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极具标识性的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新学说,阐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两山”理念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具有浓郁中国味,深厚中华情,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一把钥匙。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折射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精神气概和不懈追求。近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荒漠沙地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生动范例。

如今,“两山"理念正在走向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给面对恢复经济,保护环境双重任务的国家和人民以深刻启示,启迪他们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摘编自楼俊超《从“两山”理念感知中国智慧与生态情怀》)

材料二:

记者: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内涵是什么?郇庆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现代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现代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意味着逐步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支撑它的是完整发达的现代经济科技体系,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既承继悠久传统又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社会与文化。我们对于当今世界主流的现代化目标的追求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始终坚定地走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道上。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都是沿承并弘扬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类文明进步进程的,没有任何偏离或“另起炉灶”。当然,我们关于现代化本身的目标认知与追求,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要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伦理意义上的感知状态或境界,更主要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现代化发展理念、模式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和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不是就环境治理环境,而是基于中国系统思维、内生治理的智慧,通过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实现源头治理,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也就是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语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伦理观念已经重塑了我们关于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愿景、方针原则和战略选择。

(摘编自《敬畏生态方能和谐长远——对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

材料三:

求是网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这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该如何理解?

王金南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个系统性变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从国际比较看,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先进技术、产业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其次从实现路径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正在由共识转化为行动,但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有一些地方和行业习惯于依赖高碳发展路径,尚未充分做好碳减排准备。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大致要历经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面临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这意味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

再者从变革举措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这需要抓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抓实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创新。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山”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在世界形成影响,让很多国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B.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社会发展,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我们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C.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对策是就环境治理环境,而我国追求实现源头治理,推动绿色经济转型。

D.相对于欧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面临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减排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山"理念兼具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是中华民族生态智慧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体现。

B.材料二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抓住两个关键词,阐述了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涵。

C.王金南委员提出理解“系统性变革”的第一点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要性上来解读的。

D.三则材料核心观点虽不甚相同,但都运用了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且都运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在广西大石山区的千山万弄里,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不仅为村民照亮山路,更为村民带来了改变家乡面貌、振兴乡村的希望。

B.近年来,浙江诸暨姚江镇积极助推机床铸造业“煤转电"项目,帮助企业减少硫化物排放,最终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

C.山东省荣成市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经济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D.西藏自治区多措并举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数量逐年递增。

4.今年春天,沙尘天气再起,蒙古国深受其害。请结合材料一,就蒙古国如何治理好生态环境,提出两条建议。

5.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括。

【答案】1.A2.D3.D

4.①基于本国国情,挖掘自身的治理经验和生态保护智慧。

②借鉴中国已有的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制定相应措施。

③艰苦奋斗、勇于改革、努力创新,发掘更多治理环境的新思路。

5.①在建设理念上认识到位。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渗透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要认识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②在实现路径上,落实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

③在变革举措上,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A.“让很多国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错,把未然说成了已然,原文的表述是“启迪他们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D.“都运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错,材料一没有对比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三主要是论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D.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带来的结果。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新学说,阐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两山’理念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具有浓郁中国味,深厚中华情”可知,在总体思想上,治理好生态环境要结合实际,基于本国国情,挖掘自身的治理经验和生态保护智慧。

结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折射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精神气概和不懈追求"可知,治理好生态环境要像塞罕坝人一样,不仅要艰苦奋斗,还要勇于改革、努力创新,发掘更多治理环境的新思路。

结合“近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荒漠沙地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生动范例”可知,蒙古国治理好生态环境可以借鉴中国已有的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制定相应措施。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要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伦理意义上的感知状态或境界,更主要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现代化发展理念,模式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和道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可概括为:在建设理念上认识到位。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渗透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要认识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依据“其次从实现路径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正在由共识转化为行动,但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这意味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可概括为:在实现路径上,落实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

依据“再者从变革举措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可概括为:在变革举措上,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张洁

在音乐学院,孙长宁看见一间门上写有“招生委员会"字样的房间,便推门进去。

“喂,孩子,请你出去,这是考场!”

孙长宁舔着由于几天来的疲劳、没有睡眠、不正常的饮食而变得干裂的嘴唇,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也是来参加考试的!"

“你来晚了,复试都要结束了!”

桌子后面的监考老师骚动起来,主考傅涛教授向擅自闯进考场的孙长宁严厉地瞪视着。

人们的淡漠使孙长宁那敏感的自尊心感到了极大的难堪,他真想退出这个使他的脊背冒汗的房间。

为什么还要赖在这里呢?走就是了,很简单,只要转过身去,扬起脑袋,拉开房门。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

他那低垂着的、羞涩的眼睛抬起来了——那是一双像秋日的晴空一样明澄的眼睛——坚决而迅速地说起来:“老师们!还是请你们听一听吧,哪怕是只听一个曲子!"

傅涛教授不由得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固执而古怪的孩子。孩子手里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

“老师,让他演奏一下吧!”七位考生一齐为他力争。

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

孙长宁脱下了那件几个昼夜也未曾离身的大皮袄,摘下了大皮帽子。一缕柔软的、卷曲的额发立刻垂落到平平地展开着的眉毛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

不一会儿,孙长宁自己就被乐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感动了。他不再记得这是考场,仿佛他重又对着那无涯无际的森林在吹;对着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在吹,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那儿,是他亲爱的故乡……

当明亮、质朴、优美的像散文诗似的旋律流泻出来的时候,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不知为什么,他对这少年人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歉疚。他是从哪里受到了这样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呢?他的表现手法严谨而细腻。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

孙长宁轻轻地收住了音响。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地说:“再演奏一个吧!"

孙长宁更自如地一个乐曲又一个乐曲地演奏下去。此时此刻,除了那片在春风里快乐地摇曳着嫩绿枝条的、朴实无华的白桦林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

那七个考生突然热烈地喊起来:“老师,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孙长宁觉得好像一下子被人从深谷推上了山巅。

“告诉我,这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

“我的老师!”

“他现在在哪儿?"

“他……他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

孙长宁慢慢地把长笛放在教授面前的桌子上,又从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乐谱,含泪说道:“这是老师留下的!”

在乐谱的封面上,教授看到了工整而熟悉的笔迹,端正地写着:“梁启明!"

啊!果然是他!教授想到那位最知己的朋友,同时代人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他抚摸着长笛和乐谱。这就是那个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的人留在世上的全部东西了。是全部吗?啊,远远不是,他抬起一双泪眼,宽慰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年,拉过他的手,把少年人那热泪纵横的脸贴近自己的心田。不,生命并没有在那片白桦林中结束,往事也没有成为陈迹,这就是他的生命的继续。

夜晚,当孙长宁躺进教授那松软的、散发着肥皂的清新气味的被窝里的时候,从浅绿色的窗帘的缝隙里,他又看见……

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波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漾开去。突然,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入耳际——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的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它是童话里的那支魔笛吗?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从北京来的梁老师在吹着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

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孙长宁“干裂的嘴唇"和“皮袄”“皮帽"的穿着,可知他自寒冷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也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

B.孙长宁擅闯考场遭到了老师质问、漠视,在获得了其他考生的同情和老师们的许可后,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

C.孙长宁的演奏逐渐唤起了傅涛教授对梁启明的记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音乐渐渐清晰,最终乐谱印证了他的判断。

D.结尾处孙长宁在梦境中听到自然之声、伐木工人的呼声和梁老师的笛声,这些“声音”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这里用“叉”“钉"两个动词,表现出此刻的孙长宁因想到梁老师的嘱托,信念更加坚定。

B.文中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如孙长宁由遇挫时的难堪,到演奏时的忘我,再到演奏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呈现出他心理的变化。

C.本文两次写到“白桦林”,既照应了题目,又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自然环境,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

D.本文结尾含蓄隽永,可以预见孙长宁将会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并且他也将更好地完成梁老师弥留之际的心愿。

8.这篇小说在叙事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作家刘恒在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当年被这篇小说深深打动的情形:“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有一种人格的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C7.C

8.①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本文是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以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来叙述故事的。②设置了伏笔、照应。如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两处“嘱托”前后照应。③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但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④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在顺叙的同时,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文末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

9.①小说人物身上无一不闪现着人格的魅力:孙长宁的坚定和执着、梁启明的信念和追求、傅涛教授的友善和热爱、七个考生的诚挚和无私。②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错。他的穿着和“干裂的嘴唇”源于生活环境和长途跋涉,和性格没有关系,选项过度解读。

B.“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错。原文为“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一开始还是有局促之感,并没有“轻松自如"。

D.“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错。文章只是呈现梦境里出现的声音,是虚写,不能体现“由近及远";梦境里的场景,都是孙长宁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事物,对他有较大影响,梦的内容表明他对那片森林及相关人物热爱,不能表明他期盼再次回到森林。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错,白桦林即森林,白桦林养育了孙长宁,梁启明在白桦林里把自己的音乐才华转移给了孙长宁。白桦林对孙长宁意义重大,但不能预示孙长宁的人生前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叙事特点的能力。

从结构看,小说主要内容写了孙长宁考试的前后过程,以孙长宁的赶考为主线,其间侧面交代了梁老师教授孙长宁音乐并鼓励他来北京,梁启明对孙长宁的音乐和人生的启蒙为暗线。小说设置了明暗双线结构来叙述故事。

从情节设置看,小说设置了伏笔、照应。“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围绕孙长宁、梁启明和傅涛的人物关系设有多处伏笔,“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长笛盒盖的出现为下文揭开梁启明的身份埋下了伏笔;“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两处“嘱托"前后照应。

从叙述语言看,“孙长宁觉得……”,“傅涛教授却早已……”,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文中多有作者自我感情的强烈渗入,使笔下人物获得了礼赞式的描绘。

从叙述顺序看,综合运用多种叙事顺序。小说以孙长宁赶考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内容;在顺叙的同时,“无涯无际的森林……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文中插叙了对故乡森林景色的描写,是插叙;文末“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通过梦境补叙了孙长宁与梁老师初见时的情景,是补叙。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丰富意蕴的能力。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闪现着人格的魅力:

“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孙长宁考试迟到了,但为了实现梁老师的遗愿,他克服困难,争取到了机会,孙长宁坚定而执着;

“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梁老师在森林里写曲子,“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孙长宁,并鼓励孙长宁去北京,梁启明“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有信念有追求;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傅涛教授同意迟到的孙长宁考试,对美好的音乐满怀热爱,最后把他带回家,傅涛教授友善,对音乐充满热爱;

七个考生一致力争让孙长宁演奏并一致认为他才应该是第一名,诚挚而无私。

这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坚守信仰,克服一切困难去奔赴目标,他们真诚待人,心灵纯粹,他们的言行会触动读者对干净、纯洁、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然而成败A异变B功业相反C何也D试使山东之国E与陈涉F度长絜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委命下吏”与《庖丁解牛》“如土委地"两句中的“委”字意思不同。

B.“却匈奴七百余里"与《六国论》“李牧连却之”两句中的“却"字意思不同。

C.“因河为池”与《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两句中的“因”字意思不同。

D.“赢粮而景从"与《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两句中的“景"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奋力发展六世秦王遗留下来的功业,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并控制天下,而他后来却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这为其覆灭埋下了祸根。

B.秦始皇以为关中地势险固,加上有良将把守要害之处,关中城池固若金汤,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文中“自以为”暗含作者对这种想法的不认可。

C.陈涉出身贫寒,地位低贱,才能不及平常人,而且是一个流浪之徒,在田野间揭竿而起,却天下响应,因为他的起义正好顺应了天道民心。

D.陈涉与东方诸国在地位、装备、军队、谋略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他的起事却导致秦朝覆灭,作者认为这与秦统一后不施行仁义有关。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

14.秦统一后“仁义不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作答。

【答案】10.BCD

11.B12.C

13.(1)一个戍卒起事而宗庙毁灭,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2)(我)虽然想(向您)勉强解释,(但)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是简略地.给您回信,不再逐一为自己辩解。

14.①用严刑峻法奴役天下百姓;②焚烧诸子百家著作,采取愚民政策;③毁坏名城,杀掉英雄豪杰;④销毁天下兵器,削弱百姓力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然而条件好的失败了而条件差的却能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

“成败异变”是主谓结构的句子,且表意完整,所以A处不应断开,B处应断开;

“功业相反"是主谓结构的句子,且表意完整,C处应断开

“何也”是固定句式,且“也"是句末语气词,D处应该断开;

故可在BCD三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不同,“委”,委托,托付,交给/散落,卸落。句意:(百越之君)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狱官。/好像泥土散落在地上。

B.错误,相同,“却”,使……后退。句意:使匈奴后退七百多里。/李牧接连使秦军后退。

C.正确,不同,凭借/趁机。句意:凭借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

D.正确,不同,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日光。句意: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流浪之徒"错,原文“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去守边的戍卒。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隳”,毁坏,灭亡;“为天下笑”,“为"表被动;“身死人手”,省略句,“身死(于)人手"。

(2)“虽”,虽然;“强聒”,勉强解释;“见”,表被动。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可以看出“仁义不施”表现在用严刑峻法奴役天下百姓,焚烧诸子百家著作,采取愚民政策;

由原文“隳名城,杀豪杰"可以看出“仁义不施”表现在毁坏名城,杀掉英雄豪杰;

由原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可以看出“仁义不施”表现在销毁天下兵器,削弱百姓力量。

参考译文:

到了秦始皇,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东周和西周,消灭各诸侯国,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设置了桂林郡、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给狱官。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匈奴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于是废除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使老百姓愚昧无知;毁坏著名的城池,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威阳,销毁兵器,铸成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天下的百姓。然后依据华山作为帝都城墙,凭借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上据亿丈高的城墙(华山),下临不可测的深渊(黄河),以为非常坚固。良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摆开锋利的兵器盘诘查问。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内心,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的地方。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的穷人,是地位低贱的百姓,而且是被征发去守边的戍卒;他的才能不如平常人,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兴起在田野间,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卒,带领着数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朝,砍下木棍做武器,举起竹竿做旗帜,天下的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似的应和他,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东方诸国的英雄豪杰就一齐起事,灭亡了秦朝。

况且一统天下的秦朝并没有变弱变小,雍州的地势、崤山函谷关的险固地势,还是像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的士卒,并不能匹敌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然而条件好的失败了而条件差的却能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势,衡量实力,则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秦国凭借着它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兵车万辆的国力,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将天下作为自家产业,用崤山和函谷关作为宫殿;一个戍卒起事而宗庙毁灭,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

(宋)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注】:殢酒(tì):病酒,为酒所困。此为以酒浇愁之意。作者《梦扬州》词云:“滞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词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

B.“增怅望”一句紧密顺承上阕,直接地表达出作者遭到贬谪后的生活历程和情绪。

C.“谩道愁须殢酒"一句是久经苦难的词人的肺腑之言,中间蕴蓄着词人的无限辛酸。

D.从词人发问的语气可以看出,词人无心赏花,也无心把酒,源自作者的愁绪无法排解。

16.本词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划线句具体内容,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5.B16.①“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九月,正是“授衣"的秋日,诗人飘泊异乡,听到砧杵声,很自然地会起故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②“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化用诗句,写出了竹影扶疏的神韵,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同时也反映出对故人的情意。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直接地表达出作者遭到贬谪后的生活历程和情绪"错误。“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几句紧承上片结句,婉转地表达出遭贬谪以后的生活历程和伤离怀旧的情绪,而不是“直接地表达"。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这几句不是泛泛地点明时序,而蕴蓄着很深的感慨。九月,正是“授衣"的秋日。飘泊异乡,秋天日暮听到砧杵声时,很自然地会起故园之思,而对于接连遭受政治排斥的词人来说,当这种声音清晰地传人他的耳鼓时,他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凉:时光一年一年地消失,而苦恨何时能休!“又是”二字尤极委婉之至;“催"字,写尽哀痛之切。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写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这几句是从唐人李益诗句“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化出,易“动”为“摇”,写出了竹影扶疏的神韵,同时也反映出对故人的情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两句描绘的情形相似。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与《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相同意思的两句是“____,____”。

【答案】①.玉鉴琼田三万顷②.着我扁舟一叶③.以吾一日长乎尔④.毋吾以也⑤.有善始者实繁⑥.能克终者盖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鉴、毋、繁、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围炉煮茶"这一新兴吃茶方式逐渐风靡,中国多地都市掀起一股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场景让无数消费者步入诗意时空。

围炉煮茶讲究氛围,庭院里摆上竹编桌椅,四周悬挂纸灯笼和书法字画,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周围铁丝网盘空余处则放上年糕、板栗等秋冬氛围十足的食物。而像柿子、红枣这些颜色鲜艳的水果,放在木制托盘里才会_________________。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良辰美景,与亲朋好友一边煮香茶美物,一边_____________,好不惬意。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背负着压力奔赴在路上,而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与飞盘、攀岩等激烈户外活动_________________。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对新中式茶文化的兴趣。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如今,文人士大夫的走入民间,茶点也可海纳百川,万物皆可围炉而煮。这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创新,包含着从世俗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谈笑风生大相径庭闲情雅致

B.相辅相成谈笑风生大同小异悠然自得

C.相得益彰谈笑自若大相径庭闲情雅致

D.相辅相成谈笑自若大同小异悠然自得

19.下面各句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关系,与文中“万物皆可围炉而煮"一句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关系不同的一项是()

A.柴已经整整齐齐地堆好

B.花草树木正在蓬勃生长

C.这种感受人民很难捕捉

D.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

【答案】18.A19.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得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语境是说柿子、红枣等放在木制托盘里,这些颜色鲜艳的水果和木制托盘才会把彼此的长处显现出来,故选用“相得益彰”。

第二处,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语境说的是良辰美景时,与亲朋好友兴致勃勃地有说有笑,故选用“谈笑风生"。

第三处,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根据语境说的“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可知,此处是说围炉煮茶这样的慢生活与飞盘、攀岩等激烈户外活动大不相同,两者相差很远,故选用“大相径庭"。

第四处,闲情逸致: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根据语境“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文人士大夫有围炉煮茶这样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故选用“闲情雅致"。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一般词语间的关系的能力。

原句“万物皆可围炉而煮”中,“万物"和“煮”是被动关系。

A.“柴"和“堆好”是被动关系。

B.“花草树木"和“生长”是主动关系。

C.“感受"和“捕捉”是被动关系。

D.“知识"和“积累”是被动关系。

故选B。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乔家大院是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这种建筑结构最大的优点是“墙倒屋不塌"。乔家大院虽已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雨沧桑,①_____________,与这种特殊的屋体构造密不可分。

乔家大院主体建筑的屋架结构是我国古建筑中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抬梁式木构架。这种木构架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斗拱和榫卯等技艺,形成有弹性的整体。榫头与卯眼结合时,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伸缩余地,因而②_____________,榫卯结构的建筑主要部件会在晃动之后,依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一定限度内可有效减少地震对房屋的危害,起到较强的抗震作用。这种抬梁式结构首先沿房屋的进深方向在地基或石础上先③_____________,接着再在立柱上架梁。然后,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加高,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连接立柱的上端,并在各层大梁和屋脊下的平梁之上设置若干横向的檩,檩上排列椽子以承载屋瓦的重量。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复杂,结实牢固,加工细致,经久耐用,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居民。

20.下列句子中的“一定”和“在一定限度内可有效减少地震对房屋的危害"中的“一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都过去半天了还没来,他一定没赶上车。

B.这次任务非常紧,你明天一定要来。

C.我们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实施这一计划。

D.此事不宜宣传,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0.D21.①依然巍峨稳固②在地震发生时③设置立柱

22.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复杂,加工细致,结实牢固,经久耐用,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例句:一定:某种程度

A.表猜测;

B.表祈使;

C.特定的;

D.某种程度。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乔家大院虽已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与这种特殊的屋体构造密不可分"可知句子表明乔家大院虽经风吹雨打却稳固不到,可填:依然巍峨稳固;

②根据“有效减少地震对房屋的危害”可知“榫头与卯眼结合时,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伸缩余地"的优势是在地震发生时减少危害,可填:在地震发生时

③根据“再在立柱上架梁”可知要先设立柱,可填:设置立柱。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结实牢固"和“加工细致”有逻辑上的先后,应是“加工细致"是前提,“结实牢固”是结果;

二是搭配不当,“应用于"和“居民”搭配不当,应是“抬梁式木构架"应用于百姓的建筑,应为“民居”。

修改为: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复杂,加工细致,结实牢固,经久耐用,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自古至今,我们山西都是一方人才辈出之地。誓扫匈奴、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充分发扬民主,办好农民实事"的改革先锋申纪兰;出色完成神舟号载人飞行任务的特级飞行员景海鹏……这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被民族和时代铭记。

当然,更多的是负重前行、风雨兼程的无名英雄。他们或鞠躬尽瘁做着行业里的“螺丝钉”,或拼尽全力托起自己的小家庭……他们没有声震天下,却也用自己微弱的点点星光为璀璨星空增添光彩。

一位“躺平青年"来信表达自己的人生困惑:“反正自己做不了大英雄,何不佛系度过此生?”

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结合材料阐述你对“英雄"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点点星光,亦可璀璨

亲爱的朋友:

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的困惑后,感慨万千。仰望星空,我提笔写下此信,愿与你沟通,共同探讨人生困惑。

你在信中说做不了大英雄便要佛系度一生,我觉得不妥。做不了大英雄,青年人也不应该“躺平”,不应该“佛系"。我认为,英雄可以是聪明秀出、胆量过人,也可以是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也可以是个个平凡普通。青年人应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点点星光,亦可璀璨。

拒绝“佛系”,跟命运“死磕"。

“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这种“躺平"佛系”,实质上是不求上进、随遇而安,青年人不应如此。从信中看出,你选择躺平,是因为做不了大英雄。但你要知道,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大英雄;做不了大英雄,就做大雨伞,为人挡风遮雨;做不了大英雄,就做个热爱生活的人;而不应该走向颓废,选择“躺平"。你做不了大英雄,就选择“佛系”,这是走向消极,走向极端,要不得。青年没有躺平的人生,只有奋斗的精彩。

点点星光,也会灿烂。今天的英雄未必都有机会像霍去病那样誓扫匈奴,封狼居胥;也不一定都能像景海鹏那般三巡苍穹。上得了太空的宇航员是英雄,没上去的也是英雄。1998年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的14人中,有一人叫邓清明,“神九"落选,“神十”又落选,他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却并未选择“躺平”,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一直在坚守,一直在训练。他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得失论英雄,——他也是英雄。发出自己的微光,也能活出人生的精彩。在浩瀚的星空中,点点星光,亦可璀璨。

在普通与平凡中,也会成就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英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奋斗不止;英雄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英雄是鞠躬尽瘁、负重前行。

在浩瀚的星空中,若不能做月亮,做个平凡而又普通的星星,不也挺好吗?在普通与平凡的浩瀚星空,亦有“英雄”所在。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亲爱的朋友,愿你早日走出思想的困惑,积极地面对生活!就此搁笔,再叙!

你的朋友

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审材料:本次作文是任务驱动性作文,材料有三段组成。第一段列举了从古至今山西籍的“英雄"代表:霍去病、申纪兰、景海鹏。这些英雄对国家和民族有巨大贡献,是有名的“英雄”,是“大英雄"。第二段说的是“无名英雄”。他们虽平凡,默默无闻,但他们也是“英雄"。第三段是一位“躺平青年”的价值观:做不了“大英雄”,便“佛系度过此生”。三个自然段由“英雄"串联。

审任务:即“回信”,并结合材料阐释对“英雄"的看法。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即“回信”,并结合材料阐释对“英雄"的看法。行文时先指出青年不应“躺平”“佛系”,接着表明英雄来自平凡,为民族和人民奉献的人就是英雄。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就能成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得失论英雄。最后点出英雄的实质精神,英雄的内涵。

立意:

1.做好自己,温暖他人

2.心怀敬畏敬业尽责。

3.微光点点,成就璀璨。

4.发挥微光,成就梦想。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极具标识性的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新学说,阐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两山"理念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具有浓郁中国味,深厚中华情,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一把钥匙。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折射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精神气概和不懈追求。近60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荒漠沙地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生动范例。

如今,“两山”理念正在走向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给面对恢复经济,保护环境双重任务的国家和人民以深刻启示,启迪他们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摘编自楼俊超《从“两山"理念感知中国智慧与生态情怀》)

材料二:

记者: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内涵是什么?郇庆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现代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现代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意味着逐步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支撑它的是完整发达的现代经济科技体系,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既承继悠久传统又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社会与文化。我们对于当今世界主流的现代化目标的追求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始终坚定地走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大道上。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都是沿承并弘扬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类文明进步进程的,没有任何偏离或“另起炉灶"。当然,我们关于现代化本身的目标认知与追求,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要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伦理意义上的感知状态或境界,更主要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现代化发展理念、模式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和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不是就环境治理环境,而是基于中国系统思维、内生治理的智慧,通过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实现源头治理,推动绿色经济转型。也就是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语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伦理观念已经重塑了我们关于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愿景、方针原则和战略选择。

(摘编自《敬畏生态方能和谐长远——对话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

材料三:

求是网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这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该如何理解?

王金南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个系统性变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从国际比较看,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先进技术、产业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其次从实现路径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正在由共识转化为行动,但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有一些地方和行业习惯于依赖高碳发展路径,尚未充分做好碳减排准备。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大致要历经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面临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这意味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

再者从变革举措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这需要抓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抓实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创新。

(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山"理念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在世界形成影响,让很多国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B.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社会发展,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我们要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C.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对策是就环境治理环境,而我国追求实现源头治理,推动绿色经济转型。

D.相对于欧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面临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减排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山”理念兼具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是中华民族生态智慧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体现。

B.材料二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抓住两个关键词,阐述了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涵。

C.王金南委员提出理解“系统性变革"的第一点是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要性上来解读的。

D.三则材料核心观点虽不甚相同,但都运用了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且都运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在广西大石山区千山万弄里,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不仅为村民照亮山路,更为村民带来了改变家乡面貌、振兴乡村的希望。

B.近年来,浙江诸暨姚江镇积极助推机床铸造业“煤转电”项目,帮助企业减少硫化物排放,最终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

C.山东省荣成市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经济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D.西藏自治区多措并举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数量逐年递增。

4.今年春天,沙尘天气再起,蒙古国深受其害。请结合材料一,就蒙古国如何治理好生态环境,提出两条建议。

5.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张洁

在音乐学院,孙长宁看见一间门上写有“招生委员会"字样的房间,便推门进去。

“喂,孩子,请你出去,这是考场!”

孙长宁舔着由于几天来的疲劳、没有睡眠、不正常的饮食而变得干裂的嘴唇,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也是来参加考试的!"

“你来晚了,复试都要结束了!”

桌子后面的监考老师骚动起来,主考傅涛教授向擅自闯进考场的孙长宁严厉地瞪视着。

人们的淡漠使孙长宁那敏感的自尊心感到了极大的难堪,他真想退出这个使他的脊背冒汗的房间。

为什么还要赖在这里呢?走就是了,很简单,只要转过身去,扬起脑袋,拉开房门。他想起梁老师在弥留的时刻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不,不能走!必须把梁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没有做完的事,一生一世地、永不松懈地继续下去。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

他那低垂着的、羞涩的眼睛抬起来了——那是一双像秋日的晴空一样明澄的眼睛——坚决而迅速地说起来:“老师们!还是请你们听一听吧,哪怕是只听一个曲子!"

傅涛教授不由得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固执而古怪的孩子。孩子手里那个装长笛的盒子不知为什么引起了教授的注意。盒盖左上角的护皮脱落了……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盒子似的。

“老师,让他演奏一下吧!”七位考生一齐为他力争。

就是这七个人,已经是难分高低上下,让教师们一个也含不得丢下啊!一股热乎乎的激流,冲击着每一个教师的心!教师们不由得同意了这个顽强的孩子。

孙长宁脱下了那件几个昼夜也未曾离身的大皮袄,摘下了大皮帽子。一缕柔软的、卷曲的额发立刻垂落到平平地展开着的眉毛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局促,孙长宁开始了演奏。

不一会儿,孙长宁自己就被乐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感动了。他不再记得这是考场,仿佛他重又对着那无涯无际的森林在吹;对着山脚下那像童话中的小木屋在吹,小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从凝结着冰花的小窗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那儿,是他亲爱的故乡……

当明亮、质朴、优美的像散文诗似的旋律流泻出来的时候,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那人和这少年一同在倾诉着对光明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不知为什么,他对这少年人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歉疚。他是从哪里受到了这样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呢?他的表现手法严谨而细腻。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教授的联想。他又想起了那个好像在哪见过似的装长笛的盒子。

孙长宁轻轻地收住了音响。

傅涛教授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应尽的一个主考教师的责任,仿佛在参加一个精彩的音乐会似的,神情恍惚地说:“再演奏一个吧!"

孙长宁更自如地一个乐曲又一个乐曲地演奏下去。此时此刻,除了那片在春风里快乐地摇曳着嫩绿枝条的、朴实无华的白桦林以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没有一个人愿意扰乱这些旋律在大家心里形成的感觉——干净的、纯洁的、向上的感觉。

那七个考生突然热烈地喊起来:“老师,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名!”

孙长宁觉得好像一下子被人从深谷推上了山巅。

“告诉我,这是谁写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

“我的老师!”

“他现在在哪儿?"

“他……他在森林里!”

“在森林里?!"那飘飘渺渺、若有若无的呼唤一下子变成了鲜明而生动的形象,站在教授的眼前。难道真的是他?难道这个少年是他的学生?

孙长宁慢慢地把长笛放在教授面前的桌子上,又从背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乐谱,含泪说道:“这是老师留下的!”

在乐谱的封面上,教授看到了工整而熟悉的笔迹,端正地写着:“梁启明!"

啊!果然是他!教授想到那位最知己的朋友,同时代人里最有才华的一个。他抚摸着长笛和乐谱。这就是那个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的人留在世上的全部东西了。是全部吗?啊,远远不是,他抬起一双泪眼,宽慰地看着站在面前的这个少年,拉过他的手,把少年人那热泪纵横的脸贴近自己的心田。不,生命并没有在那片白桦林中结束,往事也没有成为陈迹,这就是他的生命的继续。

夜晚,当孙长宁躺进教授那松软的、散发着肥皂的清新气味的被窝里的时候,从浅绿色的窗帘的缝隙里,他又看见……

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波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漾开去。突然,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入耳际——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的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鲜、愉快而美丽的梦。它是童话里的那支魔笛吗?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从北京来的梁老师在吹着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

朦胧中,梁老师弥留之际的话萦绕耳际:“总有一天,春天会来,花会盛开,鸟会啼鸣。等到那一天,你到北京去。那里,一定会有人帮助你继续完成……”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孙长宁“干裂的嘴唇"和“皮袄”“皮帽"的穿着,可知他自寒冷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也暗示了他朴实憨厚的性格特征。

B.孙长宁擅闯考场遭到了老师质问、漠视,在获得了其他考生的同情和老师们的许可后,他的表演便轻松自如渐入佳境了。

C.孙长宁的演奏逐渐唤起了傅涛教授对梁启明的记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音乐渐渐清晰,最终乐谱印证了他的判断。

D.结尾处孙长宁在梦境中听到自然之声、伐木工人的呼声和梁老师的笛声,这些“声音”由近及远,传达出他再次回到森林的期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叉开两腿,比以前更牢地钉在那里”,这里用“叉”“钉"两个动词,表现出此刻的孙长宁因想到梁老师的嘱托,信念更加坚定。

B.文中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如孙长宁由遇挫时难堪,到演奏时的忘我,再到演奏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呈现出他心理的变化。

C.本文两次写到“白桦林”,既照应了题目,又为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自然环境,预示着孙长宁美好的人生前景。

D.本文结尾含蓄隽永,可以预见孙长宁将会在音乐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并且他也将更好地完成梁老师弥留之际的心愿。

8.这篇小说在叙事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作家刘恒在多年之后仍然记得当年被这篇小说深深打动的情形:“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有一种人格的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