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_第1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_第2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_第3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_第4页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

南(草案)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膏方处方医师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参加膏方处方医师培训的人员资质、授

课老师的资质、培训的方式及相应学时、培训内容的学时分配以及培训考核的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膏方的处方医师资质的培训。

本规范适合在全国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等从事

膏方医疗时使用,亦可作为中医膏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参考。

2培训对象的资质(B)

2.1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疗机构注册。

2.2所在医疗机构同意。

另需符合以下条件1项:

2.3获得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每年从事各中医专科工作不少于6个月。

2.4获得主治医师资格或西学中医师,每年从事各中医专科工作不少于8个月。

2.5跟随省级或国家级名老中医,以师带徒形式学习的中医师,每年从事各中医专科工作不

少于10个月。

3授课老师的资质(B)

3.1主任医师或教授。

3.2相关授课内容的学术带头人。

3.3开展中医膏方临床工作,具有扎实中医膏方临床功底的专家学者。

3.4全国或省级名老中医占授课师资比例不高于30%。

4培训方式及相应学时(B)

4.1集中授课培训:30学时。

4.2门诊跟师学习:30学时。

4.3门诊现场观摩:2学时。

4.4制备车间参观:2学时。

1

5集中授课培训内容(B)(详见附件1)

5.1总论:5学时。

5.1.1中医膏方的概念、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进展:0.5学时。

5.1.2中医膏方的理论基础与分类:1学时。

5.1.3中医膏方的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0.5学时。

5.1.4中医膏方调治的基本思路:0.5学时。

5.1.5中医膏方处方的基本内容、胶类在中医膏方中的应用:0.5学时。

5.1.6中医膏方的制备与加工:0.5学时。

5.1.7中医膏方的用法:0.5学时。

5.1.8中医膏方的保存方法:0.5学时。

5.1.9中医膏方的不良反应的处理:0.5学时。

5.2各论:25学时。

5.2.1内科疾病:16学时。

5.2.1.1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学时。

5.2.1.2消化系统(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2学时。

5.2.1.3循环系统(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3学时。

5.2.1.4神经系统(失眠症、情志病):2学时。

5.2.1.5内分泌代谢系统(糖尿病、Graves病):2学时。

5.2.1.6泌尿系统(慢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2学时。

5.2.1.7风湿免疫系统(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2学时。

5.2.2外科疾病(乳腺增生病、乳腺癌、黄褐斑):1学时。

5.2.3妇科疾病(痛经、产后汗证、产后抑郁、产后血劳、更年期综合征):2学时。

5.2.4儿科疾病(小儿哮喘、小儿厌食、小儿多动症、小儿体质虚弱):2学时。

5.2.5骨科疾病(慢性筋骨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原发性骨质疏松):

2学时。

5.2.6亚健康(反复感冒、肥胖病、慢性疲劳):2学时。

6培训考核要求(B)

6.1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应涵盖中医膏方的历史沿革及理论基础、理法方药、膏方的组成、组方原

2

则、适宜人群及禁忌症、膏方不良反应的处理、各系统代表疾病的膏方处方原则等方面。

6.2考核形式

考核由书面考试(理论)和处方能力实践考察(医案)两部分组成,两部分满分均为

100分,分值比例各占50%,最后的总分由两部分分值相加所得。

6.2.1书面理论考试

由各授课老师分别出题,主授课老师统一安排考试试卷的内容分配。考试时间一般定为

一小时。

6.2.2处方能力实践考察

由主考官出题,考生当场处方,包括主考官在内的三名考官分别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

考试成绩。考官原则上由授课老师担任。

6.3考核结果评判

考试总分100分,为两部分考核分值之和。其中85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为良好,

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合格者,授予合格证书。

6.4建立淘汰制度

考核资料5年内备案可查,每5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者需再次参加培训。

7培训机构(B)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原

则上每省(区、市)选择1所医院作为本省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上海

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遴选1—3所中医医疗机构作为膏方人员师资培训基地,为各省膏方人

员培训机构培训师资。

8放弃责任声明

本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之一,隶属于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

本规范的编写和发布,对于规范膏方处方医师的培训,切实提高膏方处方医师的资质和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适于全国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等医

疗机构培养膏方处方医师时参考使用。鉴于全国各地区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历史人文不同,

中医膏方的工作开展并不平衡。在使用本标准时建议结合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

参考使用,目的在于全面有效推进中医膏方治未病的临床工作,培养临床技能过硬的高素质

中医膏方人才,为中医膏方学的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3

附录A膏方处方医师培训讲义提纲

中医膏方学概念

一、中医膏方学的概念

二、中医膏方的历史沿革

(一)先秦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现代

三、中医膏方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临床研究

(二)实验研究

四、中医膏方的理论基础

(一)膏方与中医基础理论

(二)膏方与中医养生

(三)膏方与时令进补

(四)膏方与中医文化

五、中医膏方的分类

(一)成方膏方

(二)个体膏方

六、中医膏方的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

(一)膏方的适宜人群

(二)膏方的不适宜人群

七、中医膏方调治的基本思路

八、中医膏方处方的基本内容

九、胶类在中医膏方中的应用

十、中医膏方的制备与加工

(一)审方、核价、登记

(二)配方、核对

4

(三)熬煎前期准备

(四)中医膏方所用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管理

(五)中医膏方成品的质量要求

(六)中医膏方制备场地及设备要求

(七)中医膏方制备人员及机构要求

十一、中医膏方的用法

十二、中医膏方的保存方法

十三、中医膏方不良反应的处理

常见疾病的中医膏方调治

第一章内科

第一节冠心病

第二节高血压

第三节慢性心功能不全

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五节支气管哮喘

第六节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七节肠易激综合征

第八节强直性脊柱炎

第九节干燥综合征

第十节痛风

第十一节糖尿病

第十二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第十三节肾病综合征

第十四节慢性尿路感染

第十五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六节失眠

第十七节情志病

第二章外科

第一节乳腺增生病

5

第二节乳腺癌

第三节黄褐斑

第三章妇科

第一节痛经

第二节产后病

一、产后汗证

二、产后抑郁

三、产后血劳

第三节不孕症

第四节更年期综合征

第四章儿科

第一节小儿哮喘

第二节小儿厌食

第三节小儿多动症

第四节小儿体质虚弱

第五章骨伤科

第一节慢性筋骨病

一、颈椎病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脊髓型颈椎病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膝骨关节炎

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第六章亚健康

第一节反复感冒

第二节肥胖

第三节慢性疲劳

附:近代名医膏方医案举隅

一、秦伯未膏方医案

6

二、胡建华膏方医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膏方人员培训基本要求》

[2]《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Ⅱ)膏方》

[3]周端主编,《中医膏方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9

[4]2015年版《中国药典》

7

说明

本规范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5年中医药标准化制修订项目》之《2015

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负责部门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

法规与监督司负责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的总体指导、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在中医

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专家总指导组和《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制

订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文献证据的检索

以“膏剂”、“膏滋”、“膏方”、“培训”等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

务系统(sinomed)、万方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读秀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从建库到

2015年10月,选择法律法规、规范、政策文件及政府报告、综述及专业学术期刊类文献

作为评价对象。

手工检索: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药典、标准、规范、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政府报告以

及相关专著。对于来自同一单位同一时间段的研究和报道以及署名为同一作者的实质内容重

复的研究和报道,则选择其中一篇作为目标文献。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项目工作组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上海

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分中心在文献检索阶段首次筛选出文献2269篇,二次筛选并纳入文

献118篇。

2.文献评价

对所检索到的每篇文献均按以下方法分别做出文献评价。

文献系统评价: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每个条目评价结果可以分为“是”、

“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三种,并给予计分,如“是”为1分,“否”、“不清楚”

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4分为低质量,5~8分为中等质量,9~

11分为高质量。选择5分以上文献为证据。

3.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

对作为证据的文献都给出文献级别和内容陈述,依据文献研究的成果经专家共识法形成

推荐建议。

8

表1文献依据分级及推荐级别

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推荐级别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果清晰,假阳性或A至少有2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

假阴性的错误很低

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果不确定,假阳性B仅有1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

和/或假阴性的错误较高

Ⅲ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和基于古代文献的C仅有II级研究结果支持

专家共识

Ⅳ非随机,历史对照和当代专家共识D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

Ⅴ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E仅有IV级或V级研究结果支持

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的有关说明:

(1)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的文献分级方法按《ZYYXH/T473-2015中华中医药学会标

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参考依据”中的“汪受传,虞舜,

赵霞,戴启刚,陈争光,徐珊.循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究的现状与策略[J].中华中医药

杂志,2012;27(11):2759-2763.”提出的“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实施。

(2)推荐级别(或推荐强度)分为A、B、C、D、E五级。强度以A级为最高,并依

次递减。

(3)该标准的“研究课题分级”中,大样本、小样本定义为:

大样本:≥100例的高质量的单篇随机对照试验报道或系统综述报告。

小样本:<100例的高质量的单篇随机对照试验报道或系统综述报告。

(4)Ⅲ级中“基于古代文献的专家共识”是指古代医籍记载、历代沿用至今、当代专

家意见达成共识者。Ⅳ级中“当代专家共识”是指当代专家调查意见达成共识者。Ⅴ级中的

“专家意见”仅指个别专家意见。

4.指南工作组

2015年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指导组:组长:杨志敏;成员:郑心、王超、张晓

天、汤军、陈瑞芳、钱静华;秘书:林嬿钊。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起草人:周端、方泓、彭欣。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草稿)专家论证会:组长:杨志敏;

9

成员:郑心、王超、张晓天、汤军、陈瑞芳、钱静华、林嬿钊、刘洪宇、林晓洁、李慧、朱

吉、桑珍、忻伟、艾静、贾杨、陆超娣。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项目工作组:

组长:周端,中医内科学、中医膏方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

组长:方泓,中医内科学,中医膏方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

秘书:彭欣,中医内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

秘书:苑素云,中医内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

成员:朱抗美,中医内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

成员:徐玲玲,中药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市。

成员:虞鹤鸣,中医内科学,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

成员:奚肇庆,中医内科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

成员:陈意,中医内科学,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

成员:衷敬柏,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

5.起草和评审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研

究总结后,按照德尔菲法,筛选专家,起草问卷,进行了3轮专家问卷调查,分别对答卷

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形成了指南草稿。

草稿完成后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工作组成员认真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形成了指南初稿。

撰写初稿形成推荐建议时考虑了推荐的治疗、预防方案对健康的益处、副作用以及危险。

工作组将指南初稿向行业内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了集中整理、讨论

确定是否采纳并提出理由,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评价稿。

指南评价稿再由《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制修订专家指导组成

员组成的评估小组(项目工作组以外成员),包括中医治未病领域和中医临床方面的专家,

对指南初稿、编制说明等材料进行评价,提出所属学科专家评估小组评价意见;同时选取不

同地域8个医疗机构作为评价单位(以三级医院为主,包括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医疗机构),

完成了120例指南一致性评价,通过一致性调研,从各地培训实施机构的评价与信息采集中

发现,虽然不同地区的膏方处方发展阶段不同,通过对《指南》的理解所实施的培训效果评

价一致性较强。培训对象对于培训内容和《指南》一致性评价也能达到91%,且对于授课老

师专业水平的评价高于授课技巧,总体满意度也较高且各地统一性较强。

6.本指南形成推荐方案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及参与论证的有关专家通过医保政策、临

10

床经验、随访调研等考虑了医疗机构及膏方处方医师的观点和选择意愿,兼顾科学性、实用

性和规范性。

7.本规范通过审评后,将通过发布会、指南应用推广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

会议、学术期刊等多种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在行业推广应用。并编制《中医治未病服务

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南·应用参考手册》供推广实施。

8.本规范计划定期更新。由本指南工作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讨论会相结合的方式实

现更新。

9.本规范研制经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供。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

荐建议的形成。

10.参与本规范开发小组的所有成员声明:他们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利益冲突。

11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膏方处方医师培训指

南(草案)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膏方处方医师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参加膏方处方医师培训的人员资质、授

课老师的资质、培训的方式及相应学时、培训内容的学时分配以及培训考核的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膏方的处方医师资质的培训。

本规范适合在全国各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等从事

膏方医疗时使用,亦可作为中医膏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参考。

2培训对象的资质(B)

2.1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疗机构注册。

2.2所在医疗机构同意。

另需符合以下条件1项:

2.3获得副主任医师以上资格,每年从事各中医专科工作不少于6个月。

2.4获得主治医师资格或西学中医师,每年从事各中医专科工作不少于8个月。

2.5跟随省级或国家级名老中医,以师带徒形式学习的中医师,每年从事各中医专科工作不

少于10个月。

3授课老师的资质(B)

3.1主任医师或教授。

3.2相关授课内容的学术带头人。

3.3开展中医膏方临床工作,具有扎实中医膏方临床功底的专家学者。

3.4全国或省级名老中医占授课师资比例不高于30%。

4培训方式及相应学时(B)

4.1集中授课培训:30学时。

4.2门诊跟师学习:30学时。

4.3门诊现场观摩:2学时。

4.4制备车间参观:2学时。

1

5集中授课培训内容(B)(详见附件1)

5.1总论:5学时。

5.1.1中医膏方的概念、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进展:0.5学时。

5.1.2中医膏方的理论基础与分类:1学时。

5.1.3中医膏方的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0.5学时。

5.1.4中医膏方调治的基本思路:0.5学时。

5.1.5中医膏方处方的基本内容、胶类在中医膏方中的应用:0.5学时。

5.1.6中医膏方的制备与加工:0.5学时。

5.1.7中医膏方的用法:0.5学时。

5.1.8中医膏方的保存方法:0.5学时。

5.1.9中医膏方的不良反应的处理:0.5学时。

5.2各论:25学时。

5.2.1内科疾病:16学时。

5.2.1.1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学时。

5.2.1.2消化系统(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2学时。

5.2.1.3循环系统(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3学时。

5.2.1.4神经系统(失眠症、情志病):2学时。

5.2.1.5内分泌代谢系统(糖尿病、Graves病):2学时。

5.2.1.6泌尿系统(慢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2学时。

5.2.1.7风湿免疫系统(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2学时。

5.2.2外科疾病(乳腺增生病、乳腺癌、黄褐斑):1学时。

5.2.3妇科疾病(痛经、产后汗证、产后抑郁、产后血劳、更年期综合征):2学时。

5.2.4儿科疾病(小儿哮喘、小儿厌食、小儿多动症、小儿体质虚弱):2学时。

5.2.5骨科疾病(慢性筋骨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原发性骨质疏松):

2学时。

5.2.6亚健康(反复感冒、肥胖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