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21《杨氏之子》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21《杨氏之子》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21《杨氏之子》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课文解析】课文出处:《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诵读方法: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通过诵读,扫清字词读音障碍,并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第二,通过诵读,正确断句,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并体味文句意蕴。第三,通过诵读粗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第四,通过诵读逐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内在韵律,并初步鉴赏文章的艺术特色。【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创古文,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吾姓张,乃堽城之师。好读书,尤爱古诗文。今众师至吾班,与尔等同学一文,甚悦!2.生尝试读并理解。3.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认识一位小男孩——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4.理解课题。(1)题目的意思?(姓杨家的儿子。)(2)学生结合自己的姓氏:张氏之女、徐氏之子、高氏之女等二、诵“文”中,品味“言”任务一:读词、读句、诵文活动1:听课文录音,对不把握或读错的字进行圈画和纠正。活动2:检测学生的预习:(1)字词认读梁国诣其父造诣父子家禽(2)字源识字并理解字义:诣(拜访)(带着美好的祝福去问候或拜访他人。)把“诣”放入句子中,读好停顿。(3)理解“家禽”并书写“禽”字。①鸟、兽的总称。②特指鸟类:家~。飞~走兽。(在文中的意思)③古通“擒”。④姓。(要求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4)多音字:为(wéiwèi)设果应(yìngyīng)声答预设1:“为”在这里读作“wèi”,表示的意思是“给,替”。预设2:提出问题后马上能回答上来,这就叫“yìng”。(5)诵读朗读评价标准:①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注释和提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响亮,并尝试读好停顿。)②学生第一次展示读并评价。(教师相机指导,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响亮、读好停顿、节奏)③学生第二次展示读并评价(教师相机指导,要求读出感受、借助配乐尝试读出古文的味道)④读中梳理人物:孔君平、杨氏子。问题1:其、君、夫子分别指哪个人物?问题2:“为设果,果有杨梅”。()为()谁设果?⑤讲故事促朗读: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讲故事。⑥学生第三次展示读(配乐读)任务二:品文句意韵活动1:理清文段结构,提炼人物特点。(1)师生接读课文,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总分结构)(2)杨氏子特点:甚聪惠(“惠”同“慧”)(板书:甚聪惠)活动2: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聪惠、机智?(1)学生自己思考,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2)全班交流①“应声答”中见“聪惠”※话音刚落,随口就答(反应速度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看出杨氏子“甚聪惠”。※师生角色扮演,一问一答中,感受杨氏子“应声答”时的机敏、聪慧。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显“聪惠”※理解言外之意:没有听说孔雀是夫子家的鸟,那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杨梅——杨氏子——君家果孔雀——孔君平——夫子家禽※师生角色扮演,以白话文的形式师生对话,学生从中感受回答之巧妙。※举一反三:若来的是黄君平、柳君平,杨氏子该如何应对?()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是夫子家()。”③“未闻”中凸“聪惠”※对比以下两个句子,感受杨氏子回答的婉转、周全、不失礼貌,更能体会其“聪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是夫子家禽。”总结:从简简单单的对话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杨氏子的机智、聪慧。(板书:语言)活动3:对比阅读,感悟写法(1)默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古文从哪里看出了王戎的机智?(2)学生交流:预设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这个动作,感受到王戎爱动脑筋、善于思考。预设2: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语言描写中,感受到王戎的聪敏,善观察、爱思考。任务三:一篇带一本,爱上阅读推荐《世说新语》(少儿版)这本书,里面介绍了1200多个小故事,都是寥寥数笔的语言、动作描写,把人物的特点一一展现出来。任务四:熟读成诵,快乐积累1、看图画尝试背诵。2、填空式背诵。3、无提示背诵。4、背诵评价标准总结: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这篇课文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人物的对话格外精彩,一个信手拈来风趣幽默,一个答的自然,机智巧妙,既彰显了人物的智慧,又感受了语言的魅力。【板书】杨氏之子孔君平杨氏子甚聪慧(语言)《杨氏之子》教学反思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节课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围绕课后题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整节课教师营造出一种幽默有趣的课堂氛围。这节课我努力做到“五实”:教学功底扎实、课堂知识充实、情感体验丰实、课堂语言平实和教学效果真实。课堂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伊始,我以自编小古文导入,理解课题,开门见山,直接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简单明了,同时也激发学习的自主性,使教学很快进入主题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魅力。课中研学——万紫千红总是春读:《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和品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可以闻弦知雅意,还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感,以读促悟。这节课中,我结合《杨氏之子》的语言特点以及课堂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比如范读、全班读、配乐读、表演朗读等一系列的朗读方法,多样化朗读方法,让学生产生朗读热情继而主动参与诵读,果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是本课也是本单元贯穿始终的阅读要素。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在本环节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感受杨氏子的“甚聪惠”,从杨氏子和孔君平的对话中细细品味到杨氏之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有礼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这一环节的设计,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人称妙。对比1:两个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孔雀是夫子家禽。”感受杨氏子回答的婉转、周全、不失礼貌,更能体会其“聪惠”。对比2:两篇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杨氏之子》,从语言上、人物特点上对比阅读,感悟写法。课后延读——阅读“悦”成长,读书乐陶陶“以一带一,以点带面”着眼于语文课本,以课内一篇课文为基础,以一个点出发进行课内外和谐统一的扩展阅读,带动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篇或一本相关文章书目,以扎实课内知识,拓宽课外视野。相信久而久之,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培养起来了。同时为习作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学本课,我深感自己内在的不足。首先自己的课堂语言,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