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新余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曾有包括德国人鲍希曼,日本人常盘大定、关野贞等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过系列考察,但囿于自身知识,他们难以厘清中国建筑历史线索。清末民初学者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出版于1933年,日本人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文版出版于1934年,遗憾的是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乐氏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书,如梁思成的评述:“伊东的书止于六朝,是间接由关于建筑的文字或绘刻一类的材料中考证出来的,还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可以说精彩部分还未出来。"因缺乏系统资料,其书前半着力早期石窟寺,后来补充了一部分,也仅对北方清代木构建筑稍有述及,遑论谈史?

从无到有建构一部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朱启钤领导,梁思成、刘敦桢担纲的中国营造学社肩上。

建构中国建筑史,当是梁思成很早立下的学术志向。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这一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初步认知,也是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之始。从学社成立,梁、刘先生加盟,到1937年抗战爆发,学社被迫南迁,短短7年时间,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在极端困难艰苦条件下,足迹踏遍大半华北,考察数百座古建筑,绘制2870余幅测绘图。他们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对古建筑建造年代与结构特征一一归纳分析,并将其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

未发现唐代建筑实例前,梁先生撰写《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为发现与研究唐代建筑作前期准备,也为最终建构中国建筑史未雨绸缪。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在时局迷茫的战争前夕,不顾自身安危,依据敦煌石窟一幅壁画,长途颠簸,迫不及待来到僻远的五台山考察,最终发现唐代大型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这一发现为中国建筑史科学建构提供了扎实充分的早期依据。

(摘编自王贵祥《为中国建筑立史,为华夏营造继绝学——梁思成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材料二: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思想特点鲜明。

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都为儒家文化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文人士大夫,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相比之下,梁思成的民族主义倾向则显得更强烈而具有代表性。某种意义上讲,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方面的成就,是其父梁启超所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延续。在吉林西站不远处,有梁思成为原吉林大学所设计的石头楼。该建筑加装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石砌人字拱和一斗三升花纹,在门柱上部还按中国建筑风格安装了石雕螭吻。梁思成在不断探索建筑思想上表达对殖民主义的反抗和爱国情绪的抒发,逐渐在自身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与西方对立的建筑语汇,希冀在建筑符号上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这些可以说都在石头楼的建筑中得到应用和实现。纵观梁思成与林徽因几十年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学术生涯,可以看到坚强的民族复兴之信念一直是他们的根本精神支柱。这也是梁思成先生终其一生企图建立与西方古典主义相抗衡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原因。

建筑设计的形式探索。在艺术创作中,形式问题是最富有活力,也是最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梁思成先生认为形式的追求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这种对形式的追求在早期的建筑设计和教育中,更多的是直接对古代建筑符号的运用,以此体现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特征。把建筑作为民族思想艺术的高度代表,也是他一生坚持的“建筑是艺术”思想的最早体现。

建筑创作的唯美性。把建筑作为艺术是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他认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建筑还要满足精神、思想上的需要。建筑师技术的提高,依赖于思想的丰富和造型艺术方面高度综合的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他指出艺术并不是与人们形式生活毫不关联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感情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艺术融入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能够得到庇护和交流的天地。在建筑审美的眼里,建筑可以引起特异的感觉,可以感到一种“建筑意"的快乐。所以在中后期,梁思成在赞同现代主义建筑论者的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意义和内涵,对建筑的艺术性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建筑学家。

(摘编自朱少华《梁思成建筑创作思想的几点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嘉藻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则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

B.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一生扎根华北大地,考察数百座古建筑,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研究古建筑。

C.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他们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

D.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是把建筑作为艺术,他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意义和内涵,相比其他建筑学家更重视建筑的艺术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梁思成与中国建筑,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东大殿,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C.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学成就延续了其父“民族复兴”大业。

D.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文章论证有力且富有文采。

3.结合部编高中语文教材课文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下列选项中的建筑与材料二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最契合的一项是()

A.上海金茂大厦的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大厦上小下大,似摩天宝塔一尊,巍峨唯美;大厦两边垂直,又似通天丰碑,顶天立地。

B.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落成。大厦77米高,平面为A字形;大厦采用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米高金字塔形铜屋顶。

C.水立方采用ETFE膜材料,外形像一个蓝色水盒子,墙面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这个泡泡所用材料“ETFE"即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

D.中央电视台大楼的设计注重功能和结构,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大楼的主体由三栋高层建筑组成,三栋建筑之间用玻璃幕墙连接。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学上的成就。

5.梁思成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我民族之性格”,请结合材料二谈谈梁思成的建筑创作思想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风筝

萧红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他在想着这样的事:“穷人活着没有用,不如死了!”

老人的女儿三天前死了,死在工厂里。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

半夜了,老人才一步一挨地把自己运到家门,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胡须颤抖,他走起路来谁看着都要联想起被大风吹摇就要坍塌的土墙或是房屋,眼望砖瓦四下分离的游动起来。

老人自己把身子再运到炕上,然后他喘着牛马似的呼吸,他全身的肉体坍落尽了,为了他的女儿而坍落尽的,因为在他女儿的背后埋着这样的事:“女儿死了!自己不能做工,赡养费没有,儿子出外三年不见回来。"

屋子里没有灯火,黑暗是一个大轮廓。老人的眼泪在有皱纹的脸上爬,横顺地在黑暗里爬。

外面的风在嚎叫,夹着冬天枯树的声音。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扑向窗纸,唰唰地响。

在父亲给人做雇农的时候,刘成在中学里读过书,不到毕业他就混进某个团体了!他到农村去过,也曾进过工厂,后来他没有踪影了!三年没有踪影。关于他妹妹的死,他不知道,关于他父亲的流浪,他不知道,同时他父亲也不知道他的流浪。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他内心从没有念及父亲一次。不是没念及,因为他有无数的父亲,一切受难者的父亲他都当作自己的父亲,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

这是他被释放的第三天了!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

每个字从他嘴里跳出来,就和石子一样坚实并且刚硬,这石子一个一个投进农民的脑袋里,成了永久不化的石子。

坐在马棚旁边开着衣纽的老农妇,发起从没有这样愉快的笑。她触了她的男人李福一下,用着例外的声音边说边笑:“我做了一辈子牛马,哈哈!那时候可该做人了!我做牛马做够了!”

老农妇在说到末尾这句话时,也许是想起了生在农村最痛苦的事。她顿时脸色都跟着不笑了,冷落下去。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只是刘成谈话的沉重的字眼连绵地从他齿间往外挤。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

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

刘成当夜住在农妇王大婶的家里。桌上的油灯暗里昏黄。王大婶的男人和刘成坐在炕沿说着话,不绝地在说,直到王大婶的男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呵!刘成这个名字,东村住着孤独的老人常提到。你可认识他吗?"

刘成不回答,只是眼光和不会转弯的箭一样,对准什么东西似的在放射,在一分钟内他的脸色转变了又转!

王大婶抱着小孩,在考察刘成的脸色,她在下断语:“一定是他爹爹,我听老人坐在树荫下常提到这个名字。”

王大婶男人的袖子在摇振,院心蚊虫的群给他冲散了!他跑向一家脊背弯曲的草房去,在没有纸的窗上敲打,急剧地敲打。睡在月光里整个东村的夜被他惊醒了!睡在篱笆下的狗,和鸡雀吵叫。

老人睡在土炕的一端,把自己的帽子包着破鞋当作枕头,身下铺着的是一条麻袋。睡在土炕的另一端也是一个老人。他们在朦胧的月影中,和两捆干草一样,他们睡着。窗棂上残破的窗纸在作响。

一个老人的神经被敲打醒了!他坐起来,抖擞着他满身的月光,他不睁眼睛,把胡须抬得高高的,盲目地问:“什么勾当?"

“刘成不是你的儿吗?他今夜住在我家。”老人听了这话,他的胡须在蹀躞。三年前离家的儿子,在眼前飞转。平日不会动的村庄和草堆现在都在活动。老人向着王大婶的家里,向着他儿子的方向走,像一个要见妈妈的小孩子一样。但他不是孩子,他蹀躞着胡须,他的腿笨重,他有满脸的皱纹。

老人又联想到女儿死的事情,工厂怎样不给抚恤金,他怎样飘流到乡间,乡间更艰苦,他想到饿和冻的滋味。他需要躺在他妈妈怀里哭诉。可他是去见儿子。

王大婶的男人在老人旁边走,看着自家的短墙处有个人影,模糊不清,走近一点只见那里有人在摆手。再走近点,知道是王大婶在那里摆手。

王大婶的男人跑了几步,王大婶对他皱竖眼眉低声慌张地说:“那个人走了!抢着走了!"

老人还是追着他的梦向前走,带着一颗充血的心来会见他的儿子。

刘成抢着走了!还不待他父亲来,他先跑了!他父亲充了血的心给他碎……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

半年过后,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那是一个初春,正月的早晨,乡村里的土场上,孩子们群集着,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来,三个,五个,近处飘着大的风筝,远处飘着小的风筝,孩子们在拍手,在笑,刘成的父亲也在土场上依着拐杖同孩子们看风筝。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

1933年6月9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的女儿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依靠,为得到赡养费,多方奔波却无果,作者对这位孤苦的老人给予深切的同情。

B.老农妇在边笑边说着“我做牛马做够了”之后,脸色便冷落下去,这一神态变化可能是因为她想起曾经令人痛苦的事情。

C.王大婶“考察刘成的脸色”,她的丈夫跑着去刘老人住宿的草屋,急剧地敲打窗棂,这表现出夫妇俩的质朴和热心。

D.刘成不愿见久别的父亲而抢先离去,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刘成的父亲丧女写起,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最后写他再次被捕,结构灵活。

B.小说开篇以“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夜间“冰雪闪着光芒"等寥寥数语,渲染了气氛,语言表达不落俗套。

C.小说将步履艰难的刘成之父比作“要坍塌的土墙”,将土炕上的两个老人比作“两捆干草”,写出了他们身体衰弱,生活赤贫。

D.小说在描写夏夜的情景时,选取“蚊群”这一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笔墨简省而又真切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8.小说是如何塑造刘成这一革命者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请联系全文探究其艺术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①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而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注]①馘(xù):脸。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之乱A虽成于二世B然使始皇知畏C此四人者D有以处之E而使不失职F秦之亡G不至H若此速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指坚固。与《六国论》“固不在战矣"中的“固”意思不同。

B.胥,片刻。不胥时,即不待时。与《促织》“里胥猾黠"的“胥”意思不同。

C.之徒,这些人。与《师说》“郯子之徒"中“之徒”意思相同,此意还有“之伦"之属”。

D.所以,……的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君主是人民源头,想要军力强大国家稳固,想要求得安逸快乐,必须回到人民上来。

B.苏轼认为,正因为六国君主残害百姓的程度远不如秦始皇和秦二世严重,所以百姓无人起来叛乱。

C.秦始皇认为,依靠法律可以天下大治,官吏只要遵守大秦律法即可加以任用,有才无才并不重要。

D.苏轼《六国论》中优秀人才被弃置山野加速了秦朝灭亡的观点,与苏洵阐发的六国破灭的缘由完全不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

(2)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

14.关于“君道"荀子和苏轼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曹东谷韵

谢枋得①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

不为苏武即龚胜②,万一因行拜杜鹃③。

【注】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忠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处的“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内容及酬和诗特点,可以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一位游仙论道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16.《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的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可对应《阿房宫赋》中“_,_"两句。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点明观点的句子是:“_,_”。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用它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悠然自得的情怀,如:“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上所讨论的有两方面,一是怎样使文章不坏,二是怎样使文章更加好。前者叫做消极的修辞,后者叫做积极的修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上的缺点外,几乎都可用消极的修辞工夫来医治的。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在使文章或谈话更好,更合情境。同是一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门前有一条小河”,可以说做“门临小河”“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横在门前”。这许多说法里面,哪一种最好?应该取哪一种?这完全要看情境(全文的旨趣、上下文的关系等)如何,不能一概而论。

积极修辞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

一是调和。这是说要整齐、相应、谐和、自然。就句子讲,要上句与下句接合得毫不勉强。就全篇讲,要全体能统一,书信像个书信,论说文像个论说文。就用语讲,要与思想内容相应,如果是引用成语的,那成语须不晦僻,而且要摆在适当的位置。总之,文章、谈话是以读者、听者为对手的,从一字一句到一段一篇,随处都顾到,不使对手起不协调的感想。

二是具体。这是说要把空漠难解的无形的事情用具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应付事物有两种机关:一是五官,一是心意。五官的对象是事物的具体的部分,心意的对象是事物的抽象的部分。抽象的话也许使对手难解或不感趣味,所以常常要把它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生活困难"有时改说“没有饭吃”,这就是把抽象的话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的例子。

三是增义。这是说要用有关系的材料附加在所说的话里面,使所说的话意义更丰富。例如把“形势危急"说做“形势危急如累卵”,______,“累卵"风烛”都是附加上去的材料。因了“累卵"风烛”,使对手想象到一种光景,可以增加许多本来没有的意义。

18.依据上文第一段内容,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______,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A.门前有一条小河B.门临小河

C.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D.一条小河横在门前

19.下列句子中的“像个”与文中加点的“像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像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

B.新诗诞生已百余年,但它在大众眼里还不像个诗。

C.我真给吓破了胆,躲在别人后面,太不像个样子。

D.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像个大学生,也像个小职员。

20.仿照横线处的上句,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1.根据第三段内容,给“调和”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

22.生活中有许多流行语符合积极修辞的原则,请结合上文分析下面表格中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流行语普通说法

烟火气生活气息

撸起袖子加油干加油干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用瓶子灌了一瓶黄河水,他透过瓶子,看到的全是浑浊的世界。等到泥沙沉淀下来后,有五分之四变成了清澈的水。清水好比幸福,泥沙就像痛苦。他透过瓶子,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思考生活中要学会减少痛苦,收获更多的幸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上述材料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新余市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曾有包括德国人鲍希曼,日本人常盘大定、关野贞等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过系列考察,但囿于自身知识,他们难以厘清中国建筑历史线索。清末民初学者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出版于1933年,日本人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文版出版于1934年,遗憾的是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乐氏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书,如梁思成的评述:“伊东的书止于六朝,是间接由关于建筑的文字或绘刻一类的材料中考证出来的,还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可以说精彩部分还未出来。"因缺乏系统资料,其书前半着力早期石窟寺,后来补充了一部分,也仅对北方清代木构建筑稍有述及,遑论谈史?

从无到有建构一部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朱启钤领导,梁思成、刘敦桢担纲的中国营造学社肩上。

建构中国建筑史,当是梁思成很早立下的学术志向。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这一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初步认知,也是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之始。从学社成立,梁、刘先生加盟,到1937年抗战爆发,学社被迫南迁,短短7年时间,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在极端困难艰苦条件下,足迹踏遍大半华北,考察数百座古建筑,绘制2870余幅测绘图。他们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对古建筑建造年代与结构特征一一归纳分析,并将其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

未发现唐代建筑实例前,梁先生撰写《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为发现与研究唐代建筑作前期准备,也为最终建构中国建筑史未雨绸缪。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在时局迷茫的战争前夕,不顾自身安危,依据敦煌石窟一幅壁画,长途颠簸,迫不及待来到僻远的五台山考察,最终发现唐代大型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这一发现为中国建筑史科学建构提供了扎实充分的早期依据。

(摘编自王贵祥《为中国建筑立史,为华夏营造继绝学——梁思成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材料二: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思想特点鲜明。

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都为儒家文化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文人士大夫,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相比之下,梁思成的民族主义倾向则显得更强烈而具有代表性。某种意义上讲,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方面的成就,是其父梁启超所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延续。在吉林西站不远处,有梁思成为原吉林大学所设计的石头楼。该建筑加装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石砌人字拱和一斗三升花纹,在门柱上部还按中国建筑风格安装了石雕螭吻。梁思成在不断探索建筑思想上表达对殖民主义的反抗和爱国情绪的抒发,逐渐在自身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与西方对立的建筑语汇,希冀在建筑符号上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这些可以说都在石头楼的建筑中得到应用和实现。纵观梁思成与林徽因几十年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学术生涯,可以看到坚强的民族复兴之信念一直是他们的根本精神支柱。这也是梁思成先生终其一生企图建立与西方古典主义相抗衡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原因。

建筑设计的形式探索。在艺术创作中,形式问题是最富有活力,也是最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梁思成先生认为形式的追求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这种对形式的追求在早期的建筑设计和教育中,更多的是直接对古代建筑符号的运用,以此体现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特征。把建筑作为民族思想艺术的高度代表,也是他一生坚持的“建筑是艺术”思想的最早体现。

建筑创作的唯美性。把建筑作为艺术是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他认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建筑还要满足精神、思想上的需要。建筑师技术的提高,依赖于思想的丰富和造型艺术方面高度综合的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他指出艺术并不是与人们形式生活毫不关联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感情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艺术融入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能够得到庇护和交流的天地。在建筑审美的眼里,建筑可以引起特异的感觉,可以感到一种“建筑意"的快乐。所以在中后期,梁思成在赞同现代主义建筑论者的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意义和内涵,对建筑的艺术性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建筑学家。

(摘编自朱少华《梁思成建筑创作思想的几点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嘉藻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则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

B.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一生扎根华北大地,考察数百座古建筑,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研究古建筑。

C.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他们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

D.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是把建筑作为艺术,他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意义和内涵,相比其他建筑学家更重视建筑的艺术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梁思成与中国建筑,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东大殿,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C.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学成就延续了其父“民族复兴”大业。

D.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文章论证有力且富有文采。

3.结合部编高中语文教材课文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下列选项中的建筑与材料二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最契合的一项是()

A.上海金茂大厦的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大厦上小下大,似摩天宝塔一尊,巍峨唯美;大厦两边垂直,又似通天丰碑,顶天立地。

B.1929年9月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落成。大厦77米高,平面为A字形;大厦采用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米高金字塔形铜屋顶。

C.水立方采用ETFE膜材料,外形像一个蓝色水盒子,墙面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这个泡泡所用材料“ETFE"即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

D.中央电视台大楼的设计注重功能和结构,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大楼的主体由三栋高层建筑组成,三栋建筑之间用玻璃幕墙连接。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学上的成就。

5.梁思成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我民族之性格”,请结合材料二谈谈梁思成的建筑创作思想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答案】1.B2.D

3.A4.①亲自考察古建筑,绘制测绘图,建构中国建筑史。

②建筑设计中追求民族主义、建筑形式、建筑艺术性等,创作思想自成体系。

③培养建筑艺术人才,为创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5.①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在石头楼的建筑中,梁思成希冀在建筑符号上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得到实现,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②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和特征。梁思成直接运用古代建筑符号,以体现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特征,把建筑作为民族思想艺术的高度代表。

③建筑创作的唯美性艺术性。梁思成认为建筑艺术需要融入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为人类提供身心得到庇护和交流的天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通的审美心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一生扎根华北大地”错。原文有时间限制,即“从学社成立,梁、刘先生加盟,到1937年抗战爆发"。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都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错,材料一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材料二中没有运用引用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上海金茂大厦“轴对称”,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上小下大的宝塔形象巍峨唯美,具有中国宝塔的视觉意象;“似通天丰碑,顶天立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B.金字塔型屋顶是埃及文化符号。

C.建筑材料具有现代化特征。

D.央视大楼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而梁思成认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建筑还要满足精神、思想上的需要";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的特征。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建构中国建筑史,当是梁思成很早立下的学术志向。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可知,亲自考察古建筑,绘制测绘图,建构中国建筑史。

②由“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梁思成的民族主义倾向则显得更强烈而具有代表性”“建筑设计的形式探索。在艺术创作中,形式问题是最富有活力,也是最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梁思成先生认为形式的追求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建筑创作的唯美性。把建筑作为艺术是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他认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建筑还要满足精神、思想上的需要”等可知,建筑设计中追求民族主义、建筑形式、建筑艺术性等,创作思想自成体系。

③由“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这一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初步认知,也是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之始"可知,培养建筑艺术人才,为创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由“在吉林西站不远处,有梁思成为原吉林大学所设计的石头楼。该建筑加装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石砌人字拱和一斗三升花纹,在门柱上部还按中国建筑风格安装了石雕螭吻。梁思成在不断探索建筑思想上表达对殖民主义的反抗和爱国情绪的抒发,逐渐在自身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与西方对立的建筑语汇,希冀在建筑符号上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这些可以说都在石头楼的建筑中得到应用和实现”可概括出:在石头楼的建筑中,梁思成希冀在建筑符号上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得到实现,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②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和特征。由“梁思成先生认为形式的追求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这种对形式的追求在早期的建筑设计和教育中,更多的是直接对古代建筑符号的运用,以此体现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特征"可概括出:梁思成直接运用古代建筑符号,以体现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特征,把建筑作为民族思想艺术的高度代表。

③建筑创作的唯美性艺术性。由“他指出艺术并不是与人们形式生活毫不关联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感情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艺术融入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能够得到庇护和交流的天地。在建筑审美的眼里,建筑可以引起特异的感觉,可以感到一种‘建筑意’的快乐”可概括出:梁思成认为建筑艺术需要融入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为人类提供身心得到庇护和交流的天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通的审美心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风筝

萧红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他在想着这样的事:“穷人活着没有用,不如死了!"

老人的女儿三天前死了,死在工厂里。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

半夜了,老人才一步一挨地把自己运到家门,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胡须颤抖,他走起路来谁看着都要联想起被大风吹摇就要坍塌的土墙或是房屋,眼望砖瓦四下分离的游动起来。

老人自己把身子再运到炕上,然后他喘着牛马似的呼吸,他全身的肉体坍落尽了,为了他的女儿而坍落尽的,因为在他女儿的背后埋着这样的事:“女儿死了!自己不能做工,赡养费没有,儿子出外三年不见回来。”

屋子里没有灯火,黑暗是一个大轮廓。老人的眼泪在有皱纹的脸上爬,横顺地在黑暗里爬。

外面的风在嚎叫,夹着冬天枯树的声音。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扑向窗纸,唰唰地响。

在父亲给人做雇农的时候,刘成在中学里读过书,不到毕业他就混进某个团体了!他到农村去过,也曾进过工厂,后来他没有踪影了!三年没有踪影。关于他妹妹的死,他不知道,关于他父亲的流浪,他不知道,同时他父亲也不知道他的流浪。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他内心从没有念及父亲一次。不是没念及,因为他有无数的父亲,一切受难者的父亲他都当作自己的父亲,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

这是他被释放的第三天了!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

每个字从他嘴里跳出来,就和石子一样坚实并且刚硬,这石子一个一个投进农民的脑袋里,成了永久不化的石子。

坐在马棚旁边开着衣纽的老农妇,发起从没有这样愉快的笑。她触了她的男人李福一下,用着例外的声音边说边笑:“我做了一辈子牛马,哈哈!那时候可该做人了!我做牛马做够了!"

老农妇在说到末尾这句话时,也许是想起了生在农村最痛苦的事。她顿时脸色都跟着不笑了,冷落下去。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只是刘成谈话的沉重的字眼连绵地从他齿间往外挤。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

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

刘成当夜住在农妇王大婶的家里。桌上的油灯暗里昏黄。王大婶的男人和刘成坐在炕沿说着话,不绝地在说,直到王大婶的男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呵!刘成这个名字,东村住着孤独的老人常提到。你可认识他吗?”

刘成不回答,只是眼光和不会转弯的箭一样,对准什么东西似的在放射,在一分钟内他的脸色转变了又转!

王大婶抱着小孩,在考察刘成的脸色,她在下断语:“一定是他爹爹,我听老人坐在树荫下常提到这个名字。"

王大婶男人的袖子在摇振,院心蚊虫的群给他冲散了!他跑向一家脊背弯曲的草房去,在没有纸的窗上敲打,急剧地敲打。睡在月光里整个东村的夜被他惊醒了!睡在篱笆下的狗,和鸡雀吵叫。

老人睡在土炕的一端,把自己的帽子包着破鞋当作枕头,身下铺着的是一条麻袋。睡在土炕的另一端也是一个老人。他们在朦胧的月影中,和两捆干草一样,他们睡着。窗棂上残破的窗纸在作响。

一个老人的神经被敲打醒了!他坐起来,抖擞着他满身的月光,他不睁眼睛,把胡须抬得高高的,盲目地问:“什么勾当?”

“刘成不是你的儿吗?他今夜住在我家。"老人听了这话,他的胡须在蹀躞。三年前离家的儿子,在眼前飞转。平日不会动的村庄和草堆现在都在活动。老人向着王大婶的家里,向着他儿子的方向走,像一个要见妈妈的小孩子一样。但他不是孩子,他蹀躞着胡须,他的腿笨重,他有满脸的皱纹。

老人又联想到女儿死的事情,工厂怎样不给抚恤金,他怎样飘流到乡间,乡间更艰苦,他想到饿和冻的滋味。他需要躺在他妈妈怀里哭诉。可他是去见儿子。

王大婶的男人在老人旁边走,看着自家的短墙处有个人影,模糊不清,走近一点只见那里有人在摆手。再走近点,知道是王大婶在那里摆手。

王大婶的男人跑了几步,王大婶对他皱竖眼眉低声慌张地说:“那个人走了!抢着走了!”

老人还是追着他的梦向前走,带着一颗充血的心来会见他的儿子。

刘成抢着走了!还不待他父亲来,他先跑了!他父亲充了血的心给他碎……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

半年过后,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那是一个初春,正月的早晨,乡村里的土场上,孩子们群集着,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来,三个,五个,近处飘着大的风筝,远处飘着小的风筝,孩子们在拍手,在笑,刘成的父亲也在土场上依着拐杖同孩子们看风筝。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

1933年6月9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的女儿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依靠,为得到赡养费,多方奔波却无果,作者对这位孤苦的老人给予深切的同情。

B.老农妇在边笑边说着“我做牛马做够了"之后,脸色便冷落下去,这一神态变化可能是因为她想起曾经令人痛苦的事情。

C.王大婶“考察刘成脸色”,她的丈夫跑着去刘老人住宿的草屋,急剧地敲打窗棂,这表现出夫妇俩的质朴和热心。

D.刘成不愿见久别的父亲而抢先离去,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刘成的父亲丧女写起,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最后写他再次被捕,结构灵活。

B.小说开篇以“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夜间“冰雪闪着光芒”等寥寥数语,渲染了气氛,语言表达不落俗套。

C.小说将步履艰难的刘成之父比作“要坍塌的土墙”,将土炕上的两个老人比作“两捆干草”,写出了他们身体衰弱,生活赤贫。

D.小说在描写夏夜的情景时,选取“蚊群"这一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笔墨简省而又真切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8.小说是如何塑造刘成这一革命者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请联系全文探究其艺术效果。

【答案】6.D7.A

8.①侧面衬托。如以大量篇幅叙写刘成父亲穷苦无告的艰难处境,衬托了刘成公而忘私的崇高形象;叙写男人抹着眼泪,女人响着鼻子,衬托刘成作为革命家的影响力。

②环境烘托。比如写除了马吃草的声音,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写人们散去之后,天空圆圆的月亮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静谧的气氛,从而表现刘成作为革命家在群众中的极大影响力。

③神态、动作等直接描写。如描写刘成冷静沉着的脸色、发动群众时举落的手势、坚实刚硬的吐字等,展现了刘成不惧危险、坚毅刚强的形象。

④直接评论。如“他已把整个人心、整个人献给众人”等评论,画龙点睛,塑造了刘成的革命者形象。

9.①情节上,结尾看风筝的场景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②人物上,初春的时节与风筝鲜明的颜色象征着希望,展现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情怀和为了众人的幸福生活而不顾个人生死的献身精神。

③主题上,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而社会安定祥和,风筝高飞,给人们带来欢乐,暗示革命者奋斗献身的伟大意义。

④读者上,对老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只字不提,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可见他淡漠亲情,对父亲感情不深,他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革命生活"错误。刘成抢先离去这一举动,是为了防止儿女私情给自己的革命活动带来牵绊,这体现了他对父亲更为深沉的爱,他是为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而奋斗。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A.“然后插叙刘成参加革命、被捕入狱、宣传革命、躲避父亲等经历”错误。“宣传革命"躲避父亲”都是故事本身的情节,不属于插叙内容。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的能力。

“老人希望得一点赡养费,他奔波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他到工厂,从工厂又到工厂主家去。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文章叙写刘成父亲穷苦无告的艰难处境,衬托了刘成的公而忘私;“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写男人抹着眼泪,女人响着鼻子,衬托刘成作为革命家的影响力。作者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衬托刘成作为革命者的崇高。

“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除了马吃草的声音,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写人们散去之后,天空圆圆的月亮等,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静谧的气氛,从而表现刘成作为革命家在群众中的极大影响力。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描写刘成冷静沉着的脸色、发动群众时举落的手势、坚实刚硬的吐字等,运用神态、动作等直接描写展现了刘成不惧危险、坚毅刚强的形象。

“刘成不管他父亲,他怕他父亲,因为他已把整个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人、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他已把整个人心、整个人献给众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通过直接评论塑造了刘成的革命者形象。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联系全文探究结尾处描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艺术效果,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

情节上,小说标题为“看风筝”,结尾写刘成父亲看风筝的场景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引人深思。

人物上,“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刘成作为革命者为了众人的幸福生活而不顾个人生死,始终充满着乐观主义情怀,初春的时节与风筝鲜明的颜色象征着希望,体现了人物的精神追求。

主题上,结尾写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之前,乡村里的土场上,孩子们和老人看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社会安定祥和,人们生活快乐,暗示革命者奋斗献身的伟大意义。

效果上,小说以“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结尾,对老人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只字不提,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①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而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注]①馘(xù):脸。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之乱A虽成于二世B然使始皇知畏C此四人者D有以处之E而使不失职F秦之亡G不至H若此速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指坚固。与《六国论》“固不在战矣"中的“固”意思不同。

B.胥,片刻。不胥时,即不待时。与《促织》“里胥猾黠"的“胥”意思不同。

C.之徒,这些人。与《师说》“郯子之徒"中“之徒”意思相同,此意还有“之伦"之属”。

D.所以,……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中的“所以”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想要军力强大国家稳固,想要求得安逸快乐,必须回到人民上来。

B.苏轼认为,正因为六国君主残害百姓的程度远不如秦始皇和秦二世严重,所以百姓无人起来叛乱。

C.秦始皇认为,依靠法律可以天下大治,官吏只要遵守大秦律法即可加以任用,有才无才并不重要。

D.苏轼《六国论》中优秀人才被弃置山野加速了秦朝灭亡观点,与苏洵阐发的六国破灭的缘由完全不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

(2)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

14.关于“君道"荀子和苏轼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0.BDF

11.D12.B

13.(1)国家衰危、灭亡的情形全都在他这里积聚,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

(2)吞并天下以后,他就认为客卿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再信任人才。

14.①荀子认为,君主要爱护百姓,为百姓谋利,才能国家稳固,自身安逸。

②苏轼认为,君主要善加任用有智慧、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人,不可使他们弃置乡野,危害天下。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有安置他们的办法使他们不失去正常职业,那么秦朝的灭亡不至于这样快。

“秦之乱”为“成"的主语,中间不断开,后面的“然”表示转折,是新一句的开头,所以“二世"后面的B处要断开。

“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这一假设,有完整的主谓宾成分,应单独成句,后面的“有以"是另一句的开头,所以“四人者”后面的D处断开。

“秦之亡”,作下句主语,所以“秦之亡”前面的F处要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固”,坚固/本来。句意:兵力不强大、城防不坚固。/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B.“胥”,片刻/小吏、差役。句意:不要等多久就会衰败死亡的。/乡里的差役狡猾奸诈。

C.句意:从前就食于战国四公于和吕不韦的这些人。/郯子这些人。

D.“所以”,……的原因/……的事情。句意: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如今您来指教我的事情。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远不如”错,因果关系也不恰当,据材料二,“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可知,六国君主残害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危削”,国家衰危;“举”,全,都;“积此”,省略句,“积(于)此";“狂生者”,狂妄无知的人。

(2)“既”,……之后;“并”,吞并;“以……为”,认为;“任”,信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等内容,可知荀子认为,君主要爱护百姓,为百姓谋利,才能国家稳固,自身安逸。

依据“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可知苏轼认为君主要善加任用有智慧、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人,不可使失去正常的职业。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就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混浊,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混浊。所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而要求人民亲近爱戴自己,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民不亲近、不爱戴,而要求人民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牺牲,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民不为自己所用、不为自己牺牲,而要求兵力强大、城防坚固,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兵力不强大、城防不坚固,而要求敌人不来侵犯,那是不可能办到的。敌人来了而要求自己的国家不危险削弱、不灭亡,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国家危险削弱以至灭亡的情况全都积聚在他这里了,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狂妄无知的人,不要等多久就会衰败死亡的。所以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安逸快乐,那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人民上来。

材料二:

有智谋的人、有勇气的人、有辩才的人、有气力的人,这四种人,都是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大多是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的,都是要役使别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四种人不失去常业,百姓就安定了。六国的君主,虐待他们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秦二世,然而在那个时候,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百姓中的优异杰出之士,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去常业。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朴实愚钝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略微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吞并天下以后,他就认为客卿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再信任人才,认为百姓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认为官吏不必有才华,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就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掉了豪杰,对于百姓中优秀而又有特殊才干的人,将他们遣散还乡。从前就食于战国四公于和吕不韦的这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面黄肌瘦的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变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在位之时,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畏惧这四种人,有安置他们的办法使他们不失去正常职业,那么秦朝的灭亡,还不至于这样快。把上百万头虎狼放到山林里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是要吃人的。世人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相信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曹东谷韵

谢枋得①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

不为苏武即龚胜②,万一因行拜杜鹃③。

【注】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处的“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内容及酬和诗特点,可以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一位游仙论道的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16.《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5.D16.①直抒胸臆,以肩担“纲常”和“脊梁铁硬”,直接表达对国家的忠贞不渝。②对比,以人生中的美好品德或丑恶言行可以千年留存,与万物盛衰枯败的短暂做对比,突出了他对忠义节气的追求。③用典,借苏武不变气节和龚胜绝食而死,表明作者为国死节的爱国情怀和不屈辱事敌的民族正气。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清新淡远”错误。本诗语言朴素自然,言为心声。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首两联“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表达出诗人要以天下为己任,愿意肩担万古纲常的重任,脊梁就像铁一样的坚硬有力,对天对地问心无愧。指出君子虽身处乱世逆境,但不为物惑,敢担当大任,不与社会浊流同流合污,节操自持,方能无愧于皇天后土。作者决心以弘扬这一民族精神为己任,把千百年来历代相传的人伦纲常担在肩上。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直接表达对国家的忠贞不渝。

②颔联“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人一生中的美好品德或丑恶言行,都将千年留存,后人共睹,而世上万物的荣盛与枯败,只是短暂的,不会经久不变。勉励人们,不要贪图一时的荣华显贵、兴盛享乐,以至成为历史的罪人,遗臭万年,要洁身养德,去恶从善,让后世敬仰,引为楷模。诗中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了诗人对美好品德即忠义节气的追求。

③尾联“不为苏武即龚胜,万一因行拜杜鹃"化用典故,从侧面表达心志,诗人强调自己要像苏武、龚胜那样,宁死不屈。再结合注释“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可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全诗慷慨激昂,千秋悲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的俗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可对应《阿房宫赋》中“_,_"两句。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点明观点的句子是:“_,_”。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用它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悠然自得的情怀,如:“_,_”。

【答案】①.覆压三百余里②.隔离天日③.臣闻吏议逐客④.窃以为过矣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覆"鉴”“匏樽"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辞上所讨论的有两方面,一是怎样使文章不坏,二是怎样使文章更加好。前者叫做消极的修辞,后者叫做积极的修辞。一切文章的毛病,除了文法上的缺点外,几乎都可用消极的修辞工夫来医治的。而积极修辞的目的在使文章或谈话更好,更合情境。同是一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门前有一条小河”,可以说做“门临小河”“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一条小河横在门前”。这许多说法里面,哪一种最好?应该取哪一种?这完全要看情境(全文的旨趣、上下文的关系等)如何,不能一概而论。

积极修辞的方式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

一是调和。这是说要整齐、相应、谐和、自然。就句子讲,要上句与下句接合得毫不勉强。就全篇讲,要全体能统一,书信像个书信,论说文像个论说文。就用语讲,要与思想内容相应,如果是引用成语的,那成语须不晦僻,而且要摆在适当的位置。总之,文章、谈话是以读者、听者为对手的,从一字一句到一段一篇,随处都顾到,不使对手起不协调的感想。

二是具体。这是说要把空漠难解的无形的事情用具体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应付事物有两种机关:一是五官,一是心意。五官的对象是事物的具体的部分,心意的对象是事物的抽象的部分。抽象的话也许使对手难解或不感趣味,所以常常要把它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生活困难"有时改说“没有饭吃”,这就是把抽象的话改成具体的话来表达的例子。

三是增义。这是说要用有关系的材料附加在所说的话里面,使所说的话意义更丰富。例如把“形势危急"说做“形势危急如累卵”,______,“累卵"风烛”都是附加上去的材料。因了“累卵"风烛”,使对手想象到一种光景,可以增加许多本来没有的意义。

18.依据上文第一段内容,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______,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

A.门前有一条小河B.门临小河

C.一条小河在门前流着D.一条小河横在门前

19.下列句子中的“像个”与文中加点的“像个”,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像个经验丰富的老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

B.新诗诞生已百余年,但它在大众眼里还不像个诗。

C.我真给吓破了胆,躲在别人后面,太不像个样子。

D.他穿着一身中山装,像个大学生,也像个小职员。

20.仿照横线处的上句,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21.根据第三段内容,给“调和”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

22.生活中有许多流行语符合积极修辞的原则,请结合上文分析下面表格中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流行语普通的说法

烟火气生活气息

撸起袖子加油干加油干

【答案】18.A19.B

20.把“年岁老迈"说做“年岁老迈如风烛”。

21.调和是使文章或谈话的用语、句子和篇章呈现整齐、相应、谐和、自然特点的一种积极修辞原则。

22.(1)①“烟火气"符合积极修辞原则的“具体”原则,②用具体可见的事物“烟火"替代抽象的“生活”,③更易于理解,有趣味。

(1)“撸起袖子加油干"符合积极修辞原则的“增义”原则,②把“撸起袖子"这个动作附加到“加油干”上,③使人联想到“加油干"的形态,令语意更丰富。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A.承接前句“院门”,直接描述了孩子们走出院门后所看到的景象,而且与后文对河水的详细描述形成了和谐的过渡,由“院门"门前”,到“小河"河水”,句间形成顶针修辞,叙述连贯,口语化,符合整段通俗的表达。

B.“门临小河"虽然简洁,但“临”字文言词汇,和全段的情境不合。

C.侧重于动态描述增加画面感,但此处的重点在于我们寻找月亮的踪迹,不在于描绘小河的状态。

D.重点强调了小河的位置,与后文的描写重点在河水本身不协和。且“横"字与全段情境不协调。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

文中“像个”表示某事物符合其应有的特征或标准,相当于“是”,具有肯定判断的意思。

A.选项中的“像个”表示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