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1页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2页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3页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4页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提纲一、三类依据二、三个区别三、三个层次1、法规依据2、规范依据3、上阶段审查意见依据第一部分:三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法规依据第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五十六条,其中第十一条为“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在工程建设中使用。1、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当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4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1、法规依据第三条国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制度。本办法所称施工图审查,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的审查。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不得使用。第十一条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三)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质[2003]2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1、法规依据2、规范依据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主体规范2个:《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规范依据2、规范依据补充性规范7个: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地标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3、上阶段审查意见依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初步设计审查专家意见》三类依据执行顺序:上阶段审查意见规范

法规

规范一般条文强制性条文建设部令国务院令1、注意与初步设计审查工作的区别2、注意与设计单位审核工作的区别3、注意与设计监理工作的区别第二部分:三个区别1、注意与初步设计审查工作的区别市政给排水施工图审查与初设审查工作对比表施设审查初设审查1审查方式与审查时间审查机构审查,10~15个工作日,时间较长。专家会议审查,1~3个工作日,时间较短。2审查要点强条、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强条、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3审查侧重点是否与批准的初设一致(政府批件)、初设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专家意见)、设计文件完整性、安全性验证、技术合理性验证、标准图验证、超规安全措施验证、图说文件签署。方案审查意见执行情况、设计文件完整性、技术标准选用论证、工程规模确定论证、技术方案比选论证、造价控制、超规说明、图说文件签署。4审查合格标准审查机构确定专家确定5法律责任审查机构与审查人责任专家个人责任2、注意与设计单位自审工作的区别施设审查设计企业自审1审查方式审查机构审查,分专业由高年资审核人员审查。内部多级校对审核审查。2审查要点强条、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依设计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而定3审查侧重点是否与批准的初设一致(政府批件)、初设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专家意见)、设计文件完整性、安全性验证、技术合理性验证、标准图验证、超规安全措施验证、图说文件签署。受设计企业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而定。包括对设计图说细节的审核。4审查合格标准审查机构确定企业技术负责人确定5法律责任按建设部令134号第十五条承担审查责任按国务院令第279号第六十三条的规定承担责任市政给排水施工图审查与设计企业自审工作对比表3、注意与设计监理工作的区别市政给排水施工图审查与设计监理工作对比表施设审查设计监理审查1审查方式审查机构审查,分专业由高年资审核人员审查。没有统一模式,不属法定程序,多采用全过程审核审查。2审查要点强条、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依设计监理企业技术水平而定3审查侧重点是否与批准的初设一致(政府批件)、初设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专家意见)、设计文件完整性、安全性验证、技术合理性验证、标准图验证、超规安全措施验证、图说文件签署。受设计监理企业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而定。审核意见受业主立场影响较大。4审查意见执行力度强制性修改意见和建议修改意见咨询建议修改意见5法律责任按建设部令134号第十五条承担审查责任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第三部分:审查要点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2版中有关城市给水的强制性条文(具体条款略)及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中相关强制性条文。依据国务院令第293号和建设部令第134号的文件精神,部分没有列入强制性条文但与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相关的其它相关规范重要条款也应纳入第一层次审查内容。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设计文件总要求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1.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有重大更改,是否有相应的批准文件。2.施工图是否达到建设部规定的深度要求。

3.设计图纸(总图及其他图纸)是否完整齐全。4.主要设备材料表是否齐全。5.经复核过的结构计算书(包括使用软件名称)是否完整正确。6.引用标准图(现行有效版本)、大样图图纸目录是否齐全。

7.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

3.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水源1.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一般可采用90%~97%。用地表水作为工业企业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量的保证率,应按各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2.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应根据水源情况和供水重要性选定。《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1.5确定水源、取水地点和取水量等,应取得有关部门同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应符合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1.4

用地表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时,其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工业大用户的重要性选定,宜用90%~97%。注:镇的设计枯水流量保证率,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构筑物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1.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源情况,采取防止下列情况发生的相应保护措施:(1)漂浮物、泥沙、冰凌、冰絮和水生物的阻塞;(2)洪水冲刷、淤积、冰冻层挤压和雷击破坏;(3)冰凌、木筏和船只的撞击。

2.在通航河道上,取水构筑物应根据航运部门的要求设置标志。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3.8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源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防止下列情况发生:1、漂浮物、泥沙、冰凌、冰絮和水生物的阻塞;2、洪水冲刷、淤积、冰盖层挤压和雷击的破坏;3、冰凌、木筏和船只的撞击。在通航河道上,取水构筑物应根据航运部门的要求设置标志。3.取水构筑物在河床上的布置及其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建成后不影响河床的稳定性;位于河床处的渗渠应根据河道冲刷情况设置防护措施。

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4.设置在河、湖、坑、沟边缘地带的构筑物和管道,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5.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采取防止水质污染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6.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水库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应与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同,应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3.6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其设计洪水重现期不得低于100年。水库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应与水库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防洪标准相同,并应采用设计和校核两级标准。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应采用90%~9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3.5取水构筑物在河床上的布置及其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取水工程建成后,不致因水流情况的改变而影响河床的稳定性。5.2.19位于河床及河漫滩的渗渠,其反滤层上部应根据河道冲刷情况设置防护措施。《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5.2.3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2、在取水构筑物的周围,根据地下水开采影响范围设置水源保护区,并禁止建设各种对地下水有污染的设施;3、过滤器有良好的进水条件,结构坚固,抗腐蚀性强,不易堵塞;4、大口井、渗渠和泉室应有通风设施。12.按照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在加氯间及氯库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11.高架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避雷针。

10.锅炉房及危险品仓库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9.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泵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8.0.14水厂生产和附属生产及生活等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要求。

8.泵房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采暖、通风和排水设施。泵房的防噪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8.0.6(强条)

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6.1.6泵房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采暖、通风和排水设施。泵房的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的规定。7.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9.8.17加氯(氨)间及氯(氨)库的设计应采用下列安全措施:1、氯库不应设置阳光直射氯瓶的窗户。氯库应设置单独外开的门,不应设置与加氯间相通的门。氯库大门上应设置人行安全门,其安全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2、加氯(氨)间必须与其它工作间隔开,并应设置直接通向外部并向外开启的门和固定观察窗。3、加氯(氨)间和氯(氨)库应设置泄漏检测仪和报警设施,检测仪应设低、高检测极限。4、氯库应设置漏氯的处理设施,贮氯量大于1t时,应设置漏氯吸收装置(处理能力按一小时处理一个所用氯瓶漏氯量计),其吸收塔的尾气排放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漏氯吸收装置应设在临近氯库的单独的房间内。5、氨库的安全措施与氯库相同。装卸氨瓶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设置防爆型电气装置。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输、配水系统1.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及其管径,应根据最低水位,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其数量不得少于两条。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

2.输水系统特别是长距离压力输水泵房或向高地输水的泵房,应按规定进行停泵水锤压力计算,并相应采取消除停泵水锤的措施。3.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计算并校核。《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5.3.17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及其管径,应根据最低水位,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其数量不宜少于两条。当一条管道停止工作时,其余管道的通过流量应满足事故用水要求。《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7.1.7长距离输水工程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1、应深入进行管线实地勘察和线路方案比选优化;对输水方式、管道根数按不同工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管材、设备的比选优化,通过计算经济流速确定管径。2、应进行必要的水锤分析计算,并对管路系统采取水锤综合防护设计,根据管道纵向布置、管径、设计水量、功能要求,确定空气阀的数量、型式、口径。3、应设测流、测压点,并根据需要设置遥测、遥讯、遥控系统。

7.1.12压力输水管应考虑水流速度急剧变化时产生的水锤,并采取削减水锤的措施。7.给水管道的内防腐材料应符合强制性条文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4.配水管网的设计水量、水压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计算并校核。

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5.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6.给水管道通过发震断裂带,穿越河道、铁路等交通干线、地基土可液化地段时,应采用钢管。8.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道,其材质不得污染水质。9.按照强制性标准条文,在必要的部位设置柔性接口。

10.水塔应设有避雷装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7.5.5水塔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7.1.10配水管网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及设计水压进行水力平差计算,并应分别按下列3种工况和要求进行校核:1、发生消防时的流量和消防水压的要求;

2、最大转输时的流量和水压的要求;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和设计水压要求。《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7.4.2金属管道应考虑防腐措施。金属管道内防腐宜采用水泥砂浆衬里。金属管道外防腐宜采用环氧煤沥青、胶粘带等涂料。金属管道敷设在腐蚀性土中以及电气化铁路附近或其它有杂散电流存在的地区时,为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应采取阴极保护措施(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7.4.3输配水管道的管材及金属管道内防腐材料和承插管接口处填充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输配水设置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3.0.8(强条)

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其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专用的工业用水给水系统,其水质标准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其他2.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凝聚剂或助凝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3.水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规定。

4.处理构筑物排除的泥渣应妥善处置,以免淤积河道,或污染环境。5.不得使用有关部、委、局颁布废止的结构构件、材料。6.不得使用有关部、委、局颁布淘汰的产品、设备及材料。

1、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1.0.3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9.3.1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的混凝剂或助凝剂产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10.1.2

净水厂排泥水排入河道、沟渠等天然水体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8.0.17水厂排泥水排入河道、沟渠等天然水体时,其悬浮物质不应对河道、沟渠造成淤塞,必要时应对排泥水进行处理,对所产生的脱水泥渣妥善处置。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

1)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2版中有关城市排水的强制性条文及现行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2)设计文件总要求(1)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有重大更改,是否有相应的批准文件(2)施工图是否达到建设部规定的深度要求(3)设计图纸(总图及其他图纸)是否完整齐全(4)经复核过的结构计算书(包括使用软件名称)是否完整正确(5)引用标准图(现行有效版本)、大样图图纸目录是否齐全(6)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3)污水处理厂设计(1)事故溢流口的设置是否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的要求(2)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水位应根据城市防洪标准,相应提高排放水位(3)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厂(场,站)总平面图地面设计高程符合城市规划及防洪要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1.1污水厂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专业规划的要求,并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在城镇水体的下游。

2便于处理后出水回用和安全排放。

3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

4在城镇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6少拆迁,少占地,根据环境评价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7有扩建的可能。

8厂区地形不应受洪涝灾害影响,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9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3)污水处理厂设计(4)当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污水稳定塘系统时,应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条文《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11.4采用土地处理,应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污染地下水。6.11.8稳定塘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稳定塘前宜设置格栅,污水含砂量高时宜设置沉砂池。2稳定塘串联的级数不宜少于3级,第一级塘有效深度不宜小于3m。3推流式稳定塘的进水宜采用多点进水。4稳定塘必须有防渗措施,塘址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5稳定塘污泥的蓄积量为40-100L/(年•人),一级塘应分格并联运行,轮换清除污泥。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3)污水处理厂设计(5)污水处理厂中,可能产生腐败气体的部位应加设强制通风设施,并应有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1.11自然通风条件差的地下式水泵间应设机械送排风综合系统。6.3.9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报警装置。7.3.11污泥气贮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阀门控制间、污泥气管道层等可能泄漏污泥气的场所,电机、仪表和照明等电器设备均应符合防爆要求,室内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污泥气泄漏报警装置。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3)污水处理厂设计(6)污水处理排放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相关规范及排放标准的规定(7)高架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和避雷针等安全措施,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1.23处理构筑物应设置适用的栏杆,防滑梯等安全措施,高架处理构筑物还应设置避雷设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0.6工业废水接入城镇排水系统的水质应按有关标准执行,不应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的再生利用和安全排放,不应影响污泥的处理和处置。6.2.1城市污水处理程度和方法应根据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排放标准、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确定。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3)污水处理厂设计(8)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9)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应符合国家现行设计防火规范(10)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泵房,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11)加氯间及氯库内应设置测定空气中氯气浓度的仪表和报警措施,加氯间外部应备有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照明和通风设备应有室外开关。加氯间应与其他工作间隔开,应有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和观察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3.9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报警装置。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3)污水处理厂设计(12)厂区消防及消化池、贮气罐、余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要求(13)消化池及其辅助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要求(14)消化池溢流管口应有水封,并设置在室外,消化池和污泥气贮罐的出气管上应设有回火防止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1.8厂区消防的设计和消化池、贮气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发电机房、污泥气燃烧装置、污泥气管道、污泥干化装置、污泥焚烧装置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等的位置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3.9厌氧消化池溢流和表面排渣管出口不得放在室内,并必须有水封装置。厌氧消化池的出气管上,必须设回火防止器。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4)泵站设计抽送会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污水泵房,应为单独的建筑物,应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其管道系统中应按规定设置水封井。5)管道设计(1)管道、垫层及两侧和管顶上部的回填土的密实度,应在有关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要求(2)输送腐蚀性污水的管渠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其接口及附属构筑物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1.3抽送会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水泵站,必须设计为单独的建筑物,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1.4输送腐蚀性污水的管渠必须采用耐腐蚀材料,其接口及附属构筑物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2、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工艺专业)5)管道设计(3)污水管道、河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其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否则必须设置防止污染的保护措施。(4)室内给排水的管道布置、水质和防回流污染、卫生设备和水处理等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条文。(5)市政管线工程的设计是否符合管线综合规划强制性标准条文。(6)在寒冷地区实施的工程、机械设备、工艺管道应考虑防冻、保温措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13.2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