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中建_第1页
高大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中建_第2页
高大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中建_第3页
高大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中建_第4页
高大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中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方案及技术参数 16.1.1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选择 16.1.2楼板模板支架配置参数 26.1.3梁模板支架配置参数 66.1.4梁侧模板支架配置参数 156.2施工工艺流程 196.3施工要点 196.3.1测量放线及基础处理 216.3.2立杆、水平杆 216.3.3可调托撑 226.3.4剪刀撑 226.3.5周边拉结 246.3.6兜网设置 256.4模板安装 256.5边梁支模架做法 256.6模板拆除 266.7验收标准 286.7.1主控项目 286.7.2一般项目 296.8验收程序 316.9验收内容 326.10高支模工程验收人员 336.11高支模监测控制措施 336.11.1测点位置 336.11.2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366.11.3观测要求 366.11.4监测频度 366.11.5监测内容 366.11.6监测设备 366.11.7预警处理 376.11.8模架监控措施 376.11.9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允许偏差及预警值要求 376.12混凝土浇筑 376.1方案及技术参数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为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受力计算软件为PKPM。6.1.1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选择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各材料要求详见表6.1.1-1。表6.1.1-1材料要求材料名称规格材质备注对拉螺杆M12Q235外墙及防水要求采用止水螺杆木方50mm×70mm辐射松次龙骨、模板拼缝等处模板1220mm×2440mm×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板质材方钢50mm×50mm×1.5mmQ235次龙骨普通钢管Φ48.3×3.6Q2356500mm,4000mm,3500mm,2000mm,1200mm,800mm,900mm6.1.2楼板模板支架配置参数1)高支模区域一混凝土板厚(mm)180mm模板支架高度(m)5.44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2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2)高支模区域二混凝土板厚(mm)180mm模板支架高度(m)5.51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3)高支模区域三混凝土板厚(mm)180mm模板支架高度(m)3.72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横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4)高支模区域四混凝土板厚(mm)120mm/150mm模板支架高度(m)6.71m/5.71m/7.77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横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5)高支模区域五混凝土板厚(mm)200mm模板支架高度(m)4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横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6)高支模区域七混凝土板厚(mm)200mm模板支架高度(m)5.1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7)高支模区域八混凝土板厚(mm)350mm模板支架高度(m)4.9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6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8)高支模区域十混凝土板厚(mm)800mm模板支架高度(m)3.1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6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6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2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混凝土板厚(mm)900mm模板支架高度(m)3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6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6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2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钢管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50×1.5次龙骨间距(mm)3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6.1.3梁模板支架配置参数1)、高支模区域一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200*400/200*500/200*600模板支架高度(m)5.02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2)、高支模区域二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200*400(及以下)模板支架高度(m)5.29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3)、高支模区域四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250*750(及以下)模板支架高度(m)7.22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4)、高支模区域五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500*750/300*800(及以下)模板支架高度(m)3.45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梁底增加两道立杆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5)、高支模区域六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500*750/600*7500(及以下)模板支架高度(m)4.45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梁底增加两道立杆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6)、高支模区域七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300*1200/400*1000/400*1100/500*750模板支架高度(m)4.65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梁底增加两道立杆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7)、高支模区域八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600*750模板支架高度(m)4.65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90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梁底增加两道立杆混凝土梁尺寸(mm)梁:400*1800模板支架高度(m)3.35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45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45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钢管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50×1.5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梁底增加两道立杆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8)、高支模区域九详细计算情况见计算书。混凝土梁尺寸(mm)梁:400*1300/400*1600模板支架高度(m)4.95m/3.35m立柱型号(mm)Ф48.3×3.6纵距(mm)45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横距(mm)450(根据立杆布局有微调)水平拉杆步距(mm)1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钢管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50×1.5梁(板)次龙骨间距(mm)300顶托梁采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平行立杆纵向方向可调托座内主龙骨根数2梁底增加两道立杆备注1、顶部立杆水平步距为750mm(即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2、剪刀撑设置:高度大于4米增加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每隔4米布设一道,纵横向位置同竖向剪刀撑。内部竖向剪刀撑按纵横6跨间距(不大于6m设置)全长设置。3、梁高大于400梁下加设一排立杆,梁板立柱共用,梁高大于600采用双立杆单独支设,立杆顶部自由端长度不得超过500mm,详见剖面图。高支模架体需设置安全兜网,按2步(不大于3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兜网。梁底端部立杆距柱、墙不大于300mm。可调托撑出立杆顶端长度应小于200mm,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截面高度小于400mm的梁下,宜设置立杆,截面高度大于400,的梁下,必须设置立杆,梁底每根立杆承担的混凝土体积不得超过0.24m³。8、纵横向水平杆均扣在立杆上,主节点处不得缺少纵横向水平杆。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6.1.4梁侧模板支架配置参数混凝土梁尺寸(mm)梁:600*750两侧板厚(mm)150立柱型号(mm)Ф48.3×3.6断面内水平间距(mm)375对拉螺栓1道14断面内跨度间距(mm)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3道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外龙骨间距(mm)5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主龙骨梁高方向外主龙骨根数2模板组装示意图混凝土梁尺寸(mm)400*1100两侧板厚(mm)150立柱型号(mm)Ф48.3×3.6断面内水平间距(mm)200+450对拉螺栓2道14断面内跨度间距(mm)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5道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外龙骨间距(mm)5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主龙骨梁高方向外主龙骨根数2模板组装示意图混凝土梁尺寸(mm)300*1200两侧板厚(mm)150立柱型号(mm)Ф48.3×3.6断面内水平间距(mm)200+500对拉螺栓2道14断面内跨度间距(mm)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5道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外龙骨间距(mm)5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主龙骨梁高方向外主龙骨根数2模板组装示意图混凝土梁尺寸(mm)400*1300两侧板厚(mm)150立柱型号(mm)Ф48.3×3.6断面内水平间距(mm)200+366+366对拉螺栓3道14断面内跨度间距(mm)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5道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外龙骨间距(mm)5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主龙骨梁高方向外主龙骨根数2模板组装示意图混凝土梁尺寸(mm)400*1600两侧板厚(mm)150立柱型号(mm)Ф48.3×3.6断面内水平间距(mm)200+466+466对拉螺栓3道14断面内跨度间距(mm)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6道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外龙骨间距(mm)5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主龙骨梁高方向外主龙骨根数2模板组装示意图混凝土梁尺寸(mm)400*1800两侧板厚(mm)150立柱型号(mm)Ф48.3×3.6断面内水平间距(mm)200+400+400+400对拉螺栓4道14断面内跨度间距(mm)5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次龙骨材质方木7道次龙骨材质规格(mm)50×70外龙骨间距(mm)500主龙骨材质钢管主龙骨材质规格(mm)Ф48.3×3.6主龙骨布置方式主龙骨梁高方向外主龙骨根数2模板组装示意图6.2施工工艺流程模板工程总体施工流程见图6.2-1。图6.2-1模板工程总体施工流程6.3施工要点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序号步骤名称三维图示技术说明1根据现场放线定位并摆放扫地杆架体搭设前,结合施工区域尺寸及顶板梁的位置统一排列布置,并按照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明确立杆位置。立杆基础为楼层底板,架体搭设之前,底板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1.2N/mm²,同时在立杆底部必须铺设8#槽钢。2竖立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立杆间距900×900mm/600×900mm(具体详见各部位立杆排布图),立杆底部加设扫地杆,扫地杆距地不大于200mm:立杆的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水平拉杆严禁与周边建筑外脚手架进行拉结

3搭设水平横杆横杆步距1.5m,顶端立杆自由高度不大于500mm。梁底模次龙骨采用50*70木方或50*50方钢管,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放于顶托上。横杆采用对接扣件接长。水平拉杆严禁与周边建筑外脚手架进行拉结。4搭设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按45-60度角,在架体外围四周与中间每隔6跨立杆(不应大于6跨且不大于6m)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大于6m,剪刀撑钢管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且每个搭接部位用不得少于并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处固定。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kN·m且不应大于65kN·m,旋转扣件宜靠近主节点,中心线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5搭接水平剪刀撑在垂直立杆方向上最低和最高水平杆平面分别布满一道水平剪刀撑,中间部位增加1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间隔层数不应大于5步且不大于5m,每个剪刀撑跨数不应超过5跨且宽度不大于5m。水平剪刀撑布置在竖向剪刀撑交叉的水平杆层,水平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每跨与立杆固定,旋转扣件宜靠近主节点。6设置顶托立杆出最顶层水平杆自由端高度不超过500mm(含顶托),顶托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300mm,且顶托深入钢管内的长度不小于150mm。7设置龙骨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次龙骨采用铺设次龙骨50×70mm木方+50×50×1.5mm方钢→铺梁底木模板→拉线检查标高→铺板底模→拉线检查板标高→铺梁侧模→梁侧模龙骨安装→安装对拉螺栓固定→检查梁截面尺寸8楼板铺设方木以及模板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50×70mm木方+50×50×1.5mm方钢作为次龙骨,间距不大于300mm9架体抱柱高支模架体高宽比过大,需采取抗倾覆性措施,柱周边每隔2步抱柱1次,且高支模架体与周圈正常支模架体相连形成一个整体10架体加固当竖向构件已经提前浇筑时,所有水平拉杆端部均应与四周墙或柱顶紧顶牢,当未浇筑时与墙模板或加固架顶牢6.3.1测量放线及基础处理架体搭设前,结合施工区域尺寸及顶板梁的位置统一排列布置,并按照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立杆布置由梁中向两侧开始搭设架体。立杆基础为楼承板,架体搭设之前,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1.2N/mm²,并且下层架体禁止拆除,立杆底部必须铺设8#槽钢。6.3.2立杆、水平杆本工程立杆、水平杆采用扣件式Φ48.3×3.6钢管,弯曲、有裂缝、锈蚀严重等有质量缺陷的钢管严禁使用,立杆钢管的接长必须使用一字扣对接严禁使用搭接,接头不能在同一步跨内且离主节点不大于1/3步距,所以在搭设前应根据不同的搭设高度选取长度合适的钢管。接头离主节点距离过长时增设横杆以加强对接处的稳定性。立杆全高范围内应至少有三道双向水平拉结杆。钢管扣件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按步距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严禁与周边建筑外脚手架进行拉结,为增加架体抗倾覆性架体应采取抱柱措施(每隔2步抱柱1次),无框架柱部位应增加墙体水平项顶杆。6.3.2-1架体抱柱示意图6.3.3可调托撑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丝锥》规定,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应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支托板长×宽不应小于100×100mm。可调托撑底部的立杆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板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不得超过500mm,下立杆钢管顶部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外露不得大于200mm。6.3.4剪刀撑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布置由下到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8跨布置由下到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高支模区域一、二其宽度为6跨且不大于6米,高支模区域三、四其宽度为5跨且不大于5米。剪刀撑底端应与垫板或地面顶紧,夹角为45°~60°。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接头不得小于1000㎜,并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处固定。6.3.4-1模板支架体系剪刀撑布置平面、立面示意图1—立杆;2—水平杆;3—竖向剪刀撑;4—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布置图6.3.5周边拉结1竖向结构根据高支模区域跨越楼层分楼层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高支模区域水平杆与周围满堂架体相互连通,架体外围、竖向和水平剪刀撑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设罝在支撑架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3水平拉杆严禁与周边建筑外脚手架进行拉结,为增加架体抗倾覆性,架体应采取抱柱措施,因本工程高支模区域高宽比较大,架体与周圈所有框架柱均进行抱柱处理并每隔2步抱柱1次。抱柱钢管应向相邻架体延伸至少1跨并与相邻架体利用扣件扣紧。图6.3.5-1架体抱柱构造措施6.3.6兜网设置1本工程水平兜网间隔不大于8米设置,中间及顶部水平剪刀撑处设置一层兜网。2兜网用A12的钢丝绳穿成一片,相临两片兜网在钢丝绳上缠裹至少3层,并用8号镀锌铁丝绑扎,间距不大于50cm。钢丝绳固定在架子立杆上,钢丝绳绕在架子立杆外侧,并用双股8号镀锌铁丝把钢丝绳与架子立杆绑扎牢固。6.4模板安装1梁模板安装梁模板的拼装遵循板模压侧模,侧模压底模的原则。安装梁侧模板时,应边安装边与底模连接,当侧模高度多于2块时,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当梁的跨度大于等于4.0m时,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1%~0.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2楼板模板安装单块模板就位安装前,必须待模板支架搭设稳固、板下钢管主龙骨与木方次龙骨搭设牢固后进行。6.5边梁支模架做法边梁外侧增设一根立杆与架体利用水平杆相连,梁高区域水平布设三根钢管作为龙骨,保障外立杆顶住两侧主龙骨,做法如下图:图6.5-1边梁处支模架做法6.6模板拆除在施工的高支模支撑体系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之前其下两层模板支撑体系不允许拆除。且拆除必须遵循以下条件:1)严格建立模板和立柱的拆除申请、批准制度,防止为赶进度而盲目拆模。2)模板的拆除: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大于1N/㎡)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3)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4)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5)拆下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6)模板块在装、拆、运时,均用手传递,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的模板,应对板面认真清理,立柱底脚螺栓等要定期刷油防锈。7)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按下列规定:①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予以拆除。②拆模时必须拿到拆模报告并申请拆模通过后方可进行拆除。8)侧模拆模时,按合理顺序进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时不得强力震动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或拉倒,对重要承重部位应拆除侧模检查混凝土无质量问题后方可继续拆除承重模板。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先进行核算,加设临时支撑。10)模板拆除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并刷上脱模剂。新模板进场,必须先刷脱模剂方可使用,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11)柱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连接螺栓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1.2MPa。12)墙体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在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1.0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使模板与墙体脱开。具体的拆除方法如下:=1\*GB3①柱模板拆除拆除时间须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待砼浇筑完成后24小时先试拆一块再进行。=2\*GB3②墙模板拆除拆除时间要求同柱模板。拆除每一大块墙模的最后2个对拉螺杆后,作业人员撤离大模板下侧,以后的操作均应在上部进行。个别大块模板拆除后产生局部变形的应及时整修好。大块模板起吊时,速度要放慢,保持垂直,严禁模板磕碰墙体。=3\*GB3③顶板梁模板拆除拆模时间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梁板底模的拆模时间,须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下表6.6-1要求时方可拆除,送检测结构进行试压,并将检测结构作业模板拆除的依据。表6.6-1结构构件拆模混凝土强度要求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结构-100后浇带部位-养护28天后B.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对楼层进行加固。本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至少保证其下连续两层结构顶板梁模板支撑架不能拆除。=4\*GB3④检查验收注意事项模板拆除顺序为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墙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模板支撑拆除前,除拆模时间满足上述要求外,并应上报拆模申请书,经监理批准后,才能进行。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除时,作业人员须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严禁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6.7验收标准6.7.1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的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6.7.1-1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表6.7.1-1各部位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6.7.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对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或起鼓。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6.7.2-1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表6.7.2-1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3拉线和尺量检查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截面内部尺寸+10,0注:检查中心线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6.7.2-2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表6.7.2-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5钢尺检查楼梯相邻踏步高差±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6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6m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表6.7.2-3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序号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与工具1地基基础表面坚实平整-观察排水不积水垫板不晃动2满堂支撑架立杆垂直度最后验收垂直度30m-±9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下列满堂支撑架允许水平偏差(mm)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总高度30mH=2±7H=10±30H=20±60H=30±90中间档次用插入法3满堂支撑架间距步距-±20钢板尺立杆间距-±304纵向水平杆高差一根杆的两端-±20水平仪或水平尺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105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60°-角尺6扣件安装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150mm-钢板尺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500mm-钢卷尺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h/3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La/3-钢卷尺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扭力扳手6.8验收程序在以下阶段均需要架体班组长、专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安全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架体进行验收:1施工准备阶段,构配件进场时;2架体基础施工完后,架体搭设前;3首层水平杆搭设安装后;4模板支撑架每搭设完成4步或搭设至6米高度时;5模板支撑架搭设至设计高度后;1)在架体搭设开始,在架体显著部位悬挂架体验收状态牌;在架体验收之前标明架体处于未验收;2)经架体阶段验收后,在架体状态验收牌上标明架体本阶段验收是否合格,合格则在验收排上填写验收合格,不合格则填写不合格且在整改中;经过整改后,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阶段的架体搭设;3)支撑架搭设完毕后进行最终验收,先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好相应的验收表格。4)项目经理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及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在架体上悬挂验收合格状态牌,并应做好相应的验收文件留案备查,之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6.9验收内容1验收着重检查下列各项:1)钢管的纵横向间距设置情况;2)顶托螺旋杆伸出长度是否符合规定;3)扣件紧固扭力矩;4)立杆底部槽钢情况;5)钢管的垂直度及纵横向拉结水平度是否合格;6)与结构柱的拉结是否符合要求;与各层结构梁的顶紧顶实是否有效;7)检查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是否设置齐全、有效;8)楼面临边的防护是否符合要求;9)架体内的操作平台层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2钢管、扣件要有检测检验合格报告。3钢管、扣件进行的检查与验收:钢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中的Q235规定;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1)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无裂缝、分层、错位、硬弯、毛剌、压痕,并应涂有防锈漆。2)旧钢管的锈蚀深度不得大于相关规范规定要求;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所有进场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按要求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必须达到材料的标准要求。3)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4)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场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5)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6)可调托撑支托板变形不得大于1mm。4木方、木板必须无腐烂、无死节、无开裂和变形等影响质量与安全的缺陷,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符合应用规定方可使用。支架着重检查下列各项:1)楼面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2)木方与支架的质量是否合格,连接是否可靠;3)水平加固杆的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4)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5模板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以下情况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1)遇到有6级及以上强风或大雨过后;2)停用超过1个月;3)架体遭受外力撞击作用;4)架体部分拆除。6.10高支模工程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张海波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王淑娟专业监理工程师孙彬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孙军刚执行经理辛建鑫项目总工刘光旭方案编制人员刘光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刘玉珂专职质量管理人员郑军伟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罗文勇项目总工刘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于海波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刘宽6.11高支模监测控制措施6.11.1测点位置支架监测点布设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监测点布置根据支架平面大小设置各不少于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监测仪器精度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1支架监测点布设应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2沿建筑物纵向每5步布设一个位移监测点,,监测点布置应根据支架平面大小设置各不少于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3个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3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4在支架边角位置及中间按每隔10m间距设置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立杆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在第二道水平杆上,首先在脚下楼板上弹十字线,然后用线坠竖直引至第二道水平杆上,每次复核水平位移时校核两条线是否在一个竖直面上。图6.11.1-1架体水平位移检测示意图支架沉降监测点一般选在截面积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梁受力较大位置。在最顶上的钢管水平杆上,垂直引下一长钢管,钢管上端固定,下端不落地不固定,再在钢管下端固定一段约1m长的钢尺作为观测尺。图6.11.1-2架体竖向位移检测示意图图6.11.1-3监测点布置图6.11.2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初始值: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2垂直位移观测:观测仪器采用水准仪、及水准标尺。采用二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3梁顶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