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备课成员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主题为“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该章节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通过详细叙述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深入剖析了日本侵华背景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救亡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担当和贡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实际教育意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强调日本侵华的步骤和我国领土丧失的严重性。
-华北事变的过程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分析国共两党的抗日态度和行动。
-一二·九运动的起因、过程和意义,突出学生和民众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西安事变的发生、解决及其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推动作用,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政治智慧。
以上内容为课程的核心知识,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清晰掌握。
2.教学难点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应对,学生需理解其背后的政治原因和历史局限。
-华北事变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歧,特别是对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和贡献的理解。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运动的组织和影响,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运动在民族觉醒和抗日救亡中的历史地位。
-西安事变的复杂性,包括张学良、杨虎城的动机、共产党的调解以及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后续国共合作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需针对这些难点采取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通过具体史实和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突破难点。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软件资源:历史教学课件、抗日史料图片集、相关视频剪辑、历史事件时间轴图表。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模型或地图。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用于发布预习资料、课后作业等)。
-信息化资源:数字化历史档案、抗日战争主题的电子书籍、历史人物访谈录音。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史料分析、问题探究、时间线制作。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团结协作、面对困难作出决策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段历史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基本历史背景。这些事件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民族危机下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选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具体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在民族危亡时刻,我国人民如何团结起来抵抗外敌侵略。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法和问题探究法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抗日战争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时代意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共同缅怀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于心,培养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知识点梳理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与经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日本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东北军撤入关内。
-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日本开始局部侵华。
2.华北事变的背景与影响
-日本为实现对中国华北的侵略,制造了一系列侵略行动,如山海关事件、热河战役等。
-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军侵略采取妥协退让态度。
-华北事变加剧了民族危机,促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日本对华侵略。
-一二·九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形成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运动促使国共两党加强合作,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奠定基础。
4.西安事变的背景与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
-经过共产党、国民党及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5.抗日战争前夕的国共合作与分歧
-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开始寻求合作抗日。
-双方在抗日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共同抗日的大方向逐渐明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逐渐形成。
6.抗日战争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重点题型整理1.分析题: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外交政策和军事应对?这些措施对中国抗日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撤军至关内。这一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日本局部侵华得逞。这种外交和军事应对使得中国抗日形势变得严峻,民族危机加剧。
2.论述题:华北事变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对中国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
在华北事变中,国共两党在抵抗日本侵略方面存在合作,但在具体战略和行动上存在分歧。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军侵略采取妥协退让态度;共产党则坚决主张抗日救亡。这种合作与分歧使得抗日救亡运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同时也促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分析题:一二·九运动是如何发起的?它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一二·九运动是由北平学生发起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次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形成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一二·九运动促使国共两党加强合作,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奠定基础。
4.论述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一事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包括共产党、国民党及各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多方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蒋介石获释。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5.综合应用题:结合抗日战争前夕的国共合作与分歧,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国共两党在抗日问题上的合作。尽管双方存在分歧,但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两党逐渐明确了共同抗日的大方向。特别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逐渐形成。这种合作使得中国抗日力量得以凝聚,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1.分析题: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应对
-外交政策: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寻求国际支持和干预。
-军事应对:撤军至关内,避免与日军正面冲突。
-影响举例: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日本局部侵华得逞。
2.论述题:华北事变中,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歧
-合作表现: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如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华北开展游击战争。
-分歧表现: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救亡。
-影响举例:抗日救亡运动受到限制,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分析题:一二·九运动
-发起原因:日本对华侵略加剧,北平学生愤慨抗议。
-作用:促使国共两党加强合作,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奠定基础。
4.论述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过程: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主张,各方谈判,达成协议。
-积极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时局转变的关键。
5.综合应用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共合作:两党在抗日问题上的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影响举例: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如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意义:抗日战争胜利为民族解放、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板书设计1.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柳条湖事件,日军炮轰沈阳
-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影响:东北三省沦陷,局部侵华开始
2.华北事变
-经过: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行动
-国民政府:妥协退让,攘外必先安内
-影响:民族危机加剧,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3.一二·九运动
-时间:1935年12月9日
-经过:北平学生示威游行
-影响:推动国共合作,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6人股东合作协议书模板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8)-北师大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丨苏教版
- 8-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Unit Six《 Lesson 17 Happy Chinese New Year to Our Famil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4年磁粉离合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与环保科技公司环保项目提成合同
- 2025年度便利店加盟店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离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及保密承诺书
- 公司资产情况说明范文百度
- 医疗器械中有害残留物检验技术
- 2015-2022年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单(示例)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中)13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 GB/T 14643.4-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菌藻的测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测定平皿计数法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GA/T 914-2010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
- GA/T 642-2020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检验鉴定
- 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制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