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生态环境与国家平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建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运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应人类生活。如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大B.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C.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低D.集约化程度高,受市场影响小2.发展“富碳农业”,能够()A.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B.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价格C.削减农药运用量,保证土壤肥力D.增加农产品供应,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解析:1.B2.A第1题,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工厂是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紧密联系的,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生产规模不会很大,专业化程度应很高,受市场影响较大。B正确,A、C、D错误。第2题,依据“富碳农业”的生产原理,主要是将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富集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既能提高农业产出,又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能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做出贡献。A正确,B、C、D错误。下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计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将来减缓气候改变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依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据此完成3~4题。3.结合上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累计排放量越大,升温幅度肯定越大B.累计排放2万亿吨时,温度可以上升2℃C.累计排放3万亿吨的升温幅度肯定大于1万亿吨的升温幅度D.累计排放2万亿吨的升温幅度肯定小于4万亿吨的升温幅度4.能有效降低升温幅度的措施是()①农田开垦②征收碳税③采纳低碳排放策略④增加碳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3.C4.D第3题,据材料“图中阴影区域为依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及图可知,同样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在不同排放模式下,对应的升温幅度不同;同一升温幅度,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不同。由此可以推断A、B、D项错误,C项正确。第4题,据上题可知,升温幅度与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及其排放模式有关。征收碳税,可以倒逼企业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正确;采纳低碳排放策略,可以降低升温幅度,③正确;增加碳汇,可以削减二氧化碳数量,④正确;而农田开垦,则会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机质分解,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①错误。故选D。全球气候变暖对作物分布和产量、区域能耗都有肯定影响。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改变距平百分率分布图(1986~2005年)。读图,完成5~6题。5.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有()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世界粮食总产量上升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大幅度增产④植物病虫害暴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当前全球气候改变对区域能源消耗、工业生产的影响是()A.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均降低B.北美五大湖区域居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明显增加C.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的培育技术市场扩大D.全部工业活动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解析:5.D6.C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热带、亚热带农作物种植范围北扩,①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业产量的稳定性受到肯定的影响,可能会使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②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意味着全球气温日较差可能会变小,糖料作物可能由于糖分积累不足而减产,③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喜热生物的活跃,植物病虫害暴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④正确。故选D。第6题,图示地区中,大部分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降低,但局部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有所上升,A错;仅依据图示及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北美五大湖区域居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改变,B错;全球气候变暖使得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的培育技术市场扩大,C对;全球气候变暖,并非使全部工业活动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D错。《京都议定书》把二氧化碳排放权确定为一种商品,并在国家或地区间建立起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简称碳交易。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须要治理,而治理温室气体则会给企业造成成本差异;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交换,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由此,借助碳权交易便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读图,完成7~8题。7.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碳排放量低于消费的碳排放量B.发展中国家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一般高于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一般以消费他国碳排放量为主D.发达国家消费的碳排放量一般高于生产的碳排放量8.在今后的碳交易规则的制订中()A.以生产的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B.以消费的本国碳排放作为衡量指标,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以消费的本国和他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符合公允性的原则D.以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爱护解析:7.D8.C第7题,依据图中的数据分析各个国家的碳排放量的大小,可以得出,发达国家消费的碳排放量一般高于生产的碳排放量。故选D。第8题,在追求发展的权利上国家无论大小都是同等的,在碳交易规则的制订中必需符合可持续发展中公允性的原则。故选C。陕北地区地处我国半潮湿地区,水土流失严峻。1999年起,该地区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0~2010年期间,该地区年降水量增加了95.94mm。如表为2000~2010年陕北地区退耕区和未退耕区(实行其他修复措施)的土壤侵蚀情況。据此完成9~10题。土地类型年土壤侵蚀强度/(吨/公顷)2000年2010年未退耕区梯田16.7415.84坡耕地41.5729.12平均38.4127.43退耕区原梯田15.2114.58原坡耕地50.6626.30平均48.4225.529.据表可推断,陕北地区()A.坡耕地面积较小 B.梯田土壤较紧实C.退耕区坡度较大 D.未退耕区降水多10.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综合效益最明显的是()A.梯田退耕还林 B.坡耕地退耕还林C.梯田退耕还草 D.坡耕地退耕还草解析:9.C10.B第9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平均年土壤侵蚀强度与坡耕地侵蚀强度相近,与梯田侵蚀强度相差大,因此可推断,陕北地区坡耕地面积较大,A错误。梯田侵蚀强度远低于坡耕地,主要是因为坡面径流速度的大小,与土壤紧实度关系不大,因此依据表中信息,不能推断梯田土壤较紧实,B错误。表中数据显示,2000年时退耕区原坡耕地年土壤侵蚀强度比未退耕区坡耕地年土壤侵蚀强度大,因此退耕区坡度较大,C正确。表中信息无法推断未退耕区降水多,D错误。第10题,从表中信息可知,陕北地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比梯田大,即水土流失程度坡耕地远大于梯田。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坡耕地退耕的生态效益最明显,因此解除A、C;坡耕地退耕还林,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同时退耕还林可以获得丰富的林产品,因此综合效益最明显的是坡耕地退耕还林,B符合题意。《中共中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爱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据此完成11~12题。11.实施河湖长制的意义在于()①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履行河(湖)库、渠管理②联防联控,协调发展③扩大河湖长的管辖范围④维护流域河道采砂秩序⑤促进农业生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⑤ D.①③⑤12.长江十年禁渔会使()A.“电毒炸”等非法作业方式消逝B.鱼价上涨C.自然渔业资源增多D.航运条件改善解析:11.B12.C第11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主要任务是爱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河湖长的管辖范围是确定的,不行随意扩大,促进农业生产并非其主要意义,③⑤错误,①②④正确,因此选B。第12题,长期禁渔能有效爱护渔业资源,使自然渔业资源复原、增多;鱼价取决于供应与需求的关系。禁渔,会促使人工养殖鱼类的发展,鱼价不肯定会上涨,B错误,C正确;非法作业方式会大大削减,但可能还会有少数人为获得经济利益而铤而走险,因而不行能消逝,A错误;禁渔对航运条件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目前,科研人员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爱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柔降水量的改变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读图,完成13~14题。13.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爱护区()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基岩裸地不断增加C.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D.地表径流逐年增加14.推想该山地自然爱护区可能位于我国()A.三江平原 B.塔里木河两岸C.闽江下游 D.渭河平原解析:13.A14.A第13题,读年平均气温图可知,两个时段气温均值中,2008~2015年比1995~2007年的平均气温降低,反映该山地自然爱护区气温在下降,蒸发量减小。读年平均降水量图可知,两个时段降水量均值中,2008~2015年比1995~2007年的平均降水量增多,反映该山地自然爱护区变得潮湿。由此可以得出,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正确。由于气温降低,降水增加,森林火险等级降低,基岩裸地削减,B、C错误。图中的各年降水量有升有降,地表径流有些年份多,有些年份少,D错误。故选A。第14题,由图中年平均气温数值可知,该地年平均气温在2.5℃~4.5℃之间波动,说明纬度较高,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读年降水量图可知,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左右,应位于潮湿或半潮湿地区。结合选项,塔里木河流域年降水量低于200mm,渭河平原年降水量低于800mm,闽江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波动较小,年降水量大于800mm,故B、C、D错;三江平原地区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的波动大,受地形和纬度的影响,降水量较大,A正确。故选A。生态爱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平安、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爱护的空间边界和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平安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如图为江苏省生态爱护红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15.有关江苏省生态爱护红线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陆上水域面积大于海上水域面积B.山地丘陵区面积大于平原面积C.盐城等地滩涂面积占比较低D.林地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地区16.苏南地区保障生态爱护红线的措施有()①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②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加经济产出实力③涉及的生态系统各部门各自实行分块式管理方式④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红线动态监管和监测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15.D16.C第15题,读江苏省生态爱护红线分布图可知,陆上水域生态爱护红线分布区主要是湖泊和河流,东部黄海海上水域生态爱护红线分布区有多处且总面积大于陆上水域;江苏省地形多为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只有西南部和西北部极少数地区为海拔20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地区,太湖、洪泽湖等都位于平原地区,生态爱护红线区的山地丘陵区面积小于平原面积;图中沿海地区生态爱护红线分布面积大,盐城等临海地区滩涂面积大、占比较高;江苏东部、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北部,其中南部更多,因此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第16题,合理限制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有利于爱护生态,①对;应合理利用土地,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过度运用土地易加剧生态恶化,②错;图中林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森林破坏会导致湖泊萎缩、生态破坏,治理生态问题时各部门应加强合作、齐抓共管,③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态红线动态监管和监测,有利于削减生态破坏行为,④对。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动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外公布。该方案明确,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其中,2017年底,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剧烈的固体废物;2024年底,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据此回答17~19题。17.国外某些国家向中国转移输入洋垃圾的实质是()A.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C.资源输出D.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救济18.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B.很多发展中国家环境自净实力强,可以自然分解更多的垃圾C.发展中国家可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D.转移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19.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冲突是()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解析:17.A18.D19.C第17题,国外的垃圾转移,其实质是利用其经济优势,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监管漏洞,向外转移污染物。所以其实质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故选A。第18题,没有选择在其国内处理污染物,可以看出,该污染物具有污染环境的特性,转移的污染物必定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故选D。第19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不能说是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冲突,只是把污染问题转嫁他人而已,对于全球而言没有效益可言——只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故选C。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须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北京冬春季节由于供暖污染物排放量偏大,及受到低气压的影响,扩散条件不利,使PM2.5浓度快速上升,遭受雾霾的包围。读北京本地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数据图,回答20~21题。20.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机动车 B.燃气C.工业生产 D.扬尘21.针对此污染,北京在整治机动车方面的措施不包括()A.完善限行措施B.探讨征收交通拥堵费C.加快公共服务车辆运用新能源车D.高污染企业将限期退出解析:20.B21.D第20题,从图中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而燃气产生的PM2.5很少。故选B。第21题,完善限行措施可以削减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探讨征收交通拥堵费,可以削减交通拥堵,进而削减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加快公共服务车辆运用新能源车,可以削减行驶的机动车,进而削减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而高污染企业退出,会影响经济发展。故选D。图为漫画《青出于蓝》。读图,回答22~23题。22.漫画反映的人地关系是()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C.折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23.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是()A.讲究豪华包装 B.常运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投放 D.尽量乘私家车出行解析:22.D23.C第22题,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破坏,是改造自然、折服自然的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环境污染;生态文明时期主要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谋求人地协调,图中生态文明是第一位,所以A、B、C错误,D正确。第23题,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污染物排放。讲究豪华包装,包装膜废弃物增多,一次性餐具资源奢侈,私家车推广排放废气量增多,均是污染环境,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A、B、D错误,C正确。下图示意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模式。据此完成24~25题。24.下列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A.贝壳 B.橘皮C.水银温度计 D.橡胶篮球25.符合该回收网络模式特点的说法有()①居民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②上游企业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③下游企业负责包装产品的生产④成立以废品回收为主体的合作社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24.D25.D第24题,由图可知,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行回收垃圾两大类,而不行回收垃圾可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三类。橡胶篮球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属于可回收垃圾,D正确;贝壳属于干垃圾,橘皮属于湿垃圾,水银温度计因为含汞属于有害垃圾,A、B、C错误。第25题,结合图示可知,政府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①错误;大部分包装废弃物都是由居民产生,属于可回收垃圾,而合作社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②错误;结合图示及所学学问可知,包装产品的生产主要属于低端产业,由下游企业负责,③正确;读图可知,该回收网络模式成立了以废品回收为主的合作社,④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24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安排的决战决胜年。洛阳市分别印发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敲定2024年污染防治路径。材料二相对“看得见”的雾霾天、水污染,“看不见”的土壤污染更简单被人们忽视,且危害性更大。下图示意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指出我国土壤污染的来源。(4分)(2)简述土壤污染的危害。(6分)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土壤表面,降雨后有害废水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污染物最终随雨水沉降在地表,很大一部分会进一步下渗进入土壤中;化肥、农药的过度运用,会造成大量残留,随水分下渗进入土壤;被污染的水源浇灌农田,会干脆导致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第(2)题,土壤污染使农作物受到污染,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农业减产;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危害人畜健康;土壤污染会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并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环境问题;大量运用农药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答案:(1)固体废弃物堆放于土壤表面,有害废水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有害气体最终随雨水沉降在土壤中;化肥、农药的过度运用;运用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浇灌。(2)导致农作物减产;造成农产品品质降低;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危害人体健康;威逼生态环境平安。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下图为尼罗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从源地至南苏丹的尼穆莱为上游,从尼穆莱至苏丹喀土穆为中游,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流域内国家都不发达。随着全球气候变温煦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内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材料三到2030年,尼罗河的流量将常常无法满意需求,流域内20%到40%的人口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即使在“正常年份”也是如此。这意味着沿岸各国对尼罗河水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1)结合材料,说明沿岸各国对尼罗河水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的缘由。(4分)(2)简述尼罗河上游水域污染对中下游国家平安的影响。(6分)(3)你认为尼罗河流域国家应如何应对尼罗河污染问题。(3分)解析:第(1)题,沿岸各国对尼罗河水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的主要缘由是各国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气候改变、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使流域内水资源供应量不断削减;流域内水资源安排不均及沿岸国家对尼罗河的依靠程度高等。第(2)题,尼罗河上游水域污染对中下游国家平安的影响从水体污染对河流中水生生物的影响,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对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以及对中下游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平安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应对国际河流污染问题主要从污染物源头防范、事中风险限制和事后治理三个环节实行措施。答案:(1)人口快速增长,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气候改变、生态环境破坏和水污染使得流域水资源供应量不断削减;流域内水资源安排不均;流域内很多国家对尼罗河水资源依靠程度很高。(2)水中鱼类死亡;水生生物多样性削减;中下游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关闭,影响生产、生活正常用水;导致公众产生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不满心情,诱发环境群体性事务,使环境平安问题转化为公共平安问题,从而威逼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对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平安造成威逼,进而引发跨国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冲突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化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国家平安均造成影响。(3)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从源头上限制污染物的输入;刚好实行应急响应,限制影响范围,消退危害;污染物来源国要做好生态复原、损失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爱护督察办公室指出,2024年度,我国有七个自然爱护区(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爱护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爱护区、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爱护区、重庆缙云山自然林国家级自然爱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云南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爱护区)内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旅游餐饮、水产养殖、房地产开发以及消遣设施等违规建设项目,大面积侵占爱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部分领导存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问题。(1)从自然环境要素的角度指出自然爱护区生态破坏会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2)请提出应对自然爱护区生态破坏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材料中的自然爱护区包含湿地爱护区、珍稀动物爱护区、自然林爱护区等。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生物等,结合材料信息进行详细分析:违建乱建,森林和湿地遭到破坏,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的发生;还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进而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水位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增大;因自然爱护区遭到破坏,其调整气候的实力减弱,可能出现气象灾难的频率和强度增大;自然爱护区破坏还会导致生物种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削减等。第(2)题,应对措施须要结合材料从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拆除违建项目;加大爱护力度,复原侵占区原生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的环境爱护意识等方面分析。答案:(1)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的发生;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气象灾难发生的频率、强度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水位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增大;生物种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削减。(2)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拆除区内违规建筑物和设施;加大爱护力度,削减区域内经济活动,复原侵占区原生环境;加强宣扬和教化,提高周边居民的环境爱护意识等。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协议范本
- 2024年商用经营权租赁协议
- 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同步精讲义(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 2024年国际货物运输销售协议模板
- 儿童抚养权转移协议模板2024年
- 2024年无房产证私房买卖协议范本
- 2024年度个人汽车租赁协议范本
- 2024年酒吧业主权益转让协议
- BF2024年二手房销售协议模板
- 2024年度龙湖房地产开发建设协议
- 北京市商业地产市场细分研究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大足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肺结节科普知识宣讲
- 网络直播营销
- 2024年节能减排培训资料
- 2024传染病预防ppt课件完整版
- 2024年华融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贵州)含解析
- 《宽容待人 正确交往》班会课件
- HSK五级必过考前辅导课件
- 小儿胃肠功能紊乱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