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1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1页
2021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1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2页
2021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1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3页
2021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1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4页
2021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11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

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温度/七

98

94

90

481216时间/min

甲乙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C,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_(填''小于”"大

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

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答案】热胀冷缩97小于不变液化

【详解】

(1)[1]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2]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7℃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沸点是97℃。

[3]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3)[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5]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由大量小水珠组成的,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

2.(2020•山东日照市•中考真题)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

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0.511.522.533.544.555.56

1

/min

温暖

404244464848484850535659

/℃

(1)请根据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制本次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

(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5℃时,其状态是(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在第3.2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C。

(3)实验过程中,同组的丽丽同学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值,你认为(填“小明”或“丽丽”)记录

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理由是_____o

【详解】

(1)口]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作图如下:

(2)[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50c时,此时没有达到该物质熔点,还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处于固

态。

[3]由图像可知,在第3.2min时该物质的温度是48℃«

2

(3)[4][5]实验过程中,同组的丽丽同学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值,与小明的记录相比,间隔时间过长,

小明记录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因为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更多。

3.(2020•山东淄博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使固体小颗粒。

(2)图乙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a、b、c三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温度计的示数是

(3)图丙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发现: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熔化过程持续了—min。

(4)图的模型可以形象地表示该物质在第12min所处状态的分子排布。

【答案】受热均匀b73晶体5A

【详解】

(1)[口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小颗粒,是为了使小颗粒受热均匀。

(2)[2]读数时应当垂直读数,故b为正确的读数方式,a、c读数方式会导致读数不准确。

[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73℃.

(3)[4][5]由图可知,第5minT0min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熔化状态,存在固液共存态,故该物质

为晶体,熔化过程耗时5min。

(4)[6]第12015时,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为液态,故分子间距离变大,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故A符合题

意,故选A。

4.(2020•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中

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3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由图像a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像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并绘制的图像应为图丙中的(选填"b”或"c”)。

【答案】71低于不变c

【详解】

(1)[口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71℃。

(2)[2]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图像a可知,水的沸点是98℃,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这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3]由图像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4]只提高水的初温,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会使水的温度上升变快,即加热时间变短,图线c

符合题意。

5.(2020•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

升到90℃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⑴图甲中温度计读数是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图(选填"A”或"B”);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

点是℃;

(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4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答案】96A98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液化

【详解】

(1)[口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96℃。

[2]由图乙知I,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B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由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

(3)[4]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5]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

6.(2020•吉林中考真题)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实验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Q(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C.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答案】从下至上3不变

【详解】

(1)[口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触碰到杯底和杯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

置,因此按照从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读数为3℃。

(3)[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7.(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质量

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在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

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6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石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_____;

(3)该装置选择水浴加热的好处是_____;

⑷由图乙可知,物质______(选填"A"或"B”)是晶体。

【答案】自下而上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出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A

【详解】

(1)口]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调节下面铁圈的位置,再调整试管的高度及温度计,故

安装器材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2]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其中的“适量”指的是既可以浸没试管中的晶体,又能放入试管后水不溢

出。

(3)[3]使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4)[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乙可知,A在0℃时,吸热温度不再升高,全部熔

化为液体后,温度才升高,所以A是晶体,即A是冰。

8.(2020•江苏泰州市•中考真题)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时间00.511.5・・・

温度/°C

(1)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C;

(2)上表是小明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小明完善表格设计,补全所缺内容

6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②-6状态晶体

【详解】

由图乙知,①俯视,读数会偏大,③仰视,读数会偏小,②平视,读数方法正确。

[2]温度计上10C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

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为-6°C。

(2)[3]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需要记录冰在加热相同的时间间隔时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该温度下冰的状

态,表格中还需要记录的内容是“状态”。

(3)[4]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为晶体。

9.(2020•四川绵阳市•中考真题)探究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取半个易拉罐,装2/3的冰与1/3的

食盐的混合物(此混合物是很好的制冷剂),选一只管径较细的试管,盛少许水,把该试管埋入易拉罐的冰

与食盐混合物中。正确操作,观测记录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12310000000-1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

A.试管的水中B.冰与食盐的混合物中C.空气中

(2)在4min—5min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A.吸热B.放热C.不吸热不放热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o

【答案】AB相同

【详解】

(1)口]探究水凝固是温度变化规律,温度计测量的是水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应插入试管中的水中,故选A。

(2)[2]4—5分钟时间由表可看出温度为0℃,则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持续

放出热量,故选B。

(3)[3]表中可以看出水的凝固点为0℃,而水的熔点也为0℃,二者相同。

10.(2020•西藏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

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I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

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

7

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甲乙

(1)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min;

⑵图中。点物体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中6点物体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

的水沸腾的方案:。(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答案】晶体3固液共存态小于见解析

【详解】

由图乙可知,2-5min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化的时间为

5min-2min=3min

(2)[3]图中C点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4]以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物体在6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

。点时的内能。

(4)[5]可以给烧杯上面加一个盖,这样烧杯水面上方气压高,水的沸点高,使试管中的水沸腾。

11.(2020•辽宁盘锦市•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8

温度/℃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_____(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不断有液态物质出现,同时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从而确定该物质是一

(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熔化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分析图象可知,试管中的物质(填“能”或“不能”)沸腾;

(4)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中的水过多

②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答案】温度计晶体不能①

【详解】

安装时,从下往上调节,最后应调整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质中。

(2)[2]不断加热,试管中不断有液态物质出现,同时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说明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属于晶体。

(3)[3]由图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区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物质能达到沸点,但由于试

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

9

温度/℃

(4)[4]①烧杯中的水过多,温度上升比较缓慢,符合题意;

②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物质熔化较快,温度上升较快,不符合题意;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试管壁温度比较高,温度计示数上升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12.(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某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

规律。

温度/C冰水混合物

3

2

1

0

5%15230时间/皿

-1

-1

.3

-4

-5

甲乙丙

(1)装置甲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当加热到15min时,该物

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态,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丙,则试管中("水的质量增加”或

“冰的质量增加”或“冰与水的质量均不变”)。

【答案】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或使固体/物质受热均匀)固液共存晶体冰的质量增加

【详解】

(1)[口“水浴”加热可以使物体受热面增大,受热均匀,所以装置甲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使固体/

物质均匀受热(或使固体/物质受热均匀)。

(2)[2][3]由图乙可知,物质在10min~20min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当加热到15min时,

该物质所处的物态是固液共存态。

(3)[4]该物质在熔化过程的温度保持在零下,低于水的凝固点,所以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

10

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丙,则试管中冰的质量增加。

13.(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

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_____°C。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段(选填“4?”或

“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8点的内能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一。

A.固态B.固液共存状态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④②③⑤①小颗粒42比1小于C

【详解】

(1)[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

将装水的烧杯放到石棉网上,安装装有海波的试管,最后安装温度计,其合理的顺序是:④②③⑤①。

(2)[2]实验中宜选用小颗粒的海波,能使海波均匀受热。

(3)[3]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42℃。

(4)[4]从图丙中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加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

[5]海波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所以海波在8点的内能小于。点的内能。

(5)[6]海波的熔点是48℃,所以48℃的海波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

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故选C。

14.(2020•辽宁葫芦岛市•)如图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个试管

11

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水=4.2'10”/(1^:(2))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C。

(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

(3)实验过程中两个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

度»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此时气压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4)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油=______J/(kg-℃)o

【答案】91热传递不变低于2.1x103

【详解】

(1)[口由图甲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示数为91°C。

(2)[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

(3)[3]图象可知,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沸点随气压降低而降低,100C的水对应的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此时气

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5]由乙图可得,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的温度都由0上升到98℃,而煤油的质量是水的两倍,由

Q=cm4得,煤油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为2.1xl03j/(kg.©。

15.(2020•青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2

(1)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填处向上”或“8处向下”)

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

(3)当水的温度升高到88℃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

该地区水的沸点是℃,该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次数12345678

水的温度/七8889909192929292

(4)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现象形成的。

【答案】4处向上78℃92低于液化

【详解】

(1)[口实验中,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因此该小组应适当将1处向上调,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不

能碰到容器底。

(2)[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78℃。

(3)[3][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5min后水吸热,温度保持在92C不再升高,说明水已经沸腾,沸点为92C;

水的沸点低于100℃,该地区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4)[5]温度计上部的小水珠水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16.(2020•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

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

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

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

据记录如表:

温度/℃甲乙丙丁

13

部位

额头36.637.036.836.8

手腕36.436.436.236.3

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相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

123451015202530

{cm)

温度

36.536.536.536.436.336.135.735.134.734.1

(℃)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填“有关”或“无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

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cm以内。

(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

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一中心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一。

红外探测器温

电子放大器

透镜

【答案】距离测温的部位无关3红外探测器见解析

【详解】

(1)[口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

持测温仪与人体的距离相同。

(2)[2]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测温的部位相同。

[3]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测量的温度都为36.5℃,超过3cm,距离越远,测量的温度

越低,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无关。

14

[4]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

(3)[5]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图中透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

[6]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测量时,没有正对身体,导致红外线无法会聚与红

外探测器。

17.(2020•四川眉山市•中考真题)为了探究水的沸腾,科学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甲乙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温度

计的示数是;

(2)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形成的。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把水在沸腾的

高压锅从灶上拿下来以后,水不再沸腾,但打开锅盖,水又会重新沸腾,原因是»

【答案】自下而上75℃液化保持不变石棉网的温度较高,水继续从石棉网吸热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

[2]因为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安装器材时,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温度计的分

度值是1℃,示数是75

(2)[3][4]加热时,杯底有“气泡”形成,上升到水面破裂,有“白雾”冒出,“白雾”是水蒸气遇冷后液

化成小水滴;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从石棉网吸热,所以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

[6]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把水在沸腾的高压锅从灶上拿下来以后,水不再沸腾,但打

开锅盖,水面上的气压减小,水还能继续沸腾。

18.(2020•江苏淮安市•中考真题)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Imin读一

15

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l)2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71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3)在5min到8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

时需要热量;

时间fmin

【详解】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2)[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16

时间.min

(3)[3]当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4)[4][5]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并且

在沸腾过程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

19.(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中考真题)同学们利用图中装置探究“晶体熔化”的实验。

(1)小聪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很凉,据此体验。请你提出一个与熔化相

关的猜想______。

(2)实验中,小聪把装有正在熔化的冰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在安全前提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

的冰会停止熔化,请你说明原因。

(3)要研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收集哪些证据______?

(4)小聪乂研究了海波的熔化,对比冰的熔化实验。在熔化过程中:海波与冰相同的规律是。能观

察到的不同现象是______。

【答案】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见解析需要用秒表和温度计记录不同时刻下冰的温度变化在熔化的

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和冰的熔点不同

【详解】

小聪用手握冰块,一会儿看到有部分冰化成了水,并感觉手很凉,说明手的一部分热量被吸走了,

所以可以提出的猜想是: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17

(2)[2]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是0℃,放进0℃的冰水混合物中,由于温度相

同,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冰不会熔化。

(3)[3]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实验中,需要用秒表和温度计记录不同时刻下冰的温度变化。

(4)[4][5]海波和冰都是晶体,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和冰的熔点是不同的。

20.(2020•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真题)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

程中,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乙。

甲乙

(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图乙中AB段,该

物质处于—一态。

(2)若实验过程中燃烧了8g酒精,8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酒精热值为3.0xl()7j/kg)

【答案】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固2.4X10,

【详解】

(1)[口[2][3]根据图乙的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

物质是晶体。图乙中AB段,该物质吸热,温度不断升高,且熔化没有开始,故该物质处于固态。

(2)[4]由Q航叫得8g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

375

QKEmq酒精=8X10kgX3.0X10J/kg=2.4X10J

21.(2020•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真题)小强对有关热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18

(1)先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时画出了图象甲,由图象甲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他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

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由“温度-时间”图象乙可知,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C,

其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案】晶体热传递低于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详解】

(1)[口先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时画出了图象甲,由图象甲可知5~15min期间,冰吸热但

温度不变,故冰属于晶体。

(2)[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与做功两种,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

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3]由“温度-时间”图象乙可知,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C,其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

压,大气压强越低则水的沸点也越低,而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

(3)[4]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22.(2020•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烛、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一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

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一;

19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一°C;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蜡烛的图像是图_(①/②);图①中be

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B受热均匀-4②变大

【详解】

[2]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即先固定B;在调节过程中,要

点燃酒精灯;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减缓升温的速度。

(2)[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温度在0℃以下,示数为-4%:。

(3)[4]由图可知,图①中的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为晶体,即为冰;图②中的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

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即是蜡烛。

[5]图①中6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冰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23.(2020•辽宁朝阳市•中考真题)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一;

(3)乙图中a图像是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绘制的水沸腾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当地

大气压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4)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填“6"、“c”或)。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低于c

【详解】

(1)[口由图甲知,装置中明显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2)[2]在烧杯上放置一个纸板,其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3)[3]由图乙知,水在沸腾时,继续从外界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4]由图乙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8℃,小于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因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

而升高,故当地大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4)[5]因当地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故减少水的质量时,只是缩短了加热时间,故水沸腾时图像可

20

能是图乙中的Co

24.(2020•湖北荆门市•中考真题)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

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选填

'7处向上”或“8处向下”)进行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3)图乙、丙是朵朵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分析该图除可知水的沸点外,还可知水沸腾时

的特点是。

【答案】4处向上减少从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乙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详解】

(1)[1]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即将A处向上调整。

(2)[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可以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3)[3]水在沸腾前,气泡从下往上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从下往上逐渐变大,图乙是沸腾时的情况。

(4)[4]由图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5.(2020•辽宁辽阳市•中考真题)小溪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甲Z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2)当水沸腾时,小溪观察到水中出现大量上升、变.的气泡,水温(填“继续升高”或“保持

不变”)。

(3)小溪又将装有某种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在实验中的沸水中加热,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试管内物质

21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属于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在〜友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该物质在______(填“固态”或“液态”)时的吸热能力更强。

【答案】62大保持不变晶体增大液态

【详解】

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62℃。

(2)[2][3]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吸收热量,水温保持不变。

(3)①[4]由图乙可知,在。〜友过程中,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

②[5]在G〜友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③[6]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后

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即。、加相同,液态时A2小,根据伯MAt可知,该物质液态时比热容大于固

态时比热容,说明该物质液态时吸热本领强。

26.(2020•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用100g初温为90℃的水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c木

=4.2X104/(kg.℃)]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下同)加热,

______记录温度计示数。分析数据,完成实验。

【答案】952.IX10:'继续继续

【详解】

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5℃。

[2]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

22

33

Q=c,km^t=4.2X10J/(kg•°C)XO.IkgX(95℃-90℃)=2.1X1OJ

(2)[3][4]要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时,需要继续对水加热,并继续记录温

度计示数,分析数据。

27.(2020•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C,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______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选

填序号)。

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实验误差引起的

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答案】秒表自下而上93乙C

【详解】

(1)[U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

(2)[2]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

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3)[3][4]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C,此时是零上,读作93℃;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

是沸腾前的现象;丙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这时水还没有沸腾,小

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是乙图中的现象。

23

(4)[5]根据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0c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

沸点,由于当时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C符合题意。

28.(2020•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图甲是小明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加热,目的是______;

(2)每隔hn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乙可知该

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⑶比较图乙中的四段与切段可知,物质用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切段的比热容。

【答案】使物质受热均匀晶体小于

【详解】

(1)[口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加热时,使物质受热均匀,从而固体的

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3)[3]由图象可知,根据公式0吸=腐△力可知,物质的质量相同,AB、切段升高相同的温度,4?段需要吸

热2min,切段需要吸热4min,16段吸收的热量小于切段吸收的热量,可以得到段的比热容小于在切

段的比热容。

29.(2020•湖北荆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关于小纸片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选填标号);

24

A.减少热损失

B.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减小杯内气压,使水沸腾得更快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某探究小组记录的数据如

下表,请填写空格中的数据:

时间/min00.511.522.53

温度/℃9094979898—98

⑶从表格中可知,水的沸点为,这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

于”)标准大气压;

(4)仔细观察水的沸腾,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越来越(选填“大”或“小”)。

【答案】D9898低于大

【详解】

(1)[口如果利用小纸片将烧杯盖住,减少热量散失以缩短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有助于固定温度计,减少“水

雾”的干扰,方便读数,杯内气压基本不变;故选D。

(2)[2]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