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链接”板块的教学价值与定位考量_第1页
“阅读链接”板块的教学价值与定位考量_第2页
“阅读链接”板块的教学价值与定位考量_第3页
“阅读链接”板块的教学价值与定位考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第二、第三学段的统编语文教材设置了“阅读链接”板块,这是教材编排的创新举措,凸显了教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编排体系。教师要读懂编者的意图,理解“阅读链接”板块的支架型、拓展型、延伸型功能,并发挥它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促进策略方法的建构及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价值,加强单元整合,落实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强化阅读教学效果。这样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阅读习惯等。[关键词]阅读链接;三位一体;助学功能;教学价值统编语文教材在第二、第三学段的一些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板块,这是对温儒敏先生提出的“1+X阅读模式”“海量阅读”主张的呼应,是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编排体系的直观体现。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编者的意图,充分发挥“阅读链接”板块的教学价值,凸显它的阅读支架、拓展和延伸功能,把它作为加强单元整合、落实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重要抓手,这样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一、“阅读链接”板块的助学功能总览统编小学语文12册教材,“阅读链接”板块共有30个,即三年级有5篇课文、四年级有10篇课文、五年级有8篇课文、六年级有7篇课文后面编排有“阅读链接”板块。傅登顺等老师均认为,教材“阅读链接”板块中的选文(或选段)具有这样的三个特点:紧扣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发展、加强课外链接。其实,只要留心阅读,就能很快给“阅读链接”板块的内容做以下分类。(一)支架型链接“阅读链接”的选文(或选段)往往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这些选文(或选段),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写作目的、思想情感等。我们将这类链接的内容称之为支架型链接。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琥珀》一文,课后链接了介绍琥珀形成过程的资料,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梳理行文脉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桂花雨》一文,课后链接了琦君的另一篇文章《留予他年说梦痕》中的部分文字。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两段文字,多角度、深刻地理解课文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情感内涵。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一文链接了萧红《呼兰河传》中的部分文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生发更多角度的理解和感悟,体验课文中萧红对祖父的深切怀念之情。这与《桂花雨》借美好回忆寄托思乡之情的表达方法颇为相似。(二)拓展型链接拓展型链接,往往是对相对应课文内容、形式、写法、思想等的补充,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深化学生对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进一步理解、感悟。首先,深化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理解。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一文链接了《太阳时钟》片段,目的是巩固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能力,并丰富学生对秋天美丽的理解和感受;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普罗米修斯》一文链接的是我国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意在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其次,引导学生巩固学法。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守株待兔》一课链接了另一篇寓言故事《南辕北辙》,让学生巩固阅读寓言类课文“理解故事—悟得寓意—感受特点”的策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链接的是《七子之歌》中的两首诗和《和平宣言(节选)》,目的是让学生在文本互读中体会三者均通过对侵略者的控诉表达情感的方法。最后,丰富文本形式,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蟋蟀的住宅》一文,链接了比安基的《森林报·夏》,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可用日记形式来呈现连续观察、细致观察的结果;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一课链接了夏丏尊和周而复的关于猫的描写,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同主题的拓展阅读中,感受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三)延伸型链接“阅读链接”板块还有沟通课内与课外阅读,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作用。教材编者通过“阅读链接”,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文章、读整本书的热情和动力。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一文链接的是《三国演义》相应的原文内容,意在引领学生在感受语言的异同中,产生阅读整本《三国演义》的兴趣,甚至扩散到对其他三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的阅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七律·长征》链接了《菩萨蛮·大柏地》,旨在激发学生去阅读毛泽东更多诗词的兴趣,形成主题阅读。二、“阅读链接”板块的价值体现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课外阅读的桥梁,“阅读链接”板块成为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阅读链接”板块融入课时教学目标及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能让语文课堂更有深度、广度、厚度、效度。(一)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因为时代背景、表达语言等多方面的因素,教材中一些课文的内容、思想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毛泽东主席借用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只有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才能对课文的思想有深刻的领悟。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带着“周总理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这个问题快速默读文后“阅读链接”中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准确理解“重于泰山”的含义。对“阅读链接”的文本,教师可以分批多次使用。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牛和鹅》一文,教师在导入时出示“阅读链接”的《牛的写意》部分语段,以唤起学生对牛的感性认知;在读到文中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的文字时,教师再次链接《牛的写意》,以激活学生的思辨意识,对作者的认知进行评价;在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又链接这部分语段,以助力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学生阅读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好的故事》一文的难度是比较大的,无论语言表达,还是半明半暗的主旨,都令人费解。虽然同样是写梦境,却与《父爱之舟》有着很大的区别:《父爱之舟》是借梦串起生活中点点滴滴真实的回忆,而《好的故事》是借梦中和梦醒表达苦闷惆怅的心情,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好的故事》课后链接的是彭雪峰的点评、李何林的注解,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支点。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循着他们的观点到文中阅读、求证。这样,由果索因的倒序教学,能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走近鲁迅、认识鲁迅。(二)促进方法策略的建构以“教材这个例子”来指导学生牢固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略显单薄,而及时链接与之密切的同类文章,则能让学生在比较、验证、归纳中,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熟练掌握阅读的技能。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蟋蟀的住宅》一课链接的日记式文字,与课文一样有着拟人化的描写,充满了联想和想象,语言具有情趣。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细细品读课文后,尝试放手让学生去发现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进一步习得认真观察、连续观察、合理推测、大胆想象的方法。(三)推动自主阅读的实践将“阅读链接”板块中的内容作为学生运用方法、策略进行独立阅读思考的试验田、操练场,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教师将它和“阅读链接”中的三则文本整合成一个非连续性文本,设计“这四个片段在表达情感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你从哪些文字读到了作者‘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果让你给《圆明园的毁灭》加一个与开头相呼应的结尾,你会怎么写?请学习‘阅读链接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这一任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中走向深度学习、主题学习。对像《祖父的园子》《草船借箭》后面附有《呼兰河传》《三国演义》的原文节选,编者意图明显指向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对那些不甚明显的课外主题资料的搜集、阅读,教师应发挥“阅读链接”的过渡性作用,通过“初读激趣→读法迁移→有目的阅读”的过程,开启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旅程,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学生体验。三、“阅读链接”板块使用的注意问题“阅读链接”毕竟是课文阅读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它的课堂辅助、从属地位是肯定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它的阅读上,而要采撷与课文学习、探究密切相关的部分,确保课堂主要阅读对象和重点目标的地位。另外,“阅读链接”板块中有些文章的阅读难度不亚于课文的阅读,教师不能用精读课文的方式去阅读链接的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对课文阅读有帮助的,就舍得花气力去阅读;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则果断舍弃,毫不犹豫。(一)准确提炼共性主题基于课堂学习目标统整“阅读链接”的资源,提炼出与课堂教学、课文阅读紧密相关的共同主题,可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更有张力。如《猫》一课链接夏丏尊、周而复的两段描写猫的文字,编者的目的很明确“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这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指向一致。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阅读《猫》的策略,自己进行阅读体验,理解两个片段都是从正面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这样,在比较中使学生对课文“明贬实褒、正话反说”的方法有深入体会。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鸟的天堂》一文链接了巴金《筑渝道上》的一段文字,表达了巴金对生命的热爱。如果展开来讲,这段文字还会涉及自然、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对《鸟的天堂》一课的学习目标落实并无多大关联。因此,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先提取出“巴金对充满生命力的一切都非常喜爱”的信息,再围绕“生命,无处不是生命”去阅读课文中描写大榕树和鸟儿旺盛的生命力的语段,在一咏三叹中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无限魅力,就能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标。(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教是为了不用教。”以“放”的方式去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链接”板块中的相关资源,或迁移、巩固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策略,或运用自己的阅读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或带着新形成的能力走向一本书、一类文章的课外阅读,这才是“阅读链接”板块正确的打开方式。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陶罐和铁罐》一文,课后链接的是《北风和太阳》一文。教学时,教师可围绕主问题“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陶罐,它们的想法一样吗?”引导学生展开自读探究,对它们的做法进行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看法。(三)促进阅读走向开放充分发挥“阅读链接”板块链接课堂内外的功能,让学生的阅读不会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这样能引领语文课堂走向开放,使学生的阅读具有连续性、拓展性。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丁香结》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课前阅读文后链接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诗句,熟稔“丁香花语”,感受文学意象;课上,教师将宗璞对丁香的情感与传统观念作比较,让学生感受作者从不解到理解到最后抒怀的情感变化。如此,学生在不同文本的阅读中,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打开自己的思维视角,形成个性化、有创意表达的意识。对有明显指向从读一篇走向读一本意图的“阅读链接”,教师更要做好阅读推荐的系列工作。例如,五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