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控_第1页
职业病危害防控_第2页
职业病危害防控_第3页
职业病危害防控_第4页
职业病危害防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防控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病的概念与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劳动生理

劳动心理劳动管理气象条件厂房车间布局照明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辐射传染性1.化学因素化学毒物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的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化学毒物的来源

1.原料生产及其应用:涉及原料的开采与提炼、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加料、出料,以及成品的处理、包装等;

2.生产/维修环节:化学反应、加热;化学管道跑、冒、滴、漏;作业人员清釜、化学物的采样、分析;设备保养、检修;

3.有机物堆积且通风不良的狭小场所。化学毒物的分类

1.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不含四乙基铅)、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等。

2.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包括磷化锌、磷化铝、氰化钠、氰化钾、砷及其化合物(不含砷化氢)等。

3.刺激性气体:主要包括甲醛

、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氨气、氯气等。

4.窒息性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磷化氢(磷)、一氧化碳等。化学毒物的分类(续)

5.酸、碱:主要包括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6.有机溶剂: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等。

7.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包括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等。

8.酚、醇、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酚(苯酚)、对苯二酚、多氯酚(含五氯酚)等。化学毒物的分类(续)

9.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氯化萘、多氯萘、醌、蒽醌等。

10.油类、合成树脂:主要包括柴油、煤油、蒽油、木酚油、松节油等。

11.农药及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虫脒、溴甲烷、六氯苯、氯丙嗪等。

12.其他:主要包括丙烯酰胺、丙烯腈、肼类化合物(含肼)、二甲基甲酰胺等。化学毒物的毒性和危害性

(1)中毒: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2)毒物的毒性:指毒物引起肌体损伤的能力。毒物毒性大小可以用引起某种毒性反应的剂量来表示。毒物剂量越小,表明该毒物的毒性越大。(3)毒物的危害性:指毒物产生危害的可能性。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人的个体因素等影响。因此,毒性大的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大;毒性与危害性不能划等号。影响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的因素

(1)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对其毒性有直接影响。在各类有机非电解质之间,其毒性大小依次为芳烃>醇>酮>环烃>脂肪烃。同类有机化合物中卤族元素取代氢时,毒性增加。(2)物理特性:毒物的溶解度、分解度、挥发性等与毒物的毒性作用有密切关系。毒物在水中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分解度越大,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易进到呼吸道的深层部位而增加毒性作用;挥发性越大,危害性越大。一般毒物沸点与空气中毒物浓度和危害程度成反比。影响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的因素(续)

(3)毒物剂量:毒物进入人体内需要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引起中毒。在生产条件下,与毒物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密切关系。(4)毒物联合作用: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毒物共存,对人体产生联合毒性作用。可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影响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的因素(续)

(5)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气流等能影响毒物的毒性作用。高温可促进毒物挥发,增加人体吸收毒物的速度;湿度可促使某些毒物如氯化氢、氟化氢的毒性增加;高气压可使毒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增加;劳动强度增大时人体对毒物更敏感,或吸收量加大。影响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的因素(续)

(6)个体状态: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个体表现出的反应可迥然不同。引起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包括健康状况、年龄、性别、营养、生活习惯和对毒物的敏感性等。一般,未成年人和妇女生理变动期(经期、孕期、哺乳期)对某些毒物敏感性较高。烟酒嗜好往往增加毒物的毒性作用。也有遗传缺陷或遗传疾病等遗传因素,造成个体对某些化学物质更为敏感。毒物作用于人体的危害表现

中毒有急性、慢性之分,也可能以身体某个脏器的损害为主,表现多种多样。

(1)局部刺激和腐蚀:例如,人接触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可出现流泪、睁不开眼、鼻痒、鼻塞、咽干、咽痛等表现,这是因为这些气体有刺激性,严重时可出现剧烈咳嗽、痰中带血、胸闷、胸疼的现象。高浓度的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酸碱物质,还可腐蚀皮肤、黏膜,引起化学灼伤。

(2)中毒:例如,长期吸入汞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倦怠、情绪不稳等全身症状,还可有流涎、口腔溃疡、手颤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可有尿汞高,构成汞中毒。此外,有的化学物质长期接触后,会造成女工自然流产、后代畸形;有的会增加群体肿瘤的发病率;有的则会改变免疫功能等。毒物作用于人体的危害表现(续)

职业中毒

1.定义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例如,一个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大量氯气泄漏,而又因种种原因未能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吸入高浓度氯气,产生胸闷、憋气、剧烈的咳嗽和痰中带血,这就构成了氯气中毒。由于它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所从事的作业密切相关,所以称之为职业中毒。化学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1)吸入: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状态的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进入呼吸道的毒物,可通过肺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毒性作用大,发生快。大多毒物都是由此途径进入人体的。(2)经皮肤吸收:在作业过程中经皮肤吸收而导致中毒者也较常见。经皮吸收有两种,经表皮或经过汗腺、毛囊等吸收,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食入:较少见,可为误食或吞入。氰化物可在口腔中经黏膜吸收。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类型侵入人体的化学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3种类型:

(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肌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接触工业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实验室检查体内毒物或其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这种状态称为带毒状态,如铅吸收。有些毒物有致癌性,能引起人类或动物发生癌变。还有些毒物对胚胎有毒性作用,可引起畸形。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类型(续)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

1.金属及类金属中毒金属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理化特性可简单分为重金属、轻金属、类金属三类。金属的毒性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金属及类金属中毒有铅中毒、四乙基铅中毒、锰中毒、铍中毒、镉中毒、铬中毒、砷中毒、磷中毒等。

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2.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是指对人的眼黏膜、皮肤,特别是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刺激作用的气体的总称。刺激作用是指人体接触或吸入后,能引起流泪、鼻痒、咽干、咽疼、咳嗽等人体的不适反应。几种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氯化氢(HCl)、氯气(Cl2)、氨气(NH3)、甲醛(CHOH)等。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2.刺激性气体(续)

轻度刺激作用,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一过性的,不再接触或吸入,不适反应会很快消失,不治而愈;

明显或严重的刺激作用,不仅出现刺激反应,而且造成人体器官、系统组织的破坏,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刺激性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接触浓度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

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3.窒息性气体

吸入后能造成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的气体统称为窒息性气体。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氟化氢等。由于人体组织中以大脑对缺氧最敏感,所以只要发生缺氧,首先受害的是大脑,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接着失去知觉、昏迷,甚至危及心跳、呼吸,十分危急,抢救稍不及时,即可引起死亡。

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4.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指溶解油脂、蜡、树脂、橡胶和染料等物质的有机化合物。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呈液态或液体经蒸发而形成的蒸气,如汽油、汽油蒸气;苯、苯蒸气;二硫化碳、二硫化碳蒸气等。

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4.有机溶剂(续)有机溶剂低浓度吸入或接触,对眼睛、呼吸道黏膜略有刺激;较高浓度吸入,可先兴奋,如出现头痛、头晕、走路酩酊状,控制不住的大笑等,随后精神倦怠、不言语、表情淡漠;高浓度吸入,很快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麻醉表现突出。

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5.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常见的有苯胺、苯二胺、联苯胺、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等。这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制药、印染、油漆、印刷、橡胶、炸药、有机合成、染料制造以及化工、农药等工业。

常见的化学毒物职业中毒(续)

5.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续)

此类化合物多属于沸点高、挥发性低的液体或固体,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生产条件下以粉尘或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对液态化合物,皮肤吸收更加重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血液损害,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出现紫绀,以苯胺和硝基苯最为典型。对肝、肾、神经系统均可造成损害。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序号典型行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1煤矿开采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煤尘、水泥尘甲烷、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柴油局部振动、噪声、高温、工频

2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石墨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云母尘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氟及其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高温、局部振动、噪声、放射性物质;

3皮革、家具、工艺品制造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滑石尘、陶瓷尘、皮毛尘、木尘、其他粉尘苯系物、甲醇、酚、甲醛、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环己烷、四氯乙烯、乙醇、丙酮、苯胺、酚、五氯酚高温、噪声炭疽杆菌、口蹄疫病毒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序号典型行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煤尘、石墨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炭黑尘、陶瓷尘、云母尘锰及其化合物、氟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氯仿、硝基苯、硫酸、盐酸、氢氟酸高温、噪声;放射性物质

5建筑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石墨尘、水泥尘、云母尘、陶瓷尘、云母尘、电焊烟尘沥青、硫化氢、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氯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酚、丙酮、环氧氯丙烷高温、局部振动、噪声、紫外线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序号典型行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6医药制造业药物性粉尘、滑石尘、谷物尘、煤尘、电焊烟尘金属类(汞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氯仿、四氯化碳、甲醇、汽油、丙酮)、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苯胺、硝基氯苯、苯肼、氨基苯乙醚,硝基苯乙醚)、刺激性气体(氯、硫酸二甲酯、氮氧化物、氨、甲醛、三氯氧磷、二氧化硫)、窒息性气体(氰化氢、一氧化碳、硫化氢)、高分子化合物(氯乙烯、丙烯腈)、其他(溴乙烷、酚、吡啶)高温、噪声、振动、紫外线、放射性物质

7印刷与新闻出版业滑石尘铅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丙酮、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硫酸、盐酸、甲醛、酚;高温、噪声;电离辐射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序号典型行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石墨尘、石棉尘、煤尘、滑石尘、炭黑尘、滑石尘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钡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偏二甲基肼、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氟及其化合物、氰及腈类化合物、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一甲胺、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一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甲醇、酚、五氯酚、甲醛、硫酸二甲酯、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溴甲烷;铬及其化合物、乙醇、松节油、醌、蒽油、沥青、三氯甲烷(氯仿)、多氯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硫酸、硝酸、氯甲醚、二异氰酸甲苯酯高温、噪声、紫外线、放射性物质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序号典型行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9汽车制造业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

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醇、乙苯、甲醛、溶剂汽油、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氢氧化钠、硫化氢

噪声、振动、紫外线、高温、工频

10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石墨尘、炭黑尘、石棉尘、滑石尘、铝尘、铸造粉尘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铊及其化合物、钡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氟及其化合物、氰及腈类化合物、羰基镍、苯、甲苯、汽油、甲醇、乙醇、紫外线、沥青、硫酸、硝酸、盐酸、氟化氰、氧化锌高温、局部振动、噪声、激光、放射性物质、电磁辐射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序号典型行业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性因素生物因素11金属制品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煤尘、石墨尘、滑石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铅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钡及其化合物、氯气、二氧化硫、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二甲苯、酚、五氯酚、四氯化碳、沥青、硫酸、硝酸、盐酸、氟化氰、氧化锌、甲醛、氰及腈类化合物、汽油、煤油、乙醇、三氯乙烯、氢氧化钠、苯、甲苯高温、局部振动、噪声、激光、放射性物质、紫外线、电磁辐射

12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矽尘、石墨尘、云母尘、陶瓷尘、云母尘;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及其化合物、羰基镍、苯、甲苯、二甲苯、汽油、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甲醇、铬酸盐、乙醇、硝酸、氟化氰噪声、高温、激光、放射性物质

化学毒物的控制原则生产性毒物种类繁多、接触面广、人数庞大职业中毒的病因是职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毒物,故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源头上根本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地减少毒物对职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机构方面:1.根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可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度原料,例如用硅整流器代替汞整流器,用无汞仪表代替汞仪表,使用苯作为溶剂或稀释剂的油漆,将稀料改为二甲苯;2.降低毒物浓度减少人体接触毒物水平,以保证不对接触者产生明显健康危害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其中心环节是加强技术革新和通风排毒措施,将环境空气中毒物浓度控制在最高允许浓度以下。(1)技术革新: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应尽可能采取密闭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例如手工电焊改为自动电焊,蓄电池生产中,干式铅粉灌注改为灌注铅膏等。(2)通风排毒:在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如密闭不严或条件不许可,仍有毒物逸散入作业环境空气中时,应采用局部通风排毒系统,将毒物排出。3.工艺、建筑布局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有毒物的毒性、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行区分隔离。4.个体防护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辅助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有毒物质重要场所,还应设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如盥洗设备、淋浴室、更衣室和个人专用衣箱。对能经皮肤吸收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还应配备皮肤和眼镜的冲洗设施。5.职业卫生服务健全的职业卫生服务在预防职业中毒中纪委重要,对接触有毒物质的人群实施监控监护,认真做好上岗前和定期监控检查,排除职业禁忌,发现早期的健康损害,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6.安全卫生管理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设备维修不及时及违章作业等也是造成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气温、气压等噪声、次声、超声等振动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射频辐射电离辐射:如X线、γ射线主要特点在自然界中多有存在;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工作场所存在的物理因素有明确的来源;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不均匀;物理因素所致伤害或疾病的治疗不能采取“驱除”或“排出”有害因素的方法。物理因素所致疾病气温高气温-中暑GBZ41-2002职业中暑诊断标准低气温-冻伤

冻僵物理因素所致疾病气压低气压

高原病(高山病)

GBZ92-2008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航空病GBZ93-2010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

高气压

减压病

GBZ24-2006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物理因素所致疾病噪声

噪声聋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爆震性耳聋物理因素所致疾病振动手传振动

手臂振动病(局部振动病)全身振动

晕动病(运动病)物理因素所致疾病非电离辐射

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皮炎

职业性白内障GBZ35-2010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视网膜灼伤(红外线、激光)

皮肤癌(紫外线)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电离辐射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防护原则1.工程技术措施

采取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改革工艺过程,如以焊接代替铆焊,以压铸代替锻造降低噪声;改善设备,降低危害,如减振、降噪措施;

阻隔、屏蔽;

……防护原则2.设计施工阶段的措施(1)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防护原则3.管理措施

立法;

建立标准;

制定规范;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监督;……

防护原则4.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鞋、帽等;

防护眼镜、面罩;

耳塞、耳罩;

皮肤防护用品;……防护原则5.卫生保健措施

职业场所健康促进

建立卫生制度;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合理膳食;

特殊饮料,如高温饮料;

锻炼身体;……防护原则6.其他措施

采取正确体位;

合理轮班制度;

工间休息;……

噪声噪声物理学: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成的声音。卫生学:凡是使人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按照来源分类:机械性噪声,如冲压、打磨等;流体动力性噪声,如空气体积突然变化发出的声音;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发出的声音。生产性噪声轧钢厂冲压机纺织厂汽笛按照噪声性质分类

稳态噪声:声压波动小于3dB连续噪声

非稳态噪声间断噪声:脉冲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

0.5s,间隔时间

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的噪声。噪声作业

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日或40h/周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对人体影响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工作效率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性耳聋是法定职业病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高频听力随时听力曲线噪声性耳聋听力曲线

工作40年后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噪声/dB(A)国际统计(ISO)/%美国统计/%噪声/dB(A)国际统计(ISO)/%美国统计/%8000952928851081004140902118爆震性耳聋在某些生产条件下,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可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外伤,引起听力丧失。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办公室工作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语言信息交流影响对警示声音的判断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组别dB(A)检查人数耳鸣耳聋神衰综合征8052628.314.816.28557535.712.520.89068927.616.020.89546542.228.820.810041651.231.728.310524177.625.528.3对照组36213.07.411.0

噪声强度大、频率高则危害大接触不同噪声级主诉症状检出率(%)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声级dB(A)~10年~20年~30年800~1.370~2.610.18~5.34850~1.390.14~3.840.14~5.35900~1.200.23~3.010.55~6.39950.25~3.950.95~5.113.81~18.931001.08~5.625.36~16.1812.83~30.43

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调查2不同工龄不同声级噪声性耳聋检出率(%)噪声危害防护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制定卫生标准加强个人防护……噪声危害防护控制噪声源

选用低噪声设备声源屏蔽声源远置将噪声作业与其它作业分开

……噪声危害防护吸声:

使用吸声材料贴在墙壁及屋顶表面。噪声危害防护消声:噪声危害防护隔声、隔振噪声危害防护制定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

测量方法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分级(噪声)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噪声危害防护使用护耳器:

常用耳塞、耳罩等。

建立制度

加强管理

加强宣传

正确使用

形成习惯安全帽式耳罩FM收音机安全帽式耳罩FM收音机耳罩无线通信与收音耳罩耳罩优点耳塞优点1.穿戴较容易1.价格较低2.可重复使用2.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3.体积大,不易遗失3.不影响头部活动4.保养清洁容易4.可与其他防护具搭配使用

不易发生感染5.有耳疾患者较适用5.适合高温、高湿环境6.易于查核劳工佩戴情形6.不受使用者头型尺寸限制耳塞佩带方法控制噪声源健康监护

就业前体检

定期体检

离岗体检

高温影响工作场所气温的因素

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生产中的热源人体散热等

高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使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数。单位为℃。高温作业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如:

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热处理;炉窑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锅炉间:火力发电厂、轮船。炉前工高温作业类型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

如:

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潮湿的深矿井:食品加工:屠宰、肉食加工印染厂高温作业类型3.夏季露天作业

如:农田作业建筑业搬运业军事训练对人体影响水盐代谢体温调节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中暑致病因素:(1)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风速小;(2)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诱发因素:(1)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2)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中暑类型

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主要防护措施制定标准

接触限值及测量方法

分级标准

主要防护措施技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根本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操作方法具体措施:生产自动化主要防护措施热源布置的卫生学要求

(1)尽量布置在车间外;

(2)热压为主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

(3)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

(4)对热源采用隔热措施;

(5)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间可设隔热墙(板);成品和半成品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主要防护措施隔热:可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材料。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隔热绝缘塑料隔热绝缘陶瓷主要防护措施通风降温(1)自然通风

经济、简便,能形成较大换风量气流受到限制,送风未经处理(2)机械通风

局部通风:单体式风机/冷风机组、喷雾风扇全面通风:不经济主要防护措施组织措施(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主要防护措施卫生保健措施(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科学配方、适时足量。(2)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3)个人防护:防护服、工作帽、眼镜、面罩、手套等。

振动分类手传振动全身振动手传振动概念

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振动通过手臂传至全身。接触机会风动工具如凿岩机、风铲、风锤、风镐、风钻、除锈机、铆钉机、捣固机、打桩机等电动工具如链锯、电钻、电锯、振动破碎机等高速旋转工具如砂轮机、抛光机、钢丝抛光研磨等对机体的影响神经系统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其他局部振动病法定职业病发病区域范围大发病率比较高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主要防护措施控制振动源

(1)采用焊接、粘接等代替铆接;

(2)采用水力清沙、水瀑清沙、化学清沙代替风铲清沙;

(3)设计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操作装置;

(4)采用减振材料;……。主要防护措施制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限制振动强度和接触时间)

测量方法

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主要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1)防寒、保暖措施;(2)振动工具的手柄温度(40℃);(3)控制噪声、毒物和气湿;

(4)设备安装减振装置:减振座椅等;(5)合理配备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防振手套。

非电离辐射分类按照卫生学特点,将电磁辐射分为: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分类依据;

电子能量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微波高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紫外线接触机会

冶炼炉窑焊接探照灯消毒……紫外线主要危害

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皮炎皮肤癌紫外线主要防护措施技术措施,如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制定接触限值;

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服或手套;作业区屏蔽,以免他人受到辐射;……射频辐射(微波)接触机会高频感应加热:金属熔炼、热轧工艺、钢管焊接,

高频介质加热:加热对象为不良导体,如塑料热和,木材、棉纱的烘干等。无线电通讯、医学(超短波到分米波)射频辐射(微波)主要危害

职业性白内障(微波)其他射频辐射(微波)主要防护措施(1)屏蔽辐射源;(2)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3)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如微波防护服、防护帽、防护眼镜等(4)健康监护3.生物因素概况人畜共患疾病

种类不断增加

各国列为法定职业病的数量不同

我国的发展趋势引起职业病的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

森林脑炎病毒

布氏杆菌炭疽杆菌引起的职业病

炭疽行业举例

畜牧业:牧民、饲养员、兽医;

皮、毛加工;

纺织业:如拣毛;

食品制造业:如牲畜检疫;

动物园:如饲养员、兽医。

森林脑炎病毒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森林脑炎行业举例

伐木业:原木采伐、运输及其他出入森林作业人员;护林业:护林员等;

林产化学品制造:栲胶备料、松脂采割、松明采集、

野生果品采摘、菌菇采集;

中草药业:野生中草药采集;

狩猎业:狩猎人员。布氏杆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布氏杆菌病行业举例

畜牧业:牧民、饲养员、兽医;

食品制造业:牲畜检疫。防治原则诊断

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诊断

注意职业史预防

减少接触

严格检疫

个体防护

其他措施职业病(1)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2)

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3)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噪声及噪声聋振动及振动病电磁辐射及其职业病: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异常气象条件及有关的职业病:高温作业――高温强辐射、高温高湿;其他异常气象条件作业

(4)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确认致癌物、可疑致癌物、潜在致癌物(5)职业性传染病(6)其他列入职业病目录的职业性疾病等共10大类115种1、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3、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16、氨中毒17、偏二甲基肼中毒18、氮氧化合物中毒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毒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23、工业性氟病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铅中毒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中毒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39、氯丙烯中毒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42、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44、酚中毒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47、硫酸二甲酯中毒48、丙烯酰胺中毒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有机磷农药中毒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52、杀虫脒中毒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中暑(长期在39℃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工作造成)2、减压病(由于在深水中潜水造成血液中氮气释出造成的)3、高原病4、航空病5、手臂振动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6、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4、黑变病5、痤疮6、溃疡7、化学性皮肤灼伤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眼部灼伤2、电光性眼炎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2、铬鼻病3、牙酸蚀病9、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10、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2、职业性哮喘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4、棉尘病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二.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管理*职业危害评价**作业环境监测1.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9月8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50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总局令第51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职业危害评价与管理依据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接触水平资料

分级标准职业病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高温作业分级

2.作业环境监测物理因素监测化学毒物监测生产性粉尘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资料分析

评价工作中职业卫生调查

及检测方案编制要点

一、职业卫生调查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作业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职业卫生调查是识别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实施职业卫生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首先需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进行调查,以确切了解有害因素的性质、品种、来源及职业人群的接触情况。但是,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对接触者的健康造成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则取决于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等。对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的危险程度,还必须通过生产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估测。这可为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制订和修订卫生标准以及指导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据。1职业卫生调查形式职业卫生调查可分为三大类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事故调查。1.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1.1.1调查目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的目的是掌握所管辖地区或系统内各企业,尤其是工矿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和需求,建立所管辖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1.1.2调查对象及要求对所管辖的所有工矿企业,必须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认真填写统一表格并复核后,按计算机编码要求,进行地区及专业系统列编。调查资料逐级汇总上报,每3年复核1次。在日常职业卫生工作中,需随时将生产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病发病情况,以及生产和企业变迁情况录入职业卫生档案,以备查阅、分析。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单位基本情况:如单位名称、地址、单位的历史、隶属关系、性质、机构设置、男女职工人数、产品种类、有害职业的分布、接触有害因素的人数、产值以及利税情况等;主要产品和工艺流程:记录使用的原料名称、中间产品、产品及年产量、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并绘制工艺流程图;1.1.3调查内容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主要车间、工段和工种是否按照卫生要求进行合理布局、采光照明、车间微小气候状况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相邻车间有无相互影响等;劳动组织及班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每周几个工作日、每日的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情况及在外有无兼职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接触人数;调查内容(续1)作业环境及接触者健康状况: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早期表现,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工伤的发生频率和分布情况及以往生产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资料等;防护设备及其使用、维修等情况:针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所采用的建筑设计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如通风、除尘排毒系统、噪声及其它物理因素的防护、高温作业防护等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品种和数量,使用、维修等情况;调查内容(续2)生产辅助用室情况:生活卫生设施中有无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厕所、医疗室等;劳动者的反应:听取劳动者对职业性有害因素危害身体健康的反应,特别是对具有刺激性或易于引起急性反应的毒物,劳动者可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情况和线索。调查内容(续3)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常通过“听、看、问、测、查、算”的方法进行。听:听取介绍;看:现场观察和查看有关的资料;问:口头询问;测:生产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查:职业健康检查;算:资料分析。最后,对所得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1.1.4调查内容1.2职业卫生专题调查专题调查是对某一系统(行业)或某一有害因素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的调查。目的在于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或就其它具体问题(如病因探讨、患病率分析、早期监测指标筛选、预防措施效果评价和卫生标准研制或验证等)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所辖地区内存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进行专题调查:①某一系统(行业)在所辖区内所占比重较大;②某一有害因素的危害性较突出,接触人数较多;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出现新的有害因素者;④已有的有害因素出现新的职业性病损者。1.2.1调查目的专题调查的项目可视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有害因素与健康关系的调查:揭示接触水平一反应关系;工作有关疾病调查:探讨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导致非特异性疾患高发或加剧的因果关系;生产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确定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质量控制要求;生物监测研究:阐明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预示值、符合率,以及在早期检测职业性病损中的意义;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对采取预防措施前后的作业环境、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投入效益等。1.2.2调查项目1.3职业卫生事故调查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发生急性事故性损害(如职业病危害事故、安全事故)时,职业卫生医师应会同临床医师参加抢救;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厂矿医院或诊所)应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放射性同位素与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及《职业病报告办法》,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部门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提出抢救和预防的对策,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在现场,必须详尽了解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条件、设备运转情况、作业状态、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等;通过中毒病人或班组人员,了解事故发生过程及其前后细节,以及同类生产的其它作业场所是否发生过类似事故。当现场未经清理时,应迅速检测生产环境中各种可疑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如现场已遭破坏,必要时采用模拟现场试验估测接触浓度或强度。经皮肤吸收的毒物,应尽可能进行皮肤污染的测定;如有可检测的生物监测指标,应及时采样测定。最后,根据调查资料,做出综合判断,提出处理意见及防止事故再度发生的对策和措施,用书面形式上报上级机关并分发有关单位,以吸取教训。职业卫生事故调查(续)2职业卫生调查步骤除事故调查外,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与专题调查的工作步骤基本相似,但专题调查安排的更周密。完整的专题调查可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2.1准备阶段2.1.1制订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试图寻求的答案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调查对象、对照的选择,样本大小和抽样原则;调查方法;调查项目、观察指标和检查测定方法,所需器材、经费和人力;人员培训,调查队伍组织领导及协作关系;现场联系及时间安排;预期结果;数据处理,资料整理、分析和总结。围绕调查内容和目的,认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充分掌握现有资料,借鉴别人经验,使调查工作更有的放矢,效率更高。有条件者可考虑运用现代文献检索手段,如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国际互联网等,以便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全世界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方面的资料,查找到最新文献。亦可随时与世界各地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专家讨论专题的有关内容。2.1.2查阅文献应根据调查目的、内容及统计方法,周密设计调查表格的项目及形式。每一调查项目都必须用意明确,而非可有可无。调查表格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调查计划的完善与否。因此,拟好的表格最好先进行试点调查,并根据试调查效果作必要修改,使其更趋完善。为便于计算机处理,调查项目尽可能量化,可在表格偏旁位置预留空格,以便填入各项目的“量值”。另外,为验证调查对象回答内容的可靠性,可在询问项,如主观症状中,随机穿插与接触—反应(效应)完全无关的内容,作为“干扰性项目”。整理分析时,分别算出“症状分”与“干扰分”,供判断参考。2.1.3拟订表格调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表的名称;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名称、职业、车间、工种及家庭住址;调查项日:根据调查目的而定,一般包括职业史及接触史、疾病史、目前健康状况、不良生活方式、生产环境监测结果、针对该项调查的体检和化验项目及结果;例调查者对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估计;结束部分:包括调查人签字和调查日期。拟订表格(续)根据调查目的,选择不同对象。一般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以密切接触有害因素的人群为观察对象,并选择同等条件非接触人群为对照组;在评价检测指标对反应生产环境浓度或机体反应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时,应尽可能分别选择接触高、中、低浓度(或强度)的接触者为对象;凡同时接触可干扰效应的其它因素者,不应列为对象;慢性职业病调查应特别注意潜伏期,现有接触人群或曾经接触者,均应列为调查对象;对照的选择应注意可比性,即性别、年龄、工龄等应合乎统计学要求。2.1.4对象选择在正式调查全面开展前,最好先进行一次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的小型试点调查。其目的是:检查所预定计划是否完善,切实可行;及时发现问题,如调查表格项目是否合适,测定仪器功能是否完好,以及调查对象是否合作等;锻炼和考核整个调查队伍,积累经验,估计不同检查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统一方法,缩小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1.5试点调查2.2实施阶段在试点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按照计划,全面展开工作。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最好制订调查工作手册,内容包括调查员工作须知、调查项目的各项标准及操作规程等,调查员必须严格遵守调查工作手册中所定的各项规章。专题调查组要建立各级分工负责的组织网络,如由项目负责人→现场调查督导人→调查员、摘抄员、检验员组成的三级工作网。调查中随时抽查原始记录,及时复核补漏,汇总和整理调查资料。此外,尚需掌握工作进度,注意工作中的密切配合与协调,确保按质按量如期完成调查任务。二、评价工作中职业卫生

调查编制要点评价单位在接受评价委托后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项目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工作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确定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以及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工作环境卫生学调查,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学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施救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概况。1评价工作中现场调查内容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进行施工、预评价报告与防护设施设计及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了解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职业健康教育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结果、健康监护情况、职业卫生资料归档情况。评价工作中现场调查内容(续)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的设计项目概况调查表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备注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厂址所在地

总投资及规模

职工总人数

生产工人数(男/女)

管理人数(男/女)

临时工人数(男/女)

主要产品及年产量

主要副产品及年产量

年产值(万元)

建设时间

试运行时间

试运行中防护设施使用情况

提供书面材料并盖章

联系人/电话

备注: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职业卫生管理调查表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备注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名称

专(兼)职专人员数

分管领导职务及姓名、分管部门

职业卫生专项经费(万元/年)

职业卫生归属管理部门

职工健康档案与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提供复印件

应急救援预案及救援措施

提供复印件

应急救援设施

提供书面材料

应急救援演练情况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及培训形式

职业健康体检体检机构名称

体检机构名称(注明有无资质)

上岗前体检(人数)

离岗前体检(人数)

在岗期间定期体检次/年

运行期间是否进行过职业卫生检测

备注: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劳动定员调查表部门(车间)名称

岗位名称

生产人员情况

备注

女合计合计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噪声/毒物/粉尘防护设施调查表部门(车间)名称

工序

设施名称

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数量

安装位置

运行情况

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

原辅材料调查表原辅材料名称

用途及使用环节

年用量(吨)

日常贮存量(吨)

贮存方式与地点

进出料方式

备注

备注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个人防护用品调查表岗位名称

有害因素种类

用品种类/品牌/型号

发放周期

数量

使用情况

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

辅助卫生设施调查表部门(车间)名称

辅助卫生设施名称面积(m2)或数量

使用人数

设置位置

通风方式

备注:辅助卫生设施包括盥洗室、厕所、妇女卫生室、车间休息室、车间办公室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工时调查表车间名称

岗位名称

岗位人数

工作方式

接触时间(min/班)生产班制

危害因素种类

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危害因素与接触情况调查表部门(车间)

工序/岗位

岗位人数

危害因素名称

存在状态

产生环节及接触途径

建设项目单位签字:调查人:年月日某2×600MW热电厂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某冶炼厂搬迁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编制要点例:三、评价工作中检测方案

编制要点1检测方案编制前的准备检测方案内容包括: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为了正确制定检测方案,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工作过程中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