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木叶”与“树叶”语义相同,但诗人把木叶看作独立意象来运用,而不把木叶看作树叶之属,这主要与其独特内涵相关。首先,木叶蕴含着悲秋的意味。木叶有落叶的因素,屈原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木叶的内涵奠定了基础,“木叶下”即“落叶”。而落叶常与秋季联系在一起,秋季是众芳凋零的萧瑟之时。朱熹说,“秋者,一岁之运,盛极而衰,肃杀寒凉。”秋季万物由盛而衰,形成肃杀寒凉之氛围,最易引发人们悲愁凄凉之感。景色肃杀的秋季总是给人留下悲愁之感,秋风中袅袅飘落的树叶,更是给离人心头增添一分悲愁。于是作为秋季典型景物的落叶,自然成为这种肃杀季节的代表,凝聚起悲秋的意味。其次,木叶带有疏朗的秋季气息。“木叶”比之“树叶”在词义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内涵上有天壤之别。林庚先生认为这种独特效果产生于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即与“叶”属性相互排斥的“木”在很大程度上暗示出落叶的意味。“木叶”在组合形式上虽是“名词+名词”的模式,但其在意义生成上表现为“形容词+名词”,这种意义生成于人们长久的社会实践和心理经验积累。“木叶”中的“木”一方面指明叶的植物属性,是树木的叶子而非草叶,另一方面还对“叶”做出具体的形态修饰:焦黄的颜色,干燥的质感。林庚认为木叶在形象上既含有落叶的因素,又含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样的说法是很恰当的。总而言之,木叶意象内涵的生成离不开自然环境与心理文化。一方面,作为物候现象的落叶确实会在萧瑟的秋景中给人以悲愁之感;另一方面它的词义生成具有特殊性,“木”不仅指向“木”这一名词,同时还指向“木”所具有的特征,如其颜色、干湿,以及一切我们通过感官所能获得的信息。于是在这里“木”就从一个名词化成了具有广泛形容意味的词,其身上那种落叶飘零和枯燥感更加明显,木叶也成一个范围比树叶更广的意象。(摘编自何继恒《唐诗木叶意象发微》,有删改)材料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草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事实并非如此。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叶下洞庭”“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的“奥妙”。再说“高树”与“高木”。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说“高树”不一定“饱满”。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个“木”字,其所感所思,从见仁见智的角度说,固然不能视为无谓,但总不免是匪夷所思。“木叶”,离开具体的句子、篇章,它就只是一个名词而已,词典的解释就是“树叶”;只有进入某种语境,作为语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才可能获得一般“概念”之外的有一定指向性的“暗示性”。(摘编自王俊鸣《也说“木叶”》,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木的颜色、干湿等特征,以及我们感官所能获得的信息,使得“木”成为了形容词,“木叶”也生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B.材料二,作者引用冯延巳“高树鹊衔巢”和柳宗元“早梅发高树”的诗句,旨在说明“高树”不一定饱满,“饱满”与“树”无必然联系。C.林庚先生认为“木叶”之“木”带有落叶之感。材料一与之持相同意见,材料二认为“叶”不一定是“树叶”之省,只是音节的需要。D.对于诗人为何偏爱“木叶”,材料一认为这与“木叶”本身具有的独特内涵有关,材料二认为这只是人们的习惯沿用,与使用语境有关。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材料一可知,陆游《落叶》诗“无端木叶萧萧下,更与愁人作雨声”,其“木叶”即落叶,含作者悲秋之意。B.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中虽然有“木”,但根据语境,应是繁茂的大树。C.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持的观点虽然不同,但是从论证方法上看却基本一致,都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D.材料一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结构完整。材料二先指出对方错误,后提出自己观点并论证,思路清晰。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C.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张耒《风流子》)D.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刘沧《晚归山居》)4.根据以下要求,谈谈材料二是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部编版必修下第三单元的“单元任务”中,提出了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的三条要求:①要对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识;②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③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理顺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行走在岸上的鱼蔡楠①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②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③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里一朵小小的浪花。④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腐臭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⑤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红鲤身上满布齿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忍受着、煎熬着,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⑥中午是老黑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老黑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挣开老黑粗硬的尾巴和长须的缠绕,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雨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个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画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⑦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⑧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拖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便复苏在白鲢的绵绵柔情里。⑨荷花淀里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旋,享鱼水之欢。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换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⑩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支又一支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汉间。这时一只嗒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而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⑪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⑫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⑬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⑭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种子,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⑮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一句,不仅表现了红鲤的坚定与抗争,还表现了作者的钦佩与怜惜。B.白洋淀水清纯澄明,水草蓊蓊郁郁、密密匝匝,作为此地宠儿的红鲤最终却执意离开,两者形成了矛盾,引人深思。C.久旱无霖的天灾,敌人老黑的伏击,捕捞、电击的人祸,这些生存的灾难是逼迫红鲤离开家园行走在岸上的原因。D.水里无法生存,行走在岸上是明智之举,这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则,文本旨在褒扬红鲤的行为。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打着挺儿”“翻着跟头”“昂首收腹”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鲤的抗争行为,强烈而悲壮。B.文章叙述张弛有致,使故事一波三折。红鲤摆脱老黑、白鲢被杀是“张”,红鲤与白鲢邂逅的相依相伴则是“驰”。C.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红鲤被俘、逃离、获救、相爱、丧偶,最后行走于岸上的过程,使故事有序而紧张。D.本文以生物习性特征为基础,运用想象和幻想,把一条鱼的遭遇叙述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且给人以深刻警示。7.简析第④段与第⑨段两处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8.有人评价说:“卡夫卡《变形记》和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是荒诞和真实的绝妙结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9.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数罟不入A洿池B鱼鳖不可C胜食也D斧斤以时E入山林F材木G不可胜用也。10.下列对材料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意思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的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河”字与《鸿门宴》“将军战河北”的“河”字义相同。C.凶,谷物收成不好。与《齐桓晋文之事》的“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字义不相同。D.衣,名词活用为动词。与《烛之武退秦师》的“晋军函陵”的“军”字的用法相同。11.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孟子认为对于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材料一中,孟子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反对过度开发,这与当今社会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极其相似。C.两则材料中,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和人民都尽心了;齐宣王则认为自己昏聩,没有善待百姓,于是向孟子请教。D.两则材料中,孟子虽然面对的是不同诸侯国的君王,但其向他们展示的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蓝图,几乎没有区别。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3)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答司马谏议书》)(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谏逐客书》)13.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孟子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措施。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①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②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①万方多难:指唐代宗重用宦官,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②后主:蜀国后主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③梁甫吟:《三国志》载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抒发空怀济世之心。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楼》的首联直言登楼时的“伤”情。“万方多难”是抒情的出发点,与《登高》中“艰难苦恨”的国难家愁有相似之处。B.《登楼》颔联,锦江之水挟春色而来,玉垒山上浮云变换,阔大悠远的境界与《登岳阳楼》颔联异曲同工,但情感完全不同。C.《登楼》颈联议论国势以“北极星”喻大唐帝国,言其气运久远;以“莫相侵”之语义正词严痛斥敌寇,焦虑中透着坚定信念。D.两首登临诗结构上极为相似,先写登临所见,再转入抒情,两诗中诗人的家国之忧与所见之景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的意境。15.两首诗尾联抒发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四、默写题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志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体现了“循循然善诱人”的师者形象。(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用人与纳谏的主张,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比喻论证是常用的论证方法。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妙比喻,准确形象地描述了六国赂秦的行为。(4)学习历史更要借鉴历史。《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后人不要空叹兴亡,而应总结经验教训。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①__________,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就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所以这两种毁灭,②__________。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17.请在文段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8.下列各句中的“和”字,与文中加粗“和”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祥林嫂再次和大家讲起她的阿毛的遭遇,人们大都显出了厌恶之色。B.城里的人要被别里科夫辖制和不被他辖制,由他们自己决定。C.《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生死不渝的爱情悲剧。D.在曹雪芹的心中,黛玉与宝钗都不是完美的,“黛钗合一”才和其心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生存的基础,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上层建筑的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①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②该是很够了。③虽然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④也已经是幸福的了。⑤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⑥甚至在数学领域,⑦都有独到的发现,⑧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⑨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浮光掠影。19.文中画线部分句子改成“马克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发现了历来为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意基本一样,为什么说原句好?20.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下面表述正确且最符合相关媒介特点的一项是()A.信函:拙著令人拍案叫绝,能得到您的投稿,是敝刊的荣幸。B.广播:吾校演出盛况,将在19点予以现场直播,欢迎观看。C.电视广告词:用“真真”牌复印机复印——真假难辨。D.科技报刊:毒蛇的一滴毒液,瞬间可将一头大象致死。六、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祝福》中,鲁迅凭借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批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底层劳动妇女的迫害,透露出对清明觉醒的向往;《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凭借对社会敏锐的感知力,批判了帝俄的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和灵魂的束缚,透露出呼唤自由的热望。材料二:颠簸于批判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践行自己的理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选项说法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同时还指向“木'所具有的特征,如其颜色、干湿……”可知,不木的颜色、干湿等特征,以及我们感官所能获得的信息,是举例,是使得“木”成为形容词的一部分原因,选项缩小了原文的范围。故选A。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D.“材料一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材料二先指出对方错误“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提出“诗人把木叶看作独立意象来运用,而不把木叶看作树叶之属,这主要与其独特内涵相关”的观点,2、3、4自然段分析其原因,没有“解决问题”。材料二以设问开篇分析很多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的原因,没有“先指出错误”。故选D。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对“木叶”、“树叶”的解读中有人认为“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作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B项描写的是田园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木”在该句中并非“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符合作者的观点。ACD三项则都是秋天的落叶,不能证明作者观点。故选B。4.答案:①作者对“木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它是诗人习惯而常用的普通意象,离开具体语境,只是一个解释为“树叶”的名词;②作者抓住关键要素“树”“叶”“木”,从多个角度论述;③根据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文章从诗人偏爱“木叶”的原因,到“树”“叶”“木”的使用,再到解读鉴赏诗文的方法论,条理清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提炼所给材料的关键信息,材料给出清晰说明事理的三条要求,答题要从这三点要求入手,分析材料二是如何围绕这三点展开的。文章第一段作者阐明了使用“木叶”的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后文从“木叶”和“树叶”的区别,例举大量实例分析不同语境下“木叶”的含义和作用,这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木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符合第一点要求。第二点要求是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本文作者就抓住了“树”“叶”“木”这三个关键要素,作者具体解读了三字的不同与联系。“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在论述时抓住关键要素从多个角度论述,从而将“木叶”这一概念阐述地更具体。第三点要求是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本文的思路是从常见现象入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然后从“树”“叶”“木”的使用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最后一段作者提到了解读鉴赏诗文时“方法论的问题”,文意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条理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顺序。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文本旨在褒扬红鲤的行为”理解错误。红鲤行为是无奈之举,作者并非旨在褒扬红鲤行为,而是通过红鲤行为引起读者反思。故选D。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了……”说法错误。本文开篇就写到“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将结局提前,文章运用的是倒叙手法。故选C.7.答案:第④段:描写鲤鱼们与黑鱼厮杀时巨浪滔天的情形,渲染了当时激烈残酷、血腥而凝重的气氛。第⑨段:描写白洋淀美景,营造红鲤与白鲢两情相悦、温馨和谐的气氛,与下文白鲢被杀后悲伤凄凉的氛围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小说中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第④段中“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这句描写是红鲤家族向深水里迁移途中遭到了黑鱼袭击时厮杀的画面,“黑涛”“红波”是黑鱼、红锂的厮杀、反击,“白浪进溅”是激烈残酷、巨浪滔天的情形,此句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是渲染了当时激烈残酷、血腥而凝重的气氛。第段中“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描写的是白洋淀的美景,美景营造的是红鲤与白鲢两情相悦、温馨和谐的气氛。下一段中,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时遇到危险,“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此句美好的景物和相悦的感情,与下文白鲢被杀后“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悲伤凄凉的氛围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主题。8.答案:①格里高尔变为甲虫,红鲤逃离水域,开始在岸上行走,这都不符合生活真实,体现了故事的荒诞性。②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都符合生活的真实,凸显“异化”主题的真实性;红鲤恶劣的生存环境符合生活的真实,红鲤的“异化”揭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题具有真实性。③荒诞和真实相结合,着眼于对冷酷现实进行观照,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卡夫卡《变形记》的相似特点,分析两篇文章是如何体现“荒诞和真实的绝妙结合”,作答时先点出两个作品哪里是荒诞的体现,然后在找出真实体现在哪,真实要结合时代背景、现实社会特点去解读。荒诞性:《变形记》的荒诞性体现在格里高尔由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大甲虫,这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使作品显得荒诞。本文的荒诞性体现在红鲤逃离水域,开始在岸上行走,这都不符合生活真实,体现作品的荒诞性。直性:格里高尔从人变成了虫,但是他的精神世界、他的责任感、对家人的爱是由始至终都坚毅不变的。但家庭的另外三个成员在整个过程中却发生了“思想的变形”,厌恶他,远离他,再也想不起他的一点好——人与人的关系,就在利益的纠葛之中,这正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本文中的真实性,红鲤的生存环境就是现实的反应,“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腐臭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环境不断被破坏,不断恶化,“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人类大肆捕鱼的侵害,都是本文真实性的体现。荒诞和真实相结合的好处,小说中的荒诞手法可以更强烈地讽刺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能够帮助作者深入探讨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揭示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从而揭示主题,荒诞的手法和要批判的真实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文章更具可读性和批判性。9.答案:BDF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数罟”是主语,“不入”是谓语,“洿池”是宾语,主谓宾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故在B后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鱼鳖不可胜食也”是一个完整句子,故在D后断开。“斧斤”是主语,“入”是谓语,“山林”是宾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在F后断开。故选BDF。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C.错误。字义相同。“凶”在两个句中都是指谷物收成不好,即坏年成。句意:河内遇到饥荒。/坏年成避免不了饿死。D.正确。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穿;/驻扎。句意: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故选C。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齐宣王则认为自己昏聩,没有善待百姓,于是向孟子请教”错误。材料二中是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而非齐宣王。故选C。12.答案:(1)狗猪吃人吃的东西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的缘故。”(2)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仪呢?(3)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4)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解析:参考译文:材料一: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梁惠王说:“我糊涂啊,不能明白这种道理到这种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愚钝,请(让我)试一试。”(孟子)说:“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丰年能够温饱,荒年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百姓很容易听从。如今规定百姓的产业,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丰年也总是生活困苦,荒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宅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种时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老年人穿丝织品、吃肉食,普通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13.答案:①保民,反对战争与暴力。②养民,让百姓有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③教民,推行学校教育或实施礼义教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①孟子强调统治者应关注百姓的基本生存权利,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施行仁政以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他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只有保护百姓,才能实现王道统治,保民是仁政之始。②孟子主张让百姓拥有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障百姓的衣食无忧。让百姓有固定的产业,能够养家糊口,在丰年和灾年都能生活安稳。③教民思想上,孟子深知物质生活的满足只是基础,还需对百姓进行道德和文化教育。他认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通过设立学校,用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来教育民众,使百姓不仅物质丰富,更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和提升。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但情感完全不同”说法错误。《登楼》中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登岳阳楼》中以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暗写社会国家的动荡不安。两首诗颔联都借景暗喻唐王朝的动荡局势,诗人情感有相同之处。故选B。15.答案:①《登楼》用典或借古讽今。借任用佞臣而亡国的刘禅竟能在祠庙中享受祭祀一事,表达了诗人对误国昏君的蔑视,暗讽当朝统治者任用宦官招致祸患。借诸葛亮吟诵《梁甫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无奈。②《登岳阳楼》虚实结合或直抒胸臆。诗人身在岳阳楼却联想到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也称为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则更为复杂和丰富,包括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等多种方式。《登楼》中“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抒情方式主要是用典或借古讽今。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任用佞臣而亡国的刘禅竟能在祠庙中享受祭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误国昏君的蔑视,暗讽当朝统治者任用宦官招致祸患。《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表达了诗人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无奈。《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抒情方式主要是虚实结合、直抒胸臆。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这是想象的画面,是虚写。诗人因想到国事百姓,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万分压抑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之情。16.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17.答案:①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②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句内容“《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和后面“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本句句子形式应为“一种是...的毁灭”。内容上,此空内容应和后文“古老的”相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应是新生事物,因此此空可填写“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第二空,结合后文“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可知此空是阐述两种毁灭的不同意义,因此此空可填写“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的能力。文中加点“和”,连词,表并列,跟、与。A.介词,引出相关或比较的对象;B.连词,表选择,或;C.连词,表并列,跟、与;D.动词,符合。故选C。19.答案:①原句状语提前,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对举,突出马克思的伟大。②原句用“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修饰“简单事实”,说明简单事实容易被遮蔽,显示出马克思思想之敏锐、贡献之伟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同步课件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英语试卷(无答案)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沪科新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含详解)
- 高一 统编版 思想政治 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课件
- 高一 人教A版 数学 第三章《幂函数》课件
- 1.5 三极管-放大的核心器件
- 高一上册人教版英语第二单元《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课件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调测试卷
- 《皮肤专业知识》课件
- 隐患排查记录表(液化气站)
- 电子病历六级评审实践分享课件
- XX(单位)因私出国(境)证照管理登记表
- DB34T 4307.1-2022+内河水下工程结构物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桥梁部分-(高清正版)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 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题(300道)
- 种业市场营销大全课件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六篇】
- 《毛主席在花山》-完整版课件
- 西游记 品味经典名著导读PPT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