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 0196-2005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_第1页
YYT 0196-2005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_第2页
YYT 0196-2005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_第3页
YYT 0196-2005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_第4页
YYT 0196-2005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代替YY/T0196—19942005-12-07发布2006-12-01实施 I 1 1 1 24.1标记要求 2 2 24.3.1生物反应 24.3.2预连接导线安全性 2 3 3 3 3 45.4.1生物反应评价 4 46检验规则 4 5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制定说明 7 图1测定失调不稳定性/内部噪声的试验 3图2除颤过载试验电路(所有电容器和电阻器的误差为±10%) 4 不采用ANSI/AAMIEC12—2000中3.8包装袋的定义及相关要求 不采用ANSI/AAMIEC12—2000中4.2.1包装与贮存期限的要求 不采用ANSI/AAMIEC12—2000中4.4粘贴性能的要求 不采用ANSI/AAMIEC12-20 将YY/T0196---1994中偏置电流耐受度的试验由400nA直流电流持续作用4h更改为 1任何由传感元件和电解质组成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系统(参见3.4)都包括在本标准范围内。标准范围内。关于电解质组成的要求也不在本标准范围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GB/T16886(所有部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ISO10993,IDT)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9—1987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直流失调电压deoffsetvoltage由于电极半电池电位的不同而在胶对胶连接电极对之间形成的电压。电极系统electrodesystem由传感元件和由制造商随传感元件一起提供的或由制造商规定的电解质组成的装置。承受临床使用中出现的普通强度的直流电流时不会形成直流失调电压的电极。失调不稳定性offsetinstability2第5s,胶对胶连接的电极对的极化电动势的绝对值不超过100mV;在此后3整个持续时间内观测的电极对两端的电压变化应不大于100mV。3这一章包含了检验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的性能和安全的测试方法。这些试验方法和程序预期作为仲裁试验来确定是否符合第4章的要求;它们可以被用作设计规范,作为质量保证用途不一定是合通过检查来检验是否符合4.1的要求。所有试验应在23℃±5℃,相对湿度40%±10%的环境下进行。如果本标准中未另行规定,所有试验受试电极均应不少于25对。一对胶对胶连接的电极的阻抗可以通过施加一个已知幅度的正弦波电流并观察电极对两端的电压幅度来确定。阻抗的大小就是电压与电流的幅值之比。一个合适的电流源可以用一个正弦信号(电压)直流失调电压应使用两个胶对胶电极和一个最小输入阻抗10MQ,分辨率1mV或更高的直流伏特计组成回路进行测量。测量仪器施加于受试电极的偏置电流应小于10nA。应在1min的稳定期1MQ的示波器可以代替图1中的1MQ电阻。元件误差±10%。电容器应为无极性型。a)将一对电极胶对胶连接并连入试验电路(图2)b)至少将电容充电10s使其充分充电至200V;然后将开关SW1断开;c)保持开关SW2闭合足够长时间,以使电容迅速通过电极对放电直到电容电压小于2V。(时d)立即断开开关SW2,闭合SW3,以将电极对连接到失调测量系统;e)在开关SW3闭合后的第5秒和随后30s内的每10s记录电极失调量,精确到1mV。再重复f)对所有受试的电极对重复以上测试步骤。电容四次放电,每次放电后第5秒的失调电压应不4超过100mV,并且任何相邻的10s的差值(在最初5s时间后)应不超过±11mV(±1mV/图2除颤过载试验电路(所有电容器和电阻器的误差为±10%)使用由至少2V电压源和一个适当的电流设置电阻串联构成的电流源,将200nA直流电流施加在一对胶对胶连接的电极对上。电极对两端的电势应使用一个最小输入阻抗10MQ,分辨率5mV或通过检查来确定是否符合4.3.2的要求,并特别考虑在使用和试图用力连接具有危险能量的连接5表1检验项目平(RQL)按表2规定。FⅡ检验项目67洁。见A.4.3.1)。本标准中第3章规定的定义和缩写适用。造商在一个大包(或大袋)里放置了25个、30个,甚至50个电极电极性能有深刻影响。在1991年修改适用范围,将制造商安装和最终用户安装的电极系统包括在内89[1]BAKERCD,SCHOENBERG,AA,andBOOTHHE.TheDevelopmentofAdhesiveTestMeth-odsforDisposableECGElectrodes,FinalReport.UBTL77-5034.SaItLake[2]SCHOENBERGAA,etal.TheDevelopmentofTestMethodsforDisposaFinalReport.UBTLTR1605[3]SHEFFIELDLT,PRINEASR,COHENHC,SCHOENBERGAA.andFROEOptimalElectrocardiogtaphicTaskForceII-QualityofElectrocardiographicRecords.Amer,j.Cardiol.,1978,vol.4,nol,pp.146-57.[4]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MEDICALINSTRUCTION.Cartors,heartratemeters,andalarms.ANSI/AAMIEC13:1992.Arlington(Vir.):AAMI,1992.leadwires.ANSI/AAMIEC53:1995.Arlington(Vir,):AAMI,1995.AmericanNationalStand-ationofmedicaldevices-Part]:Evaluationandtesting.ANSI/AAMI/ISO10993-1ton(Vir.):AAMI,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