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pH=1.5B.苹果pH=4.1C.菠萝pH=5.1D.柿子pH=8.5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 D.读出液体的体积3.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N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只能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C.M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t1℃,析出10g晶体D.将溶液从M点变化到N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B.非金属元素:Mg、Hg、Si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10.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 B.pH=4.5的雨水C.pH=7.0的蒸馏水 D.pH=7.3的矿泉水11.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燃烧 B.冶炼钢铁C.食物腐烂 D.冰块熔化1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A.瓷碗易碎B.轮胎能炸C.饭菜会馊D.____________14.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元素的名称是。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A、B、C形成化合物X的名称为,其固体溶于水时要(填“吸热”或“放热”),在X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现象是。A与D形成化合物Y,Y与X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2)6、8号两种元素形成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3)可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4)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16.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写出仪器a,b的名称:a,b.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代号).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要的药品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时(填序号),收集装置时(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小组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1)根据图一可知该实验是将_____溶液摘入_____溶液中。(2)根据图二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3)依据以上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实验中NaCl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变大B实验中H2O的质量一直在变大C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一定会变为0D选用pH试纸也可以证明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4)现有5%的氢氧化钠溶液16g,当pH=7时,求消耗的稀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_____(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18.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各装置中药品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甲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戊装置中没有明显变化,而装置丁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固体,则该还原性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若装置丁与戊互换位置,则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当丙装置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成金属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克,同时测得丁装置的质量增加了3.6克(假设丁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吸收)。则FexOy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丙在加热前应先通入还原性气体一段时间B若没有乙装置,测得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将偏大C反应结束并冷却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大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D该铁的氧化物中原子个数比为:x:y=3:4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N(NO2)3中N、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柠檬pH=1.5,小于7,呈酸性;B、苹果pH=4.1,小于7,呈酸性;C、菠萝pH=5.1,小于7,呈酸性;D、柿子pH=8.5,大于7,呈碱性;呈酸性的物质中,杨梅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2、D【解析】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以防止腐蚀胶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D【解析】
由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详解】A、N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氯化钾物质,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A不正确;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也可以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B不正确;C、溶液的质量未知,M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t1℃,不一定析出10g晶体,故C不正确;D、M点溶液未达到饱和,N点溶液达到饱和,将溶液从M点变化到N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4、D【解析】A、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错误。故选D。5、C【解析】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B正确;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D正确。点睛∶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6、B【解析】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7、C【解析】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正确;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C、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错误;D、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正确。故选C。8、B【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干冰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解析】
A.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纯碱(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小苏打(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硫酸铝是由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B、Mg是镁元素,从名称分析是属于金属元素,Hg是汞元素,是属于金属元素,Si是硅元素,从名称分析是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组成复杂,物质种类较多的混合物,冰水共存物是由水和冰组成的物质,冰与水本质相同,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羊毛是天然纤维,合金是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10、A【解析】
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值表示。
一般情况下pH值大于7溶液呈碱性,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pH值小于7溶液呈碱酸性,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溶液的pH值等于7为中性。水样酸性最强应为A项。11、D【解析】
A、煤的燃烧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冶炼钢铁发生还原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烂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块熔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12、A【解析】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酒精易燃等【解析】A.瓷碗易碎和B.轮胎能炸,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C.饭菜会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D.酒精易燃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4、(1)氯元素;(2)H2O2,-1(3)氢氧化钠;放热;生成蓝色沉淀(4)NaOH+HCl==NaCl+H2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氯元素故(1)D元素的名称是氯元素。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H2O2,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可知是-1;(3)A、B、C形成化合物X的名称为氢氧化钠,其固体溶于水时要放热,在X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4)A与D形成化合物Y,Y与X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考点:元素推断、微粒结构15、26.98CO32-Mg2+10【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6、8号两种元素分别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酸根离子是碳酸根离子。故填:CO32-;(3)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镁离子,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填:Mg2+;(4)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9,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氟原子的中子数=19-9=10.故填:10.16、(1)锥形瓶;水槽;(2)2KMnO4K2MnO4+MnO2+O2↑;A;过滤.;(3)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B;C;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4)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解析】试题分析:a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b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实验结束后,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可以从生成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还需要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来源:学(4)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考点:气体的制取、收集和净化视频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稀盐酸氢氧化钠放热NaCl、HClBD0.02mol【解析】
(1)根据图一可知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溶液摘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故填:稀盐酸;氢氧化钠。(2)根据图二可知过程中温度升高,因此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最终所得溶液显酸性,即盐酸过量,溶质是NaCl、HCl。故填:放热;NaCl、HCl。(3)A.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氯化钠质量分数变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中反应生成水,溶液中的溶剂是水,因此H2O的质量一直在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不一定会变为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选用pH试纸也可以证明两者能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恰好和稀盐酸反应pH等于7,盐酸过量时pH小于7,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BD。(4)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设消耗的稀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为x,则x=0.02mol,答:消耗的稀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02mo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浓硫酸CO2+2NaOH===Na2CO3+H2OH2只能判断还原性气体是否为CO而不能判断是否为H221:8A、D【解析】
(1)还原性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乙装置中的试剂用来吸收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其中的试剂为浓硫酸,故填浓硫酸。(2)甲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