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4页
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图设计(共二卷)第一卷设计说明书总目录第一卷:设计说明书第二卷:设计图纸第一册工艺、结构、电气第二册自控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设计说明书目录TOC\o"1-3"第一章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 11.1.2工程性质 11.1.3服务范围 11.1.4建设规模 11.1.5水厂厂址及用地 11.1.6水源 11.1.7水压标准 11.1.8水质标准 11.1.9推荐工艺方案 21.1.10工程内容 21.2设计依据 21.2.1水质标准 21.2.2相关标准规范 21.2.3相关资料、文件 3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41.3.1地理位置 41.3.2历史沿革 41.3.3行政区划与人口 41.3.4自然环境 41.3.5经济概况 71.4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81.4.1新津区供水现状 81.4.2花源水厂供水现状 81.4.3存在问题 81.5对初步设计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9第二章工程设计标准 102.1工程建设标准 102.2水量、水质和水压标准 102.2.1水量标准 102.2.2水压标准 102.2.3水质标准 102.3消防标准 102.4排泥水处理标准 102.5工程防洪标准 102.6工程抗震标准 112.7结构设计标准 112.8自动化控制目标 11第三章工程设计 123.1设计原则 123.2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123.3取水泵船 123.4净水厂工程 133.4.1设计规范 133.4.2水厂布置 143.4.3净水处理工艺设计 163.4.4结构设计 253.4.5电气设计 313.4.6自控设计 373.4.7通风设计 423.4.8消防设计 43第四章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 454.1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规范 454.1.1工艺专业 454.1.2结构专业 454.1.3电气专业 454.2工艺专业施工注意事项 464.2.1注意事项 464.2.2其它 474.3建筑专业施工注意事项 474.3.1建筑施工一般要求 474.3.2配件固定方式 484.3.3其它 484.4结构专业施工中注意事项 484.4.1采用施工及验收规范 484.4.2施工要求 484.4.3验收 524.4.4沉降观测 544.4.5其他 544.5电气专业施工注意事项 544.5.1设计界面的结合部 544.5.2与设备施工方的施工配合 544.5.3电缆布放排列原则 554.5.4进出建(构)筑物的管线防水施工 554.5.5施工预埋预留配合 564.5.6隐蔽工程记录 564.5.7设备防护等级 564.5.8配电室的等级要求 574.5.9施工安全 574.5.10其它 57第五章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585.1工程施工总体要求 585.2工地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585.3狭窄空间的工作注意事项 585.4在生活污水管内或其附近工作注意事项 595.5雨季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措施 59第六章存在问题与建议 61第七章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要求 627.1总体说明 627.2机械设备专用技术规定 627.2.1离心清水泵 627.2.2快速搅拌器/慢速搅拌器 637.2.3气动/电动阀门 637.2.4污泥浓缩脱水系统设备 637.2.5加药系统 647.2.6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647.2.7沉淀池刮泥机 647.3电气设备工程 657.3.110kV高压开关柜 657.3.2低压开关柜 657.3.3变压器 667.3.4柴油发电机 667.4自动化系统 66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1.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项目业主:项目名称: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地点:1.1.2工程性质增容扩建项目1.1.3服务范围水厂服务范围主要为新津区及周边各乡镇。1.1.4建设规模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增容扩建项目总规模10万m3/d,一期土建规模10万m3/d,设备安装5万m3/d。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包括:完成一期未安装的5万m3/d的设备和管路、电气自控系统。包含取水浮船、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送水泵房、加药间、加氯间工艺设备及配套的电气自控系统安装。1.1.5水厂厂址及用地1.1.6水源取自金马河,位于现状花源水厂的取水口处。1.1.7水压标准水厂出厂水的供水压力不仅要满足工业水最不利点自由水头20m的要求(1~3层工业厂房),还需要满足生活水最不利点自由水头28m的要求(6层楼高),从而保证新津区基本供水压力需求。因此,最不利自由水头按28m考虑。1.1.8水质标准水厂建成后出厂水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各项水质指标要求。1.1.9推荐工艺方案净水处理工艺:浮船式取水头部+配水井+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次氯酸钠消毒+送水泵房。废水处理工艺:排泥水收集+污泥浓缩池+离心式泥处理系统+泥饼外运。1.1.10工程内容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包括:完成一期未安装的5万m3/d的设备和管路、电气自控系统。包含取水浮船、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送水泵房、加药间、加氯间工艺设备及配套的电气自控系统安装。水厂输配水管线另外立项建设,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1.2设计依据1.2.1水质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5)《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GB11729-89);(6)《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7)《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1.2.2相关标准规范(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年4月);(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GB50015-2003);(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2)《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13)《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CJJ58-2009);(15)《城镇供水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CJ/T3019-93);(1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8)《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2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22)《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2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24)《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2012年11月。(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2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3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2)《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3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1.2.3相关资料、文件《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初步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2年6月)《新津县花源镇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增容扩建项目施工图》(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11月)《成都市给水规划(2020~2035年)》(审定稿),(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1年9月)现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规定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3.1地理位置新津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地跨东经103°42′13″——103°55′59″,北纬30°19′49″——30°31′32″。全县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土地方圆,板图形状如心肺。东邻双流,西界大邑、邛崃,南接彭山,北毗崇州。新津素有成都南大门之称,距成都市约36公里,离西南航空港20公里,有川藏线、大件公路、成乐成雅高速公路和成昆铁路穿境而过,是成都市至峨眉山、乐山、雅安、攀西等国家级旅游线必经之地,还设有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交通优越,历来为川西南的交通枢纽。1.3.2历史沿革新津区古为蜀国地。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清道制,置府、州(厅)以统县,隶于省。新津属成都府而隶于四川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25日,新津解放。196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津县建制,并入大邑县(新津区在1959年6月即与大邑县合署办公)。原县治城关镇改称新津镇。1962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新津县建制(1962年4月,新津已与大邑县正式分开办公)。新津镇复名城关镇(1980年更名为武阳镇,1992年又更名为五津镇),仍为县治所在地。1983年7月,实行市管县,撤销温江专区建制,新津县属成都市辖县。1.3.3行政区划与人口新津位于四川省西部,成都市南部,现辖6个街道(五津街道、花源街道、新平街道、永商街道、邓双街道、花桥街道)5个镇(普兴镇、金华镇、兴义镇、方兴镇、安西镇)1个乡(文井乡),面积330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五津街道。2017年,全县户籍人口31.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45万人,乡村人口17.27万人;男性人口15.59万人,女性人口16.12万人。全县出生人口3853人,人口出生率12.37‰;死亡2563人,死亡率6.62‰,人口自然增长率5.75‰。1.3.4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新津区以平原为主,间有浅丘、台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以0.22%的坡度缓慢降低,整个地势起伏不大。全县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由70%的平坝、约252.86平方公里,20%的丘陵、约77.24平方公里和10%的水面构成。海拔高度442-673m,高差为231m,平坝主要分布在县境中、西北和东部部分地区,丘陵分布在东部边缘及南部部分地区。县境东南一脉为牧马山台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3%,海拔一般为450-500m间。县境西南为长丘山丘陵,属邛崃山余脉,包括天社、狮子、象鼻、九莲、朱家等山,其中象鼻山海拔673m为县境内最高峰。牧马、长丘两山在地质构造上均属龙泉山褶断带。供水区域位于成都平原的南部台地地区,工程地质岩组属于松散岩类,为台地冲积松散—稍密实粘砾土、砂砾卵石岩组。地质状况良好,未曾有不良地质现象发生。表层多为棕黄至褐黄色粘土、砂质粘土,下部为中下更新统黄褐色夹泥沙砾石及风化的含砂粘土砾石。属于台地区裂隙,地下水资源贫乏,开采条件不良,为农灌不良区。黄色粘土或粘土砾石,最大厚度为20m,地下水主要贮藏于下伏的基岩风化裂隙内,水量小,具承压性,单井出水量10—200m3/d。成雅高速路以西高差相差约30m,内部具备明显的谷地特征,谷地以东有高程较高的台地一处,西侧临岷江及杨柳河区域出现明显坡降,形成低洼区。总体上呈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西高差最大处约50m,整个区域以浅丘地貌为主,西侧洼区较为平坦,中部和北部丘区属于牧马山山脉,东部基本为浅丘。2.地震区划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对场地影响较大的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但震中均距离工程区较远,对场地的影响烈度均未超过7度。3.水文状况(1)地表水新津境内诸河属岷江水系,可分岷江正流及其支流。支流中有的是常年自然河如西河、南河,有的是岷江的分支河如金马河、杨柳河,以及季节性自然河如龙溪河。以上诸河除季节性自然河外,在新津均属过境河道,都在新津五津镇东南汇合。另外还有一些灌溉渠和区间排洪渠、鱼塘星罗棋布。(2)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块碎石土中的孔隙潜水。其透水性较强,赋水性较好。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径流补给,水位随季节改变而变化,地下水位年变幅约2m~5m左右。根据邻近工程水质分析成果资料表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属HCO3•SO4-Ca型水,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3)水文特征新津区境内河流径流丰沛,但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的年内分配状况大体与降雨量的年内变化相应。根据暴雨洪水发生的规律和天气变化的因素,汛期为5~10月。汛期水位变幅较大,金马河的水位变幅约为6~8m。新津区境内河流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量级的大小,受鹿头山暴雨和青衣江暴雨的影响。岷江上游洪水中,融雪径流占的比重较大,基流较高。上游洪水主要来源于鹿头山暴雨区。如果汶川以上与鹿头山暴雨区同时发生较大降雨时,则易形成岷江上游的恶劣洪水。其特点是:峰高量小,历时短、涨落快。例如1964年7月20日~22日,在汶川以上较大范围内普降日雨量为40~50mm的大雨,同时在鹿头山暴雨区降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渔子溪、寿溪、白沙河一带,最大24小时雨量,渔子溪228.4mm,寿溪273.5mm,杨柳坪191.9mm,在二王庙出现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达7700m3/s。使岷江中游上段都江堰至新津90%以上的堤防工程被冲毁,紧靠金马河左右岸的江安、杨柳、黑石、羊马等干渠均受洪水袭击,造成解放以来最大的流域性洪水灾害。因太平洋暖湿气流西进抬升形成的降雨和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阻塞形成的降雨,常在不同时期发生在岷江中下游不同的地区。所以岷江上、中、下游不同河段,洪水重现期有所不同。5.气象特征供水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春干燥,夏季暴雨,秋天阴雨连绵。其主要气象要素情况如下:(1)气温:年平均气温16.5℃,最高36.3℃,最低14.7℃。气温变化趋势冬季趋暖,夏季趋凉。(2)湿度:多年年均相对湿度82%,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86%,1月份平均相对湿度80%。(3)风象:风向以东北风居多,静风率38%一般在3级以下,17m/s左右的7、8级风每年也有一定时间出现。(4)降水:连续降雨29.7mm,年平均降雨量965.5mm。最高年降雨量为1226.6mm。(5)气压:大气压16.8mm汞柱。(6)日照:年平均日照数为1156小时,日照率为26%,无霜期297.7天,相对湿度84%。1.3.5经济概况2017年,新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7.63亿元,增长4.6%;二产业增加值178.91亿元,增长10.6%;三产业增加值104.90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比重5.8:59.4:34.8,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59.5%、37.7%。2017年全县累计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含外商、港澳台经济)232.36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7.1%。其中: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40亿元,同比增长3.4%;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64.46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民营工业经济增加值156.72亿元,占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的93.0%,同比增长12.7%;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1.50亿元,同比增长9.5%。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5.09亿元,增长19.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亿元,增长10.9%。全年财政支出60.14亿元,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94亿元,增长6.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7.68亿元,下降2.8%;其中住户存款199.42亿元,增长12.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5.13亿元,增长4.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5.5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48.5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技改投资163.04亿元,增长7.3%;工业投资196.13亿元,增长32.1%;农业投资完成13.83亿元,增长23.8%;服务业投资(扣商品住宅)130.43亿元,下降4.2%;民间投资完成228.33亿元,增长14.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21.12亿元。分产业看,一产业完成投资13.83亿元,增长23.8%;二产业完成投资196.13亿元,增长32.1%;三产业完成投资141.2亿元,下降0.5%。2017年,全县从业人员19.9万人,其中一产业从业人员5.04万人,二产业从业人员7.13万人,三产业从业人员7.7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1.4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4.1新津区供水现状新津区城乡供水主要由新津海天水务有限公司自来水厂(下文简称海天水厂)和四川省新津区花源自来水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花源水厂)分片区供水。其中海天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6.5万m3/d,花源水厂设计规模为2万m3/d;地下水厂(平时未生产,作为应急水源)设计供水规模为0.8万m3/d。另有工业水厂一座(菲德勒水务(成都)有限公司),承担原工业园区B区(金马河西岸)部分企业的用水。新津区主要水厂分布见下图所示。新津区城区包括五津镇、邓双镇和新平镇,目前由海天水厂供水;在其他的9个乡镇中,安西、永商、方兴、文井、金华、花桥部分由海天水厂供水,花源、花桥部分、兴义、普兴由花源水厂供水。1.4.2花源水厂供水现状新津区花源水厂始建于2000年5月,生产能力和供水能力达到2万m3/d,主要生产工艺为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加压后输水至用户,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水厂水源地为采砂后形成的天然水池经清掏整改而成的原水蓄水池,水面近100亩,水深约30m,原水池蓄水能力约100万立方米。2011-2012年还建成了一根DN800金马河备用水源引水管,以备枯水期和应急备用时启用。该水源地紧邻金马河,原水来自河床和地下渗水,四级清澈,水量充沛,水质优良,符合国家供水水源卫生标准,属地表水Ⅲ类水源。花源水厂扩建工程设计规模10万m3/d,一期实施全部土建及5万m3/d的设备,目前正在进行施工收尾阶段。1.4.3存在问题1.花源水厂建成至今已有近20年,设备老化较为严重,部分设备不能正常运行。2.最初设计时,水厂仅有三组无阀滤池,随着产水量的增加,又增加了三组过滤罐,导致运行管理维护较为复杂。3.清水池池容仅有800m3,按设计规模20000m3/d计算,调节容积偏小。4.水厂未考虑原水水质恶化时的应急处理预案。5.现阶段花源水厂供水能力及供水范围均较小,由于城市发展迅速,新津区用水量迅速增加,根据新津区总规及各区控制性详规,水厂的规模不能够满足规划2020年新津的需水量要求。1.5对初步设计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本项目初步设计总规模10万m3/d,一期土建规模10万m3/d,设备安装5万m3/d。二期新增设备安装5万m3/d。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及批复内容一致。2、净水处理工艺:浮船式取水头部+配水井+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次氯酸钠消毒+送水泵房。废水处理工艺:排泥水收集+污泥浓缩池+离心式泥处理系统+泥饼外运。施工图所采用的主体工艺与初步设计及批复意见一致。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册设计说明书第二章工程设计标准2.1工程建设标准水厂建设应执行《城市给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中的各项标准要求。2.2水量、水质和水压标准2.2.1水量标准花源二水厂总规模10万m3/d,一期土建规模10万m3/d,设备安装5万m3/d。二期新增设备5万m3/d。2.2.2水压标准水厂出厂水的供水压力不仅要满足工业水最不利点自由水头20m的要求(1~3层工业厂房),还需要满足生活水最不利点自由水头28m的要求(6层楼高),从而保证新津区基本供水压力需求。因此,最不利自由水头按28m考虑。2.2.3水质标准水厂建成后出厂水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各项水质指标要求。2.3消防标准市政消防给水由自来水供水系统提供。室外消防给水标准按照国家规范,采用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60L/s。采用按低压消防10m水压考虑。2.4排泥水处理标准由于水厂周围无市政管网,根据环评要求,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需自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处理后尾水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生活污水厂排放标准。2.5工程防洪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以及新津城市防洪标准的规定,确定本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进行设计。2.6工程抗震标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进行抗震设计的基本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以及《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的要求,对于生产性主要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提高一度(即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其余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2.7结构设计标准1、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采用γo=1.0。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采用γo=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结构构件耐火等级为二级,构(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类别:生产性主要建(构)筑物为乙类,其余为丙类。3、裂缝最大宽度限制值:水处理构筑物根据其有可能接触的水质情况限制裂缝宽度不超过0.20mm;对建筑物构件根据其环境类别,限制裂缝宽控制为不超过0.20~0.30mm。4、地下水池类构筑物的抗浮水位按地质勘察资料所提供有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和50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的二者较大值取用。2.8自动化控制目标采用技术先进、便于运行管理的工艺流程,应用先进设备对净水厂的主要生产工艺实行自动化管理。运用数据采集检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自动控制,科学调度。第三章工程设计3.1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从新津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城镇的发展相协调,最大程度地发挥本项目的工程效益。(3)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的水处理工艺,确保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从而发挥较高的投资效益。(4)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程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5)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使供水系统与净水厂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3.2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1)工程建设规模新津县花源镇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增容扩建项目总规模10万m3/d,一期土建规模10万m3/d,设备安装5万m3/d。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规模为5万m3/d。2)主要工程内容花源自来水厂二期新增设备安装工程包括:完成一期未安装的5万m3/d的设备和管路、电气自控系统。包含取水浮船、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送水泵房、加药间、加氯间工艺设备及配套的电气自控系统安装。3.3取水泵船取水泵船为一座船体,平面尺寸为L×B=33.2×12.5m。泵船设计规模10万m³/d,新津县花源镇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增容扩建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规模5万m³/d。本次新增部分设备,使泵船取水规模达到10万m³/d,同时新增移动检修平台1个。主要新增设备:卧式单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3台,Q=1125m3/h,H=21m,N=90kw双法兰松套传力补偿接头3个规格DN450PN=1.0Mpa静音式止回阀3个规格DN450PN=1.0Mpa手电两用蝶阀3个规格DN450PN=1.0Mpa移动检修平台1个AXB=5X6m3.4净水厂工程3.4.1设计规范1、水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5)《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GB11729-89);(6)《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7)《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2、给排水专业(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年4月);(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GB50015-2003);(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2)《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13)《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09);(14)《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9);(15)《城镇供水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CJ/T3019-93);(1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8)《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2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22)《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2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24)《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2012年11月。3.4.2水厂布置3.4.2.1水厂平面布置净水厂厂平面在规划的用地范围线内布置,厂平面布置遵循如下原则:a按功能分区相对集中布置,各功能分区之间用绿化带分隔、用道路将其连接。b在保证必需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尽可能紧凑地布置构(建)筑物,并考虑一二期结合、工程分期实施的可能性。c水处理构筑物布置力求流程顺畅,避免迂回。d厂平面交通、运输、施工方便。e节约用地,因地制宜,运转经济。根据净水厂推荐工艺流程进行了厂平面布置。厂平面分为4个主要区域:厂前区、净水处理生产区、泥处理区、预留深度处理区。生产区内布置配水井、粉末活性炭及高锰酸钾投加间、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及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反冲洗泵房、清水池、送水泵房、加药间等;厂前区内布置综合楼、门卫等;泥处理区内布置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深度处理区为远期择时建设。各处理区功能分区明确、相对集中布置,便于工作、管理。各区之间用绿化带相隔,用道路相连接。厂前区布置在大门处,紧靠规划道路,交通十分通畅,厂前区与生产区是隔离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人员对生产的干扰。生产区充分考虑一、二期结合,便于分期建设。本项目一期工程(新津县花源镇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增容扩建项目)已完成全厂土建施工,厂区平面布置已完成。3.4.2.2净水厂管线设计净水厂管线布置包括原水管线、工艺生产管线、生产废水管线、滤池排泥水管线、回收水管线、厂区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厂内自用水给水管线,以及加药加氯管沟、电缆沟等。厂内工艺生产管线、生产废水管线、回收水管线、滤池水冲管、滤池气冲管、污泥管线采用钢管,管径为D720X9~D1420×12。厂区雨水管线为d200~d1000,采用钢筋砼Ⅱ级管;厂区雨水排入厂区对面的水塘。厂内生活污水管线d300,采用钢筋砼Ⅱ级管,排入厂内化粪池处理,经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厂内自用水给水、消防共用一个管道系统,该管道在厂内形成环网,干管直径DN150,采用PE给水管,供水量和水压满足消防要求。加药加氯管沟为0.4x0.4~0.8x0.4,砖混结构,车行道下采用钢筋砼结构,设有盖板,便于检修。电缆沟L×B=1.0×0.8m砖混结构,设有盖板,便于检修,车行道下采用电力排管。本项目一期工程(新津县花源镇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增容扩建项目)已基本完成全厂厂平管道施工,本项目仅需完善加药管沟内二期加药管道、新增污水处理设备管道的安装。3.4.2.3净水厂竖向设计净水厂所处地形高程介于474.4~473m,最大高差1.4米,场地高程变化较小,因此现状地面高程能满足防洪要求。净水厂竖向设计应综合各种因素统筹考虑,竖向设计遵循如下原则:a主要构筑物应座落在老土上,以减少地基处理费用。b在满足生产及管理的前提下,净水厂各分区考虑一定高差,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c构筑物埋深适当、场地设计标高合适,厂区与周边道路衔接方便。d合理考虑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的预留水头,降低能耗。考虑到厂区与周边道路的衔接、洪水位以及尽可能减少挖填方,整个净水西南高东北低,从南到北缓坡设计,从西到东阶梯设计。这样使所有构筑物埋深适当,节省了土建造价,减少了挖填方量。根据以上原则净水厂地面高程控制在474.50~473.50m净水厂总体水力流程为:提升泵房配水井→预沉及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按重力流水头逐渐降低。净水厂总水头损失为4.65m。3.4.3净水处理工艺设计3.4.3.1配水井配水井为一座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设计规模10万m³/d,尺寸L×B×H=10.20×6.75×8.90m。一期土建已完成,已安装的主要设备为:双法兰软密封手动蝶阀(DN1000)1个;手电两用铸铁镶铜圆闸门4套,双法兰限位伸缩接头(DN1000)1个;在线PH计1套;在线浊度仪1套;超声波液位计1套。一期项目土建、设备均按照10万m³/d建设,本项目不再增加设备及管路。3.4.3.2机械絮凝斜管预沉池1.功能为第一级沉淀池,在原水浊度较高时使用。若原水浊度低于20NTU时,原水可不进入预沉池,直接进入第二级沉淀池。预沉池设计总规模5万m3/d,自用水系数取1.08,分两座,单座规模为5万m3/d。通过机械搅拌使絮凝剂与水混合均匀,通过絮凝反应,使原水中的胶体、小颗粒杂质等形成沉降絮凝更好的絮体,在预沉池内予以去除,去除水中的杂质,降低浊度,然后进入机械絮凝斜管沉淀池,进一步处理。2.构筑物絮凝池与预沉池合建,共2座,每座分2组,单座规模5万m3/d,一期工程完成了两座预沉池的土建,设备仅安装了其中一座,本项目完成另外一座(5万m3/d)的设备及管路、电气、自控系统。合建单座总尺寸:L×B×H=21.3×(19.4~21.7)×(7.35~7.55)m1、混合絮凝区 设计参数:混合形式采用立式机械混合,设混合区一格,单格尺寸2.0×2.0m,有效水深4.65m,水力停留时间1.0min,G值200~500s-1,每组设快速搅拌器1台,搅拌功率3.0kW。絮凝段采用机械絮凝方式,每组设絮凝区1格,单格尺寸5.8×5.8m,有效水深7.0m总水力停留时间12.3min,每组设慢速搅拌器1台,单台搅拌功率2.2kW。2、沉淀区设计参数:沉淀区表面负荷为9.3m³/(m².h)。斜管沉淀池单格尺寸L×B×H=11.6×10.6×7.35m,有效水深4.17m。3、二期安装主要设备为:混合区:快速搅拌器,N=3.0kW,共2套;絮凝区:慢速搅拌器,N=2.2kW,共2套。沉淀区:蜂窝斜管:246m2,φ=35mm,α=60°,L=1m3.4.3.3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1.功能通过机械搅拌使絮凝剂与水混合均匀,通过絮凝反应,使原水中的胶体、小颗粒杂质等形成沉降絮凝更好的絮体,在沉淀池内予以去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降低浊度,使出水浊度在5NTU左右,然后通过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无法沉淀的残留病毒、细菌等杂质。2.构筑物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共2座,分2组,单座规模5万m3/d,一期工程完成了两座沉淀池池的土建,设备仅安装了其中一座,本项目完成另外一座(5万m3/d)沉淀池的设备及管路、电气、自控系统。单座总尺寸:L×B×H=34.2×21.9×(4.9~7.7)m1、絮凝区设计参数:混合形式采用立式机械混合,每组设混合区一格,单格尺寸2.3×2.3m,有效水深4.05m,水力停留时间1.1min,G值200~500s-1,每格设快速搅拌器1台,搅拌功率5.5kW。絮凝段采用网格絮凝方式,絮凝区共22格,单格尺寸1.6×1.6m,有效水深6.0m。絮凝器总反应时间T=18.0min2、沉淀区设计参数:沉淀区表面负荷为5.6m³/(m².h)。斜管沉淀区单格尺寸L×B×H=19.0×10.75×4.9m,有效水深4.4m。3、二期新增主要设备如下:混合区:快速搅拌器,N=5.5kW,共2套;絮凝区:密网格,A×B=1.6×1.6m,过网流速0.27m/s,共70块;密网格,A×B=1.6×0.85m,过网流速0.27m/s,共10块;疏网格,A×B=1.6×1.6m,过网流速0.22m/s,共42套。沉淀区:蜂窝斜管:409m2,φ=25mm,α=60°,L=1m液压往复式池底刮泥机:B=10.3mL=22.2mN=4.0kW,2台。3.4.3.4V型滤池(1)设计水量及滤速本工程共设V型滤池1座,共8格,土建规模10万m3/d,一期工程完成了10万m3/d的土建,设备仅安装了5万m3/d(4格),本项目完成另外4格(5万m3/d)滤池的设备及管路、电气、自控系统。设计滤速为6.51m/h,一格检修时强制滤速8.68m/h。土建尺寸L×B×H=62.4×20.9×(4.9~5.7)m设计进水浊度:3NTU;出水浊度:<0.5NTU;反冲周期:24~36小时过滤水头:2.4m;滤料层厚度:1.2m;滤料粒径:d10=0.9mmK60<1.6;(2)土建尺寸单格滤池有效面积为84m,单格池平面尺寸为L×B=14×7.2m,池总深度3.60m,其中承托层厚0.10m,过滤砂层厚1.2m,滤料以上水深1.25m,池体超高0.65m(3)反冲洗参数反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如下:反冲洗设计参数表。冲洗方式先气冲洗气水同时冲洗后水冲洗表洗强度L/s.m2冲洗时间min气强度L/s.m2水强度L/s.m2冲洗时间min强度L/s.m2冲洗时间min强度L/s.m2时间反冲洗13~17213~171.5~243.5~4.551.4~2.3全程(4)二期增加的主要设备气动方闸板b×h=600×6004套气动方闸板b×h=300×3004套双偏心气动调节蝶阀DN450P=1.0MPa4套双偏心气动蝶阀DN500P=1.0MPa4套双偏心气动蝶阀DN300P=1.0MPa4套双偏心气动蝶阀DN350P=1.0MPa4套气动方闸板b×h=400×400H=1.2m4套砂砾支承层1~2mm18m3砂砾支承层2~4mm18m3滤料416m3超声波液位计4套浊度计4套电动葫芦G=1.0TH=6m2套3.4.3.5清水池清水池设计结合水厂总平面布置,清水池1座。按10万m3/d规模一次建成,设计调节容量为17500m3,平面尺寸为42.8×90.6m,有效水深4.80m。清水池分为独立2格,每格池内设导流墙,并设置溢流管、通气管、人孔及检修孔。清水池内设有液位计,以便对清水池水位进行检测和显示,并可以进行高、低水位报警。主要设备:潜水放空泵:Q=485m3/h,H=8m,N=15kw,共2套,1用1冷备。一期项目土建、设备均按照10万m³/d建设,本项目不再增加设备及管路。3.4.3.6反冲洗泵房为一座半地下式建筑物,平面尺寸为23.1×12.6m,地下部分深3.65m,钢筋砼结构,地面以上层高6.0m,框架结构。该建筑物内设置滤池气水反冲洗的气冲系统和水冲系统。气冲系统设置三叶罗茨鼓风机2台(1用1备),性能参数为:Q=74.5m3/min,P=58.8kPa,电机功率N=110KW;水冲系统设置卧式离心泵3台(2用1备),Q=610m3/h,H=14.5m,N=37kW。水泵采用自灌式启动,在通向滤池的反洗水管和反洗气管上分别设置测量水、气流量的电磁流量计和气体流量计。另外,还设置排除室内积水的潜水排污泵1台,性能参数为:Q=15m3/h,H=10m,电机功率N=1.1KW;设置安装及检修设备时起吊设备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1套,起重量2T,起升高度7.0m,跨度6.0m。一期项目土建、设备均按照10万m³/d建设,本项目不再增加设备及管路。3.4.3.7送水泵房及吸水井送水泵房土建设计规模10万m3/d,设备分两期安装。送水泵房平面尺寸:34.2×12.6m,总高12.35m,其中地上7.2m,地下5.15m,框架结构。变配电间平面尺寸:16.2×12.6m,总高3.2m,框架结构。一期已安装的主要设备为:1)卧式双吸离心泵(配套电机):Q=1210m3/h,H=55m,n=990rpm,η=78%,NPSHr=4.2m,电机N=250kw,共3套,2用1备。2)卧式双吸离心泵(配套电机):Q=605m/h,H=55m,n=1480rpm,η=83%,NPSHr=3.8m,电机N=160kw,共2套,1用1备。3)潜水排污泵:Q=20m/h,H=11m,N=1.1kw,n=2840rpm,共2套,1用1冷备。4)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Lk=8.0m,W=5t,起吊高度H=12m,N=2×1.5kw,1套。5)送风轴流风机:Q=9500m3/h,H=17.0mmH2O,N=1.5kw,4台。6)送风轴流风机:Q=11300m3/h,H=18.2mmH2O,N=1.5kw,4台。二期增加的主要设备如下:1)卧式双吸离心泵(配套电机):Q=1210m3/h,H=55m,n=990rpm,η=78%,NPSHr=4.2m,电机N=250kw,共2套,共4用1备。3.4.3.8粉末活性炭及高锰酸钾投加间、加氯间本工程共设粉末活性炭及高锰酸钾投加间、加氯间一座,L×B×H=41.65×8.1×(6.6~12.1)m,土建按10万m3/d一次建成,粉末活性炭及高锰酸钾投加间设备一次安装完成,加氯间设备分期安装。a.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投加于配水井前进水管上,粉末活性碳投加量10~40mg/L。选用30m³的料仓,配合4m³的溶药罐(设备的间歇运行时间为20~30min),粉末活性炭投加泵采用软管泵,单泵流量Q=4000L/H,H=0.3MPa,设置2台,1用1备。b.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投加系统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主要是去除源水中的藻类、臭和味等,高锰酸盐最大投加量2.0mg/L。高锰酸钾总投加量≤2.00mg/l(22.8kg/h)。设高锰酸钾一体化药液配制装置1套。制备能力2~10kg/h。设置高锰酸钾投加数字计量泵2台,1用1备,单台流量Q=400L/h,H=0.3MPa。c.消毒间内设有次氯酸钠加药设备。设计有效氯投加量为:前氯量3.0mg/L,后加氯量2.0mg/L投加采用成品液体次氯酸钠,浓度10%。一期安装主要设备为:NaClO储存罐2套V=5000LNaClO投加计量泵2台1用1备Q=220L/h,P=4bar,N=0.35kw用于前加氯;NaClO投加计量泵3台2用1备,Q=220L/h,P=4bar,N=0.35kw用于后加氯及中间加氯。二期增加设备为:NaClO投加计量泵3台Q=220L/h,P=4bar,N=0.35kw用于后加氯及中间加氯。3.4.3.9加药间本工程设PAM、PAC加药间1座,加药间总设计规模为10万m3/d,土建近期一次建成,一期设备已按5万m3/d安装;本次设计为二期,规模5万m3/d,增加二期PAC、PAM投加系统。PAC最大投加量100mg/L(液体商品),平均投加量30mg/L,投加浓度3.3%(纯Al3O2)。PAM最大投加量0.5mg/L,投加浓度0.1%-0.2%,采用固体粉末溶解后投加。PAC投加系统增加设备:PAC投加计量泵2台:Q=1500L/h,P=3bar,电动机功率N=2.25kw,投加至预沉池PAC投加计量泵2台:Q=2000L/h,P=3bar,电动机功率N=2.25kw,投加至沉淀池。PAM投加系统增加设备:PAM投加螺杆泵2台:Q=600L/h,P=2bar,N=1.25kw3.4.3.10排泥排水池排泥排水池收集滤池冲洗废水及絮凝沉淀池排泥水,滤池反冲洗废水经提升回流至水厂配水井,排泥水经提升后送至污泥浓缩池。一期土建已完成,土建按10万m3/d一次建成,钢筋砼结构,平面总尺寸为36.23×10.00m,排水池有效水深5.90m,池总深7.05m,排泥池有效水深4.25m,池总深6.50m。设备分期安装,一期设备安装规模5万m3/d,本次本工程仅新增设备,设备安装规模5万m3/d,施工完成后排泥排水池总设备安装规模为10万m3/d。本项目二期主要增加设备为:潜水排污泵1台,水泵性能参数为:Q=110m3/h,H=10m,N=7.5KW。潜水排污泵1台,水泵性能参数为:Q=50m3/h,H=18m,N=7.5KW。3.4.3.11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将含水率为99.2%~99.9%的絮凝沉淀池排泥水进行浓缩,使低泥含水率达到95.5%~97.0%,以满足脱水机对进泥水中固体含量的要求。土建按10万m3/d一次建成,设备一期安装完成。设浓缩池2座,单池尺寸为12.0×12.0m,有效水深5.5m,超高0.4m,池总高5.9m,钢筋砼结构。单格池内设置中心传动浓缩机1套,直径D=12.0m,线速度v=1~1.5m/min,N=0.75kW。浓缩池出泥含水率为95.5~97.0%,上清液排入雨水检查井。一期项目土建、设备均按照10万m³/d建设,本项目不再增加设备及管路。3.4.3.12污泥平衡池及污泥脱水机房土建按10万m3/d已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本次在已建脱水间内新增设备及设备基础。1设计参数根据实测的原水水质数据,水厂进水浊度不大于40度。每日处理干污泥量:6.7tDs/d。进泥含水率:97~98%泥饼含水率:≤80%固体含量回收率:>98%,分离水SS值≤400mg/L聚合物投加量:0.4~1.2kg/h(干粉)每小时进泥量为:Q=15.0m³/h每天工作时间:8-12h2构(建)筑物污泥脱水间1座,单层建筑物,平面尺寸为:L×B=27.6×14.0m,层高6.7m,框架结构。3一期已安装的主要设备包含:1)离心式污泥脱水机:处理能力Q=7.5m³/h(湿泥),电机功率为25kW,共2台,1用1备。2)污泥凸轮泵(离心机进料泵):Q=7.5m³/h,P=2bar,电机功率N=2.5KW,共2台,1用1备。3)污泥凸轮泵(污泥平衡池进泥泵):Q=7.5m³/h,P=2bar,电机功率N=2.5KW,共2台,1用1备。4)污泥切割泵:Q=7.5m³/h,N=1.5kW,共2台,1用1备。5)PAM投加系统:干粉制备量3kg/h,制备浓度0.5%,稀释浓度0.1%,N=2.5kW,共1套,含聚合物的配制和投加。6)药剂投加泵:Q=0.15~1m3/h,P=3bar,N=1.1kW,共2台,1用1备。7)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配MD1型电动葫芦):起吊重量G=5t,起升高度H=9m,跨度L=5.0m,N=(2×0.4+7.5+2×0.8)kW,1台。8)MD1型电动葫芦:起吊重量G=1t,起升高度H=9m,N=1.5+2×0.2kW,1台。9)水平无轴螺旋输送机:Q=3m3/h,N=3kW,L=11m,共1台。10)倾斜无轴螺旋输送机:Q=3m3/h,N=8kW,L=5m,共1台。11)轴流风机:Q=7650m3/h,N=0.37kW,共4台。12)PAM在线稀释装置:Q=1500L/h,稀释浓度0.1%,共2台。4二期新增设备主要为:1)离心式污泥脱水机:处理能力Q=7.5m³/h(湿泥),电机功率为25kW,1台。2)污泥凸轮泵(离心机进料泵):Q=7.5m³/h,P=2bar,电机功率N=2.5KW,1台。3)污泥凸轮泵(污泥平衡池进泥泵):Q=7.5m³/h,P=2bar,电机功率N=2.5KW,1台。4)污泥切割泵:Q=7.5m³/h,N=1.5kW,1台。5)药剂投加泵:Q=0.15~1m3/h,P=3bar,N=1.1kW,1台。6)PAM在线稀释装置:Q=1500L/h,稀释浓度0.1%,1台3.4.3.1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水厂周围无市政管网,根据环评要求,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需自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处理后尾水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生活污水厂排放标准。根据环评要求,滤池反冲洗水进入回收水池,再经回收泵提升至配水井;沉淀池排泥水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脱水车间脱水,脱水车间滤液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自然水体;浓缩池上清液排入回收水池进行回收处理,经检测,若水质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标准,也可以排入厂区雨水系统;厂区生活污水及各车间污水集中收集进入一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按照原水浊度40度进行计算,当生产规模达到10万m3/d时,每天产生的滤液约为190m3/d,同时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5m3/d。水厂每天产生的生活生产废水最大不超过200m3/d。一期已购置处理能力为50m3/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套,主要用于处理厂区生活污水及各车间排放的污水;二期增加一套处理能力为200m3/d的污水处理设备一套,主要用于处理厂区生产废水。根据污水来源及性质,确定污水进出水水质如下表所示:生活污水进出水水质表水质指标类别BOD5CODCrSST-NT-PNH3N设计进水水质(mg/L)10030020040330设计出水水质(mg/L)63010100.31.5(3)处理程度(%)94.090.095.075.090.095.0(90)生产废水进出水水质表水质指标类别BOD5CODCrSST-NT-PNH3N设计进水水质(mg/L)2050400815设计出水水质(mg/L)63010100.31.5(3)处理程度(%)70.040.097.5/90.070.0(40)根据污水进出水水质要求,厂区生活污水进入一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厂区生产废水进入二期新增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建议生产废水处理工艺选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建议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主要设备如下:1)潜水搅拌机:D=220mm,转速=1400r/min,N=0.55kW,1套,配起吊设备;2)潜污泵:Q=10m3/h,H=9m,N=0.55kW,2台,1用1备;3)铸铁镶铜圆闸门:∅400,H=2.15m,1套,配手动启闭机;4)一体化处理设备:Q=200m3/d,N=4kW,1套。3.4.3.14辅助建筑物水厂辅助建筑包含综合楼,机修车间,门卫等。以上建筑均在一期建设完成,二期不再增设。3.4.4结构设计3.4.4.1设计原则1.结构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在满足工艺要求和建筑要求的前提下,遵循结构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可行,造价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2.结构设计需根据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资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技术水平,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环境保护,优化结构设计,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3.结构设计需按照现行国家设计规范和标准,使构筑物在施工、使用阶段均能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求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4.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满足规范对抗震设计要求。遵照有关抗震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基本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致损坏或不需修理便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构筑物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管网震害可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不致引发次生灾害;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构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或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严重损坏,管网震害不致引发严重次生灾害,并便于抢修、迅速恢复使用。5.满足规范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3.4.4.2主要设计依据《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建筑和市政工程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和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15)3.4.4.3地质条件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由依据本次勘察钻探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组成。现根据钻探情况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灰褐色,灰色,结构松散,稍湿,含有机质,表面长有植物,以黏土为主,含少量卵石,回填时间小于10年,固结程度差,均匀性差,场地普遍分布,钻孔揭露厚度0.50~3.30m。冲洪积层(Q4al+pl)粉土:褐黄色,灰褐色,稍密,稍湿,干强度低等,韧性低等,切面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呈似层状分布,局部表层夹薄层粉质黏土,钻孔揭露厚度0.30~1.40m。细砂:灰褐色,灰色,湿,松散,以石英,长石为主,级配不良,摇振反应中等,呈似层状及透镜体分布,厚度变化较大,钻孔揭露厚度0.30~2.20m。卵石褐黄色,灰褐色,湿,成分以石英砂岩、灰岩等为主,亚圆形,一般粒径20~80mm,最大粒径可达100mm。卵石颗粒以中风化为主,少量强风化或微风化。充填物以细砂、中砂为主,次为黏性土,含量约占20~45%。卵石层厚度不均,无规律。根据钻探揭露和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按《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规范将卵石层划分为:①松散卵石:卵石含量约占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分选性一般。N120≤4。②稍密卵石:卵石含量约占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分选性一般。4<N120≤7。③中密卵石:卵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冲击钻进较困难,7<N120≤10。④密实卵石:卵石含量大于总质量的70%,骨架颗粒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钻进极困难,N120>10。根据所搜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勘察结果显示,建筑场地地处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其中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其厚度大、水量较丰富,含水层渗透性较强。上层滞水呈孤岛状分布于上部填土中,水量小,无统一稳定水位,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本次勘察在部分钻孔中测得静止水位埋深为2.50~4.90m,标高为467.96~471.22m,高差3.23m。本次测得为枯水期水位。勘察场地的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是大气降水的下渗作用;排泄方式主要是地下径流、蒸发及人工开采。丰水期及枯水期,场地地下水水位升降幅度约1.0~2.5m。建议卵石层渗透系数取值宜为30.0m/d。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有关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g为重力加速度),抗震分组为第三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据钻探及地面调查,勘察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活动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通过现场勘探和调查,本场地不存在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值岩土名称重度γ(kN/m3)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s(M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o)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基床系数(MN/m3)素填土18.53.12.5510902粉土18.05.04.013161202细砂17.67.05.63.0349026松散卵石20.0161312516022稍密卵石21.0231923430026中密卵石22.0363034055028密实卵石23.04538455800303.4.4.4主要设计参数及计算1、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采用γo=1.0。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建筑结构构件耐火等级为二级,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主要参数土重度:天然重度18kN/m3;地下水以下的土取有效重度10kN/m3土主动侧压力系数:1/3构筑物顶板人行荷载:3~4.0kN/m2车辆荷载:公路-I级构筑物地面堆载:10kN/m2水重度:10kN/m3其余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3、设计计算结构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强度、稳定性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验算变形和裂缝。构筑物分别按池内有水池外无(水)土和池内无水池外有(水)土工况。池内最高计算水位按工艺提供有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地下水池类构筑物的池外水位按地质勘察资料所提供的年变化最高地下水位高程和50年一遇洪水位高程的较大值取用。构筑物不计侧壁摩阻力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为不小于1.10。构筑物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不小于1.30;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为不小于1.60。对大偏拉构件和受弯构件计算裂缝开展(对盛水构筑物限制裂缝宽不超过0.20mm);对小偏拉和轴心受拉构件进行抗裂度计算。3.4.4.5主要工程材料1、混凝土:垫层及填充层混凝土C20。构筑物底板、池壁、顶板等均采用C30防水砼,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6。水胶比不大于0.50。水泥用量不小于320kg/m3,且不大于360kg/m3。氯离子的最大含量不得大于0.1%。最大碱含量3.0kg/m3。砼中严禁采用氯盐配制的外加剂,外加剂的总碱含量不得超过1kg/m3砼,外加剂应满足规范《GB50119-2013》和规范《JGJ/T221-2010》要求。2、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大厂水泥。其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必须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要求。砼掺用外加剂时,水泥应按规范《GB50119-2013》要求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符合要求方可使用。3、砂石:配制防水混凝土的砂采用中、粗砂,必须是坚硬颗粒的天然砂,平均粒径不小于0.3,含泥量及云母含量不应超过3%。石子采用碎石或卵石,必须级配良好、强度高、结构紧密,吸水率不超过1.5%,含泥量不超过1.0%,粒径不应大于30mm,且不超过最小断面厚度的1/4。4、钢材:HPB300热轧钢筋,强度标准值fyk=300N/mm2;HRB400热轧钢筋,强度标准值fyk=400N/mm2;钢筋质量符合《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及《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规定。5、钢板和型钢采用Q235B。6、焊条:钢筋焊接焊条的选用及焊接质量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要求。7、砌体:M7.5水泥砂浆砌M15烧结页岩砖。3.4.4.6主要建构筑物选型主要构(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结构形式基础形式设防类别备注1废水调节池钢筋混凝土水池筏板基础丙2室外设备基础钢制设备筏板基础丙3.4.4.7基坑开挖本工程构筑物,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可优先采用放坡开挖施工。若基坑距离已建建构筑物、管线距离较近,无放坡开挖条件,则必须进行支护设计。深基坑的支护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做专门设计,基坑支护系统应确保基坑外原有建筑安全无损并保证基坑内人员安全施工。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周围已建建构筑物、边坡、道路、山体、管线等全程进行监测和保护。基坑施工应采取降排水措施,要求将地下水降低至最深坑底以下0.5m。降水系统的设置还应有减少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和道路等的影响的措施。3.4.4.8基础及地基处理本工程构筑物及管道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天然地基作基础持力层。当采用天然地基作基础持力层时,基础底面进入持力层顶面深度不小于300mm。对于厚度较薄的浅层局部软弱土,可采用换填砂卵石处理,既经济合理又施工方便。3.4.4.9结构措施抗震设防措施本工程构筑物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2.抗渗防裂措施根据规范对矩形构筑物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水池及地下室当地基土为土基时一般按:露天为20m,地下式为30m设置温度伸缩缝;当地基土为岩基时一般按:露天为15m,地下式为20m设置温度伸缩缝。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和聚硫密封膏止水。对因工艺要求和结构型式限制而超过上述伸缩缝长度限制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a)在温度应力影响较大的部位适当提高结构的配筋率。b)在结构的适当部位设置连续浇筑的膨胀加强带或后浇带。悬挑走道板纵向长度较长时,应设置伸缩缝,缝间隔10~12m。本工程单体长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不设缝。3.抗浮措施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一般优先采用结构自重和底板外挑土压重抗浮。地下水池类构筑物的抗浮水位按地勘资料所提供年变化最高地下水位高程和50年一遇洪水位高程的较大值取用。3.4.5电气设计3.4.5.1工程现状及电源本工程一期土建已按10万m³/d进行建设,一期设备安装按5万m³/d,本次工程按新增5万m³/d设备实施。本工程一期设置变配电站2座,现状1#变配电站位于送水泵房旁,设高压配电间、低压配电间、值班控制室;2#变配电站位于加药间旁,设低压配电间和值班控制室。1#变配电站内设2台1000kVA,2#变配电站内设2台500kVA绝缘树脂干式变压器及配套低压配电柜;其中1#变配电站还设有KYN28-12金属铠装高压配电柜为1#及2#变配电站内变压器供电并预留备用柜及远期柜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划由一路10kV专线做工作电源,暂时没有条件实施第二路10kV电源进线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