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_第1页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_第2页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_第3页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_第4页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

应用与管理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动态主要内容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动态一吉林省《基层抗菌药物检查标准》主要内容解读二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的重点四内容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动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按照:

《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标准》

吉林省卫生厅2014-7-16发布依据: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2.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标准(组成)60分20分20分管理

使用I类切口管理2015年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新动态(2015-8-27)1《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读(2015)

背景情况: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完善了有关管理法规制度、指标和技术规范,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的监测体系,并加大监管力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结合医药技术发展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管理要求。

主要内容:(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要求各地、各医疗机构强化有关法规制度要求的落实,对抗菌药物品种品规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评价等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鼓励地方借鉴“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提高法规要求的可操作性。

(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管理。

要求:1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等技术规范。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相应绩效分配、奖惩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积极性、主动性。3修订完善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及合理性、静脉输液抗菌药物占比、每床日静脉输液袋(瓶)数、应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以及处方点评比例等指标,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评价指标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

(三)切实作好处方点评工作。要求医疗机构组织各学科、各部门技术、管理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抽查和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抗菌药物处方权授予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四)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检测水平,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发挥药师队伍作用,加大科普宣教力度等。

(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菌耐药监测。要求有关医疗机构完善监测方案,对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有关信息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参加国家监测网络的相关监测。

(六)加大检查指导和公示力度。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情况,要在行业内进行公示;对工作不力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结构,对其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2起草背景:

2004年,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发布实施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的监测显示,我国各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组成与耐药性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修订工作组,根据细菌耐药变化趋势和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经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解读

主要内容: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预防用药原则、治疗方案的确定等。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建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业技术团队、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制订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三)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对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注意事项进行分类阐述。

(四)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包括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分析、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的药物选择、疗程和用法用量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切口类别切口类别定义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Ⅲ类切口(污染手术)

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适应证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适应证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治疗性用药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不属预防应用范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根据手术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用有效、针对性强、安全、使用方便、价格适当的品种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头孢过敏者:G+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

G-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针对MARS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时,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

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给药方案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给药时机: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需输注较长时间,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给药方案维持时间:覆盖时间包括手术全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手术时间>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神经外科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脑外科手术(清洁,无植入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脑外科手术(经鼻窦、鼻腔、口咽部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脑脊液分流术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脊髓手术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胸外科手术(食管、肺)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心血管手术(腹主动脉重建、下肢手术切口涉及腹股沟、任何血管手术植入人工假体或异物,心脏手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头颈部手术(恶性肿瘤,不经口咽部黏膜)

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3]±[5]甲硝唑,

或头霉素类

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或头霉素类结肠、直肠、阑尾手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3]

±[5]甲硝唑,

或头孢曲松±[5]甲硝唑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皮瓣转移术(游离或带蒂)或植皮术

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关节置换成形术、截骨、骨内固定术、腔隙植骨术、脊柱术(应用或不用植入物、内固定物)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外固定架植入术

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截肢术Ⅰ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开放骨折内固定术

Ⅱ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或角膜移植、泪囊手术、眼穿通伤)Ⅰ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局部应用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头颈部手术(经口咽部黏膜)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颌面外科(下颌骨折切开复位或内固定,面部整形术有移植物手术,正颌手术)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耳鼻喉科(复杂性鼻中隔鼻成形术,包括移植)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眼、耳鼻喉、口腔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经直肠前列腺活检

Ⅱ革兰阴性杆菌氟喹诺酮类[4]

泌尿外科手术:进入泌尿道或经阴道的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或前列腺切除术、异体植入及取出,切开造口、支架的植入及取出)及经皮肾镜手术

Ⅱ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或氟喹诺酮类[4]

泌尿外科手术:涉及肠道的手术

Ⅱ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有假体植入的泌尿系统手术

Ⅱ葡萄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氨基糖苷类,或万古霉素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经阴道加用甲硝唑),或头霉素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举宫器) 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头霉素类羊膜早破或剖宫产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人工流产-刮宫术引产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多西环素

会阴撕裂修补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3]

±[5]甲硝唑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图标注解:[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卫药政发〔2014〕50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8月21日

一、继续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二、严格控制和规范药品增补三、加强基层药品配送监管四、加强基层药品合理使用管理五、坚持中西药并重六、积极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培训32015年基层药事管理要点1、总体要求:继续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加强基层药品配送监管;加强基层药品合理使用管理;积极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培训2、措施:健全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药品集中采购,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提高采购、配送集中度,统筹做好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供应配送管理工作;注重使用环节;一是药师指导作用,加大处方审核点评力度,;二是建立医师约谈制度;三是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切实减少不合理用药;四是加快推进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1.《中华人民共各国药品管理法》2.《处方管理办法》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医疗机机构药事管理规定》5.《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6.《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7.《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内容内容二:吉林省《基层抗菌药物检查标准》主要内容解读县、区卫生局基层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2014年检查标准吉林省县(区)卫生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标准

(10项)工作部署情况

下发文件、转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抗菌药物相关文件情况符合要求(查转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等文件等)。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情况(检查会议通知、领导讲话、会议纪要、参会人员签到及照片等资料)。

1.开展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资质审批情况

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应用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资质审批流程符合要求主管部门医师、药师授权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市(县、区)卫生计生委审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培训2.抗菌药物培训、考核情况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进行了统一的培训、考核(查培训签到、课件、考试卷、培训现场照片等资料)。

3.抗菌药物处方权、调剂资格授予情况

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调剂权(查授予记录)。对医师、药师变更执业单位后继续执业的管理符合要求(查变更记录)

4.责任状签署情况

与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签署责任状(查资料)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定情况

制定适应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符合要求(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目录中抗菌药物必须为基本药物,省标基药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原则上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有床位的一级医疗使用要按照《办法》中要求执行适应症、副高以上、住院患者、专家会诊、细菌培养等等)。

6.抗菌药物目录备案情况

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目录备案(查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目录,目录中抗菌药物必须为基本药物)。

7.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上报情况(执行?)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上报情况符合要求(查非限级制使用抗菌药物每年上报一次、限制使用级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每半年报一次)8.基层医疗机构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审批情况

遇特殊情况需采购备案目录外药品需再备案情况符合要求;临时采购超出省分级管理目录外的药品需到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备案审批情况符合要求(查备案、审批情况)。

9.做好组织处方集中点评工作

对不能开展处方点评的门诊部、诊所、村卫生室县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定有专业能力的医疗机构(区医院、地市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进行集中点评工作并做好登记,处方点评量结合实际情况定,要保证覆盖面(查文件及落实情况)

10.督导检查情况

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查检查记录和年度工作)。

附件:1.吉林省县(区)卫生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检查标准(2014年版)2.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导检查标准(2014年版)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教材目录4.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处方集中点评记录5.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变更执业单位登记6.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师抗菌药物调剂权变更执业单位登记表7.抗菌药物处方权授予证书8.抗菌药物调剂资格授予证书9.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审批原则基层医疗机构督导检查标准组成60分20分20分管理

使用I类切口管理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导检查标准内容(一)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

1.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基本情况

1.1.1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a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资质符合要求检查方法: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发的批件。b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组成合理,符合规定检查方法:查文件,工作组设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院长是第一责任人,成员有医务、药学、感染、护理、感控等部门。c组织开展工作并有详细记录检查方法:查工作组工作记录,询问有关人员核实开展情况。今年以来只要至少组织开展过1次相关工作并有具体记录,不扣分。d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师、药师考核检查方法:查看文件、工作组工作记录或有关会议记录,综合评估给分;有对合理使用优秀医生表奖或明显不合理使用者明确处罚的记录即可不扣分。1.1.2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a与县(区)卫生局已签署责任状

b所有临床科室均已签署责任状(查一级医疗机构)检查方法:查看2014年责任状,应包括所有涉及抗菌药物使用科室,包括专项整治要求主要指标,有明确的签署时间、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签名。C责任状指标设定科学,能够结合前一年责任状情况持续改进(查一级医疗机构)1.1.3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

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

a对医师或药师培训授予相应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调剂资格检查方法:查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授权书、药师调剂权授权书。

b有落实处方权限和调剂资格管理的相应管理制度。检查方法:查医生处方权查药师调剂资格,查当日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5张,是否存在越级使用现象,是否存在调剂资格药师配制发药情况。

c随机抽取1-3名临床医师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合格。1.1.4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内部公示、报告、诫勉谈话和奖惩制度。

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情况

1.2.1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a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b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要符合县(区)级分级管理目录要求,不允许超目录外使用情况发生检查方法:没有违反当地省、市、区级分级管理目录,发现任何下调行为该项不给分。发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给分。1.2.2抗菌药物品种遴选和数量限定情况。1.2.3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2.2.2

抗菌药物品种遴选和数量符合规定要求a抗菌药物品种数符合规定要求,并向县(区)卫生局备案。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规数量超出规定的(综合≤35种,口腔≤35种,儿童≤50种,妇产(含妇幼保健院)≤40种),应当严格履行备案程序,并向县(区)卫生局备案。目录变更时应及时向县(区)卫生局报备;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规数量超出规定的,应当严格履行备案程序。b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品种、品规结构科学合理,符合规定c目录外药品临时采购管理符合规定,并按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2.2.3

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a一级医疗机构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并记录;门诊部、诊所定期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送到县(区)卫生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集中点评,并做好记录。b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由县(区)卫生局统一进行逐一反馈,下发通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严格执行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和调剂资格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查处方点评资料和有反馈、有公示通报,或处方权、调剂资格处理等干预情况。(二)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分)

2.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小于40%)

2.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小于60%)

2.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小于20%)

2.4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小于20%)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5分41~551分>550分实际值综合医院、口腔、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妇产科部分:≤205分21~301分>300分实际值儿童医院或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抗菌药物消耗量(累积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使用强度=×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5分>61-65%3分>65%0分实际值%(/份)≤70%5分>71-75%3分>75%0分实际值%(/份)综合医院、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同期总出院人数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100%

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分>20%0分实际值%(/100份)≤25%5分>25%0分实际值%(/100份)综合医院、口腔、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妇产科部分:儿童医院或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同期就诊总人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100%≤20%5分>20%0分实际值%(/100份)≤20%3分≤40%1分>40%0分实际值%(/100份)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诊所、乡镇卫生所: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4、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分>20%0分实际值%(/100份)≤25%5分>25%0分实际值%(/100份)综合医院、口腔、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医院的妇产科部分:儿童医院或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科:同期就诊总人次×100%就诊使用静脉抗菌药物人次就诊使用静脉抗菌药物百分率=≤20%5分>20%0分实际值%(/100份)≤20%3分≤40%1分>40%0分实际值%(/100份)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诊所、乡镇卫生所: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三)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20分)(有床位的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

3.1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3.2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

3.3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

3.4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2分>30%0分实际值%(/份)≤5%2分>5%0分实际值%(/份)综合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I类切口手术抽取总病例数×100%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100%4分86%-99%3分71%-85%2分50%-70%1分<50%0分实际值%(/份)I类切口手术抽取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100%I类切口手术品种选择合理病例数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100%4分91%-99%3分81%-90%2分60%-80%1分<60%0分实际值%(/份)I类切口手术抽取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100%I类切口手术前0.5-2h内给药病例数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A类手术

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关节镜检查、颈动脉内膜剥脱、颅骨肿物切除、白内障手术,以及妇产医院、口腔医院所有被查I类切口手术,均以24h统计合理率B类手术心脏、开颅、膝髋关节置换、肾脏手术以及肿瘤医院的肢体肿瘤手术,以48h统计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抽取病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数×100%I类切口手术疗程合理病例数合理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100%4分81%-99%3分60%-80%2分<60%0分实际值%(/份)≤24h%(/份)24-48h%(/份)48-72h%(/份)>72h%(/份)其中: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有%(/份)0分无4分内容三: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关注)1、省标准实施一年了,各市、区执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建议,说明在一些民营医院还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要求相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2、对所辖区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注射应用抗菌药物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批落实不到位3、未制定对基层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4、对所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药师进行集中培训、考核,对授予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没有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对中医师的处方权授予存在偏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5、仍存在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氨曲南、头孢吡肟)的情况,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只能选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品种的规定。6、有的乡镇卫生院存在门诊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情况7、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诊断与用药不符或无诊断。8、一些门诊部、诊所普遍存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较高达50%-70%的情况,超过卫计委20%的要求。9、基层普遍存在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处方点评的相关工作能力有限薄弱。10、存在应急抢救措施不完善、抢救药品不全、卫生消毒不规范,用药存在安全隐患。11、有些民营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过高达80-100%(卫计委30%);用药时机不合理均为术后用药(术前0.5-2小时);用药时间较长平均3天左右(24小时内);药品选择不合理预防用药选择氨曲南、左氧氟沙星(38号文件一、二代头孢)等。12.抗菌药物应用中常见问题(一)、无适应症用药: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头孢氨苄胶囊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用药:阿奇霉素点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为病毒感染,无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人们俗称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引起上感的病原菌主要是病毒,占90%以上,细菌的原发性感染只占少数。引起上感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从感冒的病原体可见,病毒性感冒是占绝大多数。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为3天~7天。但是到感冒的中后期,病毒性上感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可能感染上细菌,也就是继发性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淋巴细胞会升高;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会升高;降钙素原可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皮肤软组织与外界的各种病原体直接接触,并且受到外伤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各系统及器官。其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及大肠杆菌。轻者口服给药,中、重度者应采取全身给药。治疗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为宜。(二)、药物选择不合理:诊断:肺炎(社区获得性)用药:注射用氨曲南1gtid点评:1、门诊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门诊不得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我省氨曲南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应在门诊使用。2、社区获得性肺炎多为G阳性菌感染,而氨曲南主要作用于G阴性菌感染,抗菌谱不适宜。(三)用药频次不合理:诊断:肺炎用药:注射用头孢呋辛0.75gqd点评:头孢呋辛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日多次注射。

诊断:肺炎用药:左氧氟沙星0.2gbid点评:左氧氟沙星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日单次足量注射。

(四)、单次剂量不足:诊断:肺炎用药:左氧氟沙星0.2gqd点评:左氧氟沙星用量较低,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成人推荐剂量每日一次,每次0.5g。同时要注意不良反应。

(五)、溶媒适宜:诊断:扁桃体炎用药:葡萄糖注射液500ml注射用青霉素160万IUtid

点评:

1、溶媒量较大,静点时间长,药物降解,且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浓度,应为100ml。2、宜选择氯化钠为溶媒,青霉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易分解,不如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六)、未注意特殊人群用药问题年龄:80岁诊断:尿路感染用药:左氧氟沙星不建议老年人使用左氧氟沙星。年龄:80岁诊断:肺炎(

肾功能不全)用药:依替米星老年人肾功能不全不建议使用具有肾毒性的氨基糖苷类做为治疗用药。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应的注意事项: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免疫功能下降,一旦罹患感染,应用注意以下事项:

(一)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按一般常用量接受主要经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由于药物自肾排出减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增高,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可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二)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无用药禁忌者可首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具有肾、耳毒性,应尽可能避免应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药物应在有明确应用指征时慎用,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