美"说法有误;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由语句“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了精确的数字;语句“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得多"可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千里江山图》画幅的大小与《清明上河图》的大小作比较,准确鲜明地说明了《千里江山图》尺幅巨大的特点。《千里江山图》尺幅巨大也进一步体现了“恢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目前"的意思是现在、此刻,即到现在为止,不排除有以后的情况。在文中指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作品在“青绿法”的运用上能够超越《千里江山卷》,但不排除以后会有超越的的作品。“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应用。题干中要求结合《千里江山图》的内容,抓住元素特点,将文化主题与实物融合,创造出具有文化味道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工艺品,并简述创意。言之有理即可。

创意产品:千里江山手提袋。

创意简述:《千里江山图》经典的颜色为青绿配色,选用手提袋,可以作为日用品,更为实用。让青绿山水走进日常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7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1)人人都有理想,怎样实现理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数登上理想之巅者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2)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3)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激情,遍访名山大川,屡历险境,九死一生,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可见,只有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将理想变为现实。

(4)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对年轻人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年轻人在唱主角,责任使命让年轻人产生奋进的动力。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应当从现在开始,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现理想的大路上快步前行。

(5)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拥有一身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难,实现理想。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聚集更多正能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3.请在第(1)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4.依次填入第(2)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①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

②他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③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

④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A.④②③①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25.请分析第(3)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23.示例: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或:赤子之心、兴趣激情、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意近即可)24.B

25.本段首先提出观点“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然后引用孔子的话,举徐霞客因热爱而遍访名山大川而著《徐霞客游记》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强调(总结)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景补写。

第(1)段是总领全文的段落,横线处填写的句子应起到引出下文关于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正能量的内容。可以考虑从拥有某些品质或因素能有助于实现理想的角度来构思。结合(2)段“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3)段“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4)段“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可知,(2)—(4)段分别从赤子之心、兴趣激情、责任使命三个方面阐述了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这一观点,因此可补写: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或:赤子之心、兴趣激情、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排序。

首先观察所给的句子。①句通过孟子的话解释了什么是赤子之心;④句通过“但是"进行转折,指出许多年轻人确立目标的功利性,与前文形成对比;②句承接④句,具体说明年轻人从功利角度确立目标的表现;③句是对②句这种情况的结果阐述,即这样的人难以实现理想。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先解释赤子之心,再通过转折指出年轻人的问题,接着具体说明,最后得出结果。因此排序:①④②③;

故选B。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3)段“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可知,作者首先提出“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这一观点;

结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激情,遍访名山大川,屡历险境,九死一生,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可知,接着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名言,从理论上阐述兴趣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并列举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事例,讲述他自幼喜爱寻幽探奇,始终充满激情,遍访名山大川,最终完成《徐霞客游记》,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保持兴趣激情能够将理想变为现实。

结合“可见,只有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将理想变为现实”可知,最后得出“只有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将理想变为现实"的结论,再次强调观点。

四、作文(50分)

26.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面对那些曾经相与为伴的人或物,你的心中会有不舍;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或许有人会感到焦虑和无助。

写作任务一:请以“舍不得”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写作任务二:临近中考,小语同学情绪焦虑,缺乏自信。请你以“给小语同学的一封信"为题,给他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帮助小语缓解焦虑,增强信心。落款统一署名“小文”,时间统一署5月28日。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②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答案】例文一:

舍不得

“舍得舍得,不舍怎能得"可是有时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舍不得……

我舍不得友爱。几年前,正是我学毕业的时候,谁知这个暑假,却给我带来了永久的遗憾,一位和我有十一年交情的朋友不慎跌入水库溺水而亡,他走了,却一点也不像他轻轻的来,使我第一次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这是一种会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的所有角落。朋友,你知道吗,每当我看你的照片时就会痛,甚至我连沉默时也会痛,真的,没有体验过的人是绝对不可能了解这种痛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失去,是一种无奈的失去。我知道,你走时我在你的脑海里是“微笑”的……

我舍不得父爱。那年我上初中,爸爸得了肝癌去世了,他走的是那么的干脆。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他,没有他哪有我。是的,我也懂,爸爸最舍不得的是我,可要知道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第一个认识的是我的爸爸和妈妈,我来到这个世界,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可他竟去了,我第二次的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要知道我那脆弱的心已经受不起第二次的打击。可是天不饶人,又让这种痛在我的血液里来回滚动,我想世界上最痛也莫过于此吧!但是,我和道,您走时我在您的脑海里是“微笑”的……

真的,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失去我的至亲、我的至友,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如果真是我错了,那可以告诉我,我可以改,我什么错都可以改,但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惩罚"我?我舍不得,我什么都舍不得,我哪怕不得,我也不想失去些什么。

现在的我已经不再去问为什么了,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不想看到我难过,他们应该不想让我痛苦。他们一定地不想走,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也舍不得我……

例文二:

给小语同学的一封信

小语同学:

你好!

听说你最近因为临近中考而情绪焦虑,缺乏自信,作为你的同学,我想和你说一说我的心里话。

我也曾有过和你一样的经历。就在上次模拟考试前,我每天都紧张得不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担心自己考不好。上课时也无法集中注意力,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常常错过。越临近考试,我越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觉得自己肯定考砸。

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这样的焦虑和不自信对我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让我的状态越来越差。于是,我尝试着改变。我告诉自己:“焦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我开始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自己在白天能够精力充沛。我不再一味地担忧考试结果,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道题、每一个知识点上。

小语,中考确实很重要,但它并不是决定我们人生的唯一因素。我们已经为它付出了很多努力,就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一次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定义我们的全部价值,就算这次没有发挥好,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去证明自己。

而且,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许你在某些科目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但在其他方面,你一定有出色的地方。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曾经取得的成绩,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最后,我想说,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勇敢地面对了中考,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相信自己,放松心情,全力以赴,你一定可以的!

小文

5月28日

【解析】

【详解】任务一: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舍不得"意思是很爱惜,不忍放弃或离开,不愿意使用或处置。舍不得的有很多,可以是人、事、物或是情感。如可以写毕业之际舍不得和朋友、老师分开,舍不得丢掉自己喜欢的一件东西,舍不得时间的流逝等。立意可以是通过回忆与这些人或物相处的点滴,抒发真挚的情感,也可以从中领悟到珍惜当下、感恩拥有的道理

2.选材构思。“舍不得”所指范围很大,写作时,可缩小范围。如:舍不得什么?为什么舍不得?结果是怎样?如我们可以写舍不得初中生活的结束,可以从三方面构思:舍不得同学,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学校。写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发生的那些暖心难忘的事情,最后表达对初中生活的依依不舍之情。

任务二: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应用文写作。

1.审题立意。要求以“给小语同学的一封信"为题,给他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帮助小语缓解焦虑,增强信心,增强信心。迎接中考,需要的是努力与坚持,可以告诉他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学习为乐,同时也可以告诉他一些缓解焦虑的方法等。立意应围绕鼓励小语积极面对中考,相信自己的能力,强调中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努力的过程最重要。

2.思路点拨。这里主要针对同学的焦虑。如我们可以从一朵花的绽放写起,先写花儿的顽强成长经历到最终绽放而给我们生活的启示,告诉同学中考只是一次考验,但并不是唯一一次,我们要有自信心,多一份自信和坚持,相信自己能在考试中发挥出真实水平,最终走向成功。可讲述自己曾经在重要考试前也有类似的焦虑,但通过调整心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此鼓励小语;可以列举一些名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的事例,激励小语要有信心和勇气;也可以从身边同学的积极备考状态入手,提醒小语大家都在努力,要相信自己也能行。要注意书信的一般格式。顶格写称呼,空两格写正文,右下角写署名和日期。2024年乌兰浩特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

语文

2024.05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学校填写在答题卡上,请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兴,典籍幸。典籍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A.做好新时代古籍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B.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在时空对话中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缘起和流转,生动演绎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宋应星与胸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穿越300多年在稻田里握手,透过一粒种子,传承了造福人类的共同梦想。C.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让古籍在“用”中“活"起来。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汗,尽服之”的记录,D.“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从中受到启发,研发出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卷帙浩繁的典籍资源,正逐渐融入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古籍“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涣发时代光彩,“典"亮美好未来。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青蒿一握(hāo)B.共和国勋章(xūn)

C.生动演绎D.涣发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做好新时代古籍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

B.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

C.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让古籍在“用”中“活"起来。

D.“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从中受到启发,研发出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3.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而且……B.虽然……但是……

C.只有……才能……D.因为……所以……

4.《典籍里的中国》介绍了《论语》《史记》《诗经》《水经注》等典籍。下列关于这四部典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七十世家、三十列传。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全书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5.古诗文默写

中国古典诗文美在音韵,“晴川历历汉阳树,(1)______”,(崔颢《黄鹤楼》)对仗工整,运用叠词,写出登高所见。中国古典诗文还美在意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2)“____,清流见底”,山水和谐,妙趣横生,那是俯仰之间的秀丽奇绝;王维《使至塞上》中(3)“__,”,画面开阔,意境雄浑,那是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中国古典诗文更美在情感,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4)“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虽辞官离京,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陆游被罢免之后,在《游山西村》中用(5)“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前路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坚定信念。

名著阅读

6.腰封也叫书腰,是包裹在书籍封面的一条纸带,上面可印与该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请仿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示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腰封。(80字左右)

示例:

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成长为钢铁战士。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北京时间5月8日10时1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近月制动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轨道控制。“嫦娥六号"探测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刹车”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绕月飞行。

【材料二】

中国航天工程如何命名

首先,重视传统文化及传统革命精神的弘扬。第二,不但要接地气,还要有雅气和大气,实现大国航天胸怀,以及航天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第三,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寓意航天器的作用,同时体现命名的系列化。如“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中继卫星取名“鹊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寓意在地面与“嫦娥四号"之间搭起一座通讯之桥。

(1)【材料一】是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依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航空航天技术命名的推测不合理的一项是()

A.“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是泱泱华夏大地别称“神州”的谐音。

B.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中华民族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体现对自然宇宙探索的文化传承。

C.“嫦娥”探月工程已成功实施至“嫦娥六号"。跟随“嫦娥三号”的是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一号”,跟随“嫦娥四号”的第二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四号"。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为“悟空”,有领悟、探索太空之意,“悟空"的火眼金睛,寓意探测器识别太空暗物质踪迹。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从这首词中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9.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中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就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结合这句话,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表达效果。

(二)(14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③,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会理。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②奉思:思念。③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念。

10.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援疑质理质:_

(2)媵人持汤沃灌汤:

(3)然学有要道道:_

(4)方见古人用心处方:_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A.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C.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2)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14.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学习建议前提条件

甲(1)______热衷于学习

乙第一条建议:要认真钻研,主动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全身心投入学习

第二条建议:(2)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树为证

赖海石

①“叮叮叮,叮叮叮……”清脆的上课铃声敲响了。这铃声,从绿树掩映的校园发出,穿过五村八寨,在重重叠叠的大山间回荡。

②杨老师拿着教科书走进教室,教室里空无一人。杨老师退出教室,疑惑地四下一瞧,看到了集体站在操场边杨树旁的我们。“上课,快进来上课!没听见铃声"我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棵棵小杨树。校园里一片静寂,我们一个个像脚上被钉了钉子,没挪动半步。最后,满脸狐疑的杨老师指着我说:“羊羊,你说,怎么回事”我迟疑了半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于,我鼓起勇气说道:“老师,听说你要走了,我们不读书了。"你们……”杨老师跺跺脚,“我走了,还有别的老师会来,老师有老师的难处,请同学们理解。"我知道杨老师说的难处是什么。杨老师是从我们山里读书出去的,后来交了一个城里的女朋友。杨老师想要回山里支教,女朋友不同意。杨老师说服女朋友,答应她两年后一定回城里结婚。现在期限快到了,杨老师的女朋友正等着杨老师回去举行婚礼呢。

③我突然想起了杨老师刚来时,他亲手在校园里种下一棵杨树。他说,他姓杨,这棵杨树就是他。于是,我说:“杨老师,杨树是不会走的。”杨老师低下头说:“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有些事……"我的眼泪终于憋不住,从眼眶里涌了出来,“老师,您别走,行吗”“您不走,行吗"同学们纷纷含泪央求。杨老师沉默良久,长叹一声:“同学们,回教室上课吧,我答应你们。”我说:“真的吗"杨老师指着栽下的杨树说:“真的,杨树为证。”我们破涕为笑,拥着进了教室。

④下课后,我看见杨老师打了很久的电话,他一定是跟女朋友打的。

⑤几天后,一个身材像杨树苗的姐姐来到了我们学校,她就是杨老师的女朋友。她一来就拿了杨老师的行李要带他走。杨老师小声地跟她解释着什么。后来,杨老师带她参观了我们的教室、操场、杨树,给她看了我们的作业,还让我们表演了节目给她看。杨老师说,她叫洋洋,太平洋的“洋"。我们知道,杨老师要走,都是因为她,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⑥我们不知道洋洋是什么时候独自离开学校的,只是突然觉得有点儿对不起杨老师。

⑦期中考试后,洋洋又来了,带着行李和一棵杨树苗。杨老师说,她也来这里教书,不走了。我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把校舍掀到天上去。

⑧洋洋在杨老师的杨树旁栽下了她带来的杨树苗。“我也不走了,杨树为证。”“杨树为证——"我们齐声说。杨老师和洋洋老师在学校举行了婚礼。他们把家安在了大山里。我在快乐的学习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可是,我们山里遭遇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天灾。

⑨那天,大家正在上课,突然有瓦片从屋顶掉落,课桌摇晃。杨老师马上意识到地震来了。他沉着地指挥学生们撤离教室。同学们都撤离了,洋洋老师也撤离了,但杨老师因为低下头检查课桌下还有没有同学,耽误了几秒钟,被埋在了倒塌下来的砖瓦下面。

⑩杨老师走了,杨老师又没有走。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大山里,像当年的杨老师一样。我在两棵杨树旁栽上了一棵小杨树,我跟我的学生们说:“我一定会帮助你们克服困难,考上大学,和我当年一样。”

杨树为证。

(选自《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26期,有删改)

15.梳理故事情节,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___→看着学生含泪央求,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