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太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聊斋志异》中描写文士治生生态的篇章虽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但前者所涉及文士治生的描写,如描写处馆授徒和文人经商的情形,却非常细腻和深刻。在文言小说中,文士治生的描写多是依附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构建的需要,有的甚至附以神异色彩,并没有以之为小说描写的重点,在小说中仅起到铺垫作用,像《聊斋志异》这样描写文士治生的实不多见。我们不能忽视《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描写,因为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下层文士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蒲松龄自身的治生生涯和感悟也为创作《聊斋志异》注入了活力。

《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在处馆、经商两个方面,其次也对文士佣书、书画治生进行了描写,这四种途径也是明清文士从事治生所常采用的手段。《聊斋志异》对前两种文士治生途径不吝笔墨,对后两种文士治生途径也进行了简要描写,从而对文士治生生态予以展现。

“治生”,即通过授徒、游幕、行医、问卜、业农、经商等手段谋生。古代士大夫一向注重治生,《解经卷第七·述而第七》有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认为治生求富是很正当的需求,即使从事一些低贱的行业也无所谓;如果做不到治生求富,也可从事个人的兴趣爱好。

文士从事治生活动,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如子贡、范蠡等都是文士治生的典型代表。到南宋时,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永嘉永康事功学派兴起,他们主张“农商并重"和“功利并举”,与朱熹等人所代表的传统理学观念发生了激烈碰撞和冲突,被朱熹等理学家视为“功利之学"而大加鞭伐,也进而引起众多文人对义、利何者为重的思考,即义利之辩。及至元代,理学家许衡明确提出了“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观点,他认为治生应是学者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治生是治学的物质基础,只有解决了治生这个问题,才不至于妨碍治学和自身的品行修为。这种观念奠定了文人的治生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明清学者,不少明清文人对许衡的这种治生思想进行继承和延伸,形成了很有学理性的明清文人治生思想。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日益完备,众多文人孜孜以求于科试中第。虽然科举中试名额较之前代不断增加,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文士数量,中试比例却日益下降。生计问题摆在了众多未仕士子面前,成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寻求适合自己的谋生之道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明清时期,文人治生的现象较之前代更为普遍,涉及的治生领域日益集中,记载文士治生的文献资料较之前代更加繁多,这显示出明清文士治生的普遍性。

蒲松龄《卷堂文》中有云:“学以致圣为先,不可无谋食之计。"这从侧面体现出蒲松龄的治生观念与元代许衡“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治生观念一脉相承。

蒲松龄的一生,与治生密切关联。家道中落后,蒲松龄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他不得不一边备考,一边治生,为家计奔波四方,劳碌一生。他不仅在科场上屡遭败绩,而且在治生所得上也是捉襟见肘。科试无成和生计所迫如同两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令他愁苦异常。蒲松龄这种窘态使他难以做到像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中期以来的所谓“山人"那样能脱离世俗,率性而为,不以功名为念。这种贫窘之态令他对人生感悟甚深,故而蒲松龄在其作品中,经常抒发自己穷愁苦闷的情怀。数十年的离家外出治生生涯,使蒲松龄对文士治生的迫切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情形显得细致而深刻。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用不少笔墨描写了文士治生。他所描摹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于处馆授徒、经商两个方面,另外也对佣书自给、文士书画治生予以描写。一方面,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士治生生态。明清文人治生现象较前代尤为普遍,有些文人为治生对薪酬不再遮遮掩掩,明码标价,这在江南一带尤为突出。正统文人开始理解和尊重文士治生,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了巨变。另一方面,揭示了下层文士面临的艰难处境。下层文人多因家贫不得不为生计而治生,面临的窘况令人心酸。一些文人开始以诗文词诉说这种艰辛,如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等,或作“贫士吟”类自嘲,或作反映科举制度下下层文人窘况的篇章,这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蒲松龄一生困顿科场,为生计辛苦治生数十年的经历和对此的深切感悟,为《聊斋志异》文士治生的摹写注入了活力。《聊斋志异》所描写的文士治生情形,有的着墨不多,有的进行细致摩画,反映了小说作者的取舍有别:对于自己很有感悟的治生情形,如处馆授徒和文人经商进行细致描写,这恐怕与蒲松龄的治生经历不无关系。蒲松龄处馆授徒数十年,这些长时间的治生经历自然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

研究《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和蒲松龄的治生情形,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聊斋志异》中所表现出的文人生活史,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蒲松龄的心路历程。

(摘编自徐永斌《论(聊斋志异)的文士治生生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中描写文士治生的篇章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但前者中有些文士治生情形的描写细腻而深刻。

B.文士从事治生常采用的手段有在私塾中教书、经营商业、受人雇佣抄书、作书画售卖四种途径,前两种更为广泛。

C.古代士大夫注重治生,有些人认为治生求富是正当需求,可以从事一些低贱的行业,也可以从事个人的兴趣爱好。

D.蒲松龄一边备考,一边治生,这样的经历让蒲松龄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成为其创作的素材和作品内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文士从事治生活动源远流长,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文人治生则更加普遍。

B.蒲松龄继承了许衡“治生应是学者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观点,认为治学需要“致圣”,也需要考虑“谋食之计"。

C.明清时有些文人为治生对薪酬不再遮遮掩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风气的转变,正统文人开始理解、尊重文士治生。

D.想要深入把握《聊斋志异》中展现的文人生活史及其作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借助对《聊斋志异》中文士治生的研究。

3.下列对原文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四段主要以时间为序,分析了文士治生现象发展与变化,思路清晰。

B.“如同两座大山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展现“科试无成"生计所迫”给蒲松龄带来的压力。

C.文章第七段以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的创作为例,体现一些文人用诗文词诉说生活的艰辛。

D.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递进地组织材料分析《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生态。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士治生生态"内涵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B.主张“功利并举”。

C.治生手段较多。D.明清时治生领域日益集中。

5.请根据文章有关观点,分析下面《聊斋志异》中文士治生描写的作用。

【相关材料】(1)河间府有个姓徐的书生,在恩村当私塾先生。进了腊月,徐生放寒假回家,路上遇见一位老者。老者说:“我叫施敬业,有个外甥,想找个好老师,先生若屈尊到我家来,报酬比恩村的多一倍。"徐生辞谢说与恩村有约,应守信用。

(2)施家孩子不愿念书,徐生批评他,孩子母亲还常讲情。徐生生气地说:“你由着儿子懒,又要求我把孩子教好,我不干了!”

徐生离开施家,觉得门很窄小,走了几步,射来了阳光,才发现自己是从一座塌陷的土疙瘩中出来。四下看看,荒凉得很,原来是座古墓。徐生非常害怕,又感激施家待他的仁义,便用施家赏给的金子雇人给坟墓培了土,在周围种上树才回家去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八千岁

汪曾祺

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如果他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他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

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

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

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

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

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

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块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能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

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作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

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做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块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

八舅太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它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赵厨房到八千岁的米店买米,八千岁就问:“有多少道菜?”“一百二十道。"啊?!”“你没事过来瞧瞧。"

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

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相同,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有删改)

文本二:

那一日早上,严监生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得窗子响,自觉得心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扶起来勉强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请他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心,就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到是她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与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我死之后,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①里的气!”二位接了银子,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儿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注】①大房:指严监生的哥哥严贡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交代了“八千岁"名称的由来:八千岁是靠八千钱起家的,同时又从着装上展现了八千岁的吝啬形象。

B.文本一中八舅太爷要在荷花亭办满汉全席,“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突显了当时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

C.文本二中写严监生“听着萧萧落叶打得窗子响”,既交代了时间,又暗示严监生病情愈发严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D.文本二中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只有赵氏明白严监生是在担心灯盏里点着的两茎灯草会费油,让挑掉一茎。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三段连用四个“不”,细致地描述了八千岁的食谱,体现其生活的单调、俭省。

B.文本一中宋侉子劝八千岁,“心里也酸酸的”,反映出宋侉子对八千岁遭受欺压的同情。

C.文本二中“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了严监生关爱孩子的形象。

D.文本二第二段中补叙大侄子、二侄子询问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的含义,丰富了文章内容。

8.文本一作者设置了多处照应,试举出两组并分析其作用

9.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目的之一。请简要分析两篇文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上有何异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

(节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材料二: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何当居第一。”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已桡A功臣B多封C萧何D至位次E未有F以复难之G然心H欲何第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高祖起为沛公”与“项庄拔剑起舞"(《鸿门宴》)两句中的“起”含义不同。

B.“沛公谢之得解"与“始臣之解牛之时”(《庖丁解牛》)两句中的“解"含义不同。

C.“以何得秦图书也”与“高祖以萧何功最盛"两句中的“以”含义相同。

D.“何也"与“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何"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收藏的秦的图书成为有利因素,让沛公能够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

B.萧何劝说沛公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揽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再谋取天下,沛公听取了萧何的意见。

C.汉高帝用猎人和猎狗的比喻来说明萧何的功劳巨大,表示自己不能忘记萧何让本族几十人追随自己的恩情,令群臣心服口服。

D.关内侯鄂君认为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时,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让军粮供应不匮乏,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高祖,应居首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

(2)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14.两则材料都塑造了萧何的形象,但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汉诗,完成小题。

留别妻①

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②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③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注】①公元前100年(天汉元年),匈奴向大汉示好,放回曾经扣留的汉朝使节,于是汉武帝便派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临行前夕,苏武辞别其妻,写下此诗。②嬿婉:两情欢合。③参:星名,每天傍晚出现于西方。辰:星名,每天黎明前出现于东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能生还,一定与你白头偕老;若死在战场,也将一直把你怀念,表现了丈夫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B.本诗以时间为序,笼罩着一种悲伤气氛,用含蓄蕴藉的语言叙写真挚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诗的开头四句从夫妻平时恩爱叙起,点明夫妻之间两相爱悦,从无猜疑,为后文写离别与相思作铺垫。

D.丈夫起身离寝,仰望参辰皆没,顿生感慨,想到“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心中涌出无限哀痛。

16.明代陆时雍在《古诗镜》中评此诗:“‘努力’二字特妙。"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述志时说“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词人荡一叶扁舟于万顷湖面之上,表现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其中中国传统舞蹈成为独具魅力的一个焦点。科技的飞速发展,没有淡化中国传统舞蹈的存在,反而使其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展现出新的面貌。比如河南卫视推出的《中秋奇妙游》节目中的《霓裳羽衣舞》,巧妙地运用情景融合,通过先进的舞台技术和华丽的服化道具,将大唐盛世的美景再度呈现,而舞者独特的舞姿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大唐。这种结合A_____________,使得传统舞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古意新风淬炼文化认同。

《霓裳羽衣舞》不仅提供了视觉享受,更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审美教育。这并非强行灌输,B_____________,让人们在观赏歌舞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①这种教育具有深远意义,②人们理解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历史的印记,③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④并从中展现出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⑤这正是中国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⑥也是其永不衰老的艺术生命力所在。⑦通过这种升华,⑧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⑨传统与现代并非是对立的,⑩但是相互融合,为文化的传承赋予了新的活力,让每一个观众都在跨越时空的舞台上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丁玲的母亲余曼贞人生前三十年的“繁华梦”,由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两部分构成,即便“繁华”种种,毕竟只有士绅女眷的从属身份。丈夫去世后,她“意外"入女学堂读书,逐步成为教师、校长以及常德妇女运动的领袖。余曼贞的经历是一个传统闺秀的①_____________,不仅激励着丁玲的成长,也为她后来写《母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1907年蒋保黔逝世,生前留下不少债务,债主纷纷赶上门来。蒋氏家族的叔伯兄弟趁机侵占寡妇孤女的财产。②_____________,在丧夫之痛的当口,余曼贞又接到自己母亲去世的噩耗。一连串的打击让她难以承受,甚至产生③的念头。无论现实中的余曼贞还是丁玲小说里的曼贞,她们的矛盾、纠结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真实。

丁玲的三舅余笠云自小精明强干,从日本学成归来,在家乡兴办新学、慈善事业等,成了地方上的名流。余曼贞获得新式教育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余笠云的帮助。他筹办常德女子师范学堂期间,给服丧中的余曼贞写信说明招收女学生的情况,令她大为振奋。带着丁玲与刚出生的幼子返回故里后经过一番苦读、补习而如愿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并获得“女学生”身份的余曼贞打开了新天地,有了自己的交际圈。她与同学向警予、蒋毅仁等互帮互助、友情融融,结拜为“七姐妹"。丁玲对母亲与她的朋友们留下了深刻记忆。

20.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她“意外”进入女学堂读书

B.丁玲的母亲余曼贞人生前三十年的“繁华梦"

C.结拜为“七姐妹”

D.即便“繁华"种种

2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成语。

2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增删词语,调整语序,但不能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材料二:

所谓忧患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种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与进取意识于一身的综合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太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聊斋志异》中描写文士治生生态的篇章虽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但前者所涉及文士治生的描写,如描写处馆授徒和文人经商的情形,却非常细腻和深刻。在文言小说中,文士治生的描写多是依附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构建的需要,有的甚至附以神异色彩,并没有以之为小说描写的重点,在小说中仅起到铺垫作用,像《聊斋志异》这样描写文士治生的实不多见。我们不能忽视《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描写,因为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下层文士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蒲松龄自身的治生生涯和感悟也为创作《聊斋志异》注入了活力。

《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在处馆、经商两个方面,其次也对文士佣书、书画治生进行了描写,这四种途径也是明清文士从事治生所常采用的手段。《聊斋志异》对前两种文士治生途径不吝笔墨,对后两种文士治生途径也进行了简要描写,从而对文士治生生态予以展现。

“治生”,即通过授徒、游幕、行医、问卜、业农、经商等手段谋生。古代士大夫一向注重治生,《解经卷第七·述而第七》有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认为治生求富是很正当的需求,即使从事一些低贱的行业也无所谓;如果做不到治生求富,也可从事个人的兴趣爱好。

文士从事治生活动,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如子贡、范蠡等都是文士治生的典型代表。到南宋时,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永嘉永康事功学派兴起,他们主张“农商并重"和“功利并举”,与朱熹等人所代表的传统理学观念发生了激烈碰撞和冲突,被朱熹等理学家视为“功利之学"而大加鞭伐,也进而引起众多文人对义、利何者为重的思考,即义利之辩。及至元代,理学家许衡明确提出了“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观点,他认为治生应是学者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治生是治学的物质基础,只有解决了治生这个问题,才不至于妨碍治学和自身的品行修为。这种观念奠定了文人的治生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明清学者,不少明清文人对许衡的这种治生思想进行继承和延伸,形成了很有学理性的明清文人治生思想。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日益完备,众多文人孜孜以求于科试中第。虽然科举中试名额较之前代不断增加,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文士数量,中试比例却日益下降。生计问题摆在了众多未仕士子面前,成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寻求适合自己的谋生之道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明清时期,文人治生的现象较之前代更为普遍,涉及的治生领域日益集中,记载文士治生的文献资料较之前代更加繁多,这显示出明清文士治生的普遍性。

蒲松龄《卷堂文》中有云:“学以致圣为先,不可无谋食之计。"这从侧面体现出蒲松龄的治生观念与元代许衡“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治生观念一脉相承。

蒲松龄的一生,与治生密切关联。家道中落后,蒲松龄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他不得不一边备考,一边治生,为家计奔波四方,劳碌一生。他不仅在科场上屡遭败绩,而且在治生所得上也是捉襟见肘。科试无成和生计所迫如同两座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令他愁苦异常。蒲松龄这种窘态使他难以做到像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中期以来的所谓“山人"那样能脱离世俗,率性而为,不以功名为念。这种贫窘之态令他对人生感悟甚深,故而蒲松龄在其作品中,经常抒发自己穷愁苦闷的情怀。数十年的离家外出治生生涯,使蒲松龄对文士治生的迫切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情形显得细致而深刻。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用不少笔墨描写了文士治生。他所描摹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于处馆授徒、经商两个方面,另外也对佣书自给、文士书画治生予以描写。一方面,真实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士治生生态。明清文人治生现象较前代尤为普遍,有些文人为治生对薪酬不再遮遮掩掩,明码标价,这在江南一带尤为突出。正统文人开始理解和尊重文士治生,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了巨变。另一方面,揭示了下层文士面临的艰难处境。下层文人多因家贫不得不为生计而治生,面临的窘况令人心酸。一些文人开始以诗文词诉说这种艰辛,如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等,或作“贫士吟”类自嘲,或作反映科举制度下下层文人窘况的篇章,这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蒲松龄一生困顿科场,为生计辛苦治生数十年的经历和对此的深切感悟,为《聊斋志异》文士治生的摹写注入了活力。《聊斋志异》所描写的文士治生情形,有的着墨不多,有的进行细致摩画,反映了小说作者的取舍有别:对于自己很有感悟的治生情形,如处馆授徒和文人经商进行细致描写,这恐怕与蒲松龄的治生经历不无关系。蒲松龄处馆授徒数十年,这些长时间的治生经历自然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

研究《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和蒲松龄的治生情形,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聊斋志异》中所表现出的文人生活史,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蒲松龄的心路历程。

(摘编自徐永斌《论(聊斋志异)的文士治生生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中描写文士治生的篇章不像《儒林外史》那样集中,但前者中有些文士治生情形的描写细腻而深刻。

B.文士从事治生常采用的手段有在私塾中教书、经营商业、受人雇佣抄书、作书画售卖四种途径,前两种更为广泛。

C.古代士大夫注重治生,有些人认为治生求富是正当需求,可以从事一些低贱的行业,也可以从事个人的兴趣爱好。

D.蒲松龄一边备考,一边治生,这样的经历让蒲松龄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成为其创作的素材和作品内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文士从事治生活动源远流长,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文人治生则更加普遍。

B.蒲松龄继承了许衡“治生应是学者首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观点,认为治学需要“致圣”,也需要考虑“谋食之计"。

C.明清时有些文人为治生对薪酬不再遮遮掩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风气的转变,正统文人开始理解、尊重文士治生。

D.想要深入把握《聊斋志异》中展现的文人生活史及其作者的心路历程,可以借助对《聊斋志异》中文士治生的研究。

3.下列对原文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四段主要以时间为序,分析了文士治生现象的发展与变化,思路清晰。

B.“如同两座大山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展现“科试无成"生计所迫”给蒲松龄带来的压力。

C.文章第七段以明代唐寅、清代郑板桥的创作为例,体现一些文人用诗文词诉说生活的艰辛。

D.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递进地组织材料分析《聊斋志异》中的文士治生生态。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士治生生态"内涵一项是()

A.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B.主张“功利并举”。

C.治生手段较多。D.明清时治生领域日益集中。

5.请根据文章有关观点,分析下面《聊斋志异》中文士治生描写的作用。

【相关材料】(1)河间府有个姓徐的书生,在恩村当私塾先生。进了腊月,徐生放寒假回家,路上遇见一位老者。老者说:“我叫施敬业,有个外甥,想找个好老师,先生若屈尊到我家来,报酬比恩村的多一倍。"徐生辞谢说与恩村有约,应守信用。

(2)施家孩子不愿念书,徐生批评他,孩子母亲还常讲情。徐生生气地说:“你由着儿子懒,又要求我把孩子教好,我不干了!”

徐生离开施家,觉得门很窄小,走了几步,射来了阳光,才发现自己是从一座塌陷的土疙瘩中出来。四下看看,荒凉得很,原来是座古墓。徐生非常害怕,又感激施家待他的仁义,便用施家赏给的金子雇人给坟墓培了土,在周围种上树才回家去了。

【答案】1.B2.A3.D4.B

5.①塑造了徐生注重诚信、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仁义的形象:徐生辞谢了老者的邀请,后来教授施家孩子时,不纵容孩子的懒惰和孩子母亲的求情,离开后发现施家其实是古墓,便雇人修缮了古墓;②丰富了故事情节,具有神异色彩:徐生教授施家学生的故事曲折离奇,带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文士从事治生常采用手段……四种途径"扩大了范围,原文表述是“《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文士治生,主要集中在处馆、经商两个方面,其次也对文士佣书、书画治生进行了描写,这四种途径也是明清文士从事治生所常采用的手段”,可知这四种途径只是《聊斋志异》以及明清时期文士治生的常用手段;“前两种更为广泛"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聊斋志异》中对前两种的描写更集中,不是指处馆、经商更广泛。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文士从事治生活动源远流长,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曲解文意,原文表述是“文士从事治生活动,可上溯春秋战国时期”,并非指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写。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递进式结构,层层递进地组织材料”错误,文章应是“总—分—总"结构,没有逐层递进。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主张‘功利并举’”错误,主张“功利并举"是南宋时陈亮、叶适等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文士治生生态”。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文章说“在文言小说中,文士治生的描写多是依附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构建的需要,有的甚至附以神异色彩"。

①人物形象上,塑造了徐生注重诚信、对学生要求严格、有仁义的形象:“徐生辞谢说与恩村有约,应守信用”“施家孩子不愿念书,徐生批评他,孩子母亲还常讲情"感激施家待他的仁义,便用施家赏给的金子雇人给坟墓培了土”徐生辞谢了老者的邀请,后来教授施家孩子时,不纵容孩子的懒惰和孩子母亲的求情,离开后发现施家其实是古墓,便雇人修缮了古墓。

②故事情节上,丰富了故事情节,具有神异色彩:徐生教授施家学生的故事曲折离奇,“荒凉得很,原来是座古墓。徐生非常害怕"离开施家后发现施家其实是古墓,带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八千岁

汪曾祺

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如果他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他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

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

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

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

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

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

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块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能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

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作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

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做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块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

八舅太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它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赵厨房到八千岁的米店买米,八千岁就问:“有多少道菜?"一百二十道。”“啊?!"你没事过来瞧瞧。”

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

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相同,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有删改)

文本二:

那一日早上,严监生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得窗子响,自觉得心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扶起来勉强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请他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心,就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到是她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与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我死之后,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①里的气!"二位接了银子,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儿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注】①大房:指严监生的哥哥严贡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交代了“八千岁”名称的由来:八千岁是靠八千钱起家的,同时又从着装上展现了八千岁的吝啬形象。

B.文本一中八舅太爷要在荷花亭办满汉全席,“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突显了当时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

C.文本二中写严监生“听着萧萧落叶打得窗子响”,既交代了时间,又暗示严监生的病情愈发严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D.文本二中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只有赵氏明白严监生是在担心灯盏里点着的两茎灯草会费油,让挑掉一茎。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三段连用四个“不”,细致地描述了八千岁的食谱,体现其生活的单调、俭省。

B.文本一中宋侉子劝八千岁,“心里也酸酸的”,反映出宋侉子对八千岁遭受欺压的同情。

C.文本二中“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了严监生关爱孩子的形象。

D.文本二第二段中补叙大侄子、二侄子询问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的含义,丰富了文章内容。

8.文本一作者设置了多处照应,试举出两组并分析其作用。

9.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目的之一。请简要分析两篇文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上有何异同。

【答案】6.B7.D

8.照应:①刮去“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照应前文的竖匾“僧道无缘,概不做保";②八千岁“做了一身长袍”、换下老蓝布照应前文“总是一身老蓝布”,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白,还有很多补丁;③八千岁让儿子叫碗三鲜面照应前文八千岁顿顿吃头糙红米饭、熬青菜。

作用:①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千岁的转变:过去小气节俭,从此决意大方;过去不近人情,此刻反省愧疚。②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③暗示了文章主旨,显现乱世之中小人物的心态变化、人情世态。

9.①同:都反映了特定时代下,普通民众遭受欺压的辛酸生活。八千岁省吃俭用,却被八舅太爷找借口拿走了八百现大洋,并大摆宴席,八千岁只能暗自流泪;严监生直接控诉“终日受大房里的气”,这里的“大房"即严贡生,虽是“贡生”,却六亲不认、冷酷无情。

②异:文本一反映的是旧社会里小业主的艰难挣扎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文本二则重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压迫,展现了一些文人在政治、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或丑恶或可笑的形象。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突显了当时普通百姓的麻木愚昧"过度解读,后文写到“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应反映的是普通民众的凑热闹心理,不能说是“麻木愚昧"。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补叙”错误,这里是顺叙,且没有这些叙述也并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因此不能算是补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概括情节,分析作用的能力。

照应:

①前面说他家的竖匾上写着“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结尾“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的字条刮下来”,两者相照应;

②前面写八千岁的衣着“他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后文写“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相同,把老蓝布换了下来”,两者相照应;

③前面写他的饭食“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后文写“儿子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两者相照应。

作用:

①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千岁的转变:过去吃穿都节俭,连僧道、叫花子都不打发,经过八舅爷这事,他想开了,不仅自己要吃好的、穿好的,还把“僧道无缘”“概不做保"的字条刮下来,决意大方;过去他不近人情,“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此刻反省愧疚。

②前面写八千岁的日子过得节俭,后面想开后改变相当大,尤其是结尾“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③暗示了文章主旨,让八千岁心态改变的是八舅爷,他从八千岁这里愣是搜刮了八百块现大洋,让八千岁明白了,这世道节俭也不一定过上好日子,显现乱世之中小人物的心态变化、人情世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创作意图和主题的能力。

①同:都反映了特定时代下,普通民众遭受欺压的辛酸生活。

八千岁省吃俭用,“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他不看戏,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却被八舅太爷找借口拿走了八百现大洋,并大摆宴席,“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八千岁只能暗自流泪;

严监生嘱咐两位舅爷“我死之后,恳请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直接控诉“终日受大房里的气”,这里的“大房"即严贡生,虽是“贡生”,却六亲不认、冷酷无情。

②异:

文本一中八千岁是开米店的,靠着自己的勤劳节俭有份家业,却被无赖浪子八舅爷讹去八百块现大洋,就因为这位八舅爷“无赖浪子"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文本一反映的是旧社会里小业主的艰难挣扎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

文本二中的严监生和他的哥哥严贡生都是读书人,但严监生虽拥有十万银子家产,却极度吝啬,临死,见灯盏内点着两根灯草,恐耗油过多,伸出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直到其妾揣知其意,挑掉一根,始点头死去;他的哥哥严贡生曾被学政提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后哄吓诈骗、无恶不作,还恬不知耻地对王家兄弟自称前任周学台举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从省里科举了回来。文本二重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压迫,展现了一些文人在政治、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或丑恶或可笑的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

(节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材料二: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何当居第一。"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已桡A功臣B多封C萧何D至位次E未有F以复难之G然心H欲何第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高祖起为沛公"与“项庄拔剑起舞”(《鸿门宴》)两句中的“起"含义不同。

B.“沛公谢之得解”与“始臣之解牛之时"(《庖丁解牛》)两句中的“解”含义不同。

C.“以何得秦图书也"与“高祖以萧何功最盛”两句中的“以"含义相同。

D.“何也”与“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何”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收藏的秦的图书成为有利因素,让沛公能够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

B.萧何劝说沛公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揽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再谋取天下,沛公听取了萧何的意见。

C.汉高帝用猎人和猎狗的比喻来说明萧何的功劳巨大,表示自己不能忘记萧何让本族几十人追随自己的恩情,令群臣心服口服。

D.关内侯鄂君认为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时,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让军粮供应不匮乏,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高祖,应居首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

(2)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14.两则材料都塑造了萧何的形象,但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0.BDG

11.C12.C

13.(1)能够屈服在一人之下,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这样的人。

(2)我们身穿战甲、手执锐利兵器,多的身经百余战,少的交锋几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

14.①材料一主要运用正面描写,通过萧何的言行直接展现其深谋远虑的形象;②材料二主要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汉高祖、关内侯鄂君对其的评价间接展现其智虑周全的形象。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祖已经委屈了功臣们,较多地赏封了萧何,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为难大家,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

“桡功臣"是动宾结构,B处断开;

“封萧何”也是动宾结构,D处断开;

“然"表转折,放在句首,其前G处断开。

故选B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起事/起身。句意: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项庄拔剑起身跳舞。

B.正确。解脱/解剖。句意: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刚开始我解剖牛的时候。

C.错误。因为/认为。句意: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

D.正确。“为什么”。句意:这是为什么呢?/夫子为什么笑仲由呢?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令群臣心服口服"错误,材料二说“群臣皆莫敢言”,意思是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但不代表群巨就心服口服了。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诎”,屈服;“信”,通“伸”,伸张;“汤、武是也”,判断句。

(2)“被”,同“披”;“略地”,夺取地盘;“差”,等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写作手法的能力。

①材料一“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写萧何的行动;“汉王怒,欲谋攻项羽。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下可图也。’”,这是萧何的语言。材料一主要运用正面描写,通过萧何的言行直接展现其深谋远虑的形象;

②材料二高祖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关内侯鄂君说“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此万世之功也。萧何当居第一”,可见材料二主要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汉高祖、关内侯鄂君对其的评价间接展现其智虑周全的形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萧何是沛地人。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担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集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藏起来。沛公能够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

起初,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击破秦的就在其地称王。沛公已经先平定了秦,项羽后到,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项羽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三份,封秦朝投降的将领为王来对抗汉王。汉王很生气,想要策划攻打项羽。萧何劝谏说:“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汉王说:“怎么就会死呢?"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能够屈服在一人之下,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这样的人。我希望大王在汉中称王,休养百姓、招揽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举荐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说服汉王使他领兵向东进军平定三秦。

材料二:

汉五年(前202),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穿战甲、手执锐利兵器,多的身经百余战,少的交锋几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野兔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并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是像猎狗。至于像萧何,发现野兽踪迹并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列侯们都已经受封,于是上奏位次。高祖已经委屈了功臣们,较多地赏封了萧何,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为难大家,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大王与楚军相对抗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士卒逃散,只身逃走有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大王最危急时刻的情况已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军粮供应从不匮乏。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萧何应该排第一位。”高祖说:“好。"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用小步快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汉诗,完成小题。

留别妻①

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②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③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注】①公元前100年(天汉元年),匈奴向大汉示好,放回曾经扣留的汉朝使节,于是汉武帝便派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临行前夕,苏武辞别其妻,写下此诗。②嬿婉:两情欢合。③参:星名,每天傍晚出现于西方。辰:星名,每天黎明前出现于东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能生还,一定与你白头偕老;若死在战场,也将一直把你怀念,表现了丈夫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B.本诗以时间为序,笼罩着一种悲伤气氛,用含蓄蕴藉的语言叙写真挚的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诗的开头四句从夫妻平时恩爱叙起,点明夫妻之间两相爱悦,从无猜疑,为后文写离别与相思作铺垫。

D.丈夫起身离寝,仰望参辰皆没,顿生感慨,想到“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心中涌出无限哀痛。

16.明代陆时雍在《古诗镜》中评此诗:“‘努力’二字特妙。"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5.B16.①“努力”指尽力去做某件事情,包含一种积极态度。这两个字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②“努力"二字在诗中既是丈夫对妻子的嘱托,也是他对妻子的安慰。他希望妻子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努力生存,同时也不要忘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③体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和担心,是对夫妻深情的凝练表达。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含蓄蕴藉的语言”错误,根据“恩爱两不疑"长叹”“莫忘"相思”等语句可知,本诗的语言应是质朴明白、直率流畅的。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解答炼字题,首先要结合句意解释词语含义,并把握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努力"句是作者在前文充分表达不忍离别的深情后对妻子的话。其中“努力”指尽力的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事,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离情在当下,日后生活才是关键,这两个字满含丈夫的深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丈夫嘱咐妻子要爱惜自己的青春年华,注意保重身体,同时牢记夫妻间的恩爱与欢乐。“努力”二字,既是期许,又是鼓励,还是安慰。体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和担心。是夫妻情深的凝练体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述志时说“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词人荡一叶扁舟于万顷湖面之上,表现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答案】①.酾酒临江②.横槊赋诗③.如其礼乐④.以俟君子⑤.玉鉴琼田三万顷⑥.着我扁舟一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酾”“槊"赋”“俟"鉴”“顷"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其中中国传统舞蹈成为独具魅力的一个焦点。科技的飞速发展,没有淡化中国传统舞蹈的存在,反而使其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展现出新的面貌。比如河南卫视推出的《中秋奇妙游》节目中的《霓裳羽衣舞》,巧妙地运用情景融合,通过先进的舞台技术和华丽的服化道具,将大唐盛世的美景再度呈现,而舞者独特的舞姿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大唐。这种结合A_____________,使得传统舞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古意新风淬炼文化认同。

《霓裳羽衣舞》不仅提供了视觉享受,更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审美教育。这并非强行灌输,B_____________,让人们在观赏歌舞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①这种教育具有深远意义,②人们理解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历史的印记,③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④并从中展现出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⑤这正是中国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⑥也是其永不衰老的艺术生命力所在。⑦通过这种升华,⑧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⑨传统与现代并非是对立的,⑩但是相互融合,为文化的传承赋予了新的活力,让每一个观众都在跨越时空的舞台上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