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中国的土地制度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1]这种典型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具有显著的影响,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制度障碍。本文分析了作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缺陷,以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最后指出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目的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制度设计。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缺陷经过30年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农村土地制度的许多问题和缺陷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产权模糊、保障功能强、价值低估、流动性差等。(一)产权模糊从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看,中国的《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重要法律都明确规定,农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村民委员会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是经济法人,而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一个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村民小组仅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是一级集体组织,也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这使得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处于“模糊”或“虚占”的状态。从农村土地的经营权看,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但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契约规定的债权性质而不是法律赋予的物权。土地承包权的债权属性进一步模糊了农村土地的产权。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的模糊性,为各级行政组织对地权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提供了可能,从而造成地权的不完整,导致了产权运行上的混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当地经济的发展,随意占地、征地,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二)保障功能强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加,人地关系的矛盾不断加深,农村土地的平均分配和频繁调整,也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土地相对于农民具有福利化性质。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而且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在农村人口对土地压力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土地逐渐“福利化”,即土地对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功能已经并且越来越大于其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2]对于离开土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土地也是他们最后的生存保障,一旦他们在城镇失业或丧失了劳动能力,土地就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就业、生活和养老保障。根据浙江省海宁市的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效用和就业效用分别达到农村土地总效用的51.32%和17.74%,合计69.06%,远远高于直接收益效用即经济功能(28.70%)、财产继承效用(1.25%)、地产增值效用(0.77%)和让渡土地后重新取得的交易成本(0.22%)。[3]不过,随着土地收入占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收入的比重下降,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无地现象和土地集中的规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土地的保障功能,造成农民和农民工最后一道防线的虚化。[4]但是,土地只要具有保障的价值,不论其保障实际能力的大小,只要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都会保留并将其作为一种就业、生活和养老的保障。(三)价值低估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转换成城市或工业用地,转换的唯一合法途径是土地征用。但是,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残缺、模糊,国家垄断了土地征用市场,并非是土地的供给者和土地的需求者直接进行市场交易,因而就不存在土地的供给与需求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形成土地的均衡价格,农村土地都是以极低的价格被征用,使得农村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因为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按原土地用途产值的若干倍进行补偿,而非土地的市场价格。从理论上讲,农村土地转换为工业、城市用地,其收益可增加为10倍、100倍,甚至更多。国家一边从农民手里低价征用土地,一边高价在城市土地市场出让,二者之间有相当大的价差甚至是巨额的获利空间。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和市场交易三者的价格比大约为1∶10∶50[5]。(四)流动性差目前,农村土地所有权形式的流动已经比较充分,尽管还不够规范,但是它基本上由政府垄断,属于国家行为,所以,本文所指的流动性差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够充分。导致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不充分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弱化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权,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失去了产权基础和前提;[6]二是农村土地的强保障功能和价值低估、农村土地流转效益损失也在主观上弱化了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转让土地的愿望。[7]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把土地作为解决生活资料的基本保障和必要的就业、社会保障,而且还作为可继承的财产,宁可粗放经营,甚至抛荒,也不愿轻易放弃它。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至1990年,全国仅有不到1%的农户流转土地,流转耕地面积仅占全部耕地的0.44%,农村土地的流动性非常差。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一)产权模糊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产权模糊是农地制度最核心的缺陷,是造成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源。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降低了他们的市民化能力,影响了他们的市民化进程。首先,从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看,农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目前事实上的农地所有者,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自然村和联队都不能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代表,这使得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处于“模糊”或“虚置”的状态。所有者的“模糊”或“虚置”必然无法阻止外来力量对集体土地的侵害,如排斥了村民集体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对农地转用的自主支配权和在征地过程中的议价权,造成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没有获得相应的非农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丧失了市民化能力。其次,从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看,农地的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但在2007年《物权法》实施之前,土地承包权一直被视为契约规定的债权性质而不是法律赋予的物权。土地承包权的债权性质使承包权受到弱化,承包者在多维权益主体博弈中也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不利于承包者阻止集体组织和政府对其承包权的侵害。例如来自集体组织对其承包地的收回、调整,对承包地收益的强行占有等,2003年颁布的《土地承包法》甚至规定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务工定居,就要放弃原土地的承包权而不能得到任何补偿;再如,来自政府对其承包地的强行征用和低标准补偿。承包权的弱化和受侵害也直接降低了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收益,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二)弱流动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把农民的身份权利和土地权利捆绑在一起。2003年颁布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或定居,仍保留原土地的承包权,而进入大中城市务工定居,则要放弃原土地的承包权且得不到任何补偿。因此,对于进入大中城市务工定居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市民化就意味着要失去土地权利,却又得不到相应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民化的机会成本,从而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对于进入小城镇务工定居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市民化虽然不会失去土地权利,但是,在中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下,农地流转的内生机制还不健全,外部的市场环境也不成熟,农地流转相当困难,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只有将承包地交由家人耕种或抛荒。农地抛荒,新生代农民工就不能得到任何收益;交由家人耕种,由于家人大多不是青壮年劳动力,无法精耕细作,农地的净产出就会下降。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自己在农忙时返乡耕种,则无疑增加了投入成本,农地的相对净收益也会下降。即使土地能够实现流转,但由于流转制度不健全,不仅流转成本很高,而且流转收益也较低。上述几种结果要么提高了市民化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降低了市民化意愿,要么降低了市民化的能力,从而阻碍了市民化进程。武汉大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2007年调查表明,农民外出打工后,将承包地交由家人耕种的高达72.5%,选择抛荒的占5.6%,而将承包地以转包等方式流转的占21.9%,如表1所示。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紧迫性要求相比,这一比例并不高。上述调查还显示,农地是否流转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着直接的影响。将承包地交由家人耕种或抛荒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稍高,分别占69.6%和69.4%,相差不大;而将承包地流转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却只有63.3%。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农地流转机制不健全,造成了农地流转的高成本、低收益,反而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下降。表1新生代农民工承包地处置方式与市民化意愿(三)强保障功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农地的强保障功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影响农地流转而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二是通过影响市民化意愿而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下,农民一旦离开农村集体组织,承包地便要被无偿收回。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担心,一旦市民化就要离开集体组织,从而丧失了集体经济中的那部分份额,所以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宁愿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把土地转让出去。而且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之外,目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又很不健全,不仅保障水平低,而且覆盖面也很小,而农村又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转化失败,或遇到形势变化,还是会回到土地上来,维持一个最基本的生存,这使得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强化。因此,承包土地的权利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权利,在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一些基本社会保障的条件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的这项社会保障权利不能流转变现,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据武汉大学“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2007年调查,59.0%的新生代农民工即使获得了城市户口,成为市民,也不愿意放弃农村的承包地。而且,在不愿意市民化的诸多因素中,将“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作为最主要原因的新生代农民工占8.6%,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农地及其社会保障功能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8]表2新生代农民工不希望成为市民的主要原因续表(四)价值和补偿低估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价值和补偿低估也是通过两种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产生影响。一是农地价值低估会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承包地流转的愿望和收益,从而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二是征地补偿低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从土地征用中获取的收益,进而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从第一种方式看,由于多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成本偏高,而且农业税负过重,各种提留繁多,农地净收益很低,甚至为负值,再加上农地流转受到很大限制,如只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而且不能改变农地的用途,所以农地的流转价格十分低廉,使得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无偿转包或干脆抛荒的方式,只有极少数的新生代农民工会以很低的价格将农地转包或租赁给他人。因此,由于农地价值低廉,新生代农民工从农地流转中获取的收益相当有限,从而一方面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对承包地流转的愿望,使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彻底割断与承包地的联系,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另一方面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从农地流转中获取的收益,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提高。从第二种方式看,征地补偿低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从土地征用中获取的收益,极大地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征地补偿低,主要缘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征地补偿标准低。被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根本不能反映土地作为稀缺资源的价值,补偿标准的计算是基于农业用途的土地收益,完全没有考虑土地增值收益权与失地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二是征地补偿分配不合理。据调查,在征地补偿分配格局中,农民仅得到青苗补偿费、劳动安置费等,占整个补偿费的5%,集体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别得到25%和70%。如图1所示。[9]图1农地补偿分配比例1952~2002年,农民向社会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51535亿元。以2002年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为7858亿元计算,相当于无偿放弃了价值26万亿元的土地财产权(按照目前的银行利率3%计算)。[10]如果26万亿元的(土地)财产权收入用来给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购买房屋,按20万元一套的价格,可购买1.3亿套房屋,超过了目前进城新生代农民工的总数。如果用来做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极为可观。26万亿元的(土地)财产权收入,已经超过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累计的各项社会保险收入的总和。但是,从有关数字看,自从中国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以来,中国累计支付的土地征用费不超过1000亿元。由此可见,征地补偿低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降低了他们的市民化能力。三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思路与制度设计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按照有利于明确和保护土地物权的思路,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基于承包权的农地流转制度和基于土地物权的农地征用制度。(一)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无论是私有化还是国有化,其改革的成本都相当大,甚至是难以改革成功的,因此,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必须要绕过农地所有制性质,但又必须做到产权明晰,维护农民各项权利的目的,以改变农民在农地流转、征用、取得收益中所处的不利地位,阻止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对农民权利的非法剥夺和侵害。然而,由于农民集体的性质,不论是村民小组、行政村还是自然村,都无法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或“虚占”的状态。既然农地所有制性质难以改变,现有的农地所有者又不能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或“虚占”状态,因此,要达到维护农民各项权利的目的,就只能绕过所有权,另辟蹊径,改变承包权的权利约束,也就是要弱化所有权,将其中的一部分权利转移到承包权中。这样就形成了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思路,即弱化所有权,强化承包权,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这一创新思路的好处是:既大大强化了承包权,使承包权在经济意义上更接近农地的个人所有权,有利于维护农民对农地的合法权益,促进农地流转,促进农地的规模经营和劳动力转移,又避免了农地私有化产生的种种弊端,降低了农地制度创新的成本。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弱化所有权,即弱化集体所有权,就是要通过法律规定约束、限制集体的所有权,使之弱化为有限的几种权利,包括名义的和最终的所有权、发包权和部分收益权(收取地租),其他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都虚化掉,而转化为农民的承包权。二是强化承包权,即指在保证农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强化作为经营者主体的农民的承包权,使之永久化、法定化。农民永久的、法定的承包权包括从弱化的集体所有权转化而来的实际占有权、使用权、部分收益权和处置权。在不改变原承包合同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组织登记备案,可以依法自由地流转和处置土地使用权,并享有由其带来的收益权。三是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弱化所有权、强化承包权的基础上,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如图2所示,农地所有权经过弱化后,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都被虚化掉,仅仅保留最终的所有权、发包权和部分收益权。而土地承包权经过强化后,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的产权形式,土地承包者拥有完全的承包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土地所有者和承包者的新型关系要通过新的《土地承包法》进行规范。图2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体系(二)基于承包权的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建立农地流转制度必须以前述强化了的承包权为基础,只有存在完整意义上的承包权,才谈得上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11]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第一次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界定为物权,使承包经营权成为长期稳定的权利,并具有排他效力和流转权。基于承包权的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着重发展农地流转市场农地流转市场是土地承包者在不违反土地使用权出让或租赁契约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再转让或转租给其他土地使用者所形成的市场,体现着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可能会继续若干次,但只要是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有偿转移,都应属于二级土地使用权市场的范畴。农地流转市场应是完全竞争市场。政府部门和土地集体所有者,除了对土地使用权转让或转租行为进行注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土地流转动态和对土地使用方向予以监督控制外,其他事项如转让面积、转让价格、转让形式等均由转受让双方当事人自由协商,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首先,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土地流转价格的形成要建立在对土地等级的合理评定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接包人的经济能力、转包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以市场导向为主,以基层政权的间接调控为辅,实现土地的合理定价。其次,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中介机制。规范的中介机制由六类机构组成:土地投资经营公司、土地评估事务所、土地银行或土地融资公司、土地保险公司、委托代理机构、土地证券公司。国家可以在可行范围内对它进行组织设计和功能导向,使其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推动土地合理流转的有效工具。再次,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就收益分配机制而言,政府应使土地收益在经济当事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进一步理顺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对于农地不改变用途的流转产生的地租收益主要归农户所有,集体组织仍按承包合同享有的所有者权益不变。3.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监督调节机制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监督调控主要是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按照土地配置的宏观社会效益对土地流转方式、内容、条件进行监督和调控。一是价格调节。政府根据农地流转的目标,制定相应的价格政策,运用地价水平的差异为农地流转提供宏观信息导向,并通过土地价格来促进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控制土地利用方向,调节土地利用结构。二是税收调节,建立与农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相联系的弹性土地税收制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土地规模累退制税率,鼓励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阻止小规模土地经营的扩散,加速农地流转与集中;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土地不同用途的弹性土地税收体系,控制土地流转的方向与数量,调节农地流转的结构。三是立法调节。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及时有效地建立农地流转的规范,制止或取消流转过程不利于土地优化配置和社会宏观利益的土地流转行为;政府要对违反土地流转有关法规、价格、规模等要求的行为主体给予相应的制裁,以保证土地流转的合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行政调节。政府通过行政和计划等方面的力量,对农地流转实施有组织的调节与控制,以保障土地流转的双重目标——公平与效率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尤其是当局部土地市场机制失灵后,直接的行政调节便是最为有效的配置方式。为此,政府应适时建立如下制度体系:农地征用制度、流转申报制度、流转劝告制度、流转组织制度以及流转干预体系。(三)基于土地物权的征地制度的创新结合农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物权法》对承包地的物权规定,以及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思路,基于土地物权的征地制度创新思路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土地征用权的性质和“公共利益”的范围土地征用权的性质是一种“合公共目的性”的强制性的行政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像土地这种重要的生产因素必须通过市场手段配置。因此,土地征用权的实施虽然仍是一种行政行为,但这种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如必须尊重农地承包者的承包权及其派生出来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政府可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法定的程序征用土地,并给予失地农民以妥善安置和必要补偿。为了保证农地征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保证农地承包者的权益,政府必须首先对“合公共目的性”进行界定,即要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符合公共利益的项目主要包括:第一,军事用地及其他国防建设用地,具体包括军事设施、军事基地、兵工厂;第二,国家政府机关及公益性事业研究单位用地;第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用地,具体包括水利灌溉工程、煤矿、道路、机场、水库、堤防、油田;第四,公共设施用地,具体包括水、电、油、气管道和港口、广播电视、气象观测、公共汽车站、电信邮政系统、消防系统;第五,公益及福利事业用地,具体包括学校、医院、体育设施、公园、公共图书馆、公共绿地、慈善福利事业、经济适用房;第六,环境工程等有关生态保护用地,具体包括防护林、污水处理系统;第七,为满足国家经济政策需要所批准的土地。在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用地的前提下,政府要确保征用权行使的合法性。只有符合“公共利益”项目的用地,才能启用国家征地权;其他非公益性用地,不能由政府征用,应当依靠农地流转市场来解决。2.严格规范征地程序规范征地程序,就是要根据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住宅装潢协议范本(2024年修订)版
- 2025年度叉车安全操作培训课程优化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版厂房买卖及土地使用权变更与售后服务合同4篇
- 专业咨询顾问合作合同(2024年度版)版B版
- 2025年度拆除宴会厅墙体改造项目施工协议4篇
- 2024陶瓷杯系列新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税务筹划与合规合同3篇
- 2025年新能源电站设备购销合同协议4篇
- 2025年度医疗中心场地租赁及医疗设备租赁补充协议3篇
- 2025年度医疗设备存放租赁合同(2025年度)4篇
- 茶室经营方案
- 军队文职岗位述职报告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电抗器噪声控制与减振技术
- 中医健康宣教手册
- 2024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费医疗行业报告
- 品学课堂新范式
- GB/T 1196-2023重熔用铝锭
- 运输行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