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6.23毛泽东词二首学案2苏教版【导学案说明】本导学案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此导学案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重视重音朗读,有条件可配视频朗诵。切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教师不要浪费时间再去讲解,一定要相信你的学生哟!!一、教学目标1.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3.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和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二、历史背景《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1945年日本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945年10月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主席回到延安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11月4日,重庆《新民报》刊出传抄件。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体裁为“词”,这种体裁也叫“长短句”。三、走近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理论家、诗人和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词作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四、朗读全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五、本文释译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指中国北方。风光:风景,景色。冰封:冰冻覆盖。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惟(wéi)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游和下游。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原,高原,指秦晋高原,即黄土高原。蜡象,白色的象。原,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天公:指天。“欲与天公试比高”、“人定胜天”是作者坚守不渝的雄心壮志。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须:等到。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分〔fèn〕外妖娆(ráo):格外艳丽多姿。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四位帝王的功绩分别是:扫除六合的秦始皇;平定匈奴的汉武帝;南征北战的唐太宗;结束纷争的宋太祖)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民族或其首领。在这里特指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数风流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也有资料书上说指作者自己。今朝:现在,现今。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带领。“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六、问题探究(一)、对上阕的理解探究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6、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8、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二)对下阕的理解探究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之情。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7、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8、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七、堂堂清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二、解释下列词语:(1)顿:(2)须:(3)输:(4)惜:(5)逊:(6)河:(7)折腰:(8)妖绕:(9风骚:三、填空:1、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沁园春·雪”的体裁是,也称。一般分为上下两(也称片)。2、“沁园春”是名,“雪”是。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之情。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稍逊风骚”指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7、“风骚”原指里的《国风》和里的《离骚》。8、诗中写想象之景的句子是。9、用互文见义手法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10、本文用“,”两句由上阕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11、《沁园春·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1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全句表达的感情是。13、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举例。答:。14、本词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祖国江山的美丽;下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写出了对历代帝王的看法。抒情贯穿本词的始终。15、词中哪几句是作者想像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16、词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写出来并说说含义。答:。17、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歌?请举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顾问合同范本
- 劳务施工电梯合同范本
- 加工制造合同范本
- 协议单合同范本
- 北京装修劳务合同范本
- 加盟串串香合同范本
- 住宅用地转让买卖合同范本
- 仓库维修协议合同范本
- 个人定制菜地合同范本
- 中介转租店铺合同范本
- 英语-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安全主任在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
-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文备考策略
- 2025年春季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培训课件:律师客户沟通技巧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5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2课时Speedup
- 区域临床检验中心
- 生物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 2024年07月长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招考3名信息科技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