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_第1页
(高清版)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_第2页
(高清版)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_第3页
(高清版)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_第4页
(高清版)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A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代替GB/T21983—2008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1983—2020 2术语和定义 3暖冬分类、判定与等级划分 附录A(规范性附录)暖冬阈值取值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国暖冬指数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GB/T21983—202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21983—2008《暖冬等级》。与GB/T21983—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暖冬”“单站暖冬阈值”“冬季平均气温”“气候平均值”的定义(见第2章,2008年版的—增加了对区域暖冬评定站点的要求(见3.2.2.3);—增加了对全国暖冬指数计算涵盖范围的说明(见3.2.3.3);—增加了目标年气候平均值选用年代的规定(见附录A的A.1);—增加了距平计算公式(见附录A的A.4);—修改了经纬度网格划分的格距和有效网格面积的计算公式(见附录B的B.1,2008年版的3.3.—增加了全国强暖冬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B的B.6、B.7)。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候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峪、向洋、邹旭恺、王凌。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1983—2008。ⅠGB/T21983—2020本标准规定了单站、区域、全国暖冬的判定方法和等级划分。本标准适用于暖冬的监测、预测、评价及服务。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上年12月至当年(目标年)2月的平均气温。℃)。[GB/T33675—2017,定义2.1]2.2气候态常年值最近连续3个整年代的气象要素平均值。注: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相关规定,每年代更新一次,即2011年—2020年期间,采用1981年—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其气候平均值,依此类推。2.3冬季平均气温与其气候平均值之差。℃2.4冬季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一定程度的气候现象。2.5某一气象观测站,也称站或站点。[GB/T33675—2017,定义2.4]2.6某一给定的地理范围。注1:如行政区、气候区、流域区等,不包括全国整体范围。注2:改写GB/T33675—2017,定义2.5。2.7判定单站暖冬及其程度的临界值。1GB/T21983—20202.8x描述暖冬及其程度的量。2.9具有连续30年以上气温观测记录的气象观测站。将全国范围按给定经纬度格距划分网格,包含有效站点的网格。注:改写GB/T33675—2017,定义2.7。3暖冬分类、判定与等级划分暖冬分为单站暖冬、区域暖冬和全国暖冬。3.2判定与等级划分3.2.1.1单站冬季平均气温距平(ΔT)大于等于单站暖冬阈值,判定为单站暖冬。单站暖冬阈值确定方法见附录A中的A.5。3.2.1.2单站暖冬划分为单站弱暖冬和单站强暖冬。其等级划分与等级指标及阈值见表1。表1单站暖冬等级划分等级名称等级指标及阈值单站弱暖冬σ≤ΔT<1.29σ单站强暖冬ΔT≥1.29σ3.2.2.2区域暖冬分为区域强暖冬和区域弱暖冬。在区域暖冬年,区域内强暖冬站数与有效站点总数3.2.2.3区域范围内有效站点均应参与区域暖冬判定。3.2.3.3全国暖冬指数计算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3GB/T21983—2020附录A(规范性附录)暖冬阈值取值方法A.1目标年气候统计值选用年代目标年气候平均值、标准差采用目标年最近的上一个整30年计算,选用年代规定见表A.1。表A.1目标年对应的气候平均值计算年代目标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2011年—2020年2021年—2030年依此类推气候平均值选取年代1961年—1990年1971年—2000年1981年—2010年1991年—2020年依此类推A.2气候平均值计算公式气候平均值计算见式(A.1iA.3标准差计算公式标准差计算见式(A.2式中:A.4距平计算公式距平计算见式(A.3式中:T—T—A.5单站暖冬阈值采用三分位法,将由高到低排列的冬季平均气温序列按偏暖、正常、偏冷三等分划分,概率均为4GB/T21983—202033.3%。将其作为单站强暖冬阈值。5GB/T21983—2020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国暖冬指数计算方法B.1有效网格面积有效网格面积计算见式(B.1):ii式中:Gsi—sseB.2全国有效面积全国有效面积计算见式(B.2):m式中:Es—B.3有效网格暖冬面积有效网格暖冬面积计算见式(B.3):iii式中:Gwsi—Aci—暖冬面积权重系数,为该有效网格内暖冬站数与站点总数之比。B.4全国暖冬面积全国暖冬面积计算见式(B.4):mi式中:ws—Gwsi—)。6GB/T21983—2020B.5全国暖冬指数WIB.6全国强暖冬面积全国强暖冬面积按式(B.4)计算。其中,有效网格强暖冬面积按式(B.3)计算。B.7全国强暖冬指数全国强暖冬指数为全国强暖冬面积与全国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